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广亲和品种的可能来源及筛选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3.
采用苗期群体筛选鉴定法、蜜露量测定和产卵与卵孵化率测定等方法,就18个水稻广亲和品种对白背飞虱抗性表现进行了研究.筛选出5个对白背飞虱无拒取食作用和杀卵作用的水稻广亲和品种Aus371、02428、Labelle、Copslo和玉92秋14.  相似文献   

4.
5.
6.
对原产澳大利亚的品种8504的广亲和性进行了测交验证,并分析和评价了该广亲和品种的利用价值.该品种广亲和性好、亲和谱广,熟期适宜,米质较好,中抗稻瘟病,与籼、粳杂交,杂种优势均较强,且广亲和性遗传简单.  相似文献   

7.
选取5个广亲和品种,采用半双列杂交,配制10个F_1进行评价。测试广亲和品种的亲和力和亲和谱,以比较5个广亲和系是否存在类同的广亲和基因。并对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亲和性最好的是CR44-38。IR4-114-3-2-1与02428及与MCP231-4杂交的F_1结实率(亲和性)未达正常水平(70%)。一般配合力最好的是CPSLo17,特殊配合力最好的组合是CPSLo17×IR4-114-3-2-1。  相似文献   

8.
水稻广亲和系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广亲和基因的发现及其遗传研究 ,揭开了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一代半不育现象的遗传本质 ,为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指明了方向。但是 ,已知的广亲和材料 ,绝大多数为古老的农家品种 ,农艺性状不良 ,如植株太高 ,株叶形披散和生育期很长等 ;不能直接作为选配优良组合的亲本加以利用。因此 ,培育具有优良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可供实用的水稻广亲和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是开展亚种间杂种优势育种的首要任务之一。普通栽培稻有籼稻、粳稻和爪哇稻三个亚种 ,所以亚种间的杂交可分为籼粳交、籼爪交和粳爪交三种形式。初步研究表明 ,水稻杂种优势强弱的程度 ,具有籼粳交 >籼爪交 >粳爪交 >籼籼交 >粳粳交的一般趋势。也就是说 ,亚种间的杂种优势一般要强于品种间的。为了能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亚种间杂种优势 ,提高育成强优组合的几率 ,就有必要建立籼、粳、爪三个亚种类型的优良广亲和系。我们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 ,近年来开展了水稻广亲和系选育的研究 ,已取得一些进展和结果 ,育成了粳型广亲和系培C3 11,爪哇型广亲和系轮回 4 2 2 ,籼型广亲和系培矮 64以及广亲和光敏核不育系培矮 64S。  相似文献   

9.
对6人新育成的广亲和系进行分类定位和亲和性测定表明,它们都属于偏灿或偏粳中间炻755、855、1330具有相当于02428的广亲和性,247、275、297地粳稻的亲性较差,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一定的差异,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育种,广亲和系的亲和性好是基础,配合力高是关键,亲和性好且配合力高才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水稻广谱广亲和系零轮的选育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遗传背景和文科亲和品种02428和轮回422,通过广亲和基因累加法和加压选择法,选育出亲和谱和亲和力都超过双亲的广谱广亲和系零轮。并初步配出籼粳亚种组合测64S/零轮,在湖南部分地区试种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光敏感核不育系在水稻广亲和性种质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籼粳亚种间杂交,促进亚种间遗传基因交流,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配制强优势的籼粳交组合上,也前景诱人。然而,亚种间杂交一代结实率极低。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除采用连续回交或复交的手段外,还致力于寻找一种对籼、粳稻杂交均可育的广亲和种质资源。日本学者池桥宏、荒木均等从1979年便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筛选出Ketan Nangka、Cpslo 17等广亲和性品种,并指出这种广亲和性是由广亲和基因S_5~n控制的。随后,我国亦筛选出SMR、02428等一批广亲和材料,它们与籼粳杂交F_1结实正常或接近正常,同时,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目前,水稻育种家和品种资源工作者都十分重视对广亲和性种质资源的筛选工作,但多采用人工去雄杂交方法,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亚洲栽培稻两大亚种之间同工酶基因型的主要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亚洲重要稻作区的中国、日本、朝鲜、印度、泰国、缅甸、尼泊尔等地的栽培稻品种89份及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中间稻系14份为材料,根据形态进行分类并检测其同工酶。从结果看,Amp-2、Acp-1和Cat-1三个同工酶对于籼粳分类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粳稻品种食味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粳稻食味品质的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每种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特点,为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和粳稻品质育种的选择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应用RFLP标记研究水稻的广亲和基因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选用45个分布于10条染色体上的DNA探针,结合4种限制性内切酶,检测了广亲和品种Pecos和测验种南京11、秋光之间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发现其中15个探针能在Pecos、南京11和秋光之间表现多态性。进一步选用14个表现多态性的探针和色素原基因C分析了三交群体(Pecos/南京11//秋光)中单株结实率的分离。结果表明第6染色体上的RFLP标记RG138、RG64 RG456以及色素原基因C与籼粳杂交亲和性有显著的连锁关系;位于第12染色体上的标记RG81也与三交群体单株结实率显著相关,根据标记与性状的共分离资料,初步绘制了第6染色体上该籼粳杂交亲和性座位的RFLP连锁图。此外。还发现第12染色体上的两个标记RG81和RG323在三交群体中两种基因型的分离比例不符合1∶1。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水稻新品种,选取了9个粳稻品种进行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24号、连粳11号、淮稻5号等品种综合表现好,生产潜力大,可作为主推品种在本地示范种植;武运粳27号、南粳9108、盐粳10号、扬育粳2号等品种部分性状较好,但存在结实率不高或不抗倒等缺点,可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6.
水稻品种02428和8504的广亲和性遗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02428、8504和CPSLO 17与籼型测验种南京11、IR36、测49和粳型测验种巴利拉、秋光、丰锦测交,F1杂种的小穗育性为78.8%~97.9%,其平均值02428为90.2%,8504为82.4%,CPSLO 17为90.9%。以CPSLO 17作对照,研究了02428、8504的广亲和性遗传,推测它们的广亲和性遗传都是由一对主基因控制的,广亲和基因与色素原基因C+连锁位于第Ⅰ连锁群上,遗传规律符合单位点孢子体-配子体互作模式,并受微效基因的修饰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用27个两系杂交稻组合及其父本,研究了各杂交组合F1及其父本的籼粳特性与F1部分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选择分蘖力强,植株高大,结实率好的父本,可配制出强优势杂交组合。两系杂交水稻F1的株高、秆高和剑叶叶长优势与程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两系杂交水稻F1穗长与父本叶毛密度和稃毛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穗粒数与父本穗节长和千粒重与父本稃毛密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水稻广亲和性与恢复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秋光A和秋光B、萍改A和萍改B、IR36作测验种,对供试的32个品种的广亲和性及恢复性进行了鉴定和分类,并通过对培矮64和培C312的系谱分析,探索了广亲和性与恢复性的关系及广亲和基因和恢复基因的传递途径。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大体可分为广亲和恢复系,非广亲和恢复系及广亲和品种三大类;水稻的广亲和性与恢复性在本质是不同的,两种特性基因可以重组于一体。 本研究还初步筛进到一些新的广亲和品种、广亲和恢复系及一个强优势亚种间组台萍改A/DT713。  相似文献   

19.
水稻品种T984和Pecos的广亲和性及其利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广泛测交筛选,发现浙江台州地区农科所的籼粳复交后代T984和美国粳型品种Pecos具有亚种间杂交的广亲和性。T984与8个籼型和7个粳型测验种的测交F1杂种的平均结实率分别为75.8% 和76.8%,表现广谱型的亲和性。Pecos与2个籼型和2个粳型测验种测交F1杂种的平均结实率分别为66.4%和77.9%, 属偏粳型的广亲和性品种。T984对籼、粳型测验种杂交F1和Pecos对籼型测验种杂交F1在单株生产力、单株穗数、株高等性状上存在着较强的正向超亲优势。Pecos对粳型测验种杂交F1除了株高和穗长外,其余性状投有超亲或表现负向优势。  相似文献   

20.
栽培稻中间型品种和籼粳交DH株系的亲和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中岗  王亚琴  梁承邺 《杂交水稻》2003,18(6):42-46,50
以籼、粳标准测验种为母本,对栽培稻一些中间型材料、籼粳交DH株系及籼粳对照品种在内的共95份材料进行杂交亲和性鉴定,结果显示:全部材料的亲和性分化呈连续分布,可分为亲籼(ICV)、亲粳(JCV)、广亲和(WCV)及非亲和(NCV)4种类型;共鉴定到55份广亲和性材料,主要为中间型(18份)和籼粳交DH株系(34份);亲本具有广亲和性的籼粳交DH株系几乎全部具有广亲和性(占96.2%),且广亲和性强于对照品种零轮,而亲本不具有广亲和性的籼粳交DH中也能产生广亲和株系(占25.0%~57.1%),但广亲和性略差。认为水稻广亲和性的产生可能是由籼粳分化决定的,选育中间型广亲和系是广亲和品种选育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