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眼蜂是一种专寄生和破坏害虫卵的小蜂子。当前,由于化学农药存在“抗性”、“残毒”和杀死田间益虫等问题,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虫已被广大贫下中农所重视,各地都在应用和推广。实践证明,应用赤眼蜂治虫有许多优点:第一,寄主范围广泛,能寄生300多种昆虫,其中大多数是属于鳞翅目的农业害虫。第二,具有强大的繁殖力,一年能繁殖50代。第三,人工繁殖简易,不需要什么复杂设备,一个公社或大队都可以自力更生地搞起来。目前,赤眼蜂已广泛用于防治甘蔗螟、稻纵卷叶螟、玉米螟等害虫,近年又用来防治稻苞虫、棉铃虫、豆荚螟、豆天蛾等,防治范围正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对棉  相似文献   

2.
利用赤眼蜂(Trichogramma)防治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的生物防治手段,因其操作简便、绿色环保、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在减轻大豆食心虫危害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解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功效以及明确影响赤眼蜂寄生效果的重要因素,综述了国内在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上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和进展。赤眼蜂因其卵寄生性的特性将食心虫消灭在卵初期,具有绿色高效的特点,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对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研究较为深入,多注重对赤眼蜂防治效果的影响因子的探究。通过分析总结,展望了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未来提高赤眼蜂在大豆食心虫防治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的特点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云金杆菌是目前世界上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微生物杀虫剂,对人畜安全,不伤害控制害虫群体的天敌,不污染环境,是生物防治害虫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适合农作物虫害的综合防治。1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有利于虫害的生物控制据吉林农大孙彤等人“几种棉田常用农药对赤眼蜂各虫期的杀伤  相似文献   

4.
花生蚜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蚜虫是花生整个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害虫,不仅危害时间长,而且危害到茎、叶、花等多个部位,如果不及时防治或者防治方法不当,就会给花生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蜂。利用赤眼蜂防治农林作物害虫,是以虫治虫的重要内容。赤眼蜂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由于蛹和成虫的眼睛是红色的,故名赤眼蜂。成蜂交尾后雌蜂就在田间作物上爬行或飞翔,寻找寄主卵,当找到卵后先用触角敲打卵粒,然后将尾部针状产卵管插入寄主卵内,把自己的卵产在其中。赤眼蜂的卵很快孵化成  相似文献   

6.
利用立筒库进行储粮,在防治和保管上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利用害虫陷阱打探管防治谷蠹和利用PH3与DDVP混合熏蒸防治锈赤扁谷盗两个日常保管实例,总结并分析了立筒库储粮过程中两种害虫的特色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 要:为明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甘肃河西地区3种玉米害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毒力,协调甘肃河西地区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之间的矛盾,本研究在室内采用饲喂法和药膜法分别对棉铃虫、亚洲玉米螟、粘虫和松毛虫赤眼蜂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浓度增加,4种昆虫的校正死亡率均呈递增趋势,当药剂浓度达0.500 mg/L时,4种昆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95%以上。致死中浓度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松毛虫赤眼蜂毒力最高,致死中浓度LC50为0.078 mg/L,其次依次为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粘虫,致死中浓度LC50依次为0.109、0.120、0.127 mg/L。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松毛虫赤眼蜂的毒力是其他3种鳞翅目昆虫的1.40~1.63倍。因此,综合防治中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害虫时,应避开赤眼蜂的出蜂时期,以降低化学杀虫剂对赤眼蜂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一、化学农药的现实问顺直到现在,人们对付农业病虫害有两种手段: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首先要说明的是生物防治不等同于目前常提到的生物农药的使用。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及生物的代谢产物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如利用赤眼蜂来防治  相似文献   

9.
储藏物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害虫的预防、害虫的检测和害虫的除治三个方面,其中害虫检测是对害虫进行预防和除治的决策依据。害虫检测包括对害虫发生种类、密度、分布、危害情况等的检查以及结合环境条件对其发展趋势的预测。扦样检查法是目前采用的主要害虫检测方法之一,受虫种、虫期和环境因素影响小,是较准确和客观的检测方法,但进行高大粮堆中、下层虫害检查时工作量大,致使对高大粮堆虫害种类及分布检测不彻底,进行综合防治时多以感性认识为依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本试验通过采用害虫陷阱器和粮仓多功能扦样器对高大平房仓粮堆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一方面力求准确掌握害虫发生及生长规律,以指导采取有效的害虫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另一方面对害虫陷阱器测虫法与扦样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探索高大平房仓深层粮堆使用害虫陷阱器快速测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导弹"防治农业害虫新技术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制,获4项国家专利,国际首创,为国家科技部重点推广项目。其技术原理是以昆虫病毒流行病学为基础,利用卵寄生蜂(赤眼蜂)将经过高新技术处理过的强毒力剂(病毒)传递到玉米螟卯块表面,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农药对几种主要茶树害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宝瑜 《茶业通报》1995,17(4):26-27
一种新农药对几种主要茶树害虫的防治试验韩宝瑜(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化学防治速效、简便易行,尤其在害虫猖撅时施用农药,可迅速地压低虫口。其仍作为当前害虫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茶叶为健康饮料,防治茶园害虫尤其需要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兹就适合茶园应...  相似文献   

12.
进入冬季后,针对各种果树蛀干害虫的越冬特点,结合修剪采用农业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消灭其越冬虫体,具有杀一灭千、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介绍几种主要蛀干越冬害虫的冬季防治方法,供果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养虫试验和田间防治调查,初步鉴别危害肉苁蓉的害虫属目类,并研究了吐鲁番市高昌区肉苁蓉害虫有效的防治技术。室内试验表明:(1)通过人工模拟条件下,将危害肉苁蓉的害虫在室内养1个多月羽化出成虫,初步鉴别该害虫属双翅目,蝇类;(2)不同温度环境下害虫羽化所需时间不同,害虫羽化所需时间与温度成正比;(3)根据初步鉴别结果,在田间设计3种防治措施,找出对成虫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室内养虫方法和田间防治调查表明,危害肉苁蓉的害虫属双翅目、蝇类,在田间悬挂黄板可以有效减少成虫数量从而减少幼虫对肉苁蓉的危害程度。黄板离肉苁蓉花高度为10~20 cm悬挂时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扁谷盗科害虫属昆虫纲、鞘翅目。长角扁谷盗、锈赤扁谷盗和土耳其扁谷盗三种扁谷盗属的虫种分布于全国各地。成虫具有群集性和趋光性、且善飞行,耐干燥、耐低温、对生活环境适应性强等特征;对磷化氢(PH3)已具有较高的抗性,较难防治。重庆地区属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使扁谷盗科害虫繁殖旺盛,活动更加猖獗。现阶段储粮害虫中,如何有效防治扁谷盗科害虫,已成为当前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的难题。重庆市粮食储运公司自2003年开始,发现扁谷盗科害虫活动频繁,密度较大且很难彻底防治,严重影响储粮稳定性。由于该类虫种具有较强的抗药性,导致使用PH3加大剂量或重复熏蒸仍难彻底防治。为积极探索防治扁谷盗科害虫的有效方法,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熏蒸剂为辅、防护剂为主”的防治策略,利用扁谷盗科害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在粮食经过环流熏蒸达到基本无虫后,使用防护剂保粮磷对高大平房仓粮面进行拌和试验,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04年4~5月,对福建省的夏门,龙岩,三明,邵武,福州等五地市进行了储藏物害虫的发生种类、分布、危害和防治情况的调查,共采集标本6018件,共计113种,隶属于3个纲7个目39个科。发现了新记录种——特氏露尾甲。调查表明:谷蠹、玉米象、米象、黑菌虫、小菌虫、麦蛾、大谷盗、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锈赤扁谷盗等储粮害虫在所调查地市的发生频率在50%以上,而且分布广泛危害较严重。农户储粮中的主要害虫是玉米象、谷蠹、麦蛾等。粮食仓库、加工厂除了上述几种外,还有赤拟谷盗、大谷盗、黑菌虫、锈赤扁谷盗、小菌虫等这些粉食性害虫。中药材和烟草主要是皮蠹科、薪甲科、郭公虫科、窃蠹科的害虫。本文还对福建省储藏物害虫防治方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系统地研究了目前国内外储粮害虫无公害防治的方法和策略,分析了生物防治、植物次生物质、人工器械和物理方法防治储粮害虫,并对无公害防治储粮害虫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我县玉米螟发生严重,对玉米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为探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2011年我们开展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试验,为全县玉米田大面积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赤眼蜂蜂卡(黑龙江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分院植保室提供)。  相似文献   

18.
<正>昆虫的繁殖力和适应能力虽很强,但却不能无限制地增长,以虫治虫是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一个方面。而赤眼蜂、金小蜂和平腹小蜂治服害虫的方法则更为巧妙,它们是战胜害虫的谋士。赤眼蜂:是营寄生生活的昆虫,它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寄生卵内度过。谁是它的寄生卵呢?是300多种昆虫,其  相似文献   

19.
近年,玉米螟防治技术在防控技术绿色化,体系模式化,推广一体化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试验以赤眼蜂和BT乳剂作为防治方法,为采取更好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作为生物防治的主要组成部分,已被人们所认识,应用柞蚕卵赤眼蜂和人工卵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在相同的防治指标。环境条件下,投放相同的蜂量,所取得的防治效果是不同的,表现为柞蚕卵赤眼蜂防治效果优于人工卵赤眼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