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郧县2004年栽插水稻6667万hm^2,由于受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今年郧县水稻1代二化螟发生特别严重。二化螟冬后活虫每667m^2为1360头,比去年的每667m^2 1248头,高出8.2%,比2002年的每667m^2 1320头,高2.9%,与常年每667m^2的315头相比,增加3.32倍。发蛾盛期5月1日~5日,  相似文献   

2.
于田县稻田新害虫—鳃蚯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鳃蚯蚓(Branchiurasp.)是1种环形动物,属环形动物门,贫毛纲,原始贫毛目。2000年在于田县波斯塘稻区加依乡巴西沙亚提拉村667m2稻田里发现。本县水稻种植面积0.27万hm2,2001~2002年鳃蚯蚓在稻田不同程度发生。据调查,平均被害株率16%~27%,严重田块达50%以上,每平方米20cm深土层内有鳃蚯蚓150~380条,最多达2500条。鳃蚯蚓成虫体长80mm以上,红色,体节120节以上,在体后部60~70节背腹正中线上着生细长的丝状鳃,体前部埋于泥土中,后面有鳃部分伸出土面作波状摆动,借以…  相似文献   

3.
资源县年平均温度16.4℃,年降雨量1770mm,具有盛夏不热,非常适宜发展夏季番茄生产。从3月下旬播种10月下旬收获结束,全生育期达210d。经过10a发展,不断引进新品种和改进种植技术,每667m^2平均产量4500-6000kg,高产达10000kg/667m^2,农户获得产值5000~7000元/667m^2,少数农户产值达10000元/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4.
农用有机硅助剂功倍和丝润加入到农药3%啶虫脒后对柑桔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平均防效达96.1%~99.5%,节约用水50%~70%,减少农药啶虫脒用量1-10g/667m^2.次,节约防治成本1.5~6.3元/667m^2次。利用农用有机硅+农药啶虫脒防治柑桔蚜虫,能够节约用水,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符合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5.
1999年 9~ 1 0月 ,粘虫在榕江县晚稻上大面积发生 ,发生面积 80 0hm2 ,占全县晚稻种植面积的 92 .2 %。9月 1 5日调查时零星发现幼虫。 9月 2 4~ 2 5日低龄幼虫高峰期调查 ,一般田块虫量为 6万~ 8万头 /667m2 ,严重田块高达 1 7万头 /667m2 。 9月 2 8日至 1 0月 3日 ,幼虫进入暴食期 ,一般田块虫量为 8万~ 1 0万头667m2 ,严重田块高达 2 4万头 / 667m2 ,是有记载以来粘虫发生最严重的一次。在平江乡有 1hm2 的水稻在9月 2 7~ 2 9日 3d被吃去 90 %以上 ,甚至田埂上的杂草也被吃光 ,平均 667m2 产量只有 4 6.6kg。这次粘虫…  相似文献   

6.
稻纵卷叶螟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d,氟虫双酰胺20%水分散粒剂10mL/667m^2、氰氟虫腙240g/L悬浮剂40g/667m^2保叶效果与杀虫效果分别为90.34-93.0%、97.67~99.42%,显著优于常规药剂丙溴磷、毒死蜱、阿维菌素,并且具有用量少、控制效果好的特点,是目前实施农药减量技术的适用药剂,可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推荐药剂在水稻生产上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7.
2007年潜江市水稻种植面积3.01万hm^2,其中中稻2.95万hm^2,第2代、第3代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发生面积达到6.02万hm^2次,高峰期每667m^2蛾量3745头,是历年的2.6倍,给水稻丰产带来巨大威胁。分析其严重发生的原因,总结防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指导今后预报及防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遂川斑腿蝗属我省新蝗种,该虫食性杂,经初步观察可为害18个科21种的寄主植物。通过对暴发现场调查、虫口密度大,一般为1000头/m^2,高的5000头/m^2,扩散为害面积约33hm^2。通过筛选,用5%锐劲特SC40g/667m^2防效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试验表明,毒死蜱·噻虫嗪30%水乳剂对水稻稻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用药量80mL/667m^2药后7、14d的总校正防效分别达90.4%和86.1%,与对照药剂噻虫嗪25%水分散粒剂3g/667m^2的防效相当,明显优于对照药剂毒死蜱40%乳油100mL/667m^2的防效。该药剂不但防效理想、持效期较长,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余庆县地处贵州省东部 ,水稻常年种植面积1 .5万 hm2 。稻纵卷叶螟是其主要害虫之一 ,以 3、 4代为主害代。 2 0 0 0年 ,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 0 .8万hm2 ,成灾 0 .2万 hm2 ,是近几年来的重发年。1 发生特点1 .1 迁入期较晚2 0 0 0年 3月 1日挂排 ,5月 1 1日排下见虫 ,比1 999年晚 8d,比历年晚 2 d。1 .2 第 3代排下诱蛾量大、田间赶蛾虫量小第 3代排下在 5月 2 3~ 2 7日 ,6月 4~ 8日 ,6月 1 2~ 1 9日出现迁入蜂 ,分别诱虫 497头、 881头、1 78头 ;5月总计诱蛾 685头 ,是 1 999年同期的4.42倍 ,6月总计诱蛾 1 1 70头 ,是 1 999年同期的4…  相似文献   

11.
益阳市水稻二化螟大发生原因分析与治理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在益阳市已连续多年大发生,年发生面积26.7万hm2次以上,损失稻谷约6万t,约占全年水稻病虫为害产量损失的1/3。为控制水稻二化螟为害,我们在认真调查分析水稻二化螟大发生原因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了一套水稻二化螟治理技术。1严重发生原因分析1.1越冬场所增加,越冬基数增大一是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双季稻改种单季稻或一季经济作物一季晚稻连作的面积逐年扩大,水稻二化螟有效虫源田面积不断增大,越冬基数逐年增多。本市1990~1994年,冬后越冬基数加权平均每667m2有越冬幼虫564~2360头,…  相似文献   

12.
陈景成 《广西植保》2005,18(2):36-36
玉林市2004年早稻稗草为害较重,是多年来未见过的。据在水稻后期组织各地普查后推算。全市稗草发生面积5.46万hm^2。占种植面积40.91%,为害面积1.66万hm^2,占种植面积12.45%;其中为害较重的(有稗草20株/m^2以上)面积0.31万hm^2。为害重的田块有稗草53~88株/m^2;一般有5~20株/m^2,一些不及时除稗的田块损失产量达5%~100局。由于稗草发生较重,杀稗王、灭稗净等二氯喹啉酸的除草剂销售好,并曾一度出现脱销现象。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宜昌市第4代稻飞虱暴发成灾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辖五县三市六区,东三县为江汉平源,西六县为三峡山区.全市水稻种植面积8.93万hm2,其中早稻667 hm2,中稻7.47万hm2,晚稻8 000hm2.8月上、中旬第4代稻飞虱在中稻上全面暴发,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达100%,百蔸虫量万头以上田块占60%,为8 600~2.1万头,最高的当阳市河溶镇民联村三组一农田百蔸虫量达26万头之多.发生程度之重,面积之广,虫量之高,来势之猛,历来罕见,是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用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20%氯虫笨甲酰胺SC与48%毒死蜱EC、18%杀虫双AS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 1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达94。2%,显著高于48%毒死蜱EC200ml/667m^2和18%杀虫双AS200ml/667m^2。因此,20%氯虫苯甲酰胺SC可在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中推广使用,建议每666.7m^2用10ml对水50妇喷雾。  相似文献   

15.
朱更新  王颖  何春玲  肖洁  孙奇 《杂草科学》2004,(3):31-32,33
水稻直播是金华市推广的主要水稻轻型栽培技术.但因杂草危害严重.阻碍了该技术的全面推广。50%速除WP是江苏省农科院开发的除草剂.该除草剂对直播稻田禾本科、莎草科及阔叶草均具有较高的防效。水稻播种当天、播种后第1d、第2d和第3d用药.对杂草的综合防效很高.只是最后一次施药后15d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较差。但对其他杂草的防效达到98%以上;药后40d后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也达到98%以上。用量80g/667m^2和60g/667m^2,不同用药时间对杂草鲜重防效均表现优良.无显著差异.尤以播后第3d用药效果最佳。在播种当天和播后第1d用药.对秧畦上有渍水的畦面出苗有轻微影响.其他时间用药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6.
试验表明50%虎蛙可湿性粉剂对水稻三化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90~120g/667m^2在水稻破口期施药防治效果达89.98%以上。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荆门市种植水稻 1 6万 hm2 ,其中早稻0 .6万 hm2 ,中稻 1 4.4万 hm2 ,晚稻 1万 hm2。受今夏高温干旱等异常气候及种植结构的调整 ,我市三化螟为大发生 ,特别是 3代三化螟发生量之大 ,发生期之长为历史罕见。1 发生特点2 0 0 1年 ,我市 3代三化螟发生态势是 ,发生量大、发生期长、为害严重。据市站在麻城测报点调查 ,3代三化螟平均 667m2卵量 1 0 0 0块 ,667m2残虫量 80 0~ 2 60 0 0头 ,加权平均 65 2 0头 ,个别严重的地方 667m2 残虫量加权平均近 1 0 0 0 0头 ,更有甚者同株水稻上有 2~ 3头虫为害 ,为过去所少见。同时据我站观察…  相似文献   

18.
480g/L毒死蜱乳油防治水稻三化螟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代英 《广西植保》2009,22(4):15-16
试验结果表明,480g/L毒死蜱EC80~120mL/667m^2对三化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达83.32%以上;对水稻安全,用于水稻三化螟大田防治时,建议在三化螟卵孵化高峰期用药。  相似文献   

19.
烟嘧磺隆·莠去津防除春玉米田杂草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防除春玉米田一年生2~3叶期稗草、灰菜、反枝苋,用52%烟嘧磺隆·莠去津WP100—125g/667m。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药后30d对杂草鲜重防效为96.0%~97.8%,好于4%玉农乐SC100g/667m^2和莠去津SC200g/667m^2,可达到一次用药同时防除玉米田单双子叶杂草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并重的小麦田可选用1.2%阔世玛可分散油剂75ml/667m^2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小麦田,可选用3%世玛油悬浮剂30g/667m^2+助剂90ml/667m^2或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20g/667m^2:阔叶杂草严重的田块可选用12.5%使阔得可分散粒剂10g/667m^2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2g/667m^2。采用喷细雾法,喷雾均匀周到,喷液量30~40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