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福建杉木中心产区实生林标准收获表的编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福建杉木中心产区搜集实生林标准地资料,模拟调查因子与年龄的关系曲线,同时结合林分直径分布规律,编制出福建省杉木中心产区实生林标准收获表。  相似文献   

2.
杉木优良种源造林及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4年的多点多重复试验研究,选出了适合贵州山地的优良杉木种源。并在杉木边缘产区和杉木一般产区进行了丰产林营技术的研究,林木5年生时:在边缘产区的毕节试验林与当地普通林分比较,树高增加84%,胸径增加106%;在一般区的湄潭与《贵州省杉木丰产林标准》比较,树高超过49%,胸径超过83%。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杉木中龄林蓄积量与立地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0年贵州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资料,采用一元材积表法对贵州省杉木蓄积量进行估算。分析贵州中心产区和一般产区杉木中龄林蓄积量在不同立地因子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心产区或一般产区的杉木单位面积蓄积量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均有差异,地貌、坡位对杉木蓄积量有显著影响,坡向、坡度对其影响不显著。初步认为在中心产区与一般产区,不同气候类型是引起杉木生长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算杉木实生林与无性系林的生长因子数值,建立测树因子与林龄的回归模型,选取不同生长因子的最优生长模型,采用分层切割法及树干解析法对广西省苍梧县天洪岭林场23年生实生杉木林和21年生无性系杉木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人工林的胸径、树高及材积总生长量都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2种杉木人工林胸径、树高及材积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呈现出波动式生长,从2种生长量曲线的走势上看,实生林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曲线波动幅度较大,但无性系林的生长趋势要强于实生林。可见,杉木无性系的生长量比实生林更具优势,具有更高的生长稳定性和生长潜力,更符合杉木人工林"速生、丰产、优质"的培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杉木是南方集体林区的主要树种,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但受区域气候、土壤条件影响,杉木林的直径分布在不同地域上存在较大差异,合适的模拟是进行不同产区林木生长差异比较的重要前提。以福建省为例将杉木产区分为中心产区、一般产区和边缘产区,利用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一类清查福建省杉木林样地数据资料,分产区随机抽样224个优势树种为杉木的样地,采用正态分布、韦布尔分布、对数正态分布、伽马分布和Logistic分布5种分布函数对3种杉木产区的林分直径分布进行了拟合,并结合卡方统计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心产区和一般产区杉木林用韦布尔分布拟合直径分布精度较高,边缘产区杉木林用伽马分布拟合直径分布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一、广西杉木速丰林综合标准 1、总则 1.1杉木是我区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为促进生产大幅度增产,提高营造杉木速丰林的质量,并使木材材性和抗逆性能有所改良,特制定本标准。 1.2培育目标:中心产区以大、中径材为主,一般产区以中、小径材为主。 1.3丰产林要具一定规模,一个造  相似文献   

7.
杉木是广大群众最喜爱的造林树种。为了探索我县杉木生长与土壤因子的相互关系,确定适地栽杉的数量标准,籍以提高林业生产的经营水平,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我们于1980年10月对我县马埠林站江背林场的杉木人工实生林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杉木无性群体与实生群体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曲江、小坑、龙山林场杉木同一家系的扦插苗与实生苗造林观测,发现杉木无性群体与实生群体之间生长量基本上并无显著差异。但在不同的造林地点,不同家系间表现有所不同,曲江、龙山林场扦插林高生长优于实生林,小坑林场实生林则生长优于扦插林。采用成对平均数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达较显著水平以上的家系占53.8%。参试13个家系扦插林高生长优于实生林占84.6%,实生林优于扦插林占15.4%,扦插林为实生林高生长的105%(其中GD11066家系,扦插林生长突出,其高生长三地平均值为实生林高生长的118%)。胸径生长则扦插林为实生林的106%。扦插林树高变异系数为19.8%,而实生林则为22.3%,无性群体比有性群体变异程度较小。而胸径变异系数,则两者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通过杉木无性系扦插苗造林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无性林生长迅速,其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比同龄的实生林增加3.3%、18.3%和52%。表现出无性林比实生林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0.
对杉木边缘产区Ⅲ类地条件下的9年生杉木人工林采取不同改培措施,对比分析不同改培措施的林分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疏伐+施肥+套种红锥的改培技术模式措施,其林分中杉木和红锥生长情况均为最好,达到福建省一般产区的丰产林标准。改培后3 a,杉木树高、胸径、材积、蓄积净增长量分别达到4.58 m、4.75 cm、0.0821 m3、110.85 m3·hm-2,林下套种红锥保存率、树高、胸径也分别达到91.67%、4.81 m、4.22 cm。该改培技术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林分生产力,为边缘产区低立地级杉木人工林的质量精准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西江林场,采用实生苗造林、萌芽更新和插条造林3种更新方法对杉木林分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经实生苗造林和萌芽更新后,杉木林分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均好于插条造林,而实生苗造林和萌芽更新的杉木林分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以林分构成因子——林分胸高总断面积及林分平均高,估计林分蓄积量的办法,选取9种方程求解参数,配合了最优林分蓄积量经验方程,制定出《福州地区人工杉木林分蓄积量表》,对完善我省林业数表的种类、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3.
杉木丰产林的生长发育规律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福建省来舟林业试验场39年生丰产杉木人工纯林采用林分解析法,求解各测树因子的生长模型,研究林分生长过程及林分的数量成熟和工艺成熟,提出该区第一次间伐时间和林分的主伐年龄。  相似文献   

14.
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类型区的划分与判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A.I.D方法和Bayes准则判别分析法研究福建省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规律,建立涩籽地理流行判别函数,将福建省69个杉木种子产地(县、市)划分成3个类型区:Ⅰ.杉木种子涩籽流行高发生区;Ⅱ.杉木种子涩籽流行中发生区;Ⅲ.杉木种子涩籽流行低发生区。绘制出福建省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图,旨在为杉木种子园的选址及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闽东北鹫峰山针叶林蓄积量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道怀 《湖南林业科技》2009,36(4):13-15,20
利用闽东北林木采伐伐区设计资料及随机表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马尾松、黄山松、杉木纯林蓄积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线性回归方程极端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收集三明市11个国营苗圃1年生杉木大田实生苗样方285个,样苗4986株。实测地径(Do)、苗高(H)、密度(即单位面积株数N),统计合格苗率(P)、二级苗率(P1),计算高径比值(ρ)共6个指标。用25cm、30cm、35cm、40cm、45cm、50cm6个不同高度级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用异速生长模型y=kxm确定苗高与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地径与苗高、密度之间的关系:Do=0.0388061717H0.7880433395-0.0000016561H1.670187928N;高径比与苗高、密度之间的关系:ρ=25.76909693H0.2119566605(1-0.0000426762H0.9921445885N)-1;合格苗率与苗高、密度的关系:P=171.4795589-1005.273059H-0.7880433395(1-0.0000426235H0.9921445885N)-1;Ⅰ级苗率与苗高、密度之间的关系:P1=208.7315799-1816.565148H0.7880433395(1-0.0000426762H0.9921445885N)-1.根据以上模型研究杉木大田?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10年生杉木纯林,通过间伐人工诱导营建杉木苦竹混交林的林分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苦竹混交林林分结构合理,层次明显,呈复层林分。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木树干生物量分别是高密度杉木纯林(2500株.hm-2)、低密度杉木纯林(1125株.hm-2)的122.7%、107.9%,净生产量分别是高密度杉木纯林、低密度杉木纯林的122.6%、104.0%;叶对树干的净同化率为5.75 kg.kg-1.a-1,比低密度杉木纯林提高5.7%。混交林中苦竹立竹数6000株.hm-2,现存生物量9.43 t.hm-2,年平均净生产量为1.2 t.hm-2.a-1;8 a间伐竹材和竹笋年平均产量分别达到9.608 t.hm-2和7.587 t.hm-2,取得了一定收益,达到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目的,是较好的经营模式。人工诱导构建杉木苦竹混交林具有较高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在福建省洋口林场开展杉木与乐东拟单性木兰混交林研究,从生长量、蓄积量、林分植被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分析了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与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带状混交林(5∶5和6∶4)中杉木生长较杉木纯林迅速,混交林植被发育繁茂,混交林土壤容重小,而孔隙度大,表层土壤的养分含量高于杉木纯林。杉木与乐东拟单性木兰带状混交可减缓杉木纯林地力衰退,为杉木林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1代杉木采伐剩余物对2代杉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贤权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2):24-27,36
在福建省南平峡阳国有林场,研究1代杉木采伐剩余物不同处理方式对2代杉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BL3处理(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的10年生2代杉木林生长最好,其次为BL1处理(全树收获)、BL2处理(收获树干和树皮,不炼山)和BL0处理(收获地上所有有机质);而SB处理(收获树干和树皮,炼山)的杉木生长最差,炼山处理杉木蓄积量仅为不炼山的87.86%。  相似文献   

20.
The combustibility of Chinese fir and macclure michelia mixed fores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问 《林业研究》1995,6(2):35-40
NATURALCONDITIONS0FTHEEX-PERIMENTALSITETheexperimentalsitcissituatedinXiken,YouxiCountyofEujianProvince,betWeenl17"8'-ll8"6'Elongltudeand25"8'-26"4O'NlatitUde.Theaverageelevationis225m.andaverageslopeis36",incliningnorthwest,fea-whngam0nsoonclimatecharacteristicofbothanintermediatesubtropicalc0ntinentalclimateandamaritimeclimate.TheaverageannualtemperatUreisl5-l9"Candannualrainfallisl600-1800nun.Soilisredformingthemoun-tainlandTheexPerimentalsitewastheslashareaofthesecondg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