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6 毫秒
1.
本试验分别选用本场繁育的萨陶寒F1、陶寒F1、特寒F1羔羊各50只,按照不同杂交组合分为3组,进行从出生到6月龄饲养试验,观察各组合羊毛生长速度及外观品质,测定6月龄剪毛量和羊毛长度,并且观察各杂交组合在全舍饲情况下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并就萨陶寒F1代羊相对其他两组杂交后代的饲养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萨陶寒F1代羊产毛性能优于陶寒F1和特寒F1代羊。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后代(简称南甘杂交)羊毛品质的变化,比较了南甘杂交二代与杂交一代羊毛纤维长度、细度、强度、卷曲弹性等物理指标。结果表明:羊毛纤维的断裂伸长、断强力、功、强度、EYS1.5、屈服点、伸长率、卷曲度、卷曲回复率、卷曲弹性、长度以及细度等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羊毛纤维细度有变细的趋势。由此可见,高寒牧区天祝县引入南非肉用美利奴种公羊可以保证在甘肃高山细毛羊羊毛品质不下降的情况下提高其产肉量。  相似文献   

3.
含澳血公羊与莎力斯克母羊杂交后代2岁羊毛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提高内蒙古自治区细毛羊生产性能和改进羊毛综合品质,笔者对好鲁库种羊场引用澳血与莎力斯克羊的杂交组合试验的杂交后代2岁羊羊毛品质进行了实验室分析,以便了解杂种后代羊毛品质的改进情况而为育种工作提供依据.试验羊所处自然条件及试验所用仪器笔者已在本刊上期中叙述,现将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苏联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自治共和国的某集体农庄,使用杂种母羊(高加索×卡拉恰也夫)与阿根廷的林肯品种公羊进行杂交,结果获得了不同羊毛细度的杂交羊。据观察,级进杂交的后代大都生产细度46—48支的林肯型长杂交毛,其生长强度和体重大大低于羊毛细度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我县半细毛羊品质,提高羊毛密度及长度,增加产毛量,及时引进澳洲美利奴公羊进行复杂杂交,经过十几年效果观察,效益显著,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我县半细毛羊品质,提高羊毛密度及长度,增加产毛量,及时引进澳洲美利奴公羊进行复杂杂交,经过十几年效果观察,效益显著,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林肯公羊与边新藏羊杂交,培育48~50支半细毛羊新品系。试验结果:林边新藏羊主要经济性状显著优于边新藏羊。二岁母羊平均体重达49.2公斤、剪毛量4.20公斤、羊毛长度14.0厘米、羊毛纤维直径34.69微米,羊毛弯曲度、油汗、光泽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测定了澳洲美利奴公羊与康拜克母羊、东北细毛细母关和尔华斯母羊不同杂交后代的羊毛密度和皮肤毛囊密度后。结果表明:随着级进杂交代数的增加,后代囊和羊毛密度显著增加,污毛量、净毛量、毛长显著提高,毛囊密度与净毛量的相关系数为0.4389。  相似文献   

9.
1997年巴林左旗绵羊适龄母羊存栏33990只,品种多为本地蒙古羊及敖汉细毛羊、新疆细毛羊杂交后代,有粗毛、细毛和半细毛3型。由于品种较混杂,加之多年未引进优良种公羊改良,导致品种退化:被毛结构疏松,羊毛长度变短,体重下降,较低的生产力使全旗绵羊饲养量逐年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该旗从1997年开始引进毛肉兼用澳美型种公  相似文献   

10.
桦川县种畜场,自1963年开始有计划地培育东北半细毛羊以来,羊群经过杂交、横交、自群选育,羊只生产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一级羊比例较低(占38.11%),而影响一级比例的主要原因是羊毛长度不足,9.0厘米以下的占52.44%,羊毛细度偏细,60支的占9.45%,58支的占47.88%。为提高羊毛长度,改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主要对甘肃省近年引进的不同品种肉羊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及适应性进行了观察研究,本试验主要以南非美利奴羊(萨门)、陶赛特羊、特克赛尔羊及杜泊肉羊作为父本,以小尾寒羊母羊,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进行了观察研究,本试验根据各场存栏杂种肉羊的品种及数量,设立6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按期对试验羊只初生、3月龄、6月龄体重、体尺进行测定,并对成年母羊的配种产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试验得出:(1)以萨门、陶赛特、特克赛尔及杜泊肉羊作为父本,对我省各地绵羊杂交,后代杂种优势明显,适应性强,耐粗饲,在外貌、生长、产肉、繁殖性能及羊肉品质等方面均有提高。(2)杂种肉羊繁殖性能也较纯种肉羊有所提高。(3)试验证实杂交后代实现肉羊杂交育种、优质羊肉生产和实现肉羊产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黎城大青羊是山西省著名的地方肉绒兼用品种。其肉质细嫩可口且膻味小,但是生长相对缓慢;绒毛色紫质优,但是产绒量少。本试验通过波尔山羊与大青羊杂交改良其产肉性能,初生重、1月龄、2月龄、4月龄、6月龄、10月龄体重增加都极显著(P0.01)。通过辽宁绒山羊、阿尔巴斯羊的杂交改善其产绒性能。经辽宁绒山羊杂交后产绒量大幅度提高,但随着级进代数的增加羊绒变粗,导入优质细绒品种阿尔巴斯绒山羊的血液进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辽改后代产绒量增长显著,但是羊毛细度质量下降,再经阿尔巴斯羊杂交后羊毛细度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13.
采用白洛克品系肉鸡与肖山母鸡杂交后代毛色基本上属于黄色,黄色肉鸡生长速度、饲料报酬比母本有一定程度提高,前文仅说明杂交效果,但对其杂交后代比母本在饲养到同等体重时,饲料报酬、生长周期、体态结构、以及腹脂积聚能力等有什么差别,应进一步进行试验观察,为此我们测定了生长到三斤体重时杂交肉鸡与母本肖山鸡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利用我省丰富而优良的辽育白牛母本牛资源生产中高等级牛肉的杂交生产模式,开展了以辽育白牛为母本,西门塔尔牛、和牛、皮埃蒙特牛为父本杂交利用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三品种杂交后代各具特点,西门塔尔杂交后代的日增重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皮埃蒙特杂交后代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和眼肌面积等胴体品质最高;而和牛杂交后代牛肉的理石花纹最为丰富,且高档肉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1990—1991年在三角城种羊场进行青海细毛羊穿衣试验。试验结果,绵羊个体净毛率、净毛量、羊毛长度明显提高。羊毛油脂含量、含水能力得到加强,羊毛中灰尘、杂质含量明显下降。试验表明,绵羊穿衣技术是我国西北地区提高绵羊生产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只公羊和5群母羊来测定初生、断奶和周岁时的杂交优势水平。公羊的基因型包括:纯种新疆细毛羊(XX)、纯种澳州美利奴(AA)和它们的一代杂种(F_1):母羊的基因型只有两个,即(XX)和(F_1)。试验于1987—1989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山种羊场进行,试验设计了一个不同基因型之间的随机交配,以便估计性状的遗传参数和杂交优势水平。 用计算机分析了552个后代的记录。初生重、断奶重、周岁体重、断奶毛长、周岁毛长和周岁剪毛量的杂交优势分别是4.0%、2%、11.55%、0.4%、6.05%和3.49%。生长发育性状的杂交优势水平明显地高于羊毛生长性状的杂交优势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利用肉用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杂交后代之间进行横交,分析统计了3种杂交方式及其后代的发情、分娩及繁殖率方面的数据,目的是观察不同杂交方式后代繁殖规律及性能。结果表明小尾寒羊与杜泊、德克赛尔杂交后,随着小尾寒羊含血量的减少,横交后代母羊繁殖规律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繁殖率下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品种改良需要选择健康优质湖羊与本地高原型藏羊进行杂交试验,观察试验结果发现杂交后代具有生长发育快、增重效果好、产肉性能强、耐粗饲等性能优势,能够有效提升肉羊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美利奴羊改良当地羊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前郭县)坚持绵羊改良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一直沿用苏联美利奴、斯大夫洛波羊、高加索细毛羊等旧型细毛羊作父本,其后代普遍存在羊毛长度不足,净毛率低,腹毛着生不理想,油汗偏黄,弯曲偏小,羊毛综合品质差等缺点。为了尽...  相似文献   

20.
正杂交雁是家鹅和鸿雁杂交的后代,1998年育成,现已遍及我国各省区,其中母鹅、公鸿雁组合的后代和杂交雁横交的后代占多数。杂交鸭是家鸭和绿头(野)鸭杂交的后代,和杂交雁同年育成。现已和国外引进的杂交鸭一起形成了不小的产业,年出栏几千万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