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蚕业科学基础学科近期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蚕丝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蚕丝业在我国是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产业。从古至今,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蚕丝生产遍及世界5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蚕业科学形成了具有产业特色的、完整的学科体系,对蚕丝业以至整个生命科学的发  相似文献   

2.
造福人类的蚕丝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已被世人公认。然而,对于传世久远的蚕丝业迄今仍未找到源头,蚕丝业的起源成为业界学者一直追踪的课题。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年届七旬的周晦若先生(四川省丝绸工业研究所总工程师)和年方二十的陈建先生(现任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潜心搜集、梳理客观史料的基础上,以生物、文物、神话传说、文化、技术和对外传播等方面的追溯为逻辑起点,粗略勾勒出蚕丝起源的轮廓,著述《蚕丝溯源》,这对于继续研究蚕丝起源,厘清蚕丝业形成机制,诠释中华蚕丝文化得以绵延数千年的缘由以及了解世界蚕丝业的兴起和发展,无疑是一次有益的探索。本刊将连载《蚕丝溯源》的主要内容,期望以此引导业界年轻学者参与该领域的研究,使21世纪我国蚕丝起源与文化的研究成果能与快速发展的蚕业科学技术交相辉映,共同促进蚕丝产业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赋予了蚕丝文化新内涵。通过归纳总结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出的发展中心区域、发展方向、产品特点3个方面的转变,分析蚕丝文化新内涵产生的条件和内容,认为蚕丝文化新内涵应是一种"创业创新、携手同行,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精神体现。明确和赋予蚕丝文化新内涵,可为蚕桑科技发展注入内生动力,提升现代蚕桑科技的创新能力。提出以蚕丝文化新内涵丰富与发展传统文化、以多种形式传播蚕丝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促进蚕桑产业发展、以传统蚕丝文化与少数民族蚕丝文化的融合创新形成文化共识的创新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4.
敬德  童立  向仲怀 《蚕业科学》2012,(3):529-536
应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中心-边缘"理论,对近代(1840~1919年)中国蚕丝业国际地位由中心走向边缘的种种表现与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中国蚕丝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途径。近代以前,中国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中国的蚕丝业也一样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并在世界蚕丝业占据重要位置。自近代中国被卷入世界体系并被边缘化之后,中国的蚕丝业也随之被边缘化,沦为中心区国家的丝绸原料生产者与成品销售地,蚕丝业的外贸权与产品价格被中心区国家操纵,蚕丝生产技术的发展亦被限制,其原因在于世界体系下"中心-边缘"关系的制约。至今,中国蚕丝业仍在为走向中心而努力,其唯一之途径,就在于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以科技推动蚕丝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平瑶  张迎迎  孙京臣 《广东蚕业》2013,(2):43-45,47
根据蚕丝蛋白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其生物学特性,综合蚕丝蛋白在医用仿生材料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蚕丝蛋白在人造组织、器官上的应用,为更好地利用作为医用仿生材料的蚕丝蛋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桑树生态产业与蚕丝业的发展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全球普遍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森林休戚相关,这也为桑树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随着桑树作为生态林树种在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盐碱地治理、退耕还林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桑树生物资源作为家蚕饲料以外的多用途开发价值被认识和发掘,桑树产业具有良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特点逐渐崭露。发展桑树生态产业,开展桑树生态产业工程的建设,不仅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延伸和丰富蚕丝产业链,培育循环经济模式,以此带动我国脆弱生态区的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和发掘桑树的生态功能,正确把握桑树生态产业和传统蚕丝业的关系,建立各种类型桑树生态产业模式以及相应的蚕丝业生产与经营模式,开展适应生态产业的桑树科学研究,对推动桑树生态产业及蚕丝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由湖州师范学院、《中国蚕业》杂志社等联合主办的蚕丝绸文化桐乡论坛于2022年6月26—28日在浙江省桐乡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多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会,分别就蚕丝绸文化的历史和文学书写、蚕丝绸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以及蚕丝绸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研讨,为进一步形成更为专业而广泛的蚕丝绸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推动湖州师范学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蚕丝绸)传承基地与各方的密切合作,增强蚕丝绸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蚕丝服饰制品兼具华丽的外观与舒适的体感,因而能数千年绵延不衰。进入现代,蚕丝纤维的基础研究在揭示蚕丝优良本质的同时,也促进了蚕丝纤维的改性研究与应用。自从蚕丝蛋白的可塑性被发现后,蚕丝华丽转身为了各式各样的功能材料,在传统服饰行业外的诸多高新产业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深入研究蚕丝蛋白的组成及其特性的分子机制,不但是丝绸产业发展的科学理论根基,也是蚕丝应用于其他功能材料创制的重要基础。最新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表明,蚕丝是一个组分非常复杂的蛋白质复合体,除了早先明确的丝素和丝胶外,还发现了很多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成分。这一发现不但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蚕丝的组成,也为蚕丝"天衣"的诸多优良品质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解释。随着对蚕丝蛋白功能与活性的深入研究,将促进蚕丝在医药材料、保健、美容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蚕丝产品的附加值。本文简要回顾从蚕丝纤维到蚕丝蛋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进展,介绍了新的蚕丝蛋白组分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成果,并就新型蚕丝产品的开发以及蚕丝产业未来的转型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从"一带一路"的思想起源及产生背景谈起,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战略框架下,作为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重要标志及华夏文化代表的蚕丝文化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所承担的满足、整合、导向和教化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继承和弘扬蚕丝文化、做强做大蚕桑产业、加强蚕丝文化的对外交流等建议,以期让古老的蚕丝文化更好地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战略,以引起蚕桑人的思考与共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蚕丝文化概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蚕丝的发源地,栽桑养蚕制丝织绸是我国古代对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蚕丝已深深地渗透到历代社会的诸多方面,对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生产生活等产生过重大影响,从而形成独具风格的蚕丝文化,成为中华浩瀚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正> 据东京消息,带有蚕丝成分的巧克力、煎饼、化妆品、浴液等商品在日本接踵面市,被越来越多的日本消费者所接受。 蚕丝商品何以在日本如此受宠?且看日本人的看法。 日本人坚信,蚕丝具有较强的污浊吸附性,穿着蚕丝织成的内衣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用蚕丝香皂洗身可达到去污健身之功效,食用含有蚕丝成份的食品不仅口感好,而且有助于解毒。  相似文献   

12.
蚕丝文化可作为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的一环,但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传播力度不够。从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展现中国的文化自信等方面论述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蚕丝文化的重要意义。从教学内容甄选原则、教学内容及方式的视角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蚕丝文化的思考。提出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选取蚕丝文化物质产品、蚕丝生产工艺以及内涵丰富的蚕丝精神文化等体现当代中国多元形象的内容作为教学材料,以直观感知和活动体验等方式进行教学。蚕丝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结合,有助于弘扬蚕丝文化,彰显中国的文化自信,助力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和实施,满足学习者学习中国文化的需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正> 据东京消息,带有蚕丝成分的巧克力、煎饼、化妆品、浴液等商品在日本接踵面市,被越来越多的日本消费者所接受。 蚕丝商品何以在日本如此受宠?且看日本人的看法。 日本人坚信,蚕丝具有较强的污浊吸附性,穿着蚕丝织成的内衣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用蚕丝香皂洗身可达到去污健身之功效,食用含有蚕丝成份的食品不仅口感好,而且有助于解毒。  相似文献   

14.
蚕丝业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并创造过灿烂辉煌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国目前能够主导国际市场的唯一产业。在西部大开发和实施退耕还林(草)战略中,中西部许多省(区)已把发展蚕丝业作为实施秀美山川工程的首选项目。根据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结合近十年来蚕丝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中西部地区发展蚕丝业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积极采用“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   1 蚕丝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与模式   1.1 蚕丝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契约、合同、入股等形式,把蚕丝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提高蚕丝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并制定一套从生产初级产品(蚕茧)到最终商品(丝绸服装等)的生产——销售管理体制和公平的利润分配制度。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目标,在“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积极推广产业化经营。发展蚕丝业产业化经营,是蚕丝业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蚕丝业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产物。实践证明,蚕丝业产业化是传统产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促进养蚕地区蚕丝业经济发展与保护的必然选择,是能够与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新的蚕丝业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是加快经济跃上新台阶的重要保证,是实现蚕丝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1.2 蚕丝业产业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很难有一个准确而又普遍适用的定义。蚕丝文化也是如此。综合各种资料可以大致定义为:蚕丝文化是指跟蚕和丝有关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综合。养蚕发明于我国并通过丝绸之路传向世界各地。蚕丝拥有纤维皇后的美誉,自古以来就是高贵的象征,即便是在化学纤维充斥市场的今天,丝绸制品仍以其天然、环保和健康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周安莲  张友洪  肖金树 《四川蚕业》2006,34(3):43-44,47
“东桑西移”工程的内涵是以提高蚕丝业竞争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为目的,以调整蚕桑丝绸行业区域结构为主要内容,以政策引导、科技创新、文化统领为手段的系统工程。四川省是“东桑西移”工程的重点地区。笔者对四川省南充市、宜宾市等茧丝绸行业重点发展地区进行调查了解后认为:四川借助“东桑西移”工程,在选择试点发展种桑养蚕,实现产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造福蚕农进程中加快了前进步伐。1四川发展茧丝绸业的现状和优势四川蚕桑丝绸业发展源远流长,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蚕丝发祥地之一,素称“蚕丛古国”,现已形成一定…  相似文献   

17.
蚕桑丝绸产业是蚕丝文化的载体,稳定蚕丝产业,筑牢产业根基,是传承创新蚕丝文化的前提.在当前科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如何创新思路、稳定蚕桑产业,更好地继承发扬璀璨的中华蚕丝文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这里例举江浙的一些做法,并提出几点粗浅认识,以供同行商榷.一是通过强化产业顶层设计、稳定桑园面积和饲养数量、实施...  相似文献   

18.
<正>向仲怀:我给你们看一个书目,《蚕丝文化·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你们博士后研究生提出的,大概分了三个内容,一是讲古代蚕丝文化,一是讲现在蚕丝文化的衰落,一是讲今后的发展。因为你们研究古代的历史、文化这一块。你们去怎么研究,路子都很清楚。但是我觉得,你们对现代蚕丝业的发展、蚕丝文化演变这个观念,我想和你们商讨,说明白一点,你们的观点、观念我不赞成,从根本上不赞成。我虽然不能说你们的观点完全错  相似文献   

19.
从古代医书记载和现代科技应用两个方面 ,对蚕的养生保健功能进行了探析。通过对蚕的养生功能的阐述 ,从一个侧面来展现蚕丝文化 ,探讨传统蚕丝产业的内在价值 ,努力发掘中国蚕丝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家蚕蚕丝蛋白是一种环保、生物安全的材料,而上转换纳米颗粒(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UCNPs)因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稳定性优、荧光强度高等特点,常被用于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为拓展蚕丝纤维的多元化应用,文中通过家蚕添食UCNPs,制备了近红外激光照射下发出荧光的蚕丝纤维。结果表明,经添食后的家蚕吐出的蚕丝纤维,可在980 nm波长的光线激发下发射高强度的绿色荧光。同时,该荧光蚕丝纤维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可与聚多巴胺协同作用,对环境中的氧化剂进行灵敏检测。文中研究对于开发新型荧光蚕丝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