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走马岭隧道通过方斗山背斜可溶岩地区。岩溶发育强烈。在分析隧址区地质环境的基础上,详细论述隧址区岩溶发育分布规律和特征,岩溶水补、径、排条件及化学特征,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应用多种常用的桌面G IS软件,通过对凌云县多种不同来源、不同比例尺的专题地图进行空间调整、提取、叠加分析等,对该县水土流失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出了凌云县水土流失与岩性、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率的关系。西南岩溶地区的土壤侵蚀等级应在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和危害程度的基础上进行划分,草地具有其他植物难以比拟的水土保持功能,岩溶地区植被覆盖率低主要是受到水分的胁迫以及特殊的岩溶地质条件制约所致。  相似文献   

3.
太行山区坡地暂时饱和区形成机理及渗流补给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岩土特性对坡地雨水转化及再分配的影响,采用时域反射仪(TDR)对太行山区坡地岩土水分进行了长期连续监测,分析了岩土水分特性的时空变异。结果表明:太行山区坡地岩土水分变化存在时空变异性,坡地0~100 cm岩土层内岩土水分含量在垂直空间上与季节上均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同时土壤层与岩体层的结合部位在8月份前后存在暂时饱和区;坡地岩土介质的空间变异性,特别是岩土二元结构的地质结构特性为暂时饱和区的形成提供了地质条件,而强降雨过程为暂时饱和区的形成提供了水文条件,暂时饱和区的水分状态达到或超过饱和状态的时间与前期岩土水分含量及降雨特性有关;该暂时饱和区的存在为坡地渗流中“侧向优先流”及“垂向优先流”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两个方向上的“优先流”相互作用,促进了岩土水分的快速下渗,提高了地下水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一项非常宏大的水利工程,工程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概述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从论证、超前期规划研究到工程实施的发展过程,介绍了调水工程区地质条件、主要活动断裂及其组合特征,分析了可用水量、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以及工程建设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典型岩溶峰丛山区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广西马山县加方—古寨地区为例,在分析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空间的合理调配与岩溶石山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提出了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土体由于赋存条件的不同而具有空间变异性,波动范围(Scale of Fluctuation,简称SOF)是描述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的重要指标,其数值对岩土工程的可靠度分析与设计具有重要影响。当前常用的求解土性参数波动范围的方法是随机场法与地质统计学方法。本文基于公式推导及实例运算,对比分析了随机场法中自相关函数、地质统计学法中半变异函数及其对应SOF值异同点,探讨了数据的趋势性、拟合参数初值、拟合点个数等因素对土性参数波动范围计算结果的影响。指出在地质统计学方法中对半变异函数(Semi-Variogram Function,简称SVF)进行曲线拟合时,应先对SVF估算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并提出了同时适用于随机场法与地质统计学法的确定拟合参数初值及拟合点个数的统一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某工程的非饱和黏土为研究对象,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土体物理性质参数及水力参数的波动范围。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黔江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704.98km^2,约占重庆市土地总面积的29.39%,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存、生产和生活,已成为重庆市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综合大量实地考察资料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该地区石漠化的现状及危害,深入探讨了石漠化的成因。指出了植被、土壤等地质环境因素是石漠化产生的基本条件,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是石漠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首先简单介绍了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的发展状况,然后探讨了其在环境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了模型和原型的相似规律,提出了环境岩土工程离心模型试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位于岷江上游一级支流-大沟沟谷中的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茂县生态站,为了适应新的需要,在原有规模之上进行改扩建工程,其前提是必须要对工程所在场地进行地质评估。通过对场地地质条件的实地考察,明确其所在流域地质环境特征,并在典型部位进行简易槽探,同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了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分析,最终做出全面的地质评估,并提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奉节县某滑坡特征和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三峡库区某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诱发坡体失稳的主要因素;据岩土样品的试验值、现场大剪值,结合地区经验值及反算值,确定计算滑坡稳定性及剩余滑坡推力的抗剪强度参数,考虑到未来三峡水库蓄水,在不同工况下对滑坡体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滑坡整体在各种条件下是稳定的,次级滑坡体在饱水及水库蓄水后,处于临界蠕滑或失稳状态,需尽快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1.
云南小湾水电站边坡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云南小湾水电站2#公路边坡地质地貌及生态系统的现状,总结了初期边坡治理的经验教训,并以生态恢复工程学为基本方法,结合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提出了小湾水电站2#公路边坡护坡绿化治理方案。经工程实践证明,该治理方案正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经实地调查,新滩滑坡的地质条件、滑坡前兆、滑坡特征及其带来的涌浪和危害,总结了它们的规律,提出了涌浪衰减的经验公式。通过滑动面长期强度的力学计算和稳定分析结果证明,新滩滑坡具备了发生滑移的条件,并对该滑坡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作了预测:不久将再次暴发滑坡灾难,要不断地监视,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奉节县新城建设大大改变了李家大沟中下游的地质环境,泥石流将直接威胁到新城区的建设和人民财产的安全。从工程地质角度出发,对李家大沟泥石流的形成环境(地层岩性条件、构造条件、地貌条件、气象条件、植被发育及人类工程活动)、基本特征(形成区和流通区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系统研究,对泥石流的危害性和发展趋势做了预测评价,并提出了合理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原山地地区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对重大建设项目安全危害极大,开展拟建高速公路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对后期线路选址及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分析现状地质灾害特征的基础上,从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构造、人类工程活动4个方面选取对地质灾害发育贡献程度较大的因子,基于GIS技术,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信息量法对拟建施甸至链子桥段高速公路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通过研究区已有地质灾害编目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AHP_信息量模型在拟建工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可操作性强,评价结果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5.
某水电站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在前期地质工作不足的条件下,认为在此处的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优,混凝土拱坝和心墙堆石坝都比较适合;随着坝址区地质勘测的深入,在分析研究了重力坝与拱坝方案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后,进而比较了上述坝型地质条件的各自利弊,最后推荐了心墙堆石坝.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集约化畜牧生产在中国的一些城市郊区有了很大发展,同时推动了畜牧工程技术的进展。这些工作表明,中国的畜牧工程技术人员已经具备了设计、建造畜牧工程与设备的能力。中国人多地少,资金与能源紧缺,发展以高投入、高能耗、精饲料型为特点的全封闭、高密度饲养方式显然不符合中国国情,而只能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在企业中任何工程措施的采用,所花代价必须由其在生产中的经济效益所补偿。在任何情况下衡量畜牧生产效益只能根据动物的生产性能,不能根据生产单位的机械化水平。在城市郊区不顾环境的承受能力,过分追求城市肉、蛋、奶自给,由于大量家畜粪尿得不到妥善处理,将构成严重的威胁。总之,中国畜牧工程的发展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农牧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桂东南容县地质灾害发育与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为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划和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0a余的详查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深入探讨地质灾害的发育与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和泥石流4种类型,数量百分率分别为40.57%,26.87%,32.30%和0.26%,规模以小型为主。致灾体多为表层残坡积土,滑坡以牵引式为主,崩塌以滑移式与牵引式为主,不稳定斜坡有坡面局部崩塌型、坡面冲蚀型、高陡型。地质灾害受局地强降雨与台风降雨影响显著,在6—8月集中发生,稍滞后于降雨,具有夏汛突发的特点。地质灾害地域分布呈全县整体分散而部分乡镇高密度聚集的特点,主要发育于低山丘陵地貌区和块状坚硬花岗岩岩组区。沿地质构造带呈局部线状分布,但受地质构造的影响不大。[结论]容县地质灾害发育与分布主要受岩土体类型、降雨与人类工程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21国道改线工程的施工及公路运行期间,公路沿线多处发生滑坡和变形沉降较大部位,给道路的正常运行带来隐患.为此,对这些路段进行监测,以确定它们的稳定性,确保施工的进度.简要介绍千金沟大桥以及斑竹林两处,安装必要的精密仪器进行监测,在出现变形破坏的征兆时捕捉到稳定性的异常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9.
陈万业  董兰凤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5):269-271,275
在翔实的地质勘探资料的基础上对X-2水电工程坝址区主要出露的玄武岩、砂岩、黏土岩的工程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准确的岩体力学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滑坡综合治理方案比选评价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更好地比选滑坡综合治理方案,针对影响治理方案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安全可靠性、环境协调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施工难易、施工工期等做为评价因子,建立了基于熵权决策法的滑坡综合治理方案比选评价模型.根据专家意见建立判断矩阵,利用熵权决策法的原理确定"理想点";通过计算4个设计方案与"理想点"的贴近度与距离来确定方案的排序.结果表明,方案二(锚索抗滑桩与截排水相结合)为最优方案.熵权决策法克服了传统评估方法中主观确定权数的缺陷,保证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是一种可行的、定量的滑坡治理方案比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