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成都市新都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成都市新都区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 ,通过对新都区 2 0 0 2年土地利用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研究 ,提出新都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运用多样化指数、集中化指数、区域组合类型以及区位指数对四川省及省内各地区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四川省的土地资源具有地域差异明显、组合类型数小等特征,同时也指出四川省在土地利用上存在人地矛盾突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宜农土地后备资源贫乏等问题,提出切实保护耕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加强土地开发和复垦,在土地管理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有高山草甸土295.8万hm2,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62.2%。高山草甸草场耐牧性强,牧草适口性好,但放牧时间短,草畜矛盾突出。通过确定牧用方向、统一规划、调整畜群结构、以草定畜、认真落实草畜双向承包责任制等途径,可促进头数畜牧业向商品畜牧业和效益畜牧业转变,保证高山草甸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有高山草甸土295.8万hm^2。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62.2%。高山草甸草场耐牧性强,牧草适口性好,但牧时间短,草畜矛盾突出。通过确定牧用方向 、统一规划、调整畜群结构,以草定畜、认真落实草畜双向承包责任制等途径,可促进头数畜牧业向商品畜牧业和效益畜牧业转变,保证高山草甸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在阐述土地可持续利用预警的涵义和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预警指标体系,并对以后土地可持续利用预警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分区及土地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鄱阳湖地区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布规律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人口密度、农用地比例、林业用地比例、建设用地比例、水域比例、办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山地比例、丘陵比例、低丘岗地比例和平原比例11个因子作为分区的指标,然后以县(市、区)为分区单元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分区,最后根据鄱阳湖水面小气候影响进行了区域调整,形成四个土地利用区域;北部农林旅游用地区,中部农业城市用地  相似文献   

7.
关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82-483
通过对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探讨,明确了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原则、依据、类型和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西藏的"一江两河"流域为例,以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4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派生数据坡度、坡向和高程3个地形因子信息为基础,基于DEM并结合ArcGIS技术,对地形因子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叠加提取,采用土地变化强度指数(K)、土地分布指数(LDI)和土地转移分布指数(p)3个指标分析总结了地形因子对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影响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1990-2015年期间,居民地用地强度变化呈现最大,其余地类变化缓和;耕地、居民地、林地和草地的分布指数随高程坡度变化分布指数差异大,不同地类在各级因子中优势分布差异显著;林地最容易转移,耕地和建设用地向低海拔低坡度半阳坡转移明显,其余地类转移较为缓慢.综合来看,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明显,土地利用优势分布和土地利用转移均出现不同的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问题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特殊的经济地理位置使得城乡结合部成为土地利用管理的薄弱部位。本文在分析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特征、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并从战略与规划、准确定位、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城乡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韩申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53-11955
综述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评价指标及体系、评价思路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对相关内容作了简单评析,最后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城镇用地内涵控潜,是我国城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该文以深泽县城区为典例,从其建设用地现状入手,对其用地潜力进行了待区、用地类型等方面的分析,剖析其城镇用地的潜力,并结合河北省部分城镇用地状况,分析、研究不同规模、级别城镇用地潜力的差别与用地潜力规律,提出了用地潜力挖潜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拉萨白鸡品种形成与发展、生态条件、外形特征、种群结构、生产性能、饲养管理等研究,结果发现:拉萨白鸡是蛋用品种,形成历史悠久,生产性能较低,蛋品质好,遗传稳定,耐粗饲,适应高寒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粗放的饲养管理,这是目前国内外其他鸡品种在高寒恶劣的环境下无法替代的优良种质,属于珍贵的地方品种资源,应该加以很好的保种。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土地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的分析认为,土地利用过程可以分为可持续利用与不可持续利用两个阶段;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不可持续利用之间的转变、区域上的差别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不同程度与不同方式的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可以分为土地利用类型可持续利用评价和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后者实际上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层次分析法在中山市土地利用对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土地利用优化为例,在对其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土地利用对策研究。首先将土地利用对策划分为战略目标、规划战略、制约因素和政策措施4个层次,建立土地利用对策模型和判断矩阵,并作一致性检验,求算出相应的权重,据此对土地利用对策措施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认为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土地利用主要应采取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配置模式对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带人工杨树纯林进行改造。[方法]研究了其改造前后林分生长状况的变化、土壤养分含量和含水量的变化、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的变化、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不同配置模式中植物根系分布特征、不同配置模式的筛选。[结果]纯林经过改造成混交林后,林分生物量分布格局要比纯林更为合理和均匀,具有更高的生产力;纯林改造后,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都有显著提高;改造后的纯林内增加了土壤表面的枯枝落叶层,从而使得其内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孔隙度变大;不论在任何时间段,群状配置林下土壤的平均容重小于行状配置,而孔隙度则与之相反,三角形配置的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则具二者之间;在不同时间段,同一配置模式下林地间的土壤容重与孔隙度也有一定差异;配置模式中的土壤容重为群状配置〈三角形配置〈行状配置,孔隙度为群状配置〉三角形配置〉行状配置,有机质含量为群状配置〉三角形配置〉行状配置。经过改造后的纯林群落结构更趋稳定、合理。[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植被重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张掖地区沙漠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绿洲作为我国的商品粮重镇,素有“金张掖’的美称。然而在境内两大沙区数以万计的沙丘的分隔包围之下,该区又面临着严重的沙漠化威胁。本文在全区沙漠化普查(监测)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当地防沙治沙以及沙产业开发的成功经验,探讨了张掖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南漪湖水资源是南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是沿湖数万农渔民维持生计的最后出路。研究表明,南漪湖地区具有几个明显的社会和经济特征。近10年来,南漪湖渔业捕捞人口占渔业人口的比例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南漪湖周边乡镇教育水平低下,2001年,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高达56%以上。教育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研究报告认为为了实现南漪湖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建立“政府 合作组织(传统渔民 兼业渔民) 市场”的管理模式。农民合作组织或机构的形成有助于分散的个体经营者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调整产业结构的能力;提高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能力。论文对制约南漪湖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南漪湖及其周边乡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漪湖水资源是南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是沿湖数万农渔民维持生计的最后出路。研究表明,南漪湖地区具有几个明显的社会和经济特征。近10年来,南漪湖渔业捕捞人口占渔业人口的比例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南漪湖周边乡镇教育水平低下,2001年,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高达56%以上。教育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研究报告认为为了实现南漪湖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建立“政府 合作组织(传统渔民 兼业渔民) 市场”的管理模式。农民合作组织或机构的形成有助于分散的个体经营者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调整产业结构的能力;提高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能力。论文对制约南漪湖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休闲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一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当前气候变暖的形势下,休闲农业开发要坚持"低碳理念",利用低碳技术,开发低碳能源,设计低碳产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以生态农业为开发基础,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高效农业,打造"低碳农业园区",在全社会构建低碳消费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