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和中药药理为基础,从中草药对禽大肠杆菌R质粒消除及对禽大肠杆菌病防治效果角度,综述了近年来中草药防治禽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对禽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单味及多味复方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药理活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两倍稀释法测定了16种中草药对4种禽大肠杆菌体外抑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选取24种2味组合和12种3-5味组合中草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所选16种中草药单味均对禽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MIC在3.9克/升至375.0克/升之间;所选24种2味中草药组合的MIC在11.7克/升至250.0克/升之间,而且少数组合对各血清型大肠杆菌有拮抗作用。12种3-5味中草药组合的MIC在11.7克/升至46.8克/升之间,且全部组合均表现有协同作用,显示了中草药配伍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防治禽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禽大肠杆菌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禽病之一,具有发病快、死亡率高的特点,给养禽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于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多采用抗菌药物,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近年来,大肠杆菌的耐药谱不断扩大,抗菌药物的防治效果下降,且易在禽体内形成残留,影响了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临床实践表明,中草药及中药复方制剂对禽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具有残留低、治愈率高、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符合当今社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防治禽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大肠杆菌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禽病之一,具有发病快、死亡率高的特点,给养禽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于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多采用抗菌药物,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近年来,大肠杆菌的耐药谱不断扩大,抗菌药物的防治效果下降,且易在禽体内形成残留,影响了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临床实践表明,中草药及中药复方制剂对禽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具有残留低、治愈率高、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符合当今社会倡导的绿色养殖的行业要求,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就中草药防治禽大肠杆菌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中兽医学对禽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单味及多味复方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药理活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两倍稀释法测定了16种中草药对4种禽大肠杆菌体外抑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选取24种2味组合和12种3~5味组合中草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所选16种中草药单味均对禽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MIC在3.9克/升至375.0克/升之间;所选24种2味中草药组合的MIC在11.7克/升至250.0克/升之间,而且少数组合对各血清型大肠杆菌有拮抗作用;12种3~5味中草药组合的MIC在11.7克/升至46.8克/升之间,且全部组合均表现有协同作用,显示了中草药配伍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试验用的中草药方剂"禽菌敌"由河南省辉县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项目组研制而成,将其制成药敏纸片,对来自新乡市3个鸡场病(死)鸡的病料中所分离出的鸡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抑菌圈在(21.0±0.5)mm范围内,试验证明,中草药方剂"禽菌敌"对鸡大肠杆菌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禽菌敌"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用的中草药方荆"禽菌敌"由河南省辉县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项目组研制而成,将其制成药敏纸片,对来自新乡市3个鸡场病(死)鸡的病料中所分离出的鸡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抑菌圈在(21.0±0.5)mm范围内,试验证明,中草药方剂"禽菌敌"对鸡大肠杆菌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治疗鸡大肠杆茵病的常用的中药中,选出8味中草药通过药敏试验测定其对鸡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并依据抑菌圈大小及中药方剂配制理论,以3味中草药黄连、黄芩、大黄制成复方三黄汤,探讨其对雏鸡人工感染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十一种中草药对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用试管两倍稀释法对4种畜禽常见病原菌测定了黄芩、大黄、蒲公英、连翘等11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上述11种药物对禽大肠杆菌O74、金苋色葡萄菌、猪大肠杆菌O138、猪莲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中黄芩、大黄、蒲公英抗菌活性较强,干蟾抗菌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10.
被列入“星火计划”项目的禽病新药——“禽健宝”,被专家认为是目前国内防治禽类疾病的最好药物之一。最近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已摄制完成一本专题片,向全国农户介绍这种新药。“禽健宝”是利用10多种中草药精制而成,对防治禽霍乱、禽白痢、禽伤寒和禽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症、输卵管炎、肠炎以及禽类各种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用三黄、大蒜、皂角等10余种中草药精制而成的瘟毒灭对禽常见病菌(禽巴氏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禽大肠杆菌、鸡副伤寒沙门氏杆菌)进行平板抑菌、试管抑菌和杀菌试验,结果表明,在1:40稀释时,抑菌圈直径均在30mm以上,对以上几种细菌的最低有效抑菌浓度分别为1:2560、1:640、1:1280、1:1280,杀菌浓度均为1:640。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对禽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探讨定量分析单味及多味复方中草药的药理活性的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两倍稀释法测定16种中草药对4种禽大肠杆菌体外抑菌的MIC;并选取24种两味组合,12种3~5味组合进行试验。结果单味中药对禽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的MIC在3.9g/L至375g/L之间;24种两味中药组合的MIC在11.7g/L至250g/L之间,少数组合对各血清型大肠杆菌有拮抗作用;12种3~5味中药组合的MIC在11.7g/L至46.8g/L之间,全部组合表现协同作用,显示中药配伍优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抗菌药物在防治禽大肠杆菌病方面的广泛应用,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趋突出,不同血清型或同一血清型的不同地区分离的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部分养禽户(场)在禽发病时滥用药物,不但造成了药物的浪费,而且加速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为避免上述现象发生,现将临床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确定某一地区大多数禽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为今后临床确诊为大肠杆菌病的养禽户(场)提供用药指导,及时有效地治疗禽大肠杆菌病。专家指出,无任何抗菌药物对所有致病性大肠杆菌100%有效,即使一些现在认为有特效的药物,在若干年后甚至是几年后就会变得毫无用处。所以,在用药物防治禽大肠杆菌病时,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或联合用药、使用中草药等措施,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提高临床用药效果。同时注意地区间存在的血清学差异和用药差异等。  相似文献   

14.
五种中草药制剂对实验性鸡病的防治试验林乃锋,罗筑鸣,姚柏莲(广东省兽医防疫检疫站广州,510230)当前对养鸡业危害较大的主要是以群发病为主,被广大饲养经营者所关注的问题仍是传染病的防治问题。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有鸡白痢、鸡大肠杆菌病、禽霍乱、鸡葡萄...  相似文献   

15.
禽大肠杆菌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致病原,给养殖业生产健康快速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本文通过运用综合了文献法、比较分析法、观察法、实测法、调查研究法对禽大肠杆菌病鉴别诊断和预防策略进行探究,首先分析了禽大肠杆菌病发病趋势;之后又对禽大肠杆菌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主要原因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疾病的;最后对如何预防禽大肠杆菌病要在加强生产管理,做好消毒、卫生清理、预防等方面切断流行病的传播途径,禽大肠杆菌可以由饮水、饲料、粪便、空气、尘土、昆虫、野生物等进行传播,使外界环境与生物体之间无法进行传播感染,及胚胎传播等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禽大肠杆菌病的诊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禽业的飞速发展及养禽环境的不断污染,禽大肠杆菌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全国养禽业最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每年给养禽业造成巨大损失,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浅谈对禽大肠杆菌病的诊疗体会,以供广大同仁参考。1病原及特性本病病原为大肠埃希氏杆菌,简称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正常情况下为禽类肠道的常在菌,该菌种类繁多,已知有154个血清型,其中有74种对禽胚、雏禽、青年禽、成年禽有致病性,禽类体内10%~15%的大肠杆菌有致病性。在自然界大肠杆菌也广泛存在,而且可因粪便污染蛋壳或从感染…  相似文献   

17.
六黄双柴散防治禽霍乱的体会禽霍乱是对家禽危害很大的传染病之一,我们从1985年开始筛选中草药,试验防治禽霍乱病,制成九味中草药组成了六黄双柴散.在禽霍乱常发村(屯)进行试验,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分组试验方案预防组:健康鸡、鸭雏...  相似文献   

18.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以O1、O2、O8、O78等为主。研究表明,这类大肠杆菌均具有菌毛。菌毛叉称纤毛、柔毛,是大肠杆菌的一种蛋白质突起,禽大肠杆菌菌毛主要有I型菌毛和P型菌毛两种,目前认为菌毛是大肠杆菌的重要致病因子,与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菌体借助菌毛与气管黏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致病。菌毛在体外的表达具有温度及营养的依赖性。近年来,对大肠杆菌菌毛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禽大肠杆菌菌毛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毛的体外表达与提取、粘附特性与致病性、免疫学特性及其分子生物学的有关研究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保定、秦皇岛、北京3个地区分离的禽大肠杆菌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探讨,为有效防治禽大肠杆菌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兽医理论认为禽大肠杆菌病是由病毒入侵、肺胃热盛、血瘀气滞引起。观察可见病鸡呈现神经症状,行立如醉、倒地不起、昏迷不醒以及口内黏液增多(痰涎壅盛)和腹泻的表现,大肠杆菌病似痰迷心窍和肠泻症,法当宣窍除痰、涩肠止泻。治疗时宜选择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涩肠止泻的中药。根据笔者试验,禽大肠杆菌对石榴皮、黄芩、诃子的敏感性较高;夏薛梅的中草药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红花酢浆草"抑菌作用最强。李树明等试验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