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的茂兰保护区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实际上,茂兰南部相连着另一个世界级的自然遗产地—广西的木论保护区,却是鲜为人知。广西的木论保护区和贵州的茂兰保护区连成一片,共同构成当今世界上已知的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原生性强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
"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是基于WebGIS技术,以保护区范围为空间范围界定,整合保护区基础信息及科研成果,促进保护区信息化管理为目标而建立的关系型网络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平台采用空间数据及非空间数据相结合,实现了灵空山保护区信息在机关内网的共享和可视化查询。通过介绍该系统中WebGIS平台的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探讨了WebGIS在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保护区功能区的规划是保护区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的重要环节。根据"三区"划分模式,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各功能区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怎样处理好保护生物和适度开发的关系是保护区功能区划工作中的难点和关键所在。文章重点讨论保护区各功能区的功能,以及各功能区在保护与开发时涉及的多种因素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功能区划和调整的建议,为更加科学地管理保护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11月12-15日,第21届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大会在猫儿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召开。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王丁主持会议。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黄政康,桂林市委常委、副市长董冶致辞。会议主题为"提高传播力水平促进保护区建设"。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中国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74个单位、211名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5.
<正>1954年,在花坪红岩山麓首次发现"活化石"银杉,轰动了世界植物界。1961年,在发现银杉的所在地花坪成立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广西最早成立的自然保护区。1978年,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国第四、广西最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1年,保护区被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相似文献   

6.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央政府、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所在的当地政府及保护区管理部门3个不同层面,探析了为促使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实现,保护管理工作首先应得到国家法律法规给予的支持,其次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基本一致,再次保护区管理部门应力所能及的推动"保护与发展"和谐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桉树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利用2015年广西林地与森林资源"一张图",叠加到广西已建县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提取桉树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桉树群落结构为完整结构的仅占0.8%,复杂结构占63.4%,简单结构多达35.8%;其森林生态功能等级评价结果为"中等"的占47.4%;"差等"的占52.6%,评价为"好"的没有。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总体表现为中等偏差,对于以强调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来说,显然不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8.
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环境解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解说资源、解说媒介和解说受众构成了环境解说系统的三要素。其中,解说媒介是解说三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说资源和解说受众的桥梁和纽带。文章针对当前尖峰岭保护区环境解说媒介存在的问题,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结合保护区特色,对解说媒介选择进行分析,提出"基于注意过程的解说媒介设计""基于记忆过程的解说媒介布局"和"基于思维过程的解说媒介构建"3个方法,对保护区解说媒介进行设计,从而实现保护环境的教育目的,实现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实现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森林覆盖率由1986年的54.9%增加到76.4%,生物多样性及珍稀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保护区周边群众多年来形成的"靠山吃山"的习惯难以改变,进保护区放牧、采野菜、挖药材等现象还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安全。为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管理,近年来,保护区重点采取五项措施坚决杜绝上述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应用"3S"技术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乔木林面积、蓄积变化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乔木林得到了逐步恢复,面积、蓄积量呈持续增加趋势。保护区乔木林类型以青海云杉林为主,祁连圆柏林次之,其他乔木林地占比很小。保护区建立以来,森林类型结构比例变化较小。提出了加强祁连山保护区乔木林保护与恢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志臻  谢屹 《陕西林业》2011,(Z1):25-26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以当地政府的投入为主,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对于保护工作开展所投入的物力、财力和能力,也就决定了该地区保护管理工作发展的水平。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处在较为不发达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使得保护区发展缺乏有力的环境保障,这也是保护区当前面临社区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资源需求压力。"保护区的保护"与"周边社区的发展"是一对复杂的矛盾体,该  相似文献   

12.
<正>山东昆嵛山自然保护区虽然面积不大,但在2008年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后,各项工作扎实开展,管理水平明显提高,2015年在全国保护区管理工作评比中位列华东组第一名,2016年获评"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先进集体"荣誉和"中国森林养生基地"荣誉称号,2017年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18年昆嵛山赤松林入选"中国最美森林"。他们取得成功的经验是:创新保护区管理机制。山东省烟台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中共昆嵛山国  相似文献   

13.
高黎贡山、云岭、怒山是横断山系南部的三座大山,处在古北界和古热带植物区系的过渡交汇之地,是中国众多保护区中为数不多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区。由东北林业大  相似文献   

14.
凉水自然保护区成立四十多年来科研成果丰硕。通过检索WOS、Scopus、CNKI数据库得出的信息并结合部分纸质实物材料,摸清保护区科研"本底"情况,梳理科研方向,为将来进一步做好保护区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是2002年8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设立了3个保护站,有58名工作人员。保护区地处宁陕县、周至县、佛坪县三县交界处,总面积25485公顷。近年来保护区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争取国际合作项目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保护区内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数量逐渐增加、种群不断扩大,大熊猫栖息地"岛屿化"现状得到了有效改善,保护区的保护效能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16.
林业简讯     
正黄显阳:打造美丽富饶和谐保护区2017年10月23—25日,林业厅厅长黄显阳在九万山保护区调研时强调,要打造美丽富饶和谐的自然保护区。他考察了一洞锡矿与保护区边界线、平英保护站、九万山水厂等。他强调,要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打造美丽富饶和谐的自然保护区。要大力推进"五化"建设,全面提升保护区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将现代信息系统引入卧龙自然保护区后,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化建设直接服务于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监控、森林防火、科研保护、政务管理、社区共管、公众教育与宣传、生态旅游等各项工作。由于信息系统的"高、大、上"和脆弱性特点,保护区的信息化建设仍然需要加强和提升。  相似文献   

18.
应用"3S"技术,于2017-2018年开展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现状调查,对林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保护区林地面积813 851.95 hm~2,保护区林木绿化率29.3%;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4个地类占林地比例4.45%。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2 760.9万m~3。保护区乔木林以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为优势树种。分析了保护区林地管理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林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吉利 《河北林业》2013,(Z1):28-30
保护区一直非常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始终本着"走出去学习、引进来消化"的思路,与其他保护区、大中专院校及相关协会展开合作与交流。2007年与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韩城黄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六个以褐马鸡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单位联合成立了褐马鸡姊妹保护区,增进了与天目山国  相似文献   

20.
《热带林业》2012,(2):56
海南清澜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清澜保护区"创建于1981年10月,原名海南清澜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2009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重新核定保护区范围,并更名为海南清澜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清澜保护区位于海南省东北部文昌市界内,地处110°30′~110°02′E,19°15′~20°09’N。面积为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