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遐 《海鲜世界》1992,(1):46-46
一种可以预防虾的黑斑病的新产品将提供给养虾经营者们。虾的黑斑病是一种无害但有损虾的外形美观,在虾脱壳时出现的病。  相似文献   

2.
对虾白黑斑病的病原病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生力 《水产学报》1996,20(4):325-331
对虾白黑斑病是养殖中国对虾的常见病,曾被怀疑是细菌性疾病,本试验通过对病虾肝胰腺、血液和病灶组织的细菌分离,对正常虾用白黑斑虾的细菌注射感染等一系列试验发现:细菌或其它生物性病原与对虾白黑斑病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五大产虾国家,有四个位于太平洋西部地区,他们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到1986年,我国的养虾面积120多万亩,产虾8万余吨,亩产65公斤以上。随着经济虾类商业性养虾业的发展,从育苗到养成的虾病造成失产的现象屡见不鲜,经济损失是可观的。又因单产日益提高,虾池逐年老化、虾病呈发展趋势。特别在亲虾越冬后的水池,培苗过程中的虾病发生率更高。目前,国内外对虾病的病原和防治研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很多经验和研究结果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推广应用。本文对虾类微生物病,虾类寄生虫病和非寄生性虾病及  相似文献   

4.
虾类养殖中有时会出现一种奇怪的虾病,主要发生在虾的糠虾期和幼体后期,会引起虾类大量死亡。得病的虾类幼体活动力减弱,并沉入池底,虾类幼体及池水会发出一种奇怪的荧光。这种荧光是由荧光细菌发出  相似文献   

5.
日本沼虾俗称青虾,是淡水经济虾类之一。近年来,因虾病影响,海水虾养殖产量锐减,使日本沼虾的价格大幅上涨。许多单位开始了日本沼虾的网箱养殖试验,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虾类肌肉白浊病易感染的罗氏沼虾、凡纳滨对虾、中国对虾进行了分析。从病毒、细菌、寄生虫和环境因素方面,总结了近十几年来虾类肌肉白浊病的病原和病理特征。归纳了虾类肌肉白浊病的流行病学、检测方法及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虾类养殖投资少,收效快,深受养殖户的欢迎。但是虾类养殖存在风险大的弊端。近几年,虾病狂獗,各种养殖虾一旦发病几乎无药能治,死亡率高达40%以上,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尽管虾病难治,但是可以预防。只要我们把预防虾病工作贯穿到整个养殖周期,会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发生,使养殖户获得收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罗氏沼虾养殖业的发展,沼虾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备受重视。目前研究得比较透彻的沼虾疾病有下列5种:丝状细菌病;黑斑病(甲壳病);细菌坏死病;累枝虫病;肌肉变白坏死病。还有一些病因不清的疾病。现将有关的研究状况分述如下。1丝状细菌病病原菌为丝状细菌(...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技情报》1975,(2):22-24
在国外,澳大利亚的虾是作为一般虾类进行出售的,但是,用“对虾”这个名词更为确切。因为这些虾类头胸甲长,身体比一般虾类大,并且更近似北半球对虾类。  相似文献   

10.
虾疾病就是当病因作用于虾类机体后,引起机体的新陈代谢失调,发生病理变化,从而扰乱虾的生理活动。广义的虾病是指虾的生长停止;狭义的虾病是指虾的体表或内部器官、游泳或活动、摄食或成长,同正常的虾不同。生病的虾通常表现为:摄食减少、活力下降.生长缓慢。对于一个健康的机体来说一方面要求有好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则一定要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其生活环境发生了不利于虾生长的变化或虾体机能因其它原因引起变化而不能适应环境条件时,就会导致虾病的发生,所以,虾体发病是机体和外界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为了便于说明,下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沿海虾类资源和其它水产资源一样,数量丰富,品种繁多,沿海渔民历来将其作为重要渔业对象。近几年来,传统的经济鱼类资源下降,人们对虾类资源更加重视,由于各方面注意调查研究,探索新虾场,研究捕捞技术,开展养虾试验等,虾类产量逐年有所上升,虾渔业在整个海洋渔业中逐渐占有较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12.
早期投喂对虾料促进罗氏沼虾生长的试验高桂明钱金铭汤正虞(上海市松江县水产良种场,201616)最近几年,我国的对虾养殖因遭受流行性虾病的严重危害而跌入低谷。由此同时,大型经济虾类罗氏沼虾的养殖却异军突起,发展非常迅速。本试验根据罗氏沼虾食性广、易养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虾白黑斑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患白黑斑病的中国对虾进行镜检,绝大多数病虾检不出弧菌,中国对虾白黑斑病是抗坏血酸缺乏综合症,以2‰的维生素C药饵进行治疗,3-6天内痊愈;以1-2%的维生素C药饵进行预防,全部未发病。专家鉴定认为,该技术成果属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4.
鲈与中国对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进行鲈与中国对虾混养试验,利用鲈摄食病虾及小型糠虾类,阻断病毒传播,推迟了对虾发病,试验池产量,效益成活率均高于对照池。  相似文献   

15.
单冻重合蝴蝶虾(FROZENBUTTERFLY:TAILONSHRIMPI.Q.F.)主要出口美国,是供餐饮馆专用的虾类精加工产品,其原料和卫生要求都非常严格,同时,美国作为虾类主要的进口国,对虾类进口的质量和卫生管理办法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为防止不合格虾的进口,美国于1  相似文献   

16.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88,10(4):186-189
虾类是各国人民喜爱的水产品.近年来,世界虾类产量逐年上升,1970年为100万吨,1977年突破150万吨,1985年增至190万吨,其中,养虾产量占虾类总产量的7%.虾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对虾类需求甚殷,从而促进了捕捞强度的增加以及新捕虾场的探捕与开发。据预测,到1990年世界虾类需求将增至190万吨。而目前普遍认为,虾类捕捞量已达极限,若要进一步增产,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17.
硇洲岛周围水域虾拖网虾渔获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5年渔业资源监测船生产调查资料和现场取样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虾拖网虾渔获组成、生物学特征以及月份变化等。结果表明:硇洲岛周围水域虾拖网捕获的虾类主要是沿岸性底栖虾类,渔获中优质虾种少,幼虾比例高,墨吉明对虾、日本囊对虾、哈氏仿对虾是虾拖网渔业的主捕虾种,虾渔获组成存在明显的月份变化。为合理利用虾类资源和促进虾渔业可持续发展,应根据虾类特性开发适宜广东沿海虾拖网的选择性捕捞技术,减少幼虾兼捕量。  相似文献   

18.
《科学养鱼》2002,(10):18-18
2002年上半年全球虾市场主要是朝着有机产品的方向发展,这里考虑到药物残余和虾市场价格下降的问题。随着加拿大和美国在亚洲虾的抽样检测中出现问题,氯霉素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1年下半年,自从欧盟公布了药物残余的可接受程度为零后,亚洲的供应商把产品都转向了美国市场,给美国市场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导致美国市场虾类价格的一路狂跌。价格的下降也刺激了美国的虾消费,第一个季度美国的虾类消费量增长了17%,这也预示着2002年全年美国市场虾类产品的消费前景。日本在今年4个月的虾类进口量显著上升,进口…  相似文献   

19.
《现代渔业信息》2009,(4):32-32
虾类是印尼的主要出口水产品,美国是印尼虾类出口的主要对象国,那么,在现阶段的金融危机中,印尼向美国出口的虾类会不会受到影响呢,这是印尼的养虾业者和虾类出口业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闽东北外海虾类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友喜 《海洋渔业》2002,24(3):117-119
本文根据闽东渔场指挥部1982-2002年历次开展的“闽东北外海虾类资源探捕调查”项目的调查结果,生物学测定资料以及闽东北外海渔场作业的桁杆拖虾和锚张网捕虾作业的生产探捕监测船的渔捞记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合近年闽东渔场虾类生产统计资料,对闽东北外海虾类资源状况及利用现状进行叙述,探讨和分析闽东北外海虾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