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浙秋豆3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现浙秋豆3号的高产高效栽培。[方法]通过在横街农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浙秋豆3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7月5日、7月20日和8月4日播种的浙秋豆3号的全生育期分别为94、87和77d。2种种植密度及密度与播期的互作对浙秋豆3号的株高、主茎节数和有效分枝数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播期的株高、主茎节数和有效分枝数差异极显著。同一种植密度下,早播浙秋豆3号的产量高于晚播的;同一播期下,密植浙秋豆3号的产量极显著地高于稀植的。早播密植处理A182的产量最高,达3416.7kg/hm^2;处理A1B1的产量次之,为2983.35kg/hm^2,迟播稀植处理A3B1的产量最低,仅1383.30kg/hm^2。[结论]早播密植能极显著地提高浙秋豆3号的产量和收益。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择秋大豆新品种浙秋豆2号的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等3个因素,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布置田间参数试验,针对浙秋豆2号的产量和净产值2个目标函数,分别研究、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数学模型,并据此进行综合分析,获得了本试验条件下3个供试农艺因子的优化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择秋大豆新品种浙秋豆2号的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等3个因素,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布置田间参数试验,针对浙秋豆2号的产量和净产值2个目标函数,分别研究、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数学模型,并据此进行综合分析,获得了本试验条件下3个供试农艺因子的优化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4.
俞琦英 《新农村》2005,(5):10-10
浙秋豆2号在2000年和2001年浙江省秋大豆区试中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分别为114.9千克和138.8千克,比对照品种丽秋1号分别增产10.2%和31.8%,差异均达显著水平。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2.2千克,比对照增产36.3%。该品种全生育期95.7天。有限结荚习性,株高49.4厘米,主茎节间数13.3个.  相似文献   

5.
万大群 《农技服务》2010,27(11):1411-1412
利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施用氮、磷、钾肥对中浙优1号水稻叶瘟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浙优1号叶瘟病情指数与氮、磷肥施用量呈正相关,与钾肥施用量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雷军成 《新农村》2007,(1):16-16
中浙优1号(中浙A/航恢570)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超级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引入该品种在丽新乡咸宜村小面积试种获得了高产。2005年在咸宜村建立了50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稳粮增效示范方,前作春大豆、春花生,后作种植中浙优1号杂交水稻,又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中浙优l号在示范方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浙秋豆2号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播种期与种植密度对其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稀植可极显著增加浙秋豆2号的单株有效荚数、单株实粒数和干籽百粒重.随着播期推迟,种植密度对单株实粒数的影响不显著;适当的早播密植能够极显著提高浙秋豆2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菜用秋大豆新品种的耐迟播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等特性,为菜用秋大豆秋季延后种植和救灾补种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以浙农秋丰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菜用秋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显著影响浙农秋丰2号的生长发育,晚播条件下,植株生育进程缩短,长势较弱,可通过增加密度来弥补一部分的产量损失。综合考虑,浙农秋丰2号适宜在龙游地区进行秋延后种植,最佳播种期为7月下旬,最晚播种期为8月20日,再晚会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9.
秋大豆浙秋豆3号播种期与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早播稀植可以显著提高单株实粒数,在早播情况下,即使密植对每荚实粒数的影响也不明显,早播稀植能极显著或显著地提高单株粒重;迟播密植,会对百粒重产生严重影响。适期早播密植能够极显著地提高浙秋豆3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衢秋5号是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高产高蛋白秋季干籽大豆新品种。2012-2013年参加浙江省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527.5 kg/hm~2,比对照浙秋豆2号增产18.0%;2014年参加浙江省作物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359.5 kg/hm~2,比对照浙秋豆2号增产15.5%。该品种百粒重31.9 g,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3.74%,商品性好,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1.
正丽芸2号[浙(非)审蔬2014005]为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蔓生菜豆品种,适合在浙江省平原及山地种植。1产量表现2010—2011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丽芸2号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 758.3和2 708.3 kg,比对照红花青荚分别增产22.5%和21.9%。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宜江苏省高邮市种植的彩色稻品种,特进行了5个彩色稻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京紫粳4号""浙黄1号"的产量较高,可用于观赏和食用;"浙红1号""浙白1号""新黑2号"的产量较低,可用于开发彩色稻田进行观赏,发展农业观光旅游。  相似文献   

13.
赵洪  过鸿英  张尚法  陈淑玲 《浙江农业科学》2013,(12):1617-1617,1623
浙茭6号是嵊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浙茭2号变异株中选育的双季茭品种,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夏茭比对照浙茭2号早熟,秋茭比对照迟熟,品质好,产量高.其栽培要点为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科学灌水和综合防治病虫.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油菜湘杂油二号(耐A1型)和浙双758(A1敏感型)的生物量、根尖A1含量及叶片保护酶活性、叶片MDA和Pro含量对A1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胁迫7 d时,湘杂油二号根系、地上部和总生物量下降率(13%~36%、13%~36%、5%~17%)均小于浙双758(30%~53%、12%~20%、16%~28%).胁迫14d生物量下降比胁迫7 d时明显.根冠比也随A13+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下降;同时,株高变化趋势与生物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胁迫7d下,湘杂油二号根尖A1含量在3.94~5.88 μg·g-1之间,浙双758在4.96~7.54 μg·g-1之间,胁迫14 d时根尖A1积累进一步增加.A13+对叶片SOD、CAT和POD具有激活效应,SOD上升幅度较为明显,胁迫7 d和14 d时,200 μmol·L-1A13+浓度下湘杂油二号分别增加2.50倍和2.03倍.浙双758分别增加2.02倍和1.83倍,A13+对CAT和POD的诱导效应小于SOD;从时间差异看,SOD、CAT的绝对活性和增幅在胁迫14 d时小于胁迫7 d,POD相反.叶片MDA和脯氨酸含量均随A13+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升高,MDA含量在湘杂油二号中低于浙双758,而脯氨酸含量是湘杂油二号高于浙双758.研究认为,湘杂油二号根尖排斥A1的能力较强,且叶片能够维持较高的保护酶活性和较高的脯氨酸含量,因而其耐A1性强于浙双758.  相似文献   

15.
丽秋2号是丽水市农科所选育的秋大豆品种。200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品质优、抗性强、丰产性好、商品性佳等优点,具备粮菜兼用的品质优势。介绍了丽秋2号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在N、P、K最佳施肥状态下商品有机肥和白云石粉对中浙优8号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3414"肥效试验为基础,在浙江省龙泉市兰巨乡独田村开展中浙优8号肥效试验,结果显示白云石粉在"2"水平即N2P2K2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高中浙优8号对肥料的利用率,提高水稻产量,对实际提升中浙优8号产量有着明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发挥中浙优1号高产高效潜力,进行了中浙优1号不同氮肥用量对中浙优1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浙优1号纯氮用量以150kg/hm2为宜,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地区种植,纯氮用量应酌减,但一般不宜低于120 kg/hm2.  相似文献   

18.
《浙江农业科学》2014,(3):452-452
正中浙优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单季杂交晚籼稻品种。是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和2013年农业部推荐的水稻主导品种,3次荣获中国稻博会"金奖稻品",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20万hm2。"优质香型不育系中浙A及超级稻中浙优1号的选育与产业化"研  相似文献   

19.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公布推广虹鳟"水科1号"、禾花鲤"乳源1号"、翘嘴鳜"广清1号"、建鲤2号、半滑舌鳎"鳎优1号"、三角帆蚌"申浙3号"、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皱纹盘鲍"寻山1号"、文蛤"科浙2号"、海带"中宝1号"、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等11个水产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正1.萧农秋艳(2018主导品种)作物名称:鲜食秋大豆审定编号:浙审豆2011002产量表现:2008—2010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区试平均亩产鲜荚598.5千克,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8.1%。2010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荚743.4千克,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