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油茶大树嫁接采穗圃营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采穗圃是为大面积栽培油茶提供优良种源的物质基础。文章以油茶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为基础,简述了油茶林嫁接前的抚育管理、大树嫁接操作技术、嫁接后管理以及油茶采穗圃生产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油茶新品种采穗圃营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引进20个油茶优良无性系。通过高嫁换冠营建油茶新品种采穗圃。简述了营建过程中嫁接前抚育管理、嫁接过程及接后管理方法。经调查与分析袁明:嫁接砧木宜选用树势旺盛、高嫁换冠营建林相整齐林分。采穗圃宜选择无病虫害侵袭的20年生左右的壮年树。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油茶采穗圃的立地条件和圃区的设置,探讨了油茶嫁接时期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具体操作,分析了采穗圃的保管理事项,最后对其进行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林分选择、砧木培育、接穗的选择和采集与贮藏、嫁接、接后管理等5个方面详述了快速营建油茶良种采穗圃和油荼低产林改造的油茶低位截干萌芽切接技术.  相似文献   

5.
油茶嫁接是建立无性繁系种子园、采穗圃,改造低产林和劣株的一个技术手段。用选出来的优株枝条做接穗,一般油茶作砧木,通过嫁接后,能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具有生长快、结实早、产量高的优点,同时使树形矮化,适于密植间种,摘果方便,修枝,防治病虫等管理。但长期以来,由于油茶不易愈合,给嫁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经过几年的摸索于1975年3月和6月采用嵌合嫁接法,以本场初复选普通油茶23个优株枝条作接穗,以9年生的油茶幼林作砧木,共嫁接1,820枝,其中人畜破  相似文献   

6.
在油茶采穗圃采用两向分组实验设计方法,以福建省油茶优良无性系闽43#为试材,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了油茶采穗圃不同整形修剪与施肥对油茶穗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茶采穗圃其它经营措施均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整形修剪和施肥对油茶春梢穗条生物量总量和接穗有效穗芽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整形修剪和3次施肥法是油茶采穗圃营建技术的中心管理环节,其中以A3B1组合处理的效果最佳,它能极显著地提高油茶嫁接穗芽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油茶的嫁接     
油茶嫁接是建立无性系种子园、采穗圃、改造低产林和劣种林的一个技术手段,也是良种繁育的重要环节。但是,普通油茶采用一般果树、杉、松等林木的嫁接方法,不易成活。如何提高嫁接成活率?邵东县国营黄草坪油茶林场和茶陵县林科所,认真学习了毛主席“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开展对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等错误  相似文献   

8.
建立采穗圃是为了提供大量的优树种条,营造无性系种子园或直接用于无性系育苗造林,是实现油茶生产良种化的关键性措施之一。搜集分散在各地的油茶优树选定适当地建立区(省)一级中心采穗圃,不仅有利于优树的采集和繁育,还可兼具优树基因库的功效。为此,选定临桂凤凰林场建立全区油茶中心采穗圃兼优树基因搜集库和当代鉴定圃。实行“边选择,边鉴定、边繁育”,结合嫁接改冠试验组织协作攻关,三年来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油茶产业迅速升温,良种苗木的缺乏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其中良种壮苗和适地适树适种源,特别是良种采穗圃建设与管理是关键因素。文章综述了油茶优良无性系采穗圃品种配置方法、营建、管理、果穗以及建档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油茶产业迅速升温,良种苗木的缺乏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其中良种壮苗和适地适树适种源,特别是良种采穗圃建设与管理是关键因素.文章综述了油茶优良无性系采穗圃品种配置方法、营建、管理、采穗以及建档等.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良种不足、油茶培育管护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社会组织化程度不高等主要问题,以及国家、云南省高度重视和支持油茶产业发展,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广大农民热衷发展宿根性较长的产业等发展油茶产业的优势条件.提出加大良种的引选工作,加强良种采稳圃的建设,规范苗木生产,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种植经营管理水平等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油茶良种采穗圃产穗质量与数量的提高,在冬季对油茶采穗圃进行了控花控果对春梢的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控花控果促进采穗圃春梢早发芽;新枝条较未处理的分枝多、长度长且粗壮;早摘花蕾,促进新枝条的生长发育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提供的湘林1号、28号、36号、39号、47号、51号、53号、63号、65号、89号共10个无性系为材料,2009年采用高接换冠的方法,于株洲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新建2.7 hm2油茶优良无性系采穗圃。通过对初接和补接的成活率及高、径、冠幅生长量的调查发现:10个无性系中湘林1号、36号、39号、47号、51号表现突出,2年高生长和冠径达到1 m以上,是理想的优良建圃材料;接穗材料最好选择健壮饱满的芽,且嫁接时间不要拉得过长;嫁接砧木以幼、壮龄树为佳,老龄树较差,新建采穗圃宜选择幼、壮龄油茶林。  相似文献   

14.
对永丰县油茶采穗辅不同施肥措施下穗条产量与质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油茶采穗圃进行施肥处理后,单株穗条数量较CK提高10.74%-36.79%,穗条长度增长4.85%-23.36%,穗条直径提高10.13%-32.16%,单穗芽数增加11.37%-25.76%;施肥后的增产效果显著;2)油茶采穗圃采取全年施肥2次,每年11月施油茶专用肥0.15 kg/株,并施用N、P、K元素配方为N1P3K3的配方肥0.3 kg/株,次年2月下旬施尿素0.1 kg/株,穗条产量可获得最大收益,建议推广施用。  相似文献   

15.
从种子园选址、区划设计、亲本选择、营建方式、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提出了油茶种子园高效营建与丰产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以杉木第三代种子园为调查研究对象,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了性质测定,并依据种子园砧木定植当年的树高,通过方差显著性分析及LSD多重比较分析,探讨了不同采伐迹地间杉木第三代种子园砧木定植当年生长与土壤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土壤pH在4.2~4.8之间、速效磷含量在6.3~6.7 mg/kg之间、有机质在39~43 g/kg之间、全氮含量在1.5~1.7 g/kg之间的林地较适宜杉木砧木的生长;除速效钾外,油茶套种马尾松幼林改造迹地的各土壤养分含量比其它类型高;各采伐迹地土壤表土层厚度差异不显著;马尾松采伐迹地的砧木高生长最好。综合分析,马尾松采伐迹地与油茶套种马尾松采伐迹地较适宜杉木第三代种子园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以紫薇优良品种鄂薇l号为试材,通过采穗圃不同营建方式、不同栽植密度、不同截干高度和不同施肥种类以及不同穗条规格等试验,探索获得大量优质插条的途径。结果表明:采用扦插方式建圃,插条产量高,管理较为简便,密植平茬可显著提高紫薇采穗圃的穗条产量,短穗扦插可有效扩大优良品种的繁殖系数,N、P肥配合施用对紫薇采穗母株萌条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东江林场1998~2000年在桉树无性扦插育苗方面一些成功的技术经验,其中包括桉树采穗圃的营建和管理,以及扦插苗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