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森林碳汇交易立法契合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现实需要,符合森林碳汇交易的实践需求,可有效弥补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之不足。京都规则为国内森林碳汇交易立法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森林碳汇交易多由行政规章和政策性文件规范,适用于实践力有不逮。故应加强相关立法,明确规定森林碳汇交易的法律地位、实施条件与保险规则。《森林法》修改应当对森林碳汇交易进行原则规定,再由下位法予以配套。  相似文献   

2.
碳汇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土壤和湿地等所具有的碳汇功能决定了它们在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该研究主要介绍了碳汇的途径、碳汇估算方法、影响碳汇潜力的因素和基于碳汇交易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模式,最后从发展碳汇农业、固碳潜力及速率研究、多学科多技术相结合研究碳汇、研究减少碳排放的措施、林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研究和碳汇贸易市场的建立6个方面对碳汇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正在探讨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但在补偿范围、补偿标准和补偿资金来源等很多问题上还存在争议,因而尚无具体、可行的补偿措施。本文从补偿的根本目的出发,认为应该由营林者与政府交易形成补偿标准,森林生态效益价值估算的理论依据可由交易双方共同选定;确定补偿范围要兼顾必要性与可行性原则,从最需要的区域不断扩大补偿范围;同时,各级政府要不断拓展财政以外的补偿资金来源,合理确定补偿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4.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从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公益林的公共产品性、林业跨越式发展以及森林法的要求,以及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指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目前存在公益林没有现地区划、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制定补偿标准的依据单一等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对策,包括做好现地区划工作、拓宽补偿资金筹集渠道、完善补偿标准的制定、严格管理使用资金、在国内实行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化融资.  相似文献   

5.
探讨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出发,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施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发展森林碳汇交易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68-16369,16372
论述了森林碳汇交易的基础,包括碳汇交易的可行性、主体、平台以及标准。介绍了碳汇交易资金的用途,碳汇交易资金可用于生态移民、吸纳就业、造林增汇、增加当地收入、加强林业科技研发、开展环保宣传等。分析了我国发展森林碳汇交易的前景,并提出了发展森林碳汇交易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森林资源的产权问题、森林资源的价值核算问题、森林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  相似文献   

7.
在对区域性森林碳汇效益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的基础上,以黑河地区森林碳汇效益补偿为例,采用森林碳密度法,并结合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的有关统计结果,对该地区森林碳储量进行核算;然后采用按GDP总量配比方法,确定了森林碳汇效益的补偿标准。结果表明:截止到2007年,黑河林区森林总碳储量为3.50×106t,碳密度为178.97 t/km2,区域森林碳汇效果显著;黑河地区森林碳汇效益补偿费基准价(以万元GDP计)164.45元,截止2007年,全区应缴纳补偿费共计4.36×107元;黑河地区5×106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截止2007年平均缴纳森林碳汇补偿费约4.356×105万元,其年度应缴纳费用仅为4 356元/a,征收森林碳汇补偿费对相关企业无显著影响,表明征收区域森林碳汇效益补偿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是保证我国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措施。在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法律依据。结合我国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路。第2期曹小玉等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发展碳汇林业的优劣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林业大省,具有强大的碳汇储量和生产能力,为进一步发挥黑龙江省林业碳汇功能,从黑龙江省碳汇林业的发展现状出发,总结分析了黑龙江省开展碳汇林业的优劣势,优势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生命周期合理、有国家政策支持、森林碳汇贸易的最佳区域,劣势为经济落后、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和完整配套的制度、林地产权制度不完善、森林单位分布不均、森林火灾的危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黑龙江省碳汇林业的对策,即增强对碳汇林业的保护和监督、完善碳汇金融体系的支撑和补偿机制、增加国际合作、加强林业生产的科研投入和碳汇林业的宣传力度、提高育林者自身水平等。  相似文献   

10.
森林碳汇交易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行节能减排的重要市场机制。本文分析了北美、新西兰及澳大利亚3大国际主流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交易规则等方面的内容及中国当前森林碳汇自愿性市场的发育状况及交易机制,从市场供求、市场培育及认证机制3个方面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