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病虫害。实践证明,培育抗病虫品种是控制水稻病虫害最经济和有效的途径。总结了目前已报道和定位的抗病虫基因的研究和利用情况,指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不同类型抗病虫基因到同一品种,可以提高品种抗性、拓宽抗谱,是水稻抗病虫品种培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何超  青先国 《杂交水稻》2012,27(1):7-10
阐述了绿色防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总结了湖南省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介绍了湖南省开展水稻病虫绿色防控的做法及主推技术,并对湖南省水稻病虫绿色防控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水稻多抗性品种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虫害是造成稻米减产和不稳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水稻育种家都十分重视品种对病虫的抗性,并育成了一批单抗或多抗品种在生产上应用。我们在评价水稻种质对白叶枯病抗性的基础上,进行水稻多抗性品种的选育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闽南地区杨桃病虫害发生情况表明,赤斑病和红蜘蛛在当地发生较为严重;夏秋季多种病虫常混合发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自然条件好的丘陵山地果园,病虫危害较轻;品种对比调查表明,香蜜杨桃抗病虫性较强。同时,根据杨桃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稻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危害水稻的病虫害达260多种,其中对水稻生产威胁严重的达30多种.近年来,由于耕作栽培方式的改变,品种抗性的下降以及气候异常因素的影响,使水稻病虫灾害有加重的趋势.为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降低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多年基层实践经验,对当前水稻常见病虫害的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病虫害统防统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磐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山区,生态环境复杂,水稻病虫害种类、种群及发生规律复杂,病虫防治压力大。本文通过2008-2016年磐安县统防统治的探索,对磐安县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推进统防统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种植制度的变化,射阳县已由种植杂交稻为主,改为种植粳稻为主,水稻病虫害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①二化螟及云形病等叶部病害明显减轻;②病毒病、恶苗病、稻曲病、稻瘟病加重;③三化螟死灰复燃,穗期虫害加重。总体上水稻品种粳稻化后病虫发生种类增加,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8.
沈永山 《垦殖与稻作》2002,(2):24-25,28
随着种植制度的变化,射阳县已由种植杂交稻为主,改为种植粳稻为主,水稻病虫害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①二化螟及云形病等叶病病害明显减轻;②病毒病、恶苗病、稻曲病、稻瘟病加重;③三化螟死灰复燃,穗期虫害加重。总体上水稻品种粳稻化后病虫发生种类增加,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9.
农业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是搞好病虫害防治的基础,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利保障。本文根据盘锦地区病虫发生规律,结合测报数据、气象资料、品种布局等因素,提出了2005年全市农业病虫的发生趋势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白叶枯病,褐稻虱和白背飞虱是福建省水稻最主要的病虫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及为害,遇到病害大流行、害虫猖獗的年份往往导致水稻严重减产。推广抗性良种是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的关键措施,我们采用国际水稻所研制的鉴别品种及筛选技术,已成功地进行了水稻品种对上述两病两虫的多抗性鉴定。一稻飞虱测定方法:采用大型水泥测定池,池内土厚18~2l厘米,每个品种播15~20粒,播后盖上尼龙沙罩。一叶一心期接虫,每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近年来东源县水稻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其特性,摸索出一套适宜在东源县推广的几种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措施,以推广高效、低毒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分析总结几年来海南省昌江县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及高效低毒农药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严重影响甘蔗生产的8种甘蔗主要害虫和5种甘蔗常见流行性病害的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探讨和综述。依据甘蔗病虫害的危害特点,提出以农业防治方法为基础,物理防治灯光诱杀、生物防治为辅,减少虫源病源,统一化防为重点和抓好关键时期科学用药的综合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高效、快速、持续、有效控制甘蔗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确保甘蔗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稻鳖共生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鳖共生千亩示范方为核心,根据德清县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发生特点,总结了稻鳖共生技术中绿色稻米病虫害控制关键措施。多年实践表明,这些控制措施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用量,实现绿色稻米生产。  相似文献   

15.
江淮地区温光水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该地区地处南北气候过度地带,病虫草害类型复杂,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是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措施。江淮地区作物周年种植,模式多样,其中以稻-麦轮作种植模式为主。本研究根据安徽粮丰项目试验示范成果,结合江淮稻-麦周年生产实际,针对稻-麦周年生长不同生育期主要靶标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集成了以农业生态技术措施为前提、绿色防控投入品综合应用为基础、药械联用精准减量高效防控靶标生物技术为突破口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并成功示范推广。本文就该技术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区域粮食绿色安全可持续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环洞庭湖双季稻区农药减量使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2007~2009年新药剂筛选试验基础上,2010年根据洞庭湖区双季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合理组合农药,通过构建双季稻田农药精准减量技术体系,以期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并达到区内农药有效成分用量降低40%以上的目标。试验表明,减量施药处理对早、晚稻螟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及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大多高于常规施药处理,而对蜘蛛、黑肩绿盲蝽与隐翅虫等主要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小于常规施药处理。前者农药用量比后者减少70.90%~79.08%,增产0.12~0.20 t/hm2,增效90.0~291.0元/hm2。应用该技术体系有利于减轻农药残留、保护农业环境及天敌资源。  相似文献   

17.
在坦桑尼亚腰果主产区对腰果病虫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发现为害腰果的病害12种,害虫24种。其中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叶果回枯病和炭疽病,主要害虫有棉角盲蝽和安氏角盲蝽。还对坦桑尼亚主要腰果病虫害防治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固镇县花生主要病虫害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为固镇县花生的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湿热地区云南河口县芒果园内的5种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对芒果白粉病、炭疽病,芒果横线尾夜蛾、芒果切叶象甲、桔小实蝇等5种发生程度较重的病虫害进行发生危害情况的相关分析,同时对云南河口地区芒果害虫天敌进行搜集、调查及鉴定,调查鉴定结果表明:共有天敌昆虫24种,其中寄生性天敌11种,分属于2目5科;捕食性天敌昆虫21种,分属于5目8科。调查结果对于生产上科学制定芒果病虫害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