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超微粉碎对黄连解毒散体外抑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和普通粉碎技术将黄连解毒散制成超细微粉和细粉,应用管碟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比较超微粉碎对黄连解毒散体外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散超细微粉比细粉温水浸泡提取液和醇提取液的抑菌圈均大,差异显著(P<0.01)。说明超微粉碎可明显提高黄连解毒散的体外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观察黄连解毒散经超微粉碎后和普通粉相比有效成分小檗碱、栀子苷从鸡体内排出的规律及对其吸收利用度的影响。将150只鸡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每组50只。甲组灌胃给80目的黄连解毒散,2 g/只;乙组灌胃给400目的黄连解毒散,2 g/只,丙组灌胃给400目的黄连解毒散,1 g/只,给药2.5 h后开始收集粪便,2.53.5 h,3.53.5 h,3.54.5 h、4.54.5 h、4.55.5 h、5.55.5 h、5.56.5 h、6.56.5 h、6.57.5 h、7.57.5 h、7.58.5 h、8.58.5 h、8.59.5 h、9.59.5 h、9.510.5 h时间段收集粪便。60℃以下温度充分干燥,称重,研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粪中小檗碱和栀子苷的排出量。结果灌服相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散,超微粉组和普通粉组相比,鸡粪便中小檗碱的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当超微粉组的剂量是普通粉剂量的1/2时,鸡粪中小檗碱的量也基本减半。说明经过超微粉碎并没有增加小檗碱在鸡体内的吸收。超微粉组鸡粪中栀子苷的总量明显减少,相同剂量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栀子苷的吸收利用度增加约44%。表明超微粉碎后可以增加黄连解毒散中栀子苷的吸收利用度,而对小檗碱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进行药效学研究,采用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株考察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的体外抑菌效果,以仔猪为实验动物考察其临床药效。结果显示: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的体外抑菌效果是普通散剂的2倍,临床治疗效果比普通散剂提高了30%。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制剂显著提高了黄连解毒散对猪大肠杆菌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胃给予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和细粉的家兔血浆中黄芩苷的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Pharmaceutical Kinetics Software,PKS)处理,比较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和普通细粉中黄芩苷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如下: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组、普通细粉组黄芩苷的药代动力学最佳模型均为二室开放模型。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主要药动学参数:Ka=0.497 h-1,t1/2α=2.556 h,t1/2β=8.46 h,AUC0→∞=3.401μg.h/mL,Vd=6.752 L/kg,Tpeak=3.005 h,Cmax=0.311μg/mL;黄连解毒散普通细粉主要药动学参数:Ka=0.419 h-1,t1/2α=2.74 h,t1/2β=5.83 h,AUC0→∞=2.611μg.h/mL,Vd=12.890 L/kg,Tpeak=3.645 h,Cmax=0.215μg/mL。与细粉比较,黄连解毒散超微细粉中黄芩苷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了30.26%。上述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散经超微粉碎后吸收相增大,可显著提高其有效成分黄芩苷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5.
黄连解毒散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关尔吉顾进华(中国兽药监察所)(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办公室)黄连解毒散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四味药材组成。具有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三焦实热、疮黄肿毒。收载于《中国兽药典》1990年版二部。该质量标准鉴别项仅有显微鉴别,缺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对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溶出量的影响。方法: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Nova-PakC18(3.9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重蒸水-磷酸(47∶53∶0.2),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波长为280nm。结果:超微粉碎可增加黄芩苷的溶出,在超声提取下超细微粉中黄芩苷溶出量比细粉提高32.5%;而在简化提取(开水冲搅)下,超细微粉中黄芩苷溶出量比细粉提高51.15%。结论:超微粉碎没有改变黄连解毒汤固有的药效学物质,但提高了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溶出量。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旨在研究千目超微粉碎技术制成的新型荆防解毒散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70~90头待产母猪为研究对象。饲喂添加3kg/t荆防解毒散的饲粮。结果表明:新型荆防解毒散对母猪的胎产仔数,产仔成活率影响不显著,对母猪产仔成活率、仔猪21日龄断奶数、断奶成活率和断奶均重影响显著。综上所述,母猪产前15d在日粮中添加新型荆防解毒散能显著提高其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黄连解毒散提取时的药材组合方式为考察因素,分为5个组并分别用乙醇浸提,在210.0-500.0nm波长对浸提液进行扫描,对各图谱的特征峰进行研究比较。结果显示,5个样品图谱特征明显,可鉴别出黄连解毒散缺失的一味药材。用图谱能较好地监控黄连解毒散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对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和小檗碱溶出量的影响.方法:用HPLC法测定.结果:超微粉碎可增加栀子苷和小檗碱的溶出量,在超声提取下超微细粉中栀子苷和小檗碱含量分别比细粉提高26.26%和37.07%.结论:超微粉碎没有改变黄连解毒汤固有的药效学物质,但对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和小檗碱溶出量而言,超微粉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中药白头翁散各组分(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以及其他6种中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用传统水煎法分别提取10种中药的有效成分;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单味中药、两药联合组成药对及自制白头翁散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白头翁散各组分均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其中黄连的MIC为6.250 mg/mL,抑菌效果最佳。单味中药中对大肠杆菌杀菌效果较好的是黄连、秦皮、诃子,MBC均为200.000 mg/mL;药对中白头翁+黄连、大青叶+诃子对大肠杆菌的MIC均为3.125 mg/mL,抑菌效果最佳;白头翁+黄连对大肠杆菌的MBC为12.500 mg/mL,杀菌效果最佳。自制白头翁散对大肠杆菌的MIC为3.125 mg/mL、MBC为100.000 mg/mL。结果提示,白头翁散4种单药相加的抗菌效果优于单药和部分药对。  相似文献   

11.
头孢噻呋钠对21种畜禽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头孢噻呋钠对21种畜禽常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为人工感染试验和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国产头孢噻呋钠对猪链球菌、猪放线杆菌、猪鸡巴氏杆菌、猪鸡大肠杆菌、猪鸡沙门氏菌、鸡金葡菌、产气荚膜梭菌、肺炎克雷伯、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的MIC 0.5~0.06 μg/ml,对猪丹毒、奶牛乳房炎、链球菌、猪金葡菌、牛金葡菌的MIC 32~2 μg/ml,优于青霉素.对绿脓杆菌、、猪胃肠炎的MIC 64~125 μg/ml,高于青霉素.  相似文献   

12.
将葛根芩连汤加工成细粉(40-65目)和超微粉(300目),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葛根芩连汤细粉和超微粉中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黄芩苷的含量,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葛根芩连汤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黄芩苷溶出的影响。结果葛根芩连汤细粉和超微粉中葛根素的含量分别为2.05%、3.20%;葛根芩连汤细粉和超微粉中黄芩苷含量分别为2.78%、3.94%。葛根芩连汤超微粉中的葛根素、黄芩苷含量比细粉分别提高56.10%、41.73%。表明超微粉碎技术能显著提高葛根芩连汤中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和黄芩苷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13.
黄芩中黄芩苷的正交提取工艺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提取法提取黄芩中黄芩苷,HPLC法检测其含量,并测定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供试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最佳正交提取工艺为A2B2C3,即乙醇浓度70%、体积100mL、冷浸36h,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50mg/mL和0.20mg/mL。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中兽药散剂白头翁散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实验依据。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Eclipse XDB—C18柱(5μm,4.6mm×150mm);流速,1.0mL/min;流动相,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28:72;柱温,30℃;检测波长,348nm。盐酸小檗碱在进样量为0.05~0.50μg之间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含量为0.781%,RSD为0.86%。该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可以作为白头翁散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索氏回流法正交提取唐古特白刺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用黄酮类化合物最大吸光度(吸收波长510 nm)对提取物进行可见光谱检测,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以芦丁标准品做对照,对比选取最佳提取工艺;并对两种供试菌进行体外最小抑制浓度(MIC)测定。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时间的不同对唐古特白刺中黄酮的提取均有影响。其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5%、乙醇体积250 mL(唐古特白刺10.0 g)、回流时间1 h、超声功率70%、超声时间40 min;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35 mg/mL和0.50 mg/mL。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中药经方白头翁汤和黄连解毒汤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作用。采用体外抗菌和人工感染防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2个经方对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这2个经方体外对大肠杆菌均有抑菌效果,黄连解毒汤对试验菌株的MIC平均值为0.250 g/mL,而白头翁汤对试验菌株的MIC平均值为0.187 g/mL,效果较优;人工感染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黄连解毒汤对鸡大肠杆菌病的保护率、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白头翁汤,尤其是高剂量组防治效果最好,保护率和有效率均达90%,治愈率达85%。说明2个经方在体内外抗菌试验中均有效果,但是体内、外抗菌效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头孢喹诺对几种常见动物病原菌的体外抗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国产头孢喹诺对5种常见动物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与头孢噻呋、氨苄西林及环丙沙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头孢喹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2μg/mL,抗菌活性强于其他3种药物;对大肠杆菌的MIC≤0.031~0.25μg/mL,抗菌活性与环丙沙星相近,高于头孢噻呋和氨苄西林;对链球菌的MIC≤0.031~1μg/mL,抗菌活性与头孢噻呋和氨苄西林相近,高于环丙沙星;对多杀性巴氏杆菌以及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MIC分别≤0.031~0.5μg/mL和≤0.031μg/mL,抗菌活性与头孢噻呋和环丙沙星相近,强于氨苄西林。结果表明头孢喹诺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具有强大的体外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双峰乳中驼乳铁蛋白(CLF)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CLF对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3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 mg/mL,与溶菌酶联合应用,则能明显增强其抗菌作用.CLF的抗菌活性还与其铁饱和度密切相关,随着铁饱和度的增加其抗菌活性明显下降.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牛血清白蛋白(BSA)、尿素和硫酸铵在0 mg/mL~10 m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对CLF的抗菌活性影响不大.而NaCl或KCl的浓度为25 mmol/L~100 mmol/L,MgCl2或CaCl2的浓度为1.0 mmol/L~5.0 mmol/L时,CLF的抗菌活性则会明显降低.经较低温度加热处理后CLF能很好的保持其活性;而经较高温度加热处理会使CLF变性并失去抗菌活性.不同pH条件下的抗菌试验结果表明,当pH在7.5~8.0时CLF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考察白头翁散不同剂量普通散剂、超微粉和添加纤维素酶后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结果表明,白头翁散经超微粉碎后,疗效显著增强,而添加纤维素酶后,白头翁散的疗效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环丙沙星与甲氧苄氨嘧啶(TMP)的体外联合抑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检测氟喹诺酮类药物与甲氧苄氨嘧啶(TMP)联合用药产生的作用,作者进行了环丙沙星与TMP联用的体外抑菌试验。先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两种药对13 种23 株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再用棋盘稀释法测定其FIC指数,判断联合药敏效果。结果表明,在20 株细菌对两种药联合药敏试验中,呈增强作用的占20% ,相加作用的占15% ,无关作用的占65% ,无出现拮抗作用。故除用药前确诊病原菌,并对联合药敏试验呈协同作用者,一般不应将环丙沙星与TMP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