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1成分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北野菊、岩香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全草亦入药。别名苦薏。花序及全草含有挥发油、黄酮类、菊色素、多溏、香豆精等。黄酮类主要是野菊黄酮、花青素苷类的矢车菊苷。挥发油以樟脑为主要成分。2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肺、肝经。  相似文献   

2.
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建立一种苦豆子颗粒外观质量评价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苦豆子颗粒生产中产品的外观质量评价,以此提高苦豆子颗粒剂生产质量控制水平。该方法首先对苦豆子颗粒进行数字图像采集、特征提取、特征降维,以用于建立苦豆子颗粒外观特征图谱。然后将参比颗粒外观特征图谱与苦豆子颗粒对照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计算,以相似度值为标准对参比颗粒外观质量进行评价。本研究中依据中国药典中颗粒剂有关要求,对不同主药含量、不同粒度、不同水分的苦豆子颗粒分别进行了外观质量评价。根据相似度计算结果以及数字图像采集误差建议将0.8700作为苦豆子颗粒外观相似度评价的相似度合格值,即苦豆子颗粒生产中外观质量评价的相似度值不得低于0.8700。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可以用于苦豆子颗粒生产中产品外观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施氮对苦豆子生物量及生物碱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苦豆子生物性状、生物量积累、生物碱含量和积累的影响,旨在为人工栽培苦豆子和提高其生物碱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氮100和150 kg/hm2的处理对苦豆子主茎长度、单株茎数、根和茎干重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施氮量均有提高苦豆子叶、茎、根中苦参碱含量的效应,低施氮量(50kg/hm2)对叶中苦参碱含量提高最大,中等施氮量(150 kg/hm2)对根中苦参碱含量提高最大;不同施氮量均能提高苦豆子叶中氧化苦参碱含量,但对茎和根中氧化苦参碱含量均有降低效应;中等施氮量(100和150 kg/hm2)对提高叶和根中氧化苦参碱积累量和苦参碱积累量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苦豆子灌注剂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苦豆子灌注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定碱含量。TLC中,苦豆子灌注剂与槐定碱对照品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槐定碱进样量在0.2mg/mL~1mg/mL(r=0.999 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4%(RSD=0.338%,n=6)。因此,所建标准测定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刘静  周学章 《中国奶牛》2012,(13):40-43
为提供苦豆子总碱制剂在奶牛疾病治疗方面的质量控制依据,特建立兽用苦豆子总碱注射液中槐定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YMC-packed ODS-A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V1(乙腈)∶V2(0.05mol/LKH2PO3)∶V3(三乙胺)=8∶92∶0.18,检测波长220nm,流速1.0mL/min。在确定的色谱条件下,兽用苦豆子总碱注射液中的槐定碱、苦参碱和槐果碱可以被很好地分离,槐定碱、苦参碱、槐果碱分别在10.0~160.0μg/mL、5.0~80.0μg/mL、5.0~8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7、0.9992、0.999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n=5)99.54%、100.21%、99.99%,RSD分别为5.3%、1.9%、1.4%。结果表明,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兽用苦豆子总碱注射液中槐定碱、苦参碱、槐果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苦豆子总碱涂膜剂安全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苦豆子总碱涂膜剂在预防和治疗奶牛乳房炎方面的安全性,选用皮肤完好的健康家兔,观察家兔对苦豆子总碱涂膜剂皮肤刺激反应症状,并根据皮肤刺激反应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选用皮肤完好的健康豚鼠进行试验,观察豚鼠对苦豆子总碱皮肤变态反应症状,根据皮肤刺激反应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表明:苦豆子总碱涂膜剂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均值最大值为1.33,属于轻刺激性。根据皮肤变态反应的评分标准,计算所得受试物试验组去除激发受试物后24 h和48 h时的致敏率分别为25%和8.3%,属于轻度致敏强度。试验结果提示,苦豆子总碱涂膜剂临床用药安全,此结论为苦豆子总碱用于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北方牧业》2014,(12):30
正12野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北野菊、岩香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全草亦入药。别名苦薏。花序及全草含有挥发油、黄酮类、菊色素、多溏、香豆精等。黄酮类主要是野菊黄酮、花青素苷类的矢车菊苷。挥发油以樟脑为主要成分。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肺、肝经。功效:清热解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还能增强机体白细胞,有吞噬机能。用于流感、肠炎、脑炎等。  相似文献   

8.
苦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是豆科(Leguminosae)槐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苦豆草、苦豆根、苦甘草、欧苦参等,是我国西北地区常用的中药材,药用根、茎、全草及种子,主要化学成分除生物碱和黄酮外,还含有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和多糖类成分.  相似文献   

9.
苦豆子植株不同部位醇提液对大鼠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秋季苦豆子植株不同部位提取物对消化道运动的干预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号处理系统测定了浓度递增(0.5%~8.0%)的苦豆子植株不同部位(豆子、豆荚、叶和顶须)醇提液对大鼠离体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并初步探究其机理。结果显示,与用药前相比,苦豆子植株各部位均在浓度递增到2.0%~4.0%时使离体小肠收缩频率和幅度减小(P<0.05),并呈剂量依赖关系,而对收缩张力影响不显著(P>0.05),其中豆子抑制作用最强。同时,胆碱能M-受体激动剂氯贝胆碱引起的小肠平滑肌兴奋作用可被2.0%豆子完全抑制,且2.0%豆子的抑制作用不能被氯贝胆碱扭转。结果表明,苦豆子植株各部位对离体小肠运动均有抑制作用,且可能与阻断M-受体作用有关。提示苦豆子植株各部位有望用于缓解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胃肠活动过度症状。  相似文献   

10.
苦豆子总碱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苦豆子总碱提取物对小鼠腹腔注射的急性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给试验组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苦豆子总碱提取物,观察给药后小鼠的临床表现与死亡情况,采用改良寇氏公式计算LD50及LD50的95%可信限,结果表明,苦豆子总碱经腹腔注射的LD50为559.24 mg/kg,95%可信限为471.95-663.59 mg/kg。试验结果提示,苦豆子总碱的毒性较低,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石菖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微波萃取的方式提取石菖蒲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石菖蒲挥发油中细辛醚含量最高,其次是2,4-二甲基肉桂酸。结论:研究石菖蒲挥发油主要成分,实现药用成分的化学合成,是综合开发利用石菖蒲资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萃取的方式提取莪术中的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用微波萃取莪术挥发油的得率为3.36%,高于水蒸汽蒸馏法;挥发油中莪术呋喃烯酮含量最高,达到20.14%,其次是莪术醇,为18.34%。该实验可为莪术药材及其挥发油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牛奶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4种牛奶挥发成分,经水蒸气蒸馏所得的油状物,采用GC-MS法对4种牛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经气质连用检出4种牛奶中含有苯并噻唑、丁化羟基甲苯、二苯胺、十二烷、十六烷、十八烷、十九烷、二十一烷、2-壬酮、2-呋喃甲醇、戊酸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发新型兽用纳米注射液,发挥中药独特优势,采用双提法提取中草药得到挥发油与水溶性药液,将挥发油以纳米胶束的形式增溶于水溶性药液中,再经精制、灌装、灭菌等步骤制备成“复方草连”纳米注射液。挥发油纳米胶束的外观为圆球形,粒径为100+12nm,表面Zet。电位为~83.2±0.8mV;样品于40±2℃条件下放置,其第6个月与0个月的气相色谱图基本一致,表明纳米胶束对于挥发油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初步结果表明“复方草连”纳米注射液与安乃近注射液均能降低患猪的体温,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复方草连”纳米注射液组患猪的外周血液T细胞亚群CD3+、CD4+含量(28.59±5.53%)高于安乃近组(18.43±4.18%).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赵强  王廷璞 《草地学报》2016,24(2):473-478
采用CO2超临界法萃取红茂草中挥发油,对其进行GC-MS分析,以提取的挥发油为研究对象,确定红茂草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大小。研究表明,红茂草挥发油成分复杂,存在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测定松针挥发油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采用静脉注射乌头碱复制大鼠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观察灌胃给药松针挥发油对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发现,松针挥发油的低、中、高剂量可显著延迟VP(室性早博)和VT(室性心动过速)的出现(与阴性对照组对比P0.01、P0.05),而以中剂量效果最好(与阴性对照组对比P0.01)。阳性对照组普罗帕酮对VT(室性心动过速)和VF(心室纤颤)的出现具显著延迟作用(与阴性对照组对比P0.01),但对VP的出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却无显著差别(P0.05)。说明松针挥发油对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具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蒿挥发油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黄蒿Artemisia scoparia挥发油对几种植物受体的化感作用,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黄蒿挥发油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苜蓿Medicago sativa、白菜Brassia pekinensis、玉米Zea mays种子萌发和幼芽、幼根伸长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萝卜种子抑制作用最强,最终萌发率比对照减少27.3%。对苜蓿的幼芽和幼根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分别比对照减少19.2%和33.4%。用GC-MS-DS联用方法,共鉴定出挥发油中的38种化合物,检出物占总质量的87.53%,其中萜烯类12种,占45.04%。相对百分含量在1.5%以上的化合物有10种:1)2,5 亚乙烯基[4,2,2]螺桨 3,7,9 三烯;2)斯巴醇;3)石竹烯;4)1,2 二甲氧基 4(2 丙烯基)苯;5)石竹烯氧化物;6)毛蒿素;7)橙花叔醇;8)β 法呢烯;9)1 (1,5 二甲基 4 己基) 4 甲基苯;10)大根香叶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七味养心健脾胶囊中薄荷、肉桂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条件和参数。方法:以吸水率、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等为考察指标,分别比较薄荷、肉桂挥发油提取条件,选择优化条件;以β-环糊精-油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包合工艺条件。结果:薄荷、肉桂浸泡4 h,加水10倍,提取3 h,挥发油含量较高;最佳包合条件为:β-环糊精-油比例为5∶1,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2 h。用薄层鉴别和紫外鉴别,包合前后挥发油质量不变。结论:薄荷、肉桂包合工艺可改善挥发油挥发性,提高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以胡椒薄荷(Mentha piperita),美国薄荷(Monarda didymal)和柠檬薄荷(Mentha citrata)的幼苗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C)技术对芳香物质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计算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比较种间芳香物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3个薄荷材料的叶片主要芳香物质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胡椒薄荷芳香物质化学成分有月桂烯(24.72%)、右旋萜二烯(22.94%)、β-石竹烯(8.89%);美国薄荷有月桂烯(22.75%)、姜烯(14.11%)、(E)-β-金合欢烯(7.88%);柠檬薄荷有β-石竹烯(43.63%)、ALPHA-蒎烯(4.68%)、罗勒烯(4.37%)。3个薄荷材料共有β-石竹烯、丁香烯、萘、(-)-α-荜澄茄油烯4种芳香物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艾叶挥发油,得到淡黄色艾叶挥发油,提取率为0.65%。用1%吐温-80乳化得到的艾叶挥发油乳剂。该乳剂稳定性好,安全可行。体外抑茵试验结果表明,艾叶挥发油对炭疽杆菌抑制作用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也有较强的抑茵作用,但对巴氏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茵的抑茵效果不明显;艾叶挥发油对水生生物常见病原茵大肠埃希氏茵、荧光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茵、产酸克雷伯菌、鱼害黏球菌、副溶血茵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