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多年不同灌溉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淹水灌溉栽培使水稻分蘖高峰期提前,分蘖增多,株高增高;节水灌溉栽培、极度节水灌溉栽培使水稻分蘖高峰期后移,分蘖减少,株高降低,生育期推迟。在常规淹水灌溉、节水灌溉、极度节水灌溉三种灌溉栽培下平均穗长递减。常规淹水灌溉栽培、节水灌溉栽培对水稻单位面积收获穗数和平均每穗实粒数影响不大;极度节水灌溉栽培对水稻单位收获穗数和平均每穗实粒数影响较大。节水灌溉栽培、极度节水灌溉栽培使水稻平均千粒重和平均结实率较高;常规淹水灌溉栽培反而使水稻千粒重和结实率降低。常规淹水灌溉栽培、节水灌溉栽培条件下水稻平均产量接近,说明水稻在栽培过程中适度的节水,对产量没有影响;极度节水灌溉栽培条件下水稻平均产量较低,说明节水过度对水稻的产量影响很大,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反而成为低效用水。 相似文献
2.
3.
通过盆栽试验观测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水灌溉产量分别比湿润灌溉、间歇灌溉、受旱灌溉超出22.6%、37.9%、55.8%,湿润灌溉水分利用率分别比间歇灌溉、受旱灌溉高0.29、0.33 kg/m3.湿润灌溉、间歇灌溉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产量形成,并提高了水分利用率,显著减少了灌水量.受旱灌溉虽节省了灌水量,但显著减产,灌溉水利用率较低.因此,采用湿润灌溉方式既能确保水稻稳产,又能显著减少用水量.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耕整地能促进水稻优质高产、节本降耗,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对土地进行不同耕整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田地采取一旋一翻轮耕方式可以保证产量;垄作栽培、免水栽培可以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5.
水稻在新疆农业生产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水稻生产。以新稻11号和新粳2号为材料,比较分析了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条件下水稻的生长需水量、生理生化指标、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常规灌溉处理比控制灌溉处理的分蘖数高,但是最终有效分蘖数及成穗率要小于控制灌溉处理;控制灌溉比常规灌溉每667m2少灌水134.4m3,节水23.5%;新稻11号和新粳2号的产量控制灌溉处理比常规灌溉处理分别增产4.93%和4.42%,控制灌溉处理增产的原因在于其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均比常规灌溉好。可见,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还能提高水稻产量,实现节本增效的目的,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不同栽培和灌溉方式对冷浸稻田还原性物质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消减冷浸型中低产田长期浸渍、还原性物质毒害、有效养分低等障碍因子,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动态取样与室内测定,研究了不同栽培和灌溉方式对冷浸田还原性物质及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灌溉比较,起垄栽培湿润灌溉的土壤活性还原物质含量和亚铁含量分别降低21.9%和18.2%,早稻分蘖数增加25%,叶绿素总量增加38%,根系活力提高75%,产量增加10.8%。起垄栽培结合湿润灌溉方式是适合冷浸田早稻增产的农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9.
水分管理对免耕抛秧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究了水分管理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灌溉对根系的伸长、生长、生理及分布具有较大影响,水稻各生育期干湿交替灌溉处理水稻单株根干质量、单株生物量、根半径、根表面积、总根数、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淹水淹灌。干湿交替灌溉处理实收产量显著高于淹水淹灌,增产主要因子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灌浆盛期干湿交替灌溉处理单株生物量、根半径、根表面积、总根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湿润淹灌,水稻产量差异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不同耕作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形成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明免耕对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在前3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于2006-2007年在长沙以两优培九为材料进行了翻耕移栽、翻耕直播、免耕移栽和免耕直播4种耕作方式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直播条件下,免耕稻与翻耕稻氮素的吸收量相似,而磷素和钾素吸收量分别比翻耕稻高11.52%和10.44%;在移栽条件下,免耕稻氮素和磷素的吸收量分别比翻耕稻高13.52%和0.67%,但钾素的吸收量比翻耕稻低12.36%。无论在移栽或在直播条件下.免耕稻与翻耕稻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无论在翻耕或在免耕条件下.直播稻产量略高于移栽稻,2006年和2007年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超级杂交早稻新品种株两优819在不同自然与技术条件下种植的产量差异的分析比较.较系统地研究了自然与技术条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生态条件对产量的影响大.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技术条件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加强配套技术研究、集成与推广、普及对提高大面积水稻产量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2006年~2009年连续4a试验资料为依据,对水稻节水灌溉方式、产量和节水量进行分析探讨。研究表明,利用水稻不同生育期根层土壤水分含量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量,能够在增产的前提下节约用水174.8m3/667m2。 相似文献
15.
16.
灌水量与灌溉方法对木薯新选048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材料,进行不同灌水量与灌溉方法对土壤理化性状、木薯生长及产量影响研究,以探讨木薯苗期最佳的灌水量与灌溉方法。结果表明:同一灌水量下,膜下滴灌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土壤气相比例、土壤肥力、叶片含水量、株高、茎径、产量均比其它处理高;不同灌水量对土壤改善、木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不同,1 200 m3/hm2膜下滴灌效果最好。可见,木薯采用灌水量为1 200 m3/hm2的膜下滴灌处理,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木薯生长、提高产量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7.
18.
冷浸田条件下不同类型品种的表现和高产栽培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在宁乡县、桃源县、永兴县3地冷浸田条件下进行了品种筛选和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在3个地点产量表现基本一致,早稻以陆两优996和陵两优211表现较好,平均产量分别达到5.68 t/hm2和5.28 t/hm2,晚稻以钱优1号、天优华占和丰源优299表现较好,产量分别达到5.08,4.94和4.81 t/hm2;(2)不同栽培方式产量表现地点间不一致。桃源点早稻和晚稻以翻耕移栽和免耕抛栽产量较高,永兴点早稻免耕抛栽产量最高,晚稻以垄厢移栽产量最高,宁乡点早稻和晚稻都以翻耕移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灌水对不同小麦品种物质生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黄淮海地区小麦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选用3个小麦品种(泰山23、潍麦8号和山农12)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下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灌水条件下,泰山23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对籽粒的贡献率高于开花后同化物,潍麦8号和山农12的籽粒产量主要来源于花后同化物。随灌水量的增加,泰山23和山农12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的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降低,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潍麦8号则反之。不灌水条件下,泰山23和潍麦8号的旗叶初始荧光强度(Fo)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高于山农12,表明缺水对泰山23、潍麦8号光系统PSⅡ的影响小于山农12。随灌水量的增加,泰山23的旗叶光合速率、Fo、Fv/Fm和Fv/Fo的变化幅度较小,表明泰山23的旗叶光合性能较其他品种稳定。同一灌水条件下,籽粒产量和灌水利用效率为泰山23>潍麦8号>山农12,收获指数为山农12>泰山23>潍麦8号。综合考虑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利用效率,泰山23最优,潍麦8号次之,山农12最低;底墒水+拔节水是小麦获得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的最佳灌水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