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技推广》2006,22(10):45-50
1 小麦需肥特性是什么? 答:小麦每形成100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5-3kg、磷素(P2O5)1~1.7kg、钾素(K2O)1.5~3.3kg,氮、磷、钾比例为1:0.44:0.93。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kg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其中冬小麦占小麦播种面积80%以上.冬小麦需肥较多,每生产50kg小麦需吸收纯氮1.4~1.6kg,纯磷(P2O5)0.5~0.75kg,纯钾(K2O)的比例大约是3:1:3,根据栽培的品种、土壤、气候等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在不同的生育期,对同一元素的需求量有所不同,在同一生育期,对不同元素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只有根据不同时期小麦需肥规律,合理施用氮、磷、钾及各种微肥,才能有效满足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需求,避免徒长、倒伏,实现合理施肥,达到冬小麦高产。1冬小麦需肥规律冬小麦每生产100kg籽粒,约需氮3.1kg、磷(P2O5)1.1kg、钾(K2O)3.21g,小麦起身期之前,对氮、磷、钾的吸收量相对较少,起身以后,养分需求量也急剧增加,拔节至孕穗期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速率达到一生的高  相似文献   

4.
《当代农业》2011,(19):24-25
小麦营养特性 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需要氮3公斤左右、磷1.0~1.5公斤、钾2.5~3.1公斤。小麦不同生育期对氮、磷养分的吸收率不同。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从分蘖到越冬期.这一时期的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是群体发展较快时期:另一个是从拔节到孕穗期,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氮、磷、钾三因素最优设计,建立小麦施肥数学模型,揭示了氮、磷、钾三因素的产量效应,得出本地宁麦8号高产高效的最佳施肥范围,纯氮14.0-16.8kg/亩,五氧化二磷7.2-9.5kg/亩,氧化钾6.3-8.7kg/亩,适宜配比为1:0.5:0.6。肥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是氮肥>磷肥>钾肥。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09,(19):25-25
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扫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土壤、气候等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7.
《当代农业》2009,(19):25-25
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扫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土壤、气候等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8.
玉米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多种矿物质营养元素,其中以氮素最多,钾次之,磷居第三位。按照玉米的生育特性,可分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个重要阶段。每个生长时期玉米需要养分比例不同。从出苗到拔节,吸收氮2.5%,有效磷1.12%,有效钾3%;从拔节到开花,吸收氮51.15%,有效磷63.81%,有效钾97%;从开花到成熟,吸收氮46.35%,有效磷35.07%,基本不需要有效钾。一般每生产100kg玉米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2.5kg,五氧化二磷1.2k窑,氧化钾2.0kg,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大体为1:0.48:0.8。  相似文献   

9.
水稻平衡施肥要掌握以土定产、以产定氮、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的原则。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特性、气候特点、栽培习惯、生产水平等条件,确定目标产量,提出氮肥的最佳适用量和氮、磷、钾的最佳比例。每100kg稻谷需要吸收氮素2.0~2.4kg,五氧化二磷0.9~1.4kg,氧化钾2.5~3.8kg,氮、磷、钾配比约为1:0.5:1.3。亩产400~500kg的水稻操作规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柳絮 《广西农学报》2007,22(4):22-22
水稻平衡施肥要掌握以土定产、以产定氮、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的原则。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特性、气候特点、栽培习惯、生产水平等条件,确定目标产量,提出氮肥的最适用量和氮、磷、钾的最佳比例。每100kg稻谷需要吸收氮素2.0~2.4kg,五氧化二磷0.9~1.4kg,氧化钾2.5~3.8kg,氮、磷、钾配比约为1:0.5:1.3。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3414”完全试验设计,2007-2008年在靖江市主体土种油沙土上进行弱筋小麦扬麦15号最佳的氮、磷、钾施肥用量及配比试验.建立了弱筋小麦施肥模型,分析出不同施肥配比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确定靖江市弱筋小麦最佳施纯氮14.27kg/667m^2、五氧化二磷7.20kg/667m^2.氧化钾3.91kg/667m^2,配比为1.0:0.5:0.3。  相似文献   

12.
土肥 《农家致富》2007,(11):32-32
油菜的需肥量及需肥规律是什么? 答:油菜每生产100公斤菜籽需要吸收氮8.8~11.3公斤、五氧化二磷3.0-3.9公斤、氧化钾8.5~10.1公斤,氮、磷、钾的比例为1:0.3:1。品种不同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不相同,甘蓝型油菜比白菜型油菜需肥量多。油菜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吸收养分的比例,氮多于钾,钾多于磷。油菜苗期对氮、磷非常敏感,氮、磷有利于基部叶片和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陕西关中西部灌区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方法】在户县、周至和扶风3个县设置16个田间试验点,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及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处理中,均以氮、磷、钾配合施用处理(N2P2K2)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效率及肥料偏生产力最高,其中以氮、磷吸收量的增加幅度较为显著;N2P2K2处理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0.94%,21.65%和41.49%;随着产量水平的增加,每形成100 kg籽粒时的冬小麦氮、磷、钾养分携出量呈降低趋势,当小麦籽粒产量由4 000增加到8 000 kg/hm2时,每形成100 kg小麦籽粒的氮、磷、钾养分携出量分别降低了18%,15%和17%。【结论】在推荐施肥过程中,有必要根据产量水平确定适宜的单位经济产量养分携出量参数,以较准确地确定作物养分携出量。  相似文献   

14.
暖泉农场玉米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表明,氮磷钾肥效函数为:y=285.82+53.41x1+142.19x2—5.11x3-111.64x1^2-50.5x2^2-19.2x3^2-9.63x1x2+35.08x1x3+6.51x3x3,对产量的影响作用依次是氮、磷和钾,氮钾肥交互作用明显。当666.7m2施氮30.47kg、磷5.24kg、钾为7.86kg时,最高产量1119.74kg/666.7m2。施氮28.38kg、磷4.76kg、钾为6.51kg时,产量为1114.2kg/666.7m2。产量大于900kg/666.7m2的田间施肥农艺方案为:氮25.08~29.48kg/666.7m2,磷3.68-6.96kg/666.7m2,钾3.81~6.42kg/666.7m2。玉米行粒数与氮、磷、钾有关,百粒重、棒三叶面积等与氮、磷有关。肥料利用率:尿素中氮素为51.3%,重过磷酸钙中磷素为4.13%,硫酸钾中钾素为8.35%。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230天。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据分析,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土壤、气候等而有所变化。产量要求越高,吸收养分的总量也随之增多。  相似文献   

16.
钾是水稻营养三要素之一。每生产100千克稻谷,大约需要氮1.7千克~2.5千克,磷0.9千克~1.3千克,钾2.1千克~3.3千克,所需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3。可见,水稻对钾的需要量比氮、磷还多,仅靠土壤中的钾,往往满足不了水稻的需要。近些年来,由于有机肥料投入量逐渐下降,缺钾面积逐年扩大,缺钾已成为影响粮食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由于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不同,小麦一生中吸收的氮、磷、钾的数量及其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也不同。一般认为:667m2产500kg的麦田,需吸收大约纯氮14~16kg,磷5~7.5kg,钾10~20kg。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基肥和早施追肥。基肥用量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  相似文献   

18.
黄泥田免耕直播小麦“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黄泥田免耕直播小麦“3414”肥效试验,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氮、磷、钾最佳产量施氮(N)14-17kg/667m^2,磷(P205)4-7kg/667m^2,(K2O)5-7kg/667m^2,三要素比例为1:0.3-0.5:0.4-0.8,最佳产投比为1:7-9。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配方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冬小麦施肥的一般原则 冬小麦施肥要统筹考虑冬小麦与夏玉米两季的养分需求。磷肥重点施在小麦上.若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磷肥可全部用于小麦,玉米不施磷肥:若土壤含有效磷较少.适量增加磷肥投入量.同时将2/3用于小麦.1/3用于玉米。钾肥则相反,若土壤有效钾含量高.全部钾肥用于玉米:若士壤速效钾较少.则1/3用于小麦.2/3用于玉米。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09,(17):24-25
一、需肥规律油菜每生产100公斤菜籽需要吸收氮8.8~11.3公斤、五氧化二磷3.0~3.9公斤、氧化钾8.5~10.1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1:0.3:1。品种不同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不相同,甘蓝型油菜比白菜型油菜需肥量多.丰产性能好.增产潜力大。油菜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吸收养分的比例,均有一致的趋势.即氮多于钾.钾多于磷。油菜苗期对氮.磷非常敏感.氮、磷有利于基部叶片和根系的生长。中期以氮、磷、钾并重,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