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返利经营已在大部分种子生产企业(这里是指育、繁、推、销一体化的企业)和有品种经营权的企业实行起来,这些种子企业,从此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资金从事这一行业。谁的产品产量高。一级返利高(我们把生产商和有品种经营权的企业给代理商的返利尚且叫做一级返利,代理商给下一级代理商的返利叫做二级返利,依次类推),谁就意味着拥有了市场和财富。  相似文献   

2.
新品种(专营品种)的保护,要延伸到种子终端市场——乡(镇)或村。种子终端市场实行品种代理证制,能从法律或法规上规范种子终端推广和经营行为,保护育种者(生产者)、推广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农民)的利益.实现谁推广谁担责、谁推广谁受益,确保种子市场有序、健康发展,杜绝假劣种子坑农、害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民增收.提高良种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3.
《种子世界》2014,(5):69-69
为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监管。通辽市种子管理站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要求种子生产、经营者依法经营。一是诚信经营,不经营假劣种子;二是严禁销售以乙品种冒充甲品种(套牌);三是严禁无证生产经营或超范围生产、经营种子;四是禁止生产、经营未审定种子:五是引进代理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做好新品种集中展示应对品种"多、乱、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种子市场品种的“多、乱、杂”是各地都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不仅给种子管理带来许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面对五花八门的品种,农民无法选择谁优谁劣,即使是农技人员也是一头雾水。为避品种风险,有的农户几亩地也要买几个品种,不仅给自己增加了耕作难度,而且对诸如粮食生产加工企业、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带来更多的质量风险,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多年来,各地种子管理部门虽然一直努力,但是这一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遏制。  相似文献   

5.
赵全 《中国种业》2006,(12):26-27
随着《种子法》的实施,杂交水稻种子市场逐渐放开。呈现出经营杂交水稻种子的公司多、经营的杂交水稻种子品种多的竞争场面。杂交水稻种子对消费者、对经营企业、对生产企业来讲。和普通商品其本质是一样的,因此种子企业仍然要制定战略目标。做好市场定位,需要对种子产品做市场品牌经营和品牌包装,增强种子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柴玮 《种子世界》2008,(5):13-14
四川是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之一,常年有种子生产基地6.7万hm^2左右,年生产种子1.5亿kg。近年来,我省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南美和非洲国家的数量不断增加,达到1000万kg以上,占全国“三系”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的80%左右。目前,全省有21家种子企业申办了国家进出口经营许可权(包括代理种子出口型企业)。  相似文献   

7.
自2000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两杂”种子市场全面放开,经营从业人员急剧增加,品种非常丰富,给广大农民带来了极大的选择机会。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对依法治种认识不足,监管不到位,加上有的种子企业钻法律的空子,致使种子市场暴露出不少问题,已经威胁到农业生产安全,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需要我们认真研究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国的种子产业发生了极大变化。首先是市场化,种子企业不再局限于国家、省、市、县四级种子公司,而是放开生产经营,只要具备相应条件都可以注册公司,投入到市场竞争之中,使得从事种子生产经营的企业成倍的增长。其次,销售的品种大量增加,且形式多样,有国审品种、省审品种、试验示范品种、引种品种还有个别企业利用商品名称代替审定名称,  相似文献   

9.
《种业导刊》2013,(4):30-30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宁波市农科院院长马荣荣代表建议:国家按照不同农作物种子的生态需求,在不同生态区域建立种子生产专用区。种子生产专用区是专门用于种子企业进行种子科研和种子生产的农业区域。种子生产专用区的选址由各种子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对象需求确定规模、选定区位,然后向国家提出申请,国家根据各种子企业的申请做出总体布局规划,各省政府根据国家规划在相应的区域动员各区域内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种子企业,由种子企业组织力量经营,流转期限与土地承包期相一致,流转费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0.
自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市场空前繁荣。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多,品种多,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的销售点遍布城乡。在方便群众的同时,也给种子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作为种子管理核心内容之一的种子质量管理也不断向正规化、法制化迈进。切实加强种子质量管理,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业生产安全,确保粮食增产增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如何加强县级种子质量管理工作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加强档案管理确保种子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业封锁和地区封锁,各种类型的种子企业和经销网点大量增加。实现了种子生产、经营由垄断到竞争、计划到市场的转变。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种子企业乃至一些退休科研人员、农技人员选育和开发新品种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市场呈现为“三多一高”的现状,网点多、品种多、事故多、价格高。开放的市场需有规范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玉米杂交种的经营和生产中,最令企业头疼的是供大于求造成积压,尤其是非保护的常规玉米杂交种,由于种子生产的分散性和种子需求的不确定性的特点,经常造成一些品种奇多奇少的现象。少了,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经济效益也要受到影响;多了,无法创造效益,轻则将给企业运营造成麻烦,重则将使企业陷入困境。所以,恰当地制定生产和储备计划,对于企业健康经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浅谈种子经营中的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种子市场的放开,其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在激烈的种子市场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是每个种子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今每个企业都有共同认识,经营离不开市场,市场空间的取得离不开优质服务,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营的好坏。优质的服务蕴藏着良好的商机,谁在服务上取得主动,谁就能赢得农户的依赖,从而对其品牌产生认同和信任。  相似文献   

14.
王岩  高洪治 《种子科技》2006,24(3):28-29
终端销售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着产品在终端的销售机会,决定着产品在终端的竞争力,没有好的终端就没有好的销售。种子企业要做好种子销售工作,就必须建立一个持续发展的优秀终端。目前,我国大多数种子企业的销售渠道多采取A种子公司把所生产的种子分销给B种子公司(一般为县级代理商),B种子公司再把购进的种子批发给零售点(乡镇种子站),或直接零售给用种农户的分销形式。而这些种子企业只注重对销售渠道的争夺,往往忽视了终端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种业市场日趋完善的今天,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渠道销售即选择代理商是很多种子企业的主要推广模式。代理商与种子企业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也是一种合同关系。所有代理商要严格执行种子企业所制定的产品价格,不得随意更改、窜货砸价,更不能恶意提高价格。种子企业为了更多地销售其产品,对大多数种子企业的代理商都是实行零售价打款提货、阶梯式返利,销售的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种子法》颁布实施,以及种子市场的放开,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和经营户成倍增加。一些不法企业及经营户制假售假,假冒他人品牌、品种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地扰乱了种子市场秩序,给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对合法生产经营企业造成无法估算的伤害。而防伪包装则是对付假冒产品的有效预防措施,不仅可以达到遏制假货泛滥、方便消费者识假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一批民营、股份制公司进入种子行业,种子经营打破了行政区域界线,种子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一批具有战略眼光、拥有丰富的专有品种资源、有资金优势,并且具有现代化市场经营模式的种子企业快速成长起来,同时,这些企业在经营和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制约了种子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本文就种子企业如何运用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种子世界》2008,(6):14
2008年,种子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问题。两杂种子(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种子)严重过剩、近两年审定品种价格上涨、气候原因市场启动推迟、农民观望心理较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给2008年种子生产与经销带来了新障碍。2008年注定是种子企业的一道坎。  相似文献   

19.
种子市场的放开,地区限制的打破,将给县级种子企业实现制度革新、拓展产品市场带来难得的机遇。县级种子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在制度、管理、品种、生产技术、用人机制、信息、质量、营销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才能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品种也从几十个到几百个不断增加。很多企业由于起步晚,所以购买产品种的市场活跃,买断一个品种的经营权少则要几十万,多则上千万。但是由于品种多、公司多,市场容量和品种自身的特性等原因,往往很多品种还没有推广开就被淘汰,给很多企业带来了高成本,低效益的现状。无论是大的上市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