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中东 《科学养鱼》2001,(10):10-10
当前,河蟹养殖存在不少问题,譬如种苗、病害、品质、销售等等。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忽视了河蟹的市场定位。因此,本文拟重点就河蟹市场定位问题作探讨,并据此提出今后河蟹养殖的发展思路。一、关于河蟹应有的准确市场定位河蟹是一种名贵水产品,“名贵”水产品才应是河蟹正确的市场定位。从河蟹养殖的发展动因来看,河蟹养殖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之所以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也就是因其“贵”。当然,今天之“贵”与昨日之“贵”,已存有很大差异。从目前河蟹的消费层次来看,普通百姓仍不是河…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金湖县宝应湖农场拥有无公害养殖基地称号,2011年河蟹养殖面积达666.7hm^2(1万余亩)。多年来.受河蟹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等因素影响,河蟹的规格和品质有所下降,已影响到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池塘河蟹品质和池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2011年宝应湖农场承担了河蟹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3.
河蟹无公害生态养殖技术就是根据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应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河蟹养殖生产,种草放螺为河蟹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期间应用生物制剂改善水环境,增加河蟹抗病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的发生,使养成的商品蟹个体大,无污染,品质佳,提高池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每当金秋时节,人们在品尝河蟹时,常听到一些人议论:“这种河蟹味道鲜美,好吃”,“这种河蟹味淡,土腥味重,不好吃”。同样是河蟹,为何会出现不同的肉味品质呢?河蟹品质可分为个体品质及肉味品质两种。从个体规格看,成蟹个体越大,品质越好,价格越高。因此,在增养殖过程中,尽可能选择生长快,个体大,疾病少,性成熟晚的长江水系河蟹为好,以求获得更大规格的个体,获得更高效益和更佳的品质。在长江水系河蟹中又分为三种:一种是直接从长江捕捞的幼蟹;另一种是从长江口海边捕捞的蟹苗培育成的幼蟹;其三,用长江水系亲蟹人繁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河蟹养殖迅猛发展,河蟹全国产量由1993年的1.75吨到2001年突破24万吨;价格已从前几年一路攀升步入微利时代,现在每公斤仅40~60元乃至20元以下,养殖者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亏损,甚至亏损额较大。继续养殖河蟹还有没有利润?这是从事河蟹养殖众多生产者迫切关心的问题,如何熟练掌握河蟹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河蟹品质,增加养蟹效益更是养殖户所迫切希望的。1提高河蟹养殖规格平衡产量和利润的关系目前小规格河蟹冲斥市场,导致价格猛跌,50~100克的小规格河蟹的价格在1993~2002年期间下降了85%,2002年苏北每只50克左右的小规格河蟹已下跌…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转变,大规格河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提高养殖河蟹规格、增加河蟹重量就成为每一位养蟹者的追求。在河蟹的养殖过程中,蟹种、环境、饵料、管理无疑是四大基本要素,可以说蟹种是根本,环境是基础,饵料是前提,管理是保证。稻田养蟹,其环境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发育,减少其疾病的发生,使养殖的河蟹个体较大,黄满膏肥,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7.
河蟹是一种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的名优水产品。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河蟹养成规格偏小,病害增加,加上滥用药物,导致蟹价下跌,传统养殖方法与河蟹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不适宜,影响了河蟹的生长和品质。为促进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利用自然生态进行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河蟹技术,2001~2002年我们承担了河南省科委“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无公害河蟹技术研究”试验项目,试验的四个网围采用生态养殖技术,投放规格150~300只/公斤的扣蟹34.6万只,年底获商品蟹10250公斤,平均规格120~154克/只,获净利润9.221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现…  相似文献   

8.
一、河蟹产业已成为宝应农村的特色和支柱产业 1.资源丰富规模大 宝应县是江苏扬州市水产重点县,尤其是河蟹养殖,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步,自1995年以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养殖面积已发展到25万亩,占扬州河蟹养殖面积的53%,年生产河蟹2.5万吨,已成为江苏最大的河蟹养殖基地县,河蟹产业成为该县农村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9.
张洁  张雪 《河北渔业》2007,(12):52-52,60
1河蟹市场现状分析 70年代到80年代河蟹人工育苗研究获得成功,到了90年代形成了大规模、工厂化的育苗生产,全国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推动.几年来,随着河蟹产业的推进,河蟹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价格在下降,河蟹规格大小造成价格之间显著差异成为河蟹市场的重要特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河蟹已由高档消费逐步转向大众化,而且消费者越来越关心产品的品质,对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比较欢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渔业丰收计划,发展优质高效渔业,积极引进名特优新品种,促进了水产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河蟹养殖,在我市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效益不断提高,已成为了渔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市场变化,满足人们的需求,跟上时代步伐,河蟹养殖也得由大养蟹变成养大蟹,由常规养蟹变成养无公害的河蟹。无公害蟹就是必须在优良的水域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严格规范饲养管理和严密的全程质量监控措施养成的商品蟹,要求河蟹规格大,质量好,品质佳,口感美,无异味,真正成为深受消费者青睐的优质河蟹。’  相似文献   

11.
姚守信 《水产科学》1993,12(11):28-30
河蟹人工养殖生产,随着河蟹养殖技术的突破和河蟹产品市场的供不应求,刚一兴起,就展现出广阔的生产前景,成为养殖生产的热门。但是,当前如何引导河蟹养殖生产的发展方向,确保这一产业健康、协调、持续地发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水产养殖结构的调整,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我市的河蟹养殖面积逐步扩大,池塘养蟹、生态养蟹、河蟹无公害养殖等模式快速发展。随着河蟹品质不断提升,人们对河蟹需求的规格、质量也在提高,大规格优质河蟹备受青睐,价格高,销售快,收益好。然而有的养蟹户因投入不足,且疏于管理,虽然养殖的河蟹规格较大,但品质不佳,常常出现软壳蟹。软壳蟹产量低,销售难,效益差。为了避免出现软壳蟹,养蟹户必须了解和掌握软壳蟹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做好相应工作,以保证河蟹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对于我省稻田和大中水面养蟹而言,掌握河蟹商品蟹池塘暂养越冬技术是非常有益的。我省稻田养殖的河蟹一般在8月20日左右,也就是稻田放水时捕捞,但此时河蟹大多蟹肉不饱满,不受市场欢迎,应将捕出的河蟹放人池塘中继续暂养,提高河蟹的肥满度。另外,湖泊、水库等大中水面养殖的河蟹秋季捕捞量较大,不易在短时间内销售完,且易逃逸,也需要池塘暂养。商品蟹池塘暂养越冬不仅可以起到提高河蟹的肥满度、增加体重、改善河蟹品质、变软脚蟹为硬脚蟹的作用,还能避开秋季河蟹大量集中上市(此时河蟹价格较低)。在淡季价格较高时销售,可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方法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河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效益却持续下降,许多同行特别是养殖户认为是市场价格太低。笔者认为养殖效益下降既与养殖成本降低、产量剧增而带来的价格大幅下滑有关,更主要的原因是以牺牲品质为代价的产量增长方式影响了消费市场的快速成长。这样品质一般的河蟹售价便极速下跌,  相似文献   

15.
目前河蟹已成为各地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河蟹养殖业正由追求产量的“大养蟹”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和养“生态蟹”转变。规格小、品质差的河蟹越来越不受消费者欢迎,市场价格也相差好几倍,规格在150克以上的每500克60~80元,而规格在75克左右的每500克只有15—20元。但如何培育生  相似文献   

16.
河蟹现已成为国内养殖规模最大的一个养殖品种,不仅在国内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而且还出口东南亚各国——这一巨大的国外市场。然而,随着社会对健康的呼唤,不仅在国外,而且在国内,都开始重视对消费产品质量的把关,欢迎绿色产品,杜绝危害健康的产品。面对这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刻,要想河蟹品牌继续向前发展,进军更广阔的消费市场,就必须严把水、种、饵等关口,形成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河蟹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把河蟹养殖的要素归纳为"水、种、草、饵",往往忽视土壤对河蟹生长的重要影响。在生产实践中,同一区域不同的片区、相同的气候条件与水源,若土质不同,河蟹的产量与品质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这充分说明土壤对河蟹养殖的好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实践经验,就河蟹养殖池土壤(底质)的前期改良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韩永良 《水产养殖》2010,31(4):14-15
<正>目前,河蟹养殖产量越来越高,高产养殖所带来的养殖污染将超过蟹塘本身的自净能力,这将严重影响今后池塘养蟹产量、品质、效益的提高,制约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宜兴市杨巷镇地处太湖上  相似文献   

19.
我市长江滩涂资源丰富,如何利用长江滩涂养殖高品质的河蟹,这对我们充分利用滩涂资源,提高河蟹品质,增加渔民就业和收入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于2004、2005年在我市长江江心沙滩涂上进行了生态围养河蟹试验,现就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方法、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1.地址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养蟹已进入了微利时期,但是微利时期提高河蟹养殖经济效益依然有法可依,主要包括不断实施技术进步,提高河蟹品质,增加养蟹水域的总产出以及改变销售策略等措施,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