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河南省大暴发,让许多菜农损失惨重,至今人们谈“毒”色变。为了正确认识这种病害,有效防治黄化曲叶病毒病,现将此病的识别及防治要点介绍如下。一、典型症状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系统性病害。番茄感病初期,上部叶片首先表现黄化型花叶,叶缘呈宽带型黄化,叶缘上卷,变小,变厚,叶片僵硬。感病植株生长缓慢或停滞,节间变短,植株明显矮化,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症状番茄植株感染病毒后,在染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或停滞,节间变短,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变小变厚,叶质脆硬,叶片有皱褶、向上卷曲,叶片边缘至叶脉黄化,以植株上部叶片症状典型,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后期发病严重时,植株生长停滞、矮化,开花后坐果困难,坐果少,果实变小,膨大速度慢,  相似文献   

3.
1发病症状 番茄植株感染病毒后,顶部叶片症状明显。早期染病主要表现生长迟缓或停滞,节间变短,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变小变厚,叶质脆硬,叶片有褶皱、向上卷曲,叶片边缘至叶脉区域黄化,以植株上部叶片症状典型,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寇慧苹 《北京农业》2011,(16):18-19
<正>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主要由烟粉虱传播,番茄植株感染病毒后,初期主要表现生长迟缓或停滞,节间变短,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变小变厚,叶质脆硬,叶片有褶皱、向上卷曲,叶片边缘至叶脉区域黄化,以植株上部叶片症状典型,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一、病害特点。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刚传入茌平县的新病毒病,主要由烟粉虱传播,番茄植株感染病毒后,初期主要表现生长迟缓或停滞,节间变短,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变小变厚,叶质脆硬,叶片有褶皱、向上卷曲,叶片边缘至叶脉区域黄化,植株上部叶片症状典型,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后期表现坐果少,果实变小,膨大速度慢,成熟期的果实不能正常转色。番茄植株感染病毒后,尤其是在开花前感染病毒,果实产量和商品价值均大幅度下降。农户对该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还不太了解,各级农业部门和农户要高度重视,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 LCV)是番茄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一、危害症状番茄植株感染TY病毒后一般情况下都会发现顶部叶片边缘上卷、叶片皱缩卷曲、叶片黄化等症状。表现症状随发病和感病时间不同而不同。TY病毒初期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上部叶片变小,顶端叶片边缘轻微黄化且上卷,叶脉间叶肉发黄,整个叶片萎缩、褶皱,植株生长变缓或停滞,节间缩短,明  相似文献   

7.
病害诊断 茄子定植不久即可发病,尤其间茄坐果后发病增多,病情加重。植株发病,病株矮化,生长势弱,多先从下部叶片发病向上部叶片发展,或有一边发病向全株发展。发病初期,叶缘或叶脉间褪绿变黄,逐渐发展至半边叶或整个叶变黄、或黄化斑驳、或呈现掌状黄斑。病株初期晴天中午前后叶片萎蔫、早晚或阴雨天尚可恢复。数天后植株彻底萎蔫,叶片变黄部分变褐干枯,叶缘稍上卷,重时整个叶片变褐,干枯脱落。后期病株叶片往往落光,植株呈现光秆或只剩顶端少数几个小叶。最  相似文献   

8.
一、小麦缺素症状的诊断1.缺氮小麦缺氮时,植株生长不良,茎杆矮小,下部叶片狭小而硬,叶片无斑点,叶色黄化,根少,分蘖少。2.缺磷小麦缺磷时,根系发育受抑制,下部叶片暗无光泽,叶片无斑点。严重缺磷时,叶色发紫,光合作用减弱,叶片狭窄,旗叶呈暗红色。3.缺钾小麦缺钾时,植株生长延迟,茎杆变矮而且脆弱易倒伏。下部叶叶尖、叶缘金黄色,叶间有黄色斑点,叶片提前干枯。4.缺硼小麦缺硼时,植株矮小,上部新叶叶色暗绿或呈紫色,叶片变小,稍硬,顶芽枯死。5.缺锌小麦缺锌时,顶芽不枯死,上部新叶中出现小叶,叶缘扭曲或皱折,叶色发白,叶脉绿色,…  相似文献   

9.
怎样诊治小麦缺肥性黄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缺氮性黄苗1.1症状表现。幼苗细弱,叶片短、窄且稍硬,叶色淡,基部叶片发黄,叶尖干枯,然后由叶尖开始向内干枯,并逐渐向上部发展,植株矮小,分蘖少、根数少、根量少、穗数少、穗子小。1.2诊断要点。从下部叶开始黄化,先从叶尖开始干枯,要与下部叶片的叶缘急剧黄化的缺钾性症状和叶缘部分残留绿色的缺镁性症状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0.
温室西葫芦病毒病(群众俗称疯病),是温室大棚西葫芦的主要病害之一。此病的发生危害,可使西葫芦减产30%~40%,且果实质量低劣,甚至造成种植的失败。1 症状西葫芦病毒病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病。病害症状有三种类型:①花叶型。嫩叶出现明脉及褪绿斑点,后呈淡而不匀的小型花叶斑驳,有时呈黄绿相间的花叶。严重时顶叶畸形,似鸡爪状,植株矮化,果实畸形。发病早的可引起全株萎蔫。②黄化皱缩型。植株上部叶片呈黄绿色斑点,以后黄化皱缩。叶片沿叶脉失绿,出现浓绿色隆起皱纹,皱缩下卷,叶片变小或出现蕨叶、裂片。植株矮化,…  相似文献   

11.
双效灵防治番茄蕨叶病毒病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番茄蕨叶病毒病是烟草花叶病毒重花叶株系所引起的病害。轻者造成卷叶,严重者上部幼叶的叶片狭窄,叶肉组织退化而形成极为纤细且扭曲的线状叶片。同时整个植株矮化,中上部枝条丛生、细小、直立.下部叶片的叶缘向上卷起成筒状。不开花或少开花而不结实。目前常用硫酸铜、高锰酸钾等  相似文献   

12.
一、症状1.缺氮:幼苗矮化、瘦弱、叶丛黄绿;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片中脉发展,形成一个"V"形黄化部分;致全株黄化,后下部叶尖枯死且边缘黄绿色;缺氮严重的或关键期缺氮,果穗小,顶部籽粒不充实,蛋白质含量低。2.缺磷:嫩株敏感,植株矮化;叶尖、叶缘失绿呈紫红色,后叶端枯死或变成暗紫褐色;根系不发达,雌穗授粉受阻,籽粒不充实,果穗少或歪曲。  相似文献   

13.
小麦全蚀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近成熟时病株症状最为明显.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种子根、茎基部,使之变黑腐烂,部分次生根也受害.病苗基部叶片黄化,心叶内卷,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时死亡.病苗返青推迟,矮小稀疏,根部变黑加重.拔节后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在潮湿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褐色菌丝层,称为"黑脚",这是全蚀病区别于其他根腐病的典型症状.重病株地上部明显矮化,发病晚的植株矮化不明显.由于茎基部发病,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分布,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  相似文献   

14.
症状:主要表现为黄化、花叶等。黄化型植株矮化,上部叶片先沿叶脉失绿,继而出现黄绿斑点,后黄化变小,皱缩下卷,扭曲,植株先端节间缩短,多不能结瓜。花叶型植株新叶出现明脉及退绿斑点后变成花叶,有深绿色疱斑,严重时顶叶畸形变成鸡爪状,叶色加深,植株矮化,不结瓜或果实畸形。病毒主要通过种子传播,蚜虫和守瓜等昆虫传毒和汁液接触传染,高温、干旱是发病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孙会 《河北农业》2006,(5):18-18
小麦全蚀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近成熟时病株症状最为明显。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种子根、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部分次生根也受害。病苗基部叶片黄化,心叶内卷,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时死亡。病苗返青推迟,矮小稀疏,根部变黑加重。拔节后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在潮湿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褐色菌丝层,称为“黑脚”,这是全蚀病区别予其他根腐病的典型症状。重病株地上部明显矮化,发病晚的植株矮化不明显。由于茎基部发病,植株早枯形成“白穗”。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1995,(10)
一、油菜缺硼的症状1.苗期:叶片深绿皱缩,下部叶面外卷,叶缘呈微紫红色,根系生长缓慢。2.越冬期,下部叶片叶缘直至全叶呈紫红色,上部叶片不平展,顶端生长停滞甚至枯萎,根系发育不良,严重的中部空心呈黄色。3.蕾苔期:抽苔缓慢,苔茎矮化,主茎顶端开始萎缩,中、下部功能叶的边缘直至出现紫红色,蕾发育不正常,甚至枯萎。  相似文献   

17.
一、症状 西红柿病毒病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的不正常现象,病株较健株略矮;蕨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加长增大,形成巨花;条斑型:可发生在叶、茎、果上,病斑形状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异,在叶片上为茶褐色的斑点或云纹,在茎蔓上为黑褐色斑块,变色部分仅处在表层组织,不深入茎、果内部,这种类型的症状往往是由烟草花叶病毒及黄瓜花叶病毒或其它一、二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在高温与强光照下易发生;巨芽型:顶部及叶腋长出的芽大量分枝或叶片呈线状、色淡,致芽变大且畸形,病株多不能结果,或呈圆锥形坚硬小果;卷叶型:叶脉间黄化,叶片边缘向上方弯卷,小叶呈球形,扭曲成螺旋状畸形,整个植株萎缩,有时丛生,染病早的,多不能开花结果;黄顶型:病株顶叶叶色褪绿或黄化,叶片变小,叶面皱缩,中部稍突起,边缘多向下或向上卷起,病株矮化,不定枝丛生;斑萎型:苗期染病,幼叶变为铜色上卷,后形成许多小黑斑,叶背面沿脉呈紫色,有的生长点死掉。  相似文献   

18.
《陕西农业科学》2013,(6):95-95
秋苗期和返青期都可发病,典型症状是新叶从叶尖开始发黄,植株变矮,叶片呈金黄色到鲜黄色。冬小麦在各个阶段都可感染黄矮病受病小麦一般叶片呈姜黄色植株有不同程度的矮化。幼苗发病,叶片逐渐退绿,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绿相间条纹,后呈鲜黄色,植株生长缓慢,明显矮化,分蘖少,根系人土浅,易拔起。拔节期发病,一般从新叶下1~2片叶开始黄化,自上而下,自叶尖沿叶脉向叶身扩展,叶色稍深,变窄、变厚、质脆,叶背有蜡质光泽。植株不矮化。孕穗期发病,仅旗叶发黄,自尖端向下逐渐延伸,根系不健全,主根短,次生根少,不矮化。小麦黄矮病的发生与流行,同当地传毒蚜虫数量与雨量和气温有关,秋季麦苗出土后降水多,有翅蚜少,则秋季发病少;反之发病就多。一般来讲,秋季天旱温度高,春季气温回升快,为重病流行年;秋季多雨而春季旱,为轻病年;如秋春季都多雨,则一般发病较轻。病毒只有经由麦二叉蚜、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及玉米缢管蚜等进行持久性传毒。  相似文献   

19.
1辣椒病毒病
  1.1发病症状
  最常见的有两种类型,其一为黄化枯斑型,所占比例较小,植株矮化,叶片褪绿,呈黄绿色、白绿色甚至白化。植株顶叶变小,狭长,中、下部叶片上常生有褐色坏死环状斑(褪绿变黄的组织上由许多褐色坏死小点组成环状斑),有时病斑部开裂,病叶极易脱落。后期腋芽抽生丛簇状细小分枝。其二为斑驳花叶型,所占比例较大,这一类型的植株矮化,叶片呈黄绿相间的斑驳花叶,叶脉上有时有褐色坏死斑点,主茎和枝条上有褐色坏死条斑。植株顶叶小,中、下部叶片易脱落。  相似文献   

20.
瓜类缺氮素时,叶片变小,新叶淡绿,芽数变少,从下到上顺序变黄,叶脉间黄化,叶脉突出,后扩展到全叶,坐果少,膨大慢;缺锌时,叶小簇生,斑点可能在主脉两侧先出现,主茎节间缩短,叶片小而密生,分枝过度,植株矮化,从中位叶开始褪色,叶缘枯死,叶片稍外翻或卷曲;缺铁时,植株新叶、腋芽开始变黄白,尤其是上位叶及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和新叶叶脉先黄化,逐渐失绿。叶尖端坏死,发展至整片叶淡黄或变白,脉尖失绿,出现细小棕色斑点,组织易坏死,花色不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