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偃6号高分子质量麦谷蛋白14和15亚基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 SDS- PAGE和 PCR分析了小偃 6号及其亲本中高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 (HMW- GS)组成。结果表明 ,小偃 6号的 2个亲本 ST2 4 2 4 /464和小偃 96中都存在 1 4和 1 5亚基 ,而远缘种长穗偃麦草中不存在 1 4和 1 5亚基。从而证明长穗偃麦草并非小偃 6号1 4和 1 5亚基的来源 ,而 ST2 4 2 4 /464和小偃 96均有可能是 1 4和 1 5亚基的提供者。通过PCR分析发现了偃麦草中 1个不同于普通小麦的麦谷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2.
应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陕优225等16个品种及3个组合杂种后代分离材料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与面包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普通小麦中罕见的Glu-B1编码来基14+15象Glu-D1编码亚基5+10一样,对面包品质有重要贡献,存在于陕优225、小偃6号等优质品种中。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囊病病毒CJ801VP2基因cDNA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RT-PCR从传染性囊病病毒CJ801的第14代囊毒中扩增编码VP2蛋白的cDNA基因片断,长度为1500bp,,并对该片断进行了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J801与IBDV标准Ⅰ型毒株52/70,STC和Cul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4%,97.6%和96.9%,与变异株,A,E,GLS的同源性稍低,分别为96.5%,96.3和96.7%。  相似文献   

4.
异源八部体小偃麦中1-中7在国内外被广泛用做三锈,黄矮病的抗原材料,但其品质上的优异特性一直没有被搞清并加以利用,利用SDS-PAGE分析了中1-中7的HMW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和它们的染色体组构成,并探讨了中1-中7在优质麦育种过程中的应用和后代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5.
长穗偃麦草(Agropyron elongatum)是小麦品质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为明确98份具有优异抗病性的小麦-长穗偃麦草渗入系中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类型,利用SDS-PAGE法对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有13种等位基因变异,其中,Glu-A1位点上有1,2*和N型,N型亚基出现频率最高,为57.14%;Glu-B1位点上发现了6种等位变异,优质亚基14+15,7+8,13+16和17+18出现频率达到45.92%;Glu-D1位点上发现4种等位变异,出现频率最高的为2+12型,优质亚基5+10型达到20.41%。在22种亚基组合中,N,9+7,2+12组合出现的频率最高,为28.57%。品质为8~10分的材料有31份,频率达到31.5%。由此可见,在小麦-长穗偃麦草渗入系中存在丰富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变异和优质组合,这为选育优质抗病的小麦品种提供了种质资源与依据。  相似文献   

6.
小麦抗白粉病优质高产T1BL.1RS易位系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创制的80 个新选系中鉴定出12 个抗白粉病品系,应用醇溶蛋白A- PAGE 检测发现其中9 个为1BL/1RS易位系。麦谷蛋白亚基SDS- PAGE 分析表明,有3 个含5 + 10 优质蛋白质亚基。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评定出98 -1236 和98- 1266 两个品系表现优异。进一步对籽粒主要品质性状检测表明,这两个品系均优于对照品种川麦28 号。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创新的80个新选系中鉴定出12个抗白粉病品系,应用醇溶蛋白A-PAGE检测发现其中9个为1BL/1RS易位系。麦谷蛋白亚基SDS-PAGE分析表明,有3个含5+10优质蛋白质亚基。综合农艺性状麦现评定出生98-1236和98-1266两个品系表现优异。进一步对籽粒主要品质性状检测表明,这两个品系优于对照品种川麦28号。  相似文献   

8.
设置了6种恒温温度、4种变温温度、3种芽床处理、2种光暗水平对偃麦草属(Elytrigia.Desv.)4种牧草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4种牧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分别为,毛偃麦草(E.trichpphora):20;15~25;10~20;长穗偃麦草(E.0elongata):20;10~20;偃麦草(E.repens):15~25;20~30;20;中间偃麦草(E.intermdeia):20;15~25;20~30。在15~25℃和20~30℃变温处理下,胚根、胚芽生长健壮,使萌发种子的全株重量和简化活力指数极大提高。光暗条件不影响种子的发芽势,但光照显著促进偃麦草和中间偃麦草种子提高发芽率,而黑暗条件,对毛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种子的发芽率有明显或显著促进效应。4种偃麦草种子的发芽率有明显或显著促进效应。4种偃麦草种子的发芽方式均以纸上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继首次获得小麦─偃麦草─簇毛麦三属杂种后,又进行了小簇麦/小偃麦//小黑麦异源多倍体间杂交,首次获得了小麦─堰麦草─簇毛麦─黑麦四属杂种。杂种F1形态兼有四属亲本类型的特征,为中间型,生活力旺盛,株穗数、株高、穗长、主穗小穗数的平均值均高于亲本的平均值,显示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根据F1植株颜色、芒形、颖形、颖肩、颖嘴及颖脊刚毛、茎基鞘毛、颈毛的有无等主要性状与亲本比较分析,确证我们用三种异源双二倍体或部分双二倍体之间杂交,已获得了真正的四届杂种。杂种F1能少量结实。  相似文献   

10.
偃麦草属4种牧草种子萌发的基本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设置了6种恒温温度、4种变温温度、3种芽床处理、2种光暗水平对偃麦草属(Elytrigia.Desv.)4种牧草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4种牧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分别为,毛偃麦草(E.trichophora);20;15 ̄10 ̄20;长穗偃麦草(E.elongata):20;10 ̄20;偃麦草(E.repens):15 ̄25;20 ̄30;20;中间偃麦草(E.intermde  相似文献   

11.
小麦品种麦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分析了96个小麦品种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的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强面筋品种与普通品种在高分子量及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强面筋品种含Glu-Ala(1亚基)、Glu-A1b(2^*亚基)、Glu-B1b(7+8亚基)、Glu-Bli(17+18亚基)、Glu-Dld(5+10亚基)、Glu-A3b和Glu-D3c的频率较高,而普通品种则含Glu-Alc(N)、Glu-Bl  相似文献   

12.
异源八倍体小偃麦中1-中7在国内外被广泛用做三锈、黄矮病的抗原材料.但其品质上的优异特性一直没有被搞清并加以利用.利用SDS—PAGE分析了中1-中7的HMW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和它们的染色体组构成,并探讨了中1-中7在优质麦育种过程中的应用和后代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3.
3 个6x 小黑麦品种和2 个普通小麦品种杂交回交,选育出NR9892 等11 个系群216 个株系,其中大部份抗条锈病或( 和) 白粉病。应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 分析了NR9892 系群的64 个株系及其亲本Currency、小偃6 号和川育12 号的醇溶蛋白。结果表明:17-19 % 的株系含有黑麦1RS所特有的Gld1B3 位点,57-81 % 的株系在G1i- 2 位点发生了普通小麦与6x 小黑麦遗传物质重组;64 个株系中出现了1 种亲本类型,3 种重组类型和3 种突变重组类型,突变率17-19% 。文中还讨论了6x 小黑麦向普通小麦导入有用遗传物质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因枪法转基因水稻后代农艺性状的表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基因枪转化法,将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导入粳稻品种77170和中花9号,获得转化再生植株,选其中7个结实较好的株系为试验材料,对其自交后代(T1 和T2)的株高、穗数、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后代6个农艺性状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异,SG-1的千粒重变异较大,SG-2穗数变异较大,SG-3-1结实率变异较大,SG-3-2在6个性状上都有较大的变异,SG-15主要是在株高、穗长、穗粒数以及穗数和千粒重5个性状上有较大变异。产生这些变异的主要原因是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导入外源基因并没有直接影响农艺性状的表达。在T1和T2代中,千粒重和结实率的表现基本一致,而株高、穗数、穗长和穗粒数的遗传表现还不够稳定。因此,在T1代选育时,应注重选择千粒重和结实率表现好的株系,而对本研究涉及的其它性状可不作严格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病害之一。十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具有优良的赤霉病抗性,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新品种西农509、西农511和西农529在田间展现出较强的赤霉病抗性。本文旨在对这3个品种的赤霉病抗性基因进行分子鉴别,为它们在小麦赤霉病抗性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人工接种鉴定,明确3个小麦新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利用偃麦草E组染色体(臂)第1—7同源群的特异引物对3个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新品种及其主要亲本小偃693、小偃597和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进行分子鉴定,确定其长穗偃麦草的遗传区段。利用与长穗偃麦草7EL染色体上抗赤霉病基因Fhb7紧密连锁的标记对实验材料进行分析,明确该抗性基因与Fhb7的关系。【结果】鉴定结果表明,西农509、西农529和西农511的赤霉病抗性与中抗对照品种扬麦158的抗性水平相当,表现为中抗。105个长穗偃麦草E基因组特异标记中有7个在3个新品种中均能扩增出长穗偃麦草的特异条带,其中5个标记定位于7EL染色体臂上,2个标记定位于7ES染色体臂上。利用97个定位于7E染色体的特异标记进一步对小偃693、小偃597和3个新品种的遗传片段进行鉴别,结果表明20个标记能在5个长穗偃麦草衍生品种(系)扩增出稳定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特异条带,其中包括与Fhb7紧密连锁的Xsdau K8、Xsdau K144、Xsdau K27、Xsdau K99、Xcfa2040和Xsdau K116等6个标记(7EL 149.00—7EL 153.77),即表明该区段源自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跨距约89 c M。然而,已报道的7EL染色体臂末端与Fhb7两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Xsdau K60(7EL 153.77)、Xmag1932(7EL 154.70)、Xcfa2240(7EL 156.27)、Xsdau K66(7EL 158.02)、Xsdau K71(7EL 158.97)和Xsews19(7EL 160.00)等在3个新品种及小偃597中均没检出长穗偃麦草的特异条带。【结论】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新品种西农509、西农511和西农529具有较好的赤霉病抗性,携带来自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7E染色体的遗传区段,然而该抗赤霉病基因不同于Fhb7。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囊病病毒CJ801 VP2基因cDNA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T-PCR从传染性囊病病毒CJ801的第14代囊毒中扩增编码VP2蛋白的cDNA基因片断,长度为1500bp,并对该片断进行了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J801与IBDV标准Ⅰ型毒株52/70、STC和Cul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4%、976%和969%,与变异株A、E、GLS的同源性稍低,分别为965%、963%和967%。而与Ⅱ型毒株的同源性只有81%左右。从遗传进化树上看,CJ801处于标准Ⅰ型毒株和变异株之间。根据cDNA序列推导出蛋白质序列,比较蛋白质序列发现,CJ801与Ⅰ型IBDV毒株的同源性均在96%以上,其中与52/70的同源性最高,为982%。CJ801VP2高可变区的七肽区(S-W-S-A-S-G-S)未发生变化。以上结果说明CJ801为IBDVⅠ型强毒株。另外,CJ801和所有IBDV强毒株在VP2的253、279和284位上的氨基酸均相同,分别为Q、D和A;而CJ801的细胞适应株CJ801BKF和所有弱毒株一样,其相应位置的氨基酸分别为H、N和T。这3个氨基酸可能和IBDV的毒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从创制的80个新选系中鉴定出3个抗条锈病品系,应用醇溶蛋白A-PAGE检测发现其均为T1BL.1RS易位系。麦谷蛋白亚基SDS-PAGE分析表明,3个抗病易位系均含5+10及1或2^*优质蛋白质亚基。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评定认为98-1266品系表现特别优异。其籽粒主要品质性状检测表明,该品系优于对照品种川麦28号。  相似文献   

18.
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了多小穗小麦品系10-A以及来源于三交组合10-A/88-1643/川育12号的56个稳定品系的谷蛋白。结果表明,10-A、88-1643和川育12号的谷蛋白带纹各不相同,能彼此区分。在这56个后代品系中,高分子量谷蛋白带纹出现了与88-1643、川育12号一致的类型以及4种三亲本间的重组类型,没有出现10-A的谱带类型和突变类型。在这些品系中,有8个品系含优质亚基组合2,7+8,5+10(占14.3%),11个品系含优质亚基组合1,7+8,5+10(占19.6%)。  相似文献   

19.
通过CS/Th.elongatum和CS/Th.besarbicum两个双二倍体与黑麦和粘果山羊草的可杂交性,分析了中国春(CS)的隐性kr基因在普通小麦-偃麦草双二倍体下的遗传表达。结果表明,偃麦草种Th.elongatum和Th.besarbicum中可能存在抑制CS隐性kr基因在普通小麦-偃麦草双二倍体中正常表达的遗传因子,其抑制效应因与普通小麦-偃麦草双二倍体杂交的父本不同而异。同时,Th.elongatum和Th.besarbicum两个种中的抑制因子的抑制效应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历经3年,对利用SDS-PAGE技术分析的5071份小麦遗传资源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及其与面包烘烤品质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亚基组合共118种,在中国材料中发现90种,其中所含优质亚基5+10的比例只有国外材料的1/3,在部分品种中发现2、5、8、10、12等亚基单独出现,另在一个品种Glu-B1位点上发现一种新型基组合6+9,依据各亚基对译伦尼沉降值,粉质仪评价值及面包评分3个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