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大叶薄荷、白车轴草、留兰香、高羊茅、鸭茅和紫花苜蓿在树莓果园进行生草栽培,研究不同草种对树莓果蝇成虫的驱避效果,为生草栽培在树莓果蝇的防治中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留兰香和大叶薄荷对树莓果蝇有较强的驱避效果,驱避效果分别达到81.25%和72.73%,可作为主栽品种在生草果园中推广;其次为紫花苜蓿和白车轴草,对果蝇的平均驱避效果分别为50.57%和34.94%,可作为蜜源植物补充生草果园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
以夏果型和秋果型2种不同结果类型树莓为试材,通过从黑龙江省不同地区21个种植园采集叶片,确定了2种不同类型树莓叶营养分析诊断的采样方法,建立了树莓叶营养诊断标准,以期为黑龙江省树莓生产施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夏果型树莓的适宜采样部位为根蘖苗上的叶片,秋果型树莓的采样部位为一年生枝条结果枝叶片;对于大量元素氮、磷、钾宜采集枝条7~12节位的成龄叶,对于中量元素钙、镁和微量元素铁、铜、锌、锰宜采集枝条顶端幼叶;夏果型品种叶片采样时间为果实采收期,为8月上中旬,而秋果型品种叶片采样时间为新梢生长期,为6月上中旬。确定了黑龙江省树莓叶营养诊断标准,氮适宜值为19.1~22.6 g·kg~(-1),磷为5.5~6.3 g·kg~(-1),钾为9.3~13.4 g·kg~(-1),钙为3.27~4.12 g·kg~(-1),镁为0.69~0.74 g·kg~(-1),铁为0.14~0.32 g·kg~(-1),铜为10.54~12.39 mg·kg~(-1),锰为145.04~242.50 mg·kg~(-1),锌为68.40~74.70 mg·kg~(-1)。  相似文献   

3.
树莓的特性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树莓(Rubus idaeus L.)为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落叶果树,小灌木,又名木莓,东北地区俗称托盘、马林果、覆盆子等,具有较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我国树莓野生资源(悬钩子属)十分丰富,华北各地均有分布。我国树莓栽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其他地区尚未形成规模生产,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及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种植和发展树莓具有广阔的前景。1 植物学特征树莓为落叶小灌木,枝条直立,密生皮刺,叶绿色、叶背灰白色,有小刺;花两性,花瓣白色或粉红色,花瓣、萼片各5枚,萼片宿存,雄蕊多数离生,雌蕊多数着生于突起的花托上。果实为聚合果,成熟时可分…  相似文献   

4.
树莓,蔷薇科落叶小灌木,原产于俄罗斯及东欧地区,因其果型色与草莓相似但长在树上,故名树莓,是国内外近年兴起的第3代水果之一。树莓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特殊浓郁的芳香,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果汁、饮料、果酒等,其果品新颖独特,在众多水果中别具一格,在我国北方极具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树莓株型直立,株高1.5~2m,枝条红褐色,叶深绿,鲜果红色,单果重6~12g,7月中旬成熟上市。春植秋植均可,第3~4年进入丰产期,单株丛产量2~3kg,最高7kg,667m2产1200余kg。树莓适应性广,抗寒抗病能力强,引进至今尚未发生严重病虫害,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5.
树莓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荐的"第三代黄金水果"。树莓果实酸甜,略带芳香,富含维生素C、天然SOD、天然鞣酸,黄酮等,除可鲜食外,还可加工果汁、果酒、饮料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辽宁省是树莓适产区,具有发展树莓产业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6.
不同树莓品种叶片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树莓叶片为试材,分析了叶片的厚度气孔密度和表皮细胞、表皮毛、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保卫细胞等叶解剖结构,比较了不同树莓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凯欧"和"莎妮"的叶片最厚,"加拿大黑莓"次之,其次是"南方黑树莓""海尔特兹"的叶片最薄;"凯欧"的上下表皮、栅栏组织均最厚,其次是"莎妮""加拿大黑莓"和"南方黑树莓"居中,"海尔特兹"最薄;"凯欧"和"莎妮"的气孔密度均最大,"加拿大黑莓"和"南方黑树莓"居中,"海尔特兹"最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发现,5个树莓品种中"凯欧"的耐旱性最强,其次是"莎妮",再次是"南方黑树莓"和"加拿大黑莓";"海尔特兹"的耐旱性最弱。  相似文献   

7.
树莓的栽培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辉  王宏 《河北果树》2002,(5):34-35
树莓是蔷薇科植物 ,又名木莓、托盘、马林、覆盆子等 ,是多年生小灌木。在果树分类学上属浆果类树莓属 (Rubus)果树。约有 4 5 0多种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寒带、温带 ,少数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南半球。我国野生资源十分丰富 ,大约有 2 10种 ,南北各地均有分布。1 树莓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树莓为落叶或常绿 ,直立或匍匐 ,灌木或亚灌木 ;枝条上常密生皮刺或刺毛 ;枝条寿命短 ,1~ 2年枯死 ,而由地下部萌生新梢。叶互生 ,单生或三小叶 ,羽状复叶或掌状复叶 ,有托叶。花两性 ;稀单生 ,多集生在总状、平房状或圆锥状花序上 ;萼片 5 ,常宿存…  相似文献   

8.
以19个树莓品种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了树莓果实中的非花色苷酚类物质,以期为寒地树莓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指导,为寒地树莓的栽培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树莓果实中共鉴定出31种非花色苷酚类化合物,不同树莓品种果实中非花色苷酚含量为24.75~154.06 μg·g-1;黄烷-3-醇、黄酮醇和黄烷酮对树莓非花色苷酚的组成起重要作用;19个品种可聚为2类,第1类树莓果实中非花色苷酚的种类较多且相对含量较高,第2类树莓果实中非花色苷酚的种类较少且相对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树莓的主要繁殖技术.分株繁殖、根段扦插、成枝扦插、压条繁殖,以及组织培养繁殖在树莓繁殖中各具特点,育苗者可根据育苗条件、育苗数量及繁育树莓的种类、品种等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0.
树莓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树莓是国内外近年来兴起的第3代水果之一。属蔷薇科落叶小灌木,因其果型、色与草莓相似,又长在树上,故名树莓。树莓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特殊浓郁的芳香,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果汁、饮料、果酒等。树莓适应性广,长势强,对土质无特殊要  相似文献   

11.
红树莓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莹 《北方园艺》2010,(16):84-85
红树莓又名木莓,俗称托盘,是黑龙江省树莓的主要栽培品种,红树莓果实味道酸甜可口,营养丰富,被誉为新兴的第三代水果。红树莓除生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酒,具有较高营养保健和经济价值,其发展前景广阔。现着重概括红树莓的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供研究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树莓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莓,蔷薇科落叶小灌木,是国内外近年来兴起的第三代水果之一。树莓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特殊浓郁的芳香,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果汁、饮料、果酒等,极具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树莓适应范围广,长势强,  相似文献   

13.
树莓     
树莓属蔷薇科落叶小灌木,我国原产树莓有数十种,均为野生状态分布。近年才从俄罗斯及东欧地区引入栽培,丰富了树莓栽培内容。树莓,因其果味可口,营养丰富,加工果汁、果酱很受国际市场欢迎,受到栽培者的青睐,开始推广栽培。 树莓株型直立,株高1.5~2米,枝条红褐色,叶色深绿,羽状复叶,小叶3~5片,鲜果红色,单果重6~12克,最大近20克,7月中旬成熟上市。春栽当年可少量挂果,也可秋栽,第三、  相似文献   

14.
优质高效果树——树莓树莓为蔷薇科小灌木,浆果柔嫩多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其果型、色、香、味与草莓相似,所不同的是树莓的果实是生长在树上。树莓浆果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作果汁、清凉饮料、果酒和果酱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业的发展,树莓将成为人们...  相似文献   

15.
刘文浩 《现代园艺》2019,(11):55-56
‘新红1号’是‘海尔特兹’(秋果型)树莓的实生变异品种,于2009年发现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林业科技示范林场树莓园。该品种具有长势强壮、抗逆性强、果实品质优、丰产性好等特性,综合性状超过‘海尔特兹’树莓,为优良的树莓新品种,可在阜新地区栽培与大面积推广。2016年被辽宁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良种。  相似文献   

16.
中国树莓属植物多样性及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综合有关文献, 介绍了已报道的中国树莓属植物种质资源201种98变种的地理分布和野生种与栽培种群的分类, 列表比较了可作为树莓类果树选育种的优良野生种质中35个种和4个变种的主要特性, 重点论述了用孢粉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树莓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国外对树莓资源的利用与我国对树莓资源的引种和品种选育进展, 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由于树莓具有其独特的保健功能,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各种食品制品,所以在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树莓的生产栽培及技术研究.据有关资料介绍,树莓是21世纪世界上最有发展前景的果树品种之一.近年来,沈阳农业大学等单位纷纷从国外引种试栽,选出了一些优良品种,并逐步应用于生产.2006年,沈阳市于洪区农林局以沈阳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在沈阳市于洪区平罗镇平罗三村栽植树莓400 hm2,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农民增产增收服务.  相似文献   

18.
从贵州省贵阳市树莓园的受害树莓叶片分离出致病菌S1,经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rDNA-ITS序列相似性分析,鉴定病原菌S1为极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研究树莓极细链格孢菌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以期为由该致病菌所引起的树莓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病原菌S1于25℃的恒温环境中生长最好,15℃时产孢量最高;最适生长pH为11,最适产孢pH为7;在24 h持续黑暗的环境中生长速度最快,产孢量最高的光照条件为半光照;碳源分别为淀粉和乳糖时生长最好和产孢量最高;以牛肉膏为氮源时生长最好,添加酵母粉时产孢量最多;在树莓煎叶培养基中生长最快,产孢量最多的培养基是PDA.  相似文献   

19.
中国树莓属8个种染色体数目与核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林盛华  张冰冰 《园艺学报》1994,21(4):313-319
采用“去壁低渗法”对我国树莓属8个种18个类型的染色体数目和12个类型的核型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牛迭肚、绿叶悬勾子、库叶悬勾子有二倍体2n=2x=14和四倍体2n=4x=28类型;茅莓为四倍体2n=4x=28;覆盆子有二倍体2n=2x=14和三倍体2n=3x=21类型;黄树莓、黑树莓、美洲黑莓均为二倍体2n=2x=14。核型结果表明,树莓属染色体均小形,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20.
为丰富辽宁省树莓品种结构,2002-2008年,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先后从中国林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引进夏果型树莓品种9个,对其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构表明,9个夏果型树莓品种在熊岳地区均可正常生长发育,综合分析农艺性状等指标,发现'费尔杜德'维拉米'和'托拉米'表现较好,可在熊岳及立地条件相似地区进行推广.'托拉米'可作为品质育种,'无刺红'可作为早熟育种的亲本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