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宝天曼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33  
对宝天曼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乔木层和灌木层 ,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最大 ,灌木层次之 ,乔木层最小。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 ,草本层和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明显大于灌木层。灌木层物种均匀度指数大于乔木层和草本层 ,草本层和乔木层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变异程度大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大值出现在高海拔和低海拔群落 ,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物种均匀度指数的较小值多出现在中等海拔群落 ,但其较大值在各海拔群落都有分布。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较高值多分布在低海拔群落 ,较小值多分布在中等海拔群落 ;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各种指数以及草本层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大关县3种筇竹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关县乔木-筇竹群落、灌木-筇竹群落和筇竹-草本群落3种群落,采用二元属性数据测度方法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结果表明:3种筇竹群落类型中以乔木-筇竹群落物种总种数(178种)为最多。各层次物种丰富度的顺序依次为,乔木-筇竹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灌木-筇竹群落和筇竹-草本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一致,其物种丰富度顺序依次都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乔木-筇竹群落的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H’)指数最高,灌木-筇竹群落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的H’指数最高,筇竹-草本群落各层的H’指数都较低。灌木-筇竹群落与筇竹-草本群落在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共有种最少,相似性最低,群落间的差异大,群落间物种替代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对顺德区5种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窿缘桉、台湾相思与湿地松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针阔混交与阔叶混交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均匀度指数(E a除外)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群落间乔木层差异显著,灌木层与草本层变化趋势相对较复杂,但针阔混交林群落与阔叶混交林群落之间,窿缘桉、台湾相思与湿地松群落间无显著差异;7种多样性指数中,乔木层与灌木层采用的研究指数幅度更宽广,可采用SP、SW与P指数测度物种多样性,草本层采用Jsp、P指数较好;提出了基于物种多样性的人工林群落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多伦县沙地云杉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伦县沙地云杉林3条样带的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沙地云杉混交林的物种组成结构,分析了3个典型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沙地云杉混交林植物种类丰富,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共有植物71种,群落垂直结构分层明显;多伦县沙地云杉与白桦混交林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在群落梯度上,群落Ⅰ为52种,群落Ⅱ为45种,群落Ⅲ为47种,物种丰富度指数大小顺序为群落Ⅰ>群落Ⅲ>群落Ⅱ;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大致相同,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3个典型群落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为乔木层最大,灌木层其次,草本层最小。通过对多伦县沙地云杉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为加强沙地云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粗糠树是果材兼用的多用途树种。采用典型样地调查、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等方法对粗糠树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粗糠树群落乔木层树种构成复杂,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的特点。均匀度变化呈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优势度呈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各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海拔梯度中的变化趋势不同:乔木层表现为随着海拔升高“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横“S”形变化趋势;灌木层的不同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不同;草本层表现为随着海拔升高先下降后升高的“V”形变化趋势。落种发芽困难导致自然更新受阻、人为砍伐过度导致存量不断减少、存活率下降是粗糠树处于低危边缘状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广东银瓶山森林公园浙江润楠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样方调查,对广东银瓶山森林公园的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群落的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1600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58科85属107种;(2)群落以浙江润楠为建群种,优势地位明显;年龄结构显示其种群可能处于受干扰后的恢复阶段;(3)群落植物以小高位芽植物为主,叶以单叶、纸质、全缘叶、中小型叶为主;按Raunkiaer标准,群落内的种群频度为1%~20%的种类占优势;(4)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藤本层,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发现,Margalef指数的大小顺序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藤本层,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的大小顺序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藤本层>草本层,Pielou指数的大小顺序为:藤本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闽北地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的栲树群落植物多样性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闽北地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的栲树群落植物物种繁多,多样性丰富。调查统计共有79种植物,其中乔木层20种,灌木层38种,草本层及层间植物21种。物种多样性指数(H)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均匀度指数(J)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优势度指数(C)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综合分析表明该区的栲树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高,栲树在闽北地区适生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黔中地区的黄心夜合野生资源进行调查,摸清其资源量、分布情况和生境条件,并对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黔中地区共有14个黄心夜合野生资源分布地,面积达4万多m2,共有大树454株,幼、小树132株,仅8个点有天然更新情况,资源量少而散,更新能力低;(2)各分布区的生境条件各异,适生范围较广;(3)全区仅有2个黄心夜合群落(乌当区王岗村群落和息烽县天台山群落),其群落多样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Shannon-Wiener指数,草本层>灌木层和乔木层;Pielou指数,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Simpson指数,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说明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分布更均匀,乔木和草本的优势种非常明显,灌木层优势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东莞银瓶山森林公园浙江润楠群落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广东省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浙江润楠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浙江润楠群落以樟科、山矾科及茜草科等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类群为优势,浙江润楠是群落的优势种群;(2)群落垂直结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亦较丰富。从群落物种多样性上来分析,Simpson多样性指数以灌木层的最大,乔木层和草本层相当;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大小顺序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大小顺序则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种群中浙江润楠幼苗个体较少,中龄级立木较多,幼龄期个体呈聚集分布,成年期立木趋于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0.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毛金竹群落特征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天然分布的毛金竹林分为样地,初步调查了毛金竹林分的群落特征。结果显示:毛金竹群落分布于海拔50~1 500 m,垂直分布跨度大,生长表现差异明显;海拔、降水和土壤类型是影响毛金竹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毛金竹群落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层,其中灌木层植物种类最为丰富,而乔木层与草本层物种相应较少。  相似文献   

11.
柏木种子雨在8月底开始降落,10月达到顶峰,翌年5月结束,历经9个月左右。整个过程呈单峰曲线,10~11月的种子雨量占全年的67.5%。种子雨时间变化格局差异极显著,而水平空间分布格局没有显著差异。种子雨中柏木种子的年均密度为5 982.2粒.m-2。63.4%的柏木种子直径大于2.5 mm,构成了柏木种子雨的主体。由于这一级别柏木种子的萌发能力较强,因此三峡地区柏木林的更新能力强。柏木林中非柏木种子的种子雨每年主要发生在1月和5月,形成2个高峰,年均种子雨密度为1 842.8粒.m-2。土壤种子库中柏木种子的平均密度为608.8粒.m-2。柏木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垂直分布格局差异极显著。0~2 cm土壤层所分布的柏木种子占种子库中柏木种子的80.49%。其它土壤层次所含有的种子比例很低,且萌发能力较低,因此,柏木林的更新主要依赖于表层土壤种子库的种子。柏木种子在种子库中的水平分布格局虽然随坡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差异不显著,表明整个柏木林的更新能力在水平格局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洞口县石漠化现状和造林成林率调查,结果表明:洞口县石漠化区杉木、马尾松、柏木、阔叶林的现有林面积所占比例差异明显,人工造林成林率差异极显著。柏木林的现有林面积所占比例和人工造林成林率远远大于杉木林和马尾松林,阔叶林仅次于柏木林,马尾松林介于阔叶林和杉木林之间,杉木的林最小。柏木是石漠化地区首选造林树种,其次是阔叶树;营造柏木、阔叶树纯林或柏木与阔叶树混交林可作为洞1:7县及其相同生境石漠化地区主要造林模式;马尾松纯林可作为辅助造林模式应用;杉木不适宜在石漠化土地上生长,不宜作为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宜昌市郊柏木人工林从幼龄林、中龄林至近熟林3个阶段林下植被发育及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林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数量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常绿树种几乎没有增加;林下灌木层由强阳性种趋向中性种,林下草本层由栗褐苔草和地果占优势变为蕨类植物占优势;柏木更新不良显著影响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平均高度和平均盖度的变化,但总体趋势是增加的,只是平均密度有所下降;林下草本层和死地被物层的生物量呈增加趋势,但受柏木更新不良影响,灌木层生物量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川中丘陵区位于长江上游,为深入了解并充分认识川中丘陵区不同柏木林地植物群落现状,以及群落组成、变化和发展趋势群落特征,并通过生物多样性Smipson指数和Shannon—wienner指数、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等指标,对川中丘陵区分布最广的柏木林为主几个不同林地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林地群落层次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林层结构简单。其中乔木7科7属11种,灌木29科39属60种,草本35科57属72种。(2)每个林分类型内均有几种优势种或亚优势种,但不同林分类型的优势种类型及其物种均有较大差异。(3)从物种分布频度看,灌木层、草本层和群落的物种总体分布频度大致都符合频度分布定律,属于L形,即低频度的A级占优势,但各个林层的物种频度有较大差异。(4)不同林层植物物种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等多样性指数表明,灌木和草本层都明显高于乔木层,乔木层最小;乔一灌层、乔一草层都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松、杉、柏森林植物群落外貌、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天然林、杉木人工纯林、柏木和杉木人工混交林是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森林植物群落,乔木层可划分为3个亚层:第1亚层高15—18m,第2亚层高9~15m,第3亚层高3~9m。灌木层中有许多物种经培育可成大材、良材的阔叶树萌蘖丛,其物种较丰富。组成天然马尾松林物种9种,杉木人工纯林11种,柏木和杉木人工混交林物种20种。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由橙木、映山红、白栎、乌饭、盐肤木、山柿、青冈栎、冬青、枫香、红楠、野桃、香港黄檀木等组成,草本层以芒萁五节芒等组成。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丘陵区主要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对四川盆地丘陵区主要森林群落--人工柏木纯林、次生栎柏混交林和桤柏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层片结构以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表征的群落综合特征上,次生混交林与人工林具有很大差异.人工柏木纯林物种数量少,乔、灌、草层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较低,生态优势度较高;次生栎柏混交林和桤柏混交林物种数量较多,乔、灌、草层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较低的生态优势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四川盆地丘陵区绵阳官司河流域9种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层片结构以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表征的群落综合特征。群落内共有维管植物67科125属146种,比10年前增加了12科43属58种。群落的高度为10 m~14 m,可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层3个层次,构成乔木层的主要树种是马尾松、柏木、栓皮栎、化香和桤木等。群落的季相变化主要是由松、柏常绿针叶树和落叶栎类决定,群落内植物的生活型、叶型特征表现为以小型叶、单叶、草质叶占优势。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0.53~3.30、均匀度指数为0.48~0.89、生态优势度0.06~0.71。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生物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对 2块危害程度不同的柏木林分中的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受中度危害的柏木林分中的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 ,其变程为 15 77m ,半方差函数模型为指数型 ;受重度危害的柏木林分中的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则表现纯粹周期性变化的空间现象 ,其周期性为 6 80 6 2。同时对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种群的空间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鞭角华扁叶蜂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5年的观察研究表明:鞭角华扁叶蜂幼虫平均食叶量为3.64g/条;柏木鲜叶量(W)与柏木胸径(D)关系呈=2576.9636e^0.129549D。确定柏木失叶强度18.3%为防治指标,胸径为10、12和14cm柏木鞭角华扁叶蜂防治指标分别为474、614和795头/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