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柑桔黄龙病是柑桔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美国加州莫雷诺山谷首次发现该病害。加州食品和农业部门的柑桔病虫害防治司负责人指出,亚洲柑桔木虱是柑桔黄龙病的昆虫传播媒介,通过携带病菌传播。  相似文献   

2.
由于传播柑怙黄龙痫的柑桔木虱直接威胁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和墨西哥柑桔产业,10月扔,美国柑桔业界派出代表团与墨西哥柑桔业界人士进行了沟通,共同商讨了如何控制柑桔木虱,降低其对卡甘桔的危害。美国加州柑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称,目前加州柑桔树面临柑桔木虱和柑桔黄龙病的严重威胁,墨西哥柑桔业也同样受到这两种病虫害的威胁,双方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3.
2002年怀化市在南边的通道县坪阳乡首次发现柑桔木虱,2021年以前柑桔木虱北移扩散较为缓慢,2021年出现暴发为害。通过梳理2021年怀化市组织全市开展的柑桔木虱普查结果,对怀化市柑桔木虱发生情况进行总结,从地理因素、气候因素、虫源因素、防治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柑桔木虱暴发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柑桔木虱( Diaphorina citri Kuwayam.)是果园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主要传播途径,明确果园柑桔木虱扩散规律,就掌握了柑橘黄龙病传播蔓延趋势。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广西金秀县桐木镇一个具有特殊条件的柑橘园开展自然条件下柑桔木虱种群扩散规律的调研。本研究结果与现有国内外相关报道有明显差异性,柑桔木虱传入新果园,刚开始时形成“中心虫株”,然后向外扩散;风是自然条件下影响柑桔木虱种群扩散的主要因子,柑桔木虱扩散与风具有明显正相关,柑桔木虱扩散范围、趋势与风的吹向基本吻合,呈现以“中心虫株”为头部的慧星扩散形状;无台风异常天气影响下,柑桔木虱种群一年自然扩散距离约为105米。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述了柑桔木虱的防治手段及研究进展。防治手段包括应用寄生蜂、瓢虫、虫生真菌等进行生物防治,施用广谱、低毒的杀虫剂如吡虫啉等新烟碱类农药,田间管理如种植规划、栽培管理等,以及培育无毒种苗等。最后探讨了柑桔木虱防治研究趋势,旨在为柑桔木虱及柑桔黄龙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近年来赣南柑桔木虱发生动态及其携带黄龙病菌变化情况,2016-2020年,定点、定时监测了赣南10个县(区)20个正常管理果园的柑桔木虱成虫发生动态变化,并于2018年和2020年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赣南8个县(市)正常管理果园和失管果园柑桔木虱成虫带菌率变化。结果表明,赣南地区柑桔木虱成虫发生高峰集中在5月下旬-10月上旬,2016-2019年发生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20年发生量较前几年有所增加,平均虫量最高峰达93头/百梢;2020年正常管理果园和失管果园柑桔木虱带菌率均低于2018年,失管果园柑桔木虱带菌率明显高于正常管理果园;经相关回归分析,柑桔木虱带菌率与果园黄龙病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为保护柑桔生产,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署植物病理学专家Richard F.Lee和Keremane L.Manjunath研究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检测出柑桔木虱是否携带柑桔黄龙病病毒,柑桔木虱携带的这种病毒是柑桔黄龙病的3种致病毒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柑桔木虱成虫的产卵习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柑桔木虱的产卵前期和温度密切相关,在田间有新梢的情况下,产卵前期为3~16天,在平均气温为25.2℃时,产卵前期最短,为3~5天;在没有新梢时,柑桔木虱成虫的产卵前期随新梢芽发时间而定,可以是20~61天不等,如一直没有新梢,柑桔木虱至死不产卵;柑桔木虱成虫将88.04%的卵产在腋芽和叶长短于2cm的叶片上;在产卵始盛期,85.8%的成虫在柑橘新梢嫩芽上活动,因而防治柑桔木虱的适期为柑桔木虱成虫产卵始盛期。  相似文献   

9.
自美国加州图莱里市发现柑桔木虱后,美国加州农业部一直关注该区的柑桔病害情况,并最终可能将对图莱里市的柑桔园采取疫区隔离措施。加州柑桔基金会主席指出,至于疫区隔离对图莱里柑桔种植者和当前的柑桔采收带来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疫区划定的边界。目前关于图莱里疫区划定的界限始终不能确定。当初欲将整个图莱里作为疫区,然后又改成方圆20英里范围内为疫区,目前这两种方案正在讨论中。2012年1月底,图莱里农业局官员共访问了700名行业人士,包括种植者、包装人员、搬运工以及加工人员,以查看其对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用于防治柑桔木虱的有效药剂,评价新型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对柑桔木虱的防治效果,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浸渍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噻虫胺、氯氰菊酯·毒死蜱、丁硫克百威、毒死蜱和吡虫啉等药剂对柑桔木虱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噻虫胺对柑桔木虱的LC50是11.30 mg·L-1,高于丁硫克百威的26.23 mg·L-1、毒死蜱的31.78 mg·L-1和吡虫啉的184.09 mg·L-1,但低于氯氰菊酯·毒死蜱的9.6403 mg·L-1;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喷药3d,噻虫胺对柑桔木虱防效为82.14%,9d达94.23%,噻虫胺表现出高于其他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噻虫胺防治柑桔木虱起效快,药效持续稳定,适宜在果园与其他化学药剂轮换施用防控柑桔木虱。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一位研究人员称.能有效防治柑桔木虱的生物杀虫剂将在2009年晚些时候到达种植户手中。届时。长期困扰并威胁美国柑桔产业的柑桔黄龙病有望得到缓解。2009年1月底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召开的为期两天的印度河柑桔学术会议上,研究人员提出了现有的防治柑桔木虱的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防止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柑桔黄龙病进一步蔓延,来自美国、墨西哥等国的农业官员已达成一致意见,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柑桔木虱,以阻止柑桔黄龙病蔓  相似文献   

13.
柑桔黄龙病被认为是对柑桔类植株为害最大的病害,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多年来,阿根廷图库曼省的生产商一直很重视柑桔黄龙病,这种病害主要通过柑桔木虱传播,会严重影响图库曼的柑桔产业。研究人员目前正研发一种早期检测柑桔黄龙病的传感器,阻止柑桔黄龙病传播。  相似文献   

14.
柑桔黄龙病是全国植物检疫对象,是柑桔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做好柑桔黄龙病的防控工作,对保护柑桔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的3年多时间里,笔者根据上级业务部门要求,结合景宁县实际情况,在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及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下,开展了柑桔黄龙病的防控工作,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效防止了黄龙病传媒生物——柑桔木虱的传入传出和扩展蔓延。一、柑桔黄龙病发生情况2002年冬季开展的农业植物有害生物普查过程中,景宁县首次在梧桐乡梧桐坑村发现了柑桔黄龙病疑似病株,后经取样送检,于2003年4月被重庆大学基因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5.
8月28日,笔者从福建省顺昌县农业局获悉,顺昌县植保站近期在该县仁寿和洋墩等乡镇的柑桔园调查发现,秋梢已在8月中下旬陆续抽发,此时正是柑桔木虱和锈壁虱发生高峰期,县农业局组织柑桔种植大户进行统防统治,并对相关防治技术进行了统一培训,对新型高效植保器械进行了现场防控演示,指导果农及时统一防治秋梢柑桔木虱,防控柑桔黄龙病,防治柑桔锈壁虱,预防煤烟病、砂皮病和炭疽病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柑桔木虱与烟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木虱在烟草上存活的时间不会超过36h;对烟草嫩叶的趋性强于“默科特”桔橙嫩叶;带菌木虱刺吸烟草后,可把黄龙病病菌传给烟草,但感病烟草不表现黄龙病病症。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柑桔木虱越冬习性,2014—2022年监测了赣南地区柑桔木虱越冬情况,结果表明,柑桔木虱在江西赣州主要以成虫形态在芸香科植物或杂草上较温暖处越冬,冬季温暖的年份(日均温高于6.6℃),部分高龄若虫可以越冬至次年1月下旬羽化。冬季成虫主要在芸香科植物上越冬,存活极限为245d,也可在小篷草、女贞、龙葵、二面针上存活,存货极限分别为22d、50d、52d、106d;长时间的低温天气(-4℃,持续4d)会造成越冬成虫大量死亡,同样气候条件下,田间小气候对成虫的存活率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日前,为了进一步坚定振兴和做强做大柑桔产业发展信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农业局在恭城瑶族自治县主持召开扑杀柑桔木虱及综合防治柑桔黄龙病现场会,来自桂林市17县(区)农业水果部门、果园企业、科研单位的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最近,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技术推广总站发出通知。要求广西有关部门结合冬季农民培训活动,利用冬季黄龙病容易辨认和冰冻后柑桔木虱数量下降的机会,引导广大果农再掀柑桔黄龙病防治高潮,把各种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位。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柑桔黄龙病最早发生于1981年,1995年出现第一个流行高峰,2003--2004年出现第二个流行高峰。近年来,受冬季气温偏高,传毒柑桔木虱积累增加等多种因素影响,该病害呈加速蔓延、加重发生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