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价黄色粘虫板在梨园蚜虫测报中的应用效果,分别在大棚和露地栽培的梨园内悬挂黄板,并统计田间新梢蚜虫为害率及黄板上诱集蚜虫的数量。调查发现平均每张黄板上蚜虫诱集量与黄板悬挂期间的平均温度及最高、最低湿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田间新梢蚜虫发生率与黄板上蚜虫诱集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但是黄板诱集蚜虫个别值的预测值不可信,可以利用平均值的预测区间结合田间无翅蚜发生高峰来预测田间蚜虫的发生情况。另外,黄板上诱集到的蚜虫天敌与蚜虫的数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正据《中国果树》2021年第2期《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葡萄园昆虫的诱集效应》(作者贾娜等)报道,为筛选出对害虫的诱集效果好、对天敌杀伤作用小的粘虫板,为使用粘虫板进行葡萄害虫无公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选用黄色、蓝色、白色、紫色、绿色、红色、黑色和荧光色8种颜色的粘虫板对葡萄园内昆虫进行诱集试验。  相似文献   

3.
梨园内全园套种三叶草,分别在离地1.5m、1.0m和0.2m(三叶草高度)悬挂黄色和蓝色粘虫板,研究其对害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颜色、不同高度的粘虫板对害虫的诱杀效果不同。黄板诱杀梨树害虫的效果明显好于蓝板。0.2m高的黄板诱杀蚜虫、梨茎蜂、蛾蚋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高度黄板诱杀的数量。梨园内三叶草可作为诱集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引诱害虫从梨树下移至三叶草,降低梨树上的害虫基数。  相似文献   

4.
正据《果树学报》2018年第5期《不同色板和悬挂方式对柑桔木虱的诱集效果》(作者赵政等)报道,为了筛选出对柑桔木虱引诱效果最好的色板以及最佳的诱虫方位、高度及间距,为柑桔木虱的绿色防控及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悬挂白色、红色、青色、绿色、灰色、黑色、黄色、紫色、蓝色、粉色等10种颜色的色板,对柑桔木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防控柑橘小实蝇的化学农药使用量,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引进实蝇生物诱捕剂、“黏王”昆虫物理诱黏剂、“新致高”信息素杀灭剂、实蝇粘胶板进行田间诱集效果试验,结果:“黏王”昆虫物理诱黏剂和实蝇粘胶板诱集小实蝇效果较好,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实蝇生物诱捕剂和“新致高”信息素杀灭剂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诱虫板对紫花苜蓿田(Medicago sativa L.)中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 Linnaeus)的诱集作用,本研究分别于2021和2022年,在生长期苜蓿田设置8种不同颜色诱虫板、20 cm和50 cm两个不同悬挂高度、田间边缘和中央两个不同挂板地段和每日早上(7:00—11:00)、中午(11:00—15:00)、下午(15:00—19:00)及晚上(19:00—次日7:00)4个不同挂板时段,调查不同诱虫板及悬挂方式对牧草盲蝽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两年中牧草盲蝽均对绿色诱虫板趋性最强,试验期间每5 d的平均诱集量分别为9.41头·板-1和10.79头·板-1,显著高于其他7种色板(P<0.05);绿色诱虫板悬挂高度在50 cm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20 cm处(P<0.05);在田间边缘地段较中央地段诱虫板的诱集效果好(P<0.05);在每日监测的4个时段内,下午时段诱集到的虫量最多;5月下旬和6月下旬牧草盲蝽为害达到高峰,第二茬苜蓿及前两茬苜蓿现蕾期诱集到的牧草盲蝽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粘虫板对桑蓟马和桑粉虱的控制作用,本试验比较了黄色和蓝色粘虫板在不同密度下对桑蓟马和桑粉虱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黄色粘虫板对桑蓟马的诱集效果极显著优于蓝色粘虫板,对桑粉虱的诱集效果也优于蓝色粘虫板。每667 m2设置14片和7片黄色粘虫板,对桑蓟马的诱捕率分别为8.55%和5.02%,对桑粉虱的诱捕率分别为26.40%和46.31%,在虫口密度高、粘虫板设置数量过少时,对田间虫量控制作用不大,需进一步试验优化桑园粘虫板的设置密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黄色粘虫板对梨园内柑橘小实蝇成虫的诱杀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好粘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杀效果最好,试验期间7d内虫量达52.7头/板,雌虫比例为1.5%;其次为附有甲基丁香酚、甲基丁香酚 乙酸乙酯 乙醇的纽康牌黄板,7d内诱虫量分别为25.7头/板和24.6头/板;附有异丁香酚的黄板和单一黄板效果最差。另外,附有诱蝇酮的黄板对南瓜实蝇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梨瘿蚊无害化的防治方法,本文连续2年开展了黄色、蓝色、深蓝色、白色、绿色、紫色、灰色、黑色和粉红色9 种不同颜色的色板对梨瘿蚊的诱集效果的比较,同时探索了黄板在田间的使用方法。通过连续2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梨瘿蚊对黄色色板趋性最大,与其它8种颜色色板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当黄色色板的悬挂高度分别为0.5m、1.0m、1.5m 和 2.0m时,以不高于1.5m 的诱杀效果为最佳(P<0.05);间距分别为 2 m、3 m、4 m 、5 m 和6m时,以4m间距的诱虫量最多,但是不同间距之间的诱虫量在(P<0.05)的水平上差异不显著。诱虫板设在树体的不同方位之间诱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砂糖橘果园内诱集橘小实蝇的高效诱集材料,本文利用诱集法在砂糖橘果园内分别测定了系列质量分数(2.5%,5.0%,10.0%,20.0%,40.0%,w/w)的杧果味、香橙味、苹果味、葡萄味的菓珍溶液 (6.25%,12.5%,25.0%,50.0%,100.0%,w/w) 和柠檬醋溶液对橘小实蝇的诱集效果,进而比较了50%柠檬醋(50%LV)、糖醋酒液(糖:醋:酒:水=20%:10%:10%:60%,SVA)和糖柠檬醋酒液(糖:柠檬醋:酒:水=20%:10%:10%:60%,SLVA)三者间诱集虫量的差异,并调查了SLVA、50%LV以及分别与黄色粘虫板(YAB)、甲基丁香酚(ME)形成的6种组合SLVA+YAB、50%LV+YAB、SLVA+ME、50%LV+ME、SLVA+YAB+ME、50%LV+YAB+ME等8种处理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40.0%的香橙味溶液、5.0%的杧果味溶液、10.0%的苹果味溶液、10.0%葡萄味溶液和50.0%的柠檬醋溶液分别是各自单一组分的最佳使用质量分数,其中50%LV诱虫效果最好,一周内可以诱集到33.33头橘小实蝇成虫;SLVA每周可以诱集到42.0头成虫,好于50%LV和SVA的诱集效果;SLVA+YAB+ME在8种处理中诱集效果最好,一周内诱成虫总量达178.67头,该组合可以作为砂糖橘果园中橘小实蝇的诱杀剂进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1.
葚瘿蚊和果蝇是果桑生产上的主要害虫。研究了7种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葚瘿蚊和果蝇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粘虫板诱集葚瘿蚊和果蝇的效果具有显著差异;黑色粘虫板对葚瘿蚊诱集效果显著优于其他颜色粘虫板,诱虫率为37.97%,4月份诱集葚瘿蚊的数量高于5月份;白色和蓝色粘虫板对果蝇诱集效果优于其他颜色粘虫板,诱虫率分别为32.70%和21.63%,5月份诱集果蝇的数量高于4月份。  相似文献   

12.
9种颜色诱虫板对牛角花齿蓟马的诱集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8-9月在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苜蓿地,采用9种颜色的诱虫板(15 cm×25 cm)对牛角花齿蓟马(Odonotothrips loti)进行了诱集试验。结果表明,其诱集能力依次为黄色、白色、苜蓿花紫色、天蓝色、绿色、蓝色、玫瑰红色、红色、紫色,连续5 d诱集成虫的平均数分别为52.04,19.73、17.53、14.25、13.85、10.96、7.17、4.46、0.08头。分析认为前3种色板可经济有效地用于苜蓿蓟马种群数量监测及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性诱剂对象山县柑橘园中的柑橘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进行了种群动态监测,同时研究了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位置及离橘园不同距离对性诱剂诱集柑橘潜叶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柑橘潜叶蛾虫量在8月开始迅速上升,8月12日达到最高峰,9月到10月间断出现4个小高峰,11月之后虫量很低;性诱捕装置所诱柑橘潜叶蛾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诱捕器的悬挂高度对性诱剂诱捕柑橘潜叶蛾的诱集量无显著影响;在树冠边缘和树冠中心悬挂诱捕器对性诱剂诱捕柑橘潜叶蛾也无显著影响;柑橘潜叶蛾性诱剂的有效诱捕距离应在20m范围之内,超过20m则诱虫效果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科学使用性诱剂可以有效控制象山县柑橘潜叶蛾的危害,为当地带来重要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临安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为研究对象,旨在筛选出针对山核桃林主要害虫高效杀虫灯波段和科学用灯方法。利用灯光诱集的方式,比较6个不同波段的频振式杀虫灯的诱集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共诱集到昆虫19226头,涉及10目42科102种,诱集到的山核桃害虫集中在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诱集到的天敌昆虫主要集中在广翅目、脉翅目。各个波段诱集效果有显著差异,365 nm波段杀虫灯对于山核桃地下及食叶主要害虫的诱集效果优于其他波段,且天敌比例低,综合防效最好。本研究认为365 nm波段杀虫灯可在诱杀山核桃害虫的同时监测害虫种群动态,建议在生产中推广,为山核桃林害虫绿色防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重庆市围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利用梨树生产、生态的双重功能,通过对生产生态功能的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总结出梨园林下生草栽培,肥水一体化灌溉,配套水土流失防控工程和蓄水工程,有机无机肥相结合,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生物物理防控和挑治结合控制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制订了《现代生态梨园生产技术》规程,生态特点明显,可在全国相关区域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山西省吉县壶口镇为闻名遐迩的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黄河壶口瀑布所在地,苹果、旅游、生态和养殖等是当地四大农民增收产业,苹果是该镇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苹果主导产业,该镇牢固树立生态环保意识、有机生产意识和品牌意识,坚持标准化生产,实施"八改十配套标准化生产模式"和"畜—沼—果"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全力打造有机苹果示范基地和人民大会堂苹果供应储备基地,逐步建立沼液沼渣(综合)  相似文献   

17.
<正>据《中国果树》2015年第5期《水肥综合调控措施对红富士苹果生长结果的影响》(作者范宗珍等)报道,为总结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生态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协调水肥供应,有效增强树势,实现产量提高、品质改善的综合根际调控措施。同时探索苹果生长发育、苹果产量及果品商品性能与根际生态及水肥调控的内在关系。以陇东  相似文献   

18.
桔小实蝇黄色粘虫伞是一种利用普通双面黄板和引诱剂诱捕桔小实蝇的装置,并将双面黄板设计成特殊锥状结构,可遮雨和防晒,且成本低,可适用于桔小实蝇雌雄成虫的物理诱杀,也可用于桔小实蝇测报。为了验证桔小实蝇黄色粘虫伞的诱捕效果,分别进行4种常用诱捕装置和两种结构4种类型黄板对桔小实蝇田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桔小实蝇黄色粘虫伞诱捕效果最佳,但与Steiner诱捕器差异不显著,与果蝇粘胶板差异达到显著,普通黄板诱捕效果最差。锥状结构桔小实蝇黄色粘虫伞诱捕效果最好,且与普通黄板+诱芯差异达到显著,锥状结构普通黄板也比平面结构普通黄板诱捕效果稍好,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5月上旬至7月上旬,通过连续观测记载橘园及周边山林悬挂的诱蝇球捕获大实蝇成虫的数量,发现协同诱杀区诱蝇球捕获大实蝇成虫始盛期为6月上旬末,高峰期为6月中旬和下旬;协同诱杀区悬挂诱蝇球的适期应为6月初。  相似文献   

20.
<正>据《北方园艺》2016年第22期《花粉直感效应对"富士"苹果套袋果实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作者王海波等)报道,为研究"富士"苹果生产中常用的授粉品种对果实挥发性成分的花粉直感效应,评价筛选适宜的授粉品种,为提升套袋富士苹果风味品质提供参考。以"烟富3"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比较了在2个试验地点,采用5个品种授粉的花粉直感效应对富士苹果套袋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