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中国电力报》、《大众日报》、《山东电力报》、《潍坊日报》、潍坊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以《大山的情怀》为题,先后报道了山东省临朐县电业局蒋峪供电所农电工王运福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王运福先后被临朐电业局授予“模范农电工”称号,潍坊电业局授予“优质服务标兵”称号,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授予“优秀农电工”称号,国家电力公司授予“农电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称号。不变的情怀2001年11月27日傍晚,王运福刚回到家中,付家庄村的奶牛养殖专业户石金孝打来电话,说他家突然没电了,铡草机不能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句话信息     
王运福,山东省临朐县电业局蒋峪供电所农电工,曾获全国“农电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称号,在党的十六大召开期间光荣入党。(山东省临朐县电业局赵允恭叶宝平王学胜262600)高唐县电业公司传出捷报,截至2002年12月31日,2002年全年供电量达到5.1994亿千瓦时,首次突破5亿千瓦时大关,同比增长28%,达到历史最好发展水平。(山东省高唐县电业公司杨民清252800)射阳县供电公司对全县23个乡(镇)的11998.69千米高低压线路和3627台变压器以及漏电保护器等各类供电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价,达到全面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的管理目标。(江苏省射阳县供…  相似文献   

3.
王运福,51岁,中国共产党员,山东省临朐县蒋峪供电所桃园子电工组农电工。他从事农电工作十几年来,怀着对农电事业的满腔热情,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扎根山区,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被山东省潍坊供电公司、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授予“优质服务标兵”和“优秀农电工”称号;2002年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先进个人”;2003年被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授予“行风建设先进个人”,同时被评为“临朐县劳动模范”,潍坊市首届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2004年被评为“潍坊市劳动模范”。心甘情愿苦自己设身处地为大家…  相似文献   

4.
临朐县电业局近几年来,为适应农电体制改革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农电工队伍,进一步提高农电管理优质服务水平,他们结合单位实际,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施“农电工素质工程”为契机,以实现供电所、电工组的规范化管理为突破口,努力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推行“三三制”管理,全局农电队伍素质显著提高,农电管理工作出现了新的起色,并涌现出了全国“农电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王运福等一大批优秀电工。一、推行制度、情感、监督“三项管理”1. 实施制度管理。农电体制改革后,针对农电工素质参…  相似文献   

5.
<正>“过去,山上光秃秃,村里脏乎乎。如今,山上绿树成荫,村里干净整洁。在电力人的帮扶下,山变绿了,村变美了,民变富了,老少爷们过上了好日子,抬头村人真正抬起了头。”2022年11月20日,山东省临朐县九山镇抬头村党支部书记尹法祥,对进村服务的供电台区经理侯勇说出了这番幽默动情的话。抬头村地处临朐县最南部,以前村里面貌陈旧,街道坑洼难行,  相似文献   

6.
正"电力供应充足了,香椿产业做大了,致富步子加快了,农网改造让全村群众得了实惠。"7月15日,山东临朐县寺头镇南西安村支部书记刘文朋说起村里用电情况一脸的高兴。临朐县地处沂蒙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临朐县南西安村地处偏僻,该村把红香椿作为群众致富的主打产业,红香椿也成为全村人的"摇钱树"。西安村电力设施较为薄弱,每到灌溉高峰期  相似文献   

7.
已近不惑之年的宋进光是山东省莱州市珍珠村的一位农民。天性擅长交际的他二十多岁就长年在外为当地企业推销新产品,足迹几乎踏遍大半个中国。虽然推销生涯经常伴随着酸甜苦辣,但成功的喜悦也常常引导着他一步步走向成功,坚定了他独创一番事业的信心。他根据自己多年在外闯荡的经验和见识,率先在村里办起了肉食鸡养殖场,由于当时肉食鸡市场销路好,他又肯细心钻研养殖技术,并留意掌握最新市场信息,在养殖实践中大胆推广应用新产品和新技术,因此他的鸡场效益连年跃居同行之首,依此走出了人生低俗。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镇办企业结识…  相似文献   

8.
学晟 《农村电工》2005,13(7):8-8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村用电管理秩序得到了规范。但由于存在部分村里长期无人领头管事,给供电管理带来了难度,农民用电也成为难题。尽管供电部门千方百计帮助村民解决用电问题,并自掏腰包鼎力相助,但终究孤掌难鸣,杯水车薪。管电头痛,用电困难。面对这样的难题,村里群众抱怨,供电部门更是无奈。本刊刊登山东省临朐县供电公司学晟同志撰写的《村里没有“当家人”电力维管谁做“东”》一文,就讲述了其中一个典型。村里没有“当家人”,用电管电“两头难”,电力维管谁做“东”?这一问题的存在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应当尽快结合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管理办法,使用电村没有“当家人”的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9.
刘清富担任山东省高密市供电局康庄供电所康庄电工组组长两年来,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展示了一位新时代年轻共产党员的风采。 1990年,刚跨出学校大门的刘清富,回村后看到村里落后的供电面貌,第一个愿望就是做一名农村电工。从此以后,刘清富冬顶严寒风雪,夏熬炎热酷暑,年复一年,走村串户为群众送光明。 1998年,刘清富所在村的老支书退休,推荐刘清富接他的班。此时适逢供电管理制度改革,全市成立电工组,刘清富又是电工组组长的得力人选。两种选择,到底倾向那一边?这时,亲朋好友纷纷上…  相似文献   

10.
冒着寒风,我们来到了东台市后港镇农机站,站里的同志告诉我们,颜站长到村里去了,要找到他不容易。他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和村里的机工在一起,部署任务、检查落实、考核考评……特别是近几年大量推广使用条播机、割晒机、联合收割机等新式机具后,颜站长就更忙了。有许多实际问题和事务等待他去解决、去处理。 终于和颜站长联系上了,他从村里急冲冲赶了回来。我们坐在颜站长简陋的办公室里,开始了我们的采  相似文献   

11.
刘军 《农电管理》2005,(1):24-24
山东省临朐县作为江北最大的铝型材集散地,随着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铝型材生产加工不断落户临朐。临朐县供电公司抓住招商引资的契机,采取了客户打算在那里建厂,电力就供应到那里的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临朐县供电公司石家河乡供电所农电工马福海 ,舍小家顾大家 ,一门心思扑在农电事业上。特别是担任了于家庄电工组组长以后 ,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干了许多“傻”事情 ,被群众称为“电傻子”。下面就给大伙啦几件他的“傻”故事。不挣大钱挣小钱马福海没干农电工时 ,专门做假山、园艺等大买卖 ,年收入 3万多元 ,是村里的“小能人”。自打干上农电工特别是 2 0 0 1年担任于家庄电工组组长后 ,挣钱的大买卖就撂下了 ,家庭收入骤然降了下来 ,从年头到年尾也不过五六千元的收入。为此事 ,爱人成天与他闹意见 :“凭着大钱不去挣 ,偏偏…  相似文献   

13.
井玉霞 《农电管理》2008,(11):63-64
在巍峨耸立风光秀美的五镇之首沂山脚下,有这样一位酷爱刻瓷的艺术家,他醉心艺术殿堂十几年,玩转手中的刻刀,雕刻着自己精彩人生,他就是山东临朐县供电公司员工樊波。  相似文献   

14.
当乡村的雾气还没有散尽,整个村庄仍沉浸在清晨的安详静谧之中的时候,老任便起了床,开始他一天的忙碌。老任不老,名叫任广玉,刚过49岁,长得朴实又精神,干起活来虎虎生风,只因为他在农电岗位上已干了28个年头,镇上和村里的老少爷们都喊他老任。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临朐县柳山镇出现了几个村争着为电工组让房、无偿为电工组盖房的新鲜事,在当地成为佳话。柳山镇地处山区,村民居住分散,经济落后,加上电网陈旧,致使当地线损率高、电压不稳、可靠性差、电价居高不下。为尽快改善村民用电环境,减轻村民负担走上致富道路。从2000年开始,该县电业局对全镇进行了“两改”,使电价由过去的每千瓦时1元多下降为0.7元左右,仅此一项为全镇减轻负担20多万元。农电体制改革后,新成立的电工组有的没地方办公,有的办公条件简陋,一些村就纷纷腾出村里最好的房子让农电工住。由此就出现了两个村或几个村…  相似文献   

16.
吕传奎 《中国沼气》1997,15(1):45-47
临朐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技术与效益评价吕传奎(山东临朐县农村能源环境保护办公室262600)地处沂蒙山区的临朐县,1990年能源消费总量70.28万吨标煤,其中商品能源占57.05万吨标煤,虽然生物质能源资源丰富,但开发率低,利用方式落后,加之商品能源...  相似文献   

17.
史威村是襄汾县有名的产粮棉大村,并有农机村的美名。截至 2000年年底全村已拥有大中型拖拉机 31台,农用运输车 247辆,联合收割机等多种农机具共 40多台(件)。营机户占到全村总户数的 47. 8%。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史威村里发生着一件件新鲜事。 1. 农机手当上了村委会主任 刚过不惑之年的郭金奎可称得上是个老农机人了。 10年前,他从饲料加工起步,以后又购买了脱粒机、碾米机和粉碎机等多种加工机械。他把经营农机的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近几年又添置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挖掘机等农业机械。他把部分农机具租赁或承包给村里的其…  相似文献   

18.
《湖南农机》2009,(5):20-21
“村企合一”强村富民 1986年,时任生产大队长的黄福水挑起了郑各庄村的重担。他带领村里十几个小青年组建土方施工队,借5万元钱做资本,闯进北京建筑市场,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当年就刨收50万。1993年,为创造独立施工条件,村里发出倡议,动员村民集资144万元,购买施工设备,存原施工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宏远机械施工公司。  相似文献   

19.
流星虽逝光犹存──记“人民优秀电工”徐树耕1995年2月4日,武陟县大虹桥乡南虹桥村电工徐树耕在村里电力线路施工作业时,不幸殉职,走完了他48岁平凡的人生里程。他,象一颗光芒璀灿的流垦,划破长空,消失在遥远的天边,给人们留下了无限思念和悲痛。乡亲们说...  相似文献   

20.
张端洋口粮没保住张端洋是台儿庄供电局供电六所第一施工队队长。2000年他家播种的7亩小麦仅收750公斤,除去国家合同定购任务和种子所剩无几,连口粮都没保住。是他不懂种田技术?不是!他有文化,凡事好动脑筋;是村里数得着的种地能手。是因他懒惰疏于管理?也不是!村里老少爷们都夸他是百里挑一的勤快人。那么,张端洋家的麦子为什么收的这么少呢?自1999年4月农网改造开始,他与伙伴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在工地上,从勘察设计到一杆一线,直到装表入户都从严要求,经常是天不亮就到工地,晚上很晚才回家。在农网改造的15个月中,他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