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斑节对虾人工种苗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正凛 《海洋渔业》1993,15(2):74-78
<正> 斑节对虾系暖水性海洋生物,台湾俗称草虾。它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备受人们的青睐.斑节对虾自从我国台湾省1968年人工育苗首次获得成功以来,发展很快,现已成为  相似文献   

2.
关于虾类的保活运输技术的研究,以往有张述技(1981)进行日本对虾保活运输加工工艺的研究;张启同(1990)对日本对虾保活运输进行试验;林瑞才等(1992)进行瓦楞纸箱活体运输日本对虾的探讨;今村氏(1974)曾报道从台湾运输日本对虾种虾到日本;Tabb等(1972)曾对红对虾种虾运输进行研究;国内许多水产界学者对中国对虾的种虾和虾苗运输进行了研究。本文对中国对虾(Penaeus Qrientalis)的种虾和虾苗长途运输进行了技术探讨,为中国对虾北种南移,发展多品种对虾养殖事业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3.
《海鲜世界》2005,(2):69-69
湛江市委副书记李康寿最近不断强调:要从对虾产业链的第一环从严把关,确保对虾种苗质量,促进健康养殖。对此,市海洋与渔业局昨日(3月15日)开始组织大批执法人员,到东海岛经济试验区、雷州市、徐闻县等沿海县(市、区)对对虾种苗场展开突击检查,惩办滥用药物及不规范生产者,促使改进,加强管理,确保全市“一条虾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对虾健康种苗培育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天文 《海洋渔业》2003,25(3):146-148
对虾种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对虾养殖的生长速度与成活率,关系到整个对虾养殖过程的成功与失败。育苗生产采用健康种苗培育技术是培育高质量对虾种苗的保证,更有利于推动对虾养殖走向健康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年来,对虾的育苗技术发展较快,但在苗种培育方面,仍存在生产不稳定、种苗质量差、育苗滥用抗  相似文献   

5.
李兴 《海洋与渔业》2008,(10):21-22
湛江是海洋大市,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每人平均占有岸线20多厘米,相当于全国、全省平均数的10倍和3.8倍。浅海滩涂广阔,沿海负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滩涂48.92万公顷。沿海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23℃。海水可养生物种类多,资源丰富,经济鱼类有500余种,虾类28种,贝类500多种,大型藻类10多种。这些优良的环境资源,为海水养殖特别是对虾种苗繁育和养殖生产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切实做好今冬明春渔业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渔业船舶安全技术状况,确保渔船航行、系泊安全和渔区稳定,青岛市城阳区海洋与渔业局早部署早安排,制定全区渔业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明确本次安全监督检查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主要任务、检查内容、工作要求、处理原则等几个方面,要求各相关科室(单位)、街道、渔船修造企业根据计划安排,认真贯彻执行,依法严格检查纠正违法、违规行为,预防各类渔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今冬明春渔业生产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7.
对虾养殖问题 二、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步是排除池内的水并使底砂干燥,通过氧化作用消灭一切有机污染物。可用耕耘的方法促进有机污染物的分解过程。若有可能,旧砂必须洗涤或换上新砂。必须仔细地检查注、排水通过的网筛。如果在水中尚留有任何的鱼,必须用象凝胶粉剂之类的麻醉物杀死。尤其是种苗放养入池之时必须做完这些工作。  相似文献   

8.
根据湛江国联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三年发展规划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国联水产于2010年10月启动了扩建10个南美白对虾种苗场项目,预示着国联在虾苗市场新一轮攻城略地战役正式打响。  相似文献   

9.
王伟波  刘庆伟 《畜禽业》2003,(11):64-64
肉类食品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它的卫生和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在定点屠宰的检疫管理上是关键。如这项工作抓不好,不仅卫生质量没有可靠保证,还会引起动物疫病传播,给畜牧业造成更大损失。因此,在检疫中对定点屠宰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1管理的关键加强各有关行业部门的密切配合、协调管理是搞好定点屠宰管理的关键。在肉类检疫中定点屠宰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单靠动物防疫部门很难规范和落实到实处,必须积极与工商、卫生、公安、财贸等部门协调管理,依法共同制定出本地区的定点…  相似文献   

10.
东吾洋中国对虾小规格仔虾种苗放流技术及其增殖效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张澄茂 《水产学报》2000,24(2):134-139
根据1986-1995年在东吾洋放流的97948万尾中国对虾种苗资料。研究了仔虾种苗放流技术和增殖效果,结果表明,只要掌握好种苗放流技术,加强海区管理,直接放流未经中间暂养培育,平均体长在10mm以上的仔虾种苗,年平均加捕率可达5.26%,增殖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对虾无公害健康养殖要求“从水中到餐桌”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产品要具有“无污染”的特征。这将成为21世纪食品市场的主导发展方向。本文就如何做到对虾无公害健康养殖谈一些看法,供生产中参考。一、养殖环境管理要运用对虾生态学的原理来指导对虾无公害养殖生产,要求养殖场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由于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海上倾废的不当排放,导致海水污染严重,并且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措施还不完善,使对虾的质量安全不稳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对虾的出口贸易和市场消费,成为渔业发展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提  相似文献   

13.
凡纳对虾SPF种苗工程与集约化防病养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健康种苗的供给和虾病的预防。池塘培育凡纳对虾全人工繁育和连续传代技术的发展增加了我国人工养殖对虾种苗的可持续供给,减少对我国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等土对虾种类野生亲虾的捕捞。目前,我国每年生产30万吨以上的凡纳对虾,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但是,病害仍是我国对虾养殖业的主要威胁,尤其是病毒病原引起疾病的大规模暴发流行。我国凡纳对虾养殖业中最重要的病毒性病原是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桃拉病毒(TS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本报道了我国凡纳对虾SPF种苗工程和集约化防病养殖模式的最新进展。SPF种苗工程技术可以使繁育系统排除WSSV、TSV和IHHNV等严重病毒病原的侵害,提高凡纳对虾亲本和种苗的质量。改进的集约化防病养虾系统则是一种生物安全性更高防病更有效果和环境更友好的集约化养殖系统。  相似文献   

14.
本文测定了人工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细胞数生物量、优势种及其光合作用速率的季节变化,探讨了浮游植物、盐度等与对虾生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乔振国 《海洋渔业》2001,23(2):53-56
自1993年发生全国性对虾爆发病以来,我国的对虾养殖业在经历了几年的探索、徘徊之后,在各级政府和水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有关科技人员及养殖生产单位的努力下,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2000年全国养殖对虾产量20余万t,达到了对虾发病前的最好水平。认真回顾、分析我国对虾养殖业得以重新发展的各种因素,寻求其不足之处,对于这一产业的顺利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渔业科技产业》2007,(3):41-42
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湛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全国工商联承办的2007广东(湛江)国际对虾节水产食品安全论坛8月24日下午在湛江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次论坛内容包括了与行业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相关的水产品出口形势分析、水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对虾健康养殖技术等内容。论坛邀请了广东检验检疫局黄伟民副局长、上海水产大学孙琛教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何建国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7.
金桥对虾养殖场,是在浙江省平湖县水产养殖公司,县科委,金桥镇政府和上海水产大学等单位的支持和关心下,由金桥村党支部书记张勤余同志于1986年12月1日开始组阁对虾养殖场筹建组,聚集各方的人力和物力,在不到150天的时间里,就把250多亩的对虾养殖场建成投产了。对虾经过5个多月的精心饲养管理,平均亩产达到163.75公斤。这种高效率的建场经验,在江,浙一带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渔业信息》2010,25(8):29-29
7月4~9日,根据农业部有关通知要求,农业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在福建省开展今年第一次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  相似文献   

19.
张洁 《河北渔业》2010,(5):63-63
2010年4月20日,“第二届中国对虾产业发展论坛”上,作为经过了初审、复审、公示而入围全国20强的唐海县紫天水产有限责任公司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对虾种苗20强供应基地”荣誉称号,并颁发了牌匾。  相似文献   

20.
谈起罗非鱼种苗的市场混乱,中小鱼苗场往往成了业界人士的众矢之的,质量不稳定、售价低是他们产品的代名词。但不可否认,自罗非鱼产业兴起之际,中小型罗非鱼种苗场就一直存在。面对品牌苗的强势出击,还有资金实力雄厚、服务人员众多的饲料厂或加工出口企业日渐完善的产业配套,他们的处境可谓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无论如何,他们还活着。那么,他们肯定有自己的突围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