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遮阳防暑 1绿化降温。在兔舍周围栽种多种阔叶树木和葡萄等藤蔓植物.在舍间种植低矮的牧草.以遮挡阳光,减少太阳对兔舍的直接照射。据有关资料报道.每100公斤阔叶树的叶片.可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120000千卡。茂密的树林可遮阳。绿化面积比未绿化面积降低辐射热4~15倍。  相似文献   

2.
一、特征特性1,植株性状:植株生长势强,具有较强的分枝能力,株高60厘米左右,首花节位11节。2.果实性状:果为粗羊角形.青果绿色,单果重35—45克,果横径2.5—3厘米,果长18—21厘米,果肉厚0.3厘米,3心室,半辛辣型,商品性好。3.抗逆性:植株抗辣椒病毒病、炭疽病等多种病害,同时兼耐辣椒疫病。4.生育日数:从播种到商品果采收需要116天。  相似文献   

3.
《吉林农业》2007,(12):47-48
绿丰地豆王 该品种以春优一号为父本,东北优质地油豆优系一型为母本,历经多年配置杂交而成。其最大优点是熟期早、从播种到采收只需50天。丰产性强、品质好,株高40.50厘米,每株分枝5—8个、荚长17—20厘米、宽1.8—2.5厘米、无筋无柴、商品性好、抗逆性强、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东北、西北地区青荚采收后可复种一茬秋菜,南方地区一年可栽种2.3茬,亩产值2000—3500元以上,(供原种每斤24元.亩用种8斤,现优惠促销价每亩158元免邮费)。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2003,(5):44-44
株高230—245厘米,穗位高90厘米,株型紧凑,叶片窄、叶色浓绿。果穗简型,穗长19.20厘米,穗粗5.0-5.2厘米,穗行数14-16行,千粒重320—350克,出籽率为87%,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生育期为104—106天,抗倒伏。抗大、小斑病,抗黑粉病。  相似文献   

5.
1 整地 施底肥 在播种前1个月,大田翻挖40—50厘米深,或用深耕犁耕60—70厘米深,充分冻垡、晒垡,使土壤疏松。翻挖前,每亩撒施腐熟厩肥1500公斤、粪肥1500公斤和三元复合肥50公斤,翻入土内,与土充分混匀,然后把土垡打碎、耙平,按行距65—70厘米起小高垄。垄高15厘米、宽20厘米,耧细耙平,即可播种。播前,每亩撒施2.5%敌百虫粉1.5—2.5公斤,搂入表土中,以防治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6.
金丝瓜是我国稀有的特产药食两用瓜种类,又叫粉条瓜、搅瓜、粉丝瓜、面条瓜等。属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瓜体椭圆形,皮光亮、金黄。大种品种。一般瓜重2-3公斤。长25—30厘米,周圆45—50厘米,瓜肉厚2.5—3厘米。子房横径8厘米以上,纵径15厘米左右。种子长2厘米,宽0.1厘米,粒大而饱满,干粒重300克。  相似文献   

7.
吉烟9号     
选育单位:延边农业科学院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大田生育期110天左右。株形为筒型,叶为椭圆形。株高105.8厘米左右.茎围10.7厘米左右,节距5-2厘米左右、茎叶角度较小。可采叶数18—20片,腰叶长度66厘米左右.宽度31.1厘米左右,叶色绿、叶面较皱。苗期和大田生长势强、整齐,烟叶成熟特征明显。[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1、果实性状:果穗圆锥形。果穗大,穗长18—25厘米,穗宽12-14厘米,平均穗重450克,最大穗重1350克。果粒着生松,果穗大小整齐。果粒卵形,紫红色至紫黑色,成熟一致。果粒大,纵径2.23—3.63厘米,横径1.69—2.5厘米,平均粒重10.5克,最大粒重13.4克。果皮厚度中等,韧性大,无涩味,果粉厚,果肉脆,无肉囊,汁多,果汁绿黄色。极甜。每果粒含种籽1—3粒,多为2粒。种籽与果肉易  相似文献   

9.
沃野地豆玉     
《农村科学实验》2007,(4):46-46
新一代矮生早油豆新品种.种皮淡粉色.分枝多.白花.50天青角上市.单株结角40个左右,夹长18厘米,宽2—2.5厘米.豆角绿色无筋无柴.肉厚油亮.抗病性强.再生能力强,可结二茬豆角,亩产2000公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银狐吻尖而长,耳较大,四肢强健,体躯修长,尾巴粗圆,吻部、双耳背部、腹部和四肢毛色为黑褐色,背部及体位呈银色,尾巴尖为纯白色。成年公狐体长67—70厘米,重5.5—7.5千克:母狐体长62-67厘米.重5—6千克,每年1—3月发情配种.孕期52天左右,胎产3—8只.寿命10-15年.可利用年限6—7年,每年3—4月开始换毛.11月新毛成熟。银狐耐寒.严冬可在零下30—40℃气温下生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更正     
丰蒜一号是江苏省丰县蔬菜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大蒜新品种,较徐州白蒜表现为中早熟、生长势旺、耐寒、抗病、抽薹早、蒜头肥大、高产、优质等特点,属蒜薹蒜头两用型品种,适宜黄准流域秋季种植。该品种株高60—70厘米,假茎高25厘米左右、粗1.5—2.0厘米;每株有须根80~100条.长20~48厘米.粗0.07-18厘米.约2/3的须根分权;一生有叶12-14片.越冬时有6—7片叶。蒜薹长60-80厘米.红苞.尾长20~30厘米,粗0.42-0.63厘米.单薹重23~30克,易拔薹,脆嫩味佳。蒜头外皮略带紫色条斑,横径5.3—7.2厘米.大于5.0厘米的蒜头85%以上,单头千重50~80.2克,最重达360克以上,每头8-10瓣。全生育期215天左右,一般每亩产蒜薹750公斤,高产田达1100公斤以上。一般每亩产鲜蒜头2250公斤以上.高产田达3000公斤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黑麦草 是从日本引进的多年生高蛋白饲草。该品种茎杆直立光滑、株高140厘米.叶阔而长.长势旺盛。它适应性广.耐寒、耐旱、耐瘠薄,分蘖再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每年可青割5—8次.一般当苗高40—50厘米时开始收割.留茬5厘米.亩产鲜草10000公斤。  相似文献   

13.
黄栌 别名:黄腊林、黄腊炸子 科属:漆树科、黄栌属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6米,木材鲜黄色,含水率低,产区农民常作薪材,燃烧后易炸裂,故有“黄腊炸子”的俗名。树皮暗灰褐色,幼枝紫褐色,髓心白色。叶互生,叶柄细,长1—1.5厘米。叶广卵状圆形或倒卵形,全缘,长3—8厘米,宽2.5—6厘米。顶生圆锥花序,花萼5裂,花瓣5,长为萼片2倍,雄蕊5,花径3毫米,果序长5—20厘米,有许多不孕花梗伸长而成粉红色羽毛状。  相似文献   

14.
一、壮秧早插 4月初用1500倍液402药剂浸种72-96小时。高产攻关田育秧以塑料薄膜旱育秧为主,秧田田面平整,无土块,田面高差不超过1.5厘米。4月5-8日播种,秧田播量每盘要求100克种子,覆土达0.6-1厘米。壮秧标准:叶绿带黄,无病斑,苗高13—15厘米,3.5—4.5片叶,茎基扁粗,白根多,无黑根,秧龄28-30天。插秧期5月2-10日。插秧大田留有水层,划行带土插秧或带土机插,每667米^2 1.8—2万穴,每穴5-7株,667米^2基本苗9—14万株。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2005,(6):16-16
五星花又叫繁星花,属茜草科宿根性多年生草本花卉。一般株高30厘米至40厘米.茎直立,分枝力强,叶对生,披针形,叶端渐尖,长6厘米至8厘米,顶生聚伞形花序,小花呈筒状.花色5裂成五花角星形。故名五星花。五星花数十朵聚生成团.十分艳丽悦目。盆栽可布置庭院花台、花坛。若大量群植于园林,能获得美丽的景观,起到美化、绿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子成 《农家顾问》2013,(12):38-38
9901柳是近几年从旱柳实生苗中选育出的高大乔木柳树新优品种,速生性强,顶端优势明显,树干通直高大.树形美观.耐干旱又耐水湿盐碱.当年扦插苗米径可达3~5厘米.高度3~5米.生长速度超过常规柳树品种的30%。40%.可作为抗旱绿化品种在道路两旁及土山栽培。因其耐水湿耐盐碱.所以在湖泊滩涂、内陆低湿地和盐碱地也可栽培。是成材林与绿化兼得的速生柳树新秀。  相似文献   

17.
葛系豆科藤蔓植物.始载于我国汉代《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材。葛株全身是宝:它的花不仅晒干后可以直接入药,具有解酒醒脾作用,而且在其盛开时,呈一串串紫蓝色.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已被园林界列为新优绿化藤本植物,可用于庭院、街道路旁、公园等的攀墙绿化;其种子能榨油,  相似文献   

18.
三、香椿、黄秋葵、油麦菜 12月下旬将1年生香椿树苗按行距25~30厘米、株距3厘米左右密植于覆膜的保温大棚内。行距与走道垂直,方便浇水、施肥、除草,一座大棚330平方米可栽香椿树苗约2.5万株。香椿芽在翌年2月中旬开始采摘,4月底采芽结束.每栅2个多月内可采香椿芽800多公斤。2月下旬香椿芽每公斤市场价100~120元.4月底香椿芽每公斤40元.平均每公斤按60元左右计算,这一茬香椿芽产值达4.8万元左右。4月底采芽结束将香椿树苗挖出大棚用于绿化。  相似文献   

19.
付社岗  赵恩合 《农友》2002,(9):16-16
梨树自由纺锤形树体干高一般50-60厘米。中心干直立健壮,其上分布主枝12~20个,单轴向四周延伸,主枝间距20厘米左右,主枝开张角度70-90度,同方位主枝间距大于50厘米,主枝长度1.5—2.O米以上,主枝上直接着生中小型结果枝组。树高2.5—3.5米。适用密度80-110株/亩。早熟品种更适宜该树形。  相似文献   

20.
一、土肥水管理 1.秋施基肥10月20日后就可进行。肥料种类为迟效性的有机肥,包括机制有机肥和自行堆制农家肥等。用肥量以成年结果树每亩施用量为例:机制有机肥1-1.5吨,堆制农家肥1.5—2吨。施肥方式以沟施为主,在桃树两侧开深40厘米、宽30厘米左右沟,将肥料与挖出土混合后施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