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促进海南《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规范的完善,回顾《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的历史沿革,分析海南《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现状,基于海南《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现存的一些问题,对海南《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编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海南《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的规范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徐家清  代斌 《四川林业科技》2011,32(2):75-79,48
本文从征占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的技术层面和征占用林地行政许可的制度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反思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规范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使征占用林地可行性报告更好地服务于行政审批和森林资源管理的需要;完善使用林地行政审批的制度,减少征占用林地制度设计中一些缺陷,便于更加有效地进行林地的保护和利用,减少林地流失。  相似文献   

3.
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工作具有高度政策性、工作规范性、数据准确性、手段科学性的特点,其成果《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由正文、附件、附表、附图4部分组成,是使用林地单位提交申请和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审批的重要依据。该文总结了编制《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基本做法,分析了审核审批阶段滞后、用地单位政策不明、规范技术要求不细、使用小片林地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在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过程中,地理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使报告的图件制作工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得到有效地提升。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征。传统的编制办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监测管理需求,因此需要使用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信息处理技术。由于地理信息技术具有功能较大的图形编辑、数据可视化、拓朴错误处理的特点,结果直观准确,深受林业制图员的欢迎,值得推广和普及。现就地理信息技术在公路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中的应用过程的一些主要应用技术技巧进行了探究,并针对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重点工程使用林地都面临科学有效地编制可行性报告的问题。以成渝高速铁路建设重点工程为试点,研究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提前介入的相关技术和方法,结果表明:在重点工程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工作中,采用先期介入方法可行可靠,能够引导重点工程建设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林地资源,其应用可为我国林地现代化管理,以及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介绍广东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编制背景和编制要求。对个别人员认识不足,部分报告成果资料数据时效性不够强,过度依赖档案数据和遥感数据,一些采石采矿取土项目未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结论,未能客观反映项目违法违规使用林地情况,未能详细分析项目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林业生态红线情况等编制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端正编制态度,加强数据管理,认真开展调查,区别不同项目提出针对性结论,实事求是地反映违法违规使用林地情况,加强规划衔接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拟使用林地现状图是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林地资源管理,规范林业用地审批,本文以某建设项目占用征用林地为例,介绍了利用Arc GIS绘制拟使用林地现状图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图是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图件中最为重要的图件之一,为了实现征占用林地图件编制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文章通过运用ArcGIS软件针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图制作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利用ArcGIS软件中部分制图功能,保证了数据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了制图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块状”建设工程征、占用林地的主要特点,从资料收集、外业调查工作图制作、外业调查因子、报告分析重点、附图制作等五方面对“块状”建设工程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关键点进行总结,提出了各环节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的内业数据统计繁琐,工作量大,容易出错,工程技术人员迫切需要既能够提高统计速度,方便数据修改,又能够有效避免统计数据出错的数据统计软件.作者在分析了传统手工数据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软件开发技术、数据库技术,结合软件工程开发思想,完整地设计了从外业调查到内业数据分析处理再到报告形成的一整套使用林地可研报告编写的完整解决方案,就统计软件的设计思路、系统需求、系统功能、数据库设计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遗迹往往是历史射向现代的一束光.通过这束光,能把我们带往遥远的过去,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即是如此.在这里畅游,你会感觉到一种震憾,600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声会阵阵入耳,风起云涌的人民造反画卷仿佛历历在目,波澜壮阔的社会结构重组好似在一幕幕展开,甚至那忠贞不渝的帝王爱情也会令你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2.
杭州问茶 田园湖山风韵长 从北京出发,坐了一夜的火车,一到杭州,就立即走访浙江作家协会主席叶文玲先生,谈起杭州茶事,她回忆起西湖南山路国际茶人村品茶诗会的情景。在茶席中她兴致勃勃,出上联云:生生所好,相期于茶;古籍出版社王翼奇先生对出一联,岁岁为文,独言以纸;戴盟先生对曰:句句求新,记志以笔;诗会副会长张学理先生云:字字堪珍,最惜是墨;次日,王翼奇先生又打电话给叶文玲先生,另加两联,其一:款款之情,尽抒诸笔,其二:娓娓而谈,不绝如缕。杭州茶事诗意雅致如是。  相似文献   

13.
14.
遗迹往往是历史射向现代的一束光。通过这束光,能把我们带往遥远的过去,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即是如此。在这里畅游,你会感觉到一种震憾,600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声会阵阵入耳,风起云涌的人民造反画卷仿佛历历在目,波澜壮阔的社会结构重组好似在一幕幕展开,甚至那忠贞不渝的帝王爱情也会令你荡气回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影响防风带近距离防风效果的结构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北部半干旱风沙区为研究区,调查现有防风林带的距离防风效果,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冠层疏通度、冠下疏通度、林带宽度、栽植密度、林带与风向夹角、林带高和平均枝下高占林带高的百分比与距离带缘5倍树高处的风速降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防风林带近距离防风效果的主导因子为冠下疏透度、林带与风向的夹角和枝下高占林带高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林学会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林学会于 2 0 0 1年 1 2月 1 9日至 2 0日在四川农业大学举行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应邀参加研讨会的有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和四川省林业厅的专家、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导、部门负责人等共 3 0人。受四川省林学会理事长曹正其厅长的委托 ,副理事长、省林业厅副厅长杨冬生教授出席指导并作了学术报告。研讨会由学会秘书长张江陵高级工程师主持。四川农业大学为研讨会的顺利举办作了周详的安排。会议收到论文 1 9篇 ,有 1 5位专家发了言。大家围绕建…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五种处理方法 ,探讨综合保水技术对坡地苹果梨产量的影响程度 ,结果表明 ,五种保水技术均能提高土壤含水率、叶片含水率和苹果梨产量 ,而以措施A效果最好。试验从1995年开始 ,并于1996年11月通过吉林省科委鉴定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人工湿地的类型及其功能,进而说明人工湿地对蓄水防洪除涝、补充地下水、处理污水、提供食物、美化环境等诸多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近年来湖南林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的工作情况,总结了成绩,结合重点工程项目阐述了主要的示范推广模式,湖南省林科院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同时,指出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本文对四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背景、意义、内容、途径进行了论述,指出“把四川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应当包括森林、草地、农田、城市和河流五个子系统内容,采取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大工程治理战略,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群,发展无公害农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依靠科技和法制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