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引言 美洲大蠊正常情况下绝不感染念珠菌,除了本身的细胞性“免疫”外,体液中是否也存在着抗念珠菌物质呢?我们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开发抗人类念珠菌病的新药提供参考。 材料和方法 1.美洲大蠊饲育于27℃恒温室,取成虫采血后-80℃保存;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ATCC36232)为东京大学药学系微生物药品化学教室保存株。 2.活性测定:将血淋巴与念珠菌液于37℃反应2小时后涂抹于念珠菌的选择培养基《普通细菌培养基加入0.5%呋喃西林)平板,比较样品与对照的菌落数而求出抗菌百分率。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不同诱导源处理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L.)后对抗菌物质的诱导结果。结果表明,不同诱导源均可诱导抗菌物质的产生,但抗菌活性有差异。在供试诱导源中,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88)所诱导产生的抗菌活性最强,其次为溴氰菊酯。日龄10d以内的成虫诱导后的24h即表现抗菌活性,其中,10日龄以内的雄成虫抗菌活性比例以及诱导后的存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美洲大蠊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吉云  岳明  王涛  周文靖  许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48-149,190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确定美洲大蠊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黄酮提取条件,通过分析不同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等条件对美洲大蠊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与方法。[结果]通过试验分析得出美洲大蠊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25℃,提取时间12 h,料液比为1∶8(g/m L)。美洲大蠊黄酮含量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呈相关性。[结论]该研究对美洲大蠊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具有较高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美洲大蠊营养学试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领域,其他营养元素涉及极少。人工配合饲料的公开发明专利报道主要集中在美洲大蠊成虫与若虫的饲料原料选择与组成,且不同专利的配方思路有一定差异。文章介绍推动人工养殖美洲大蠊的营养与饲料研究与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提高人工养殖条件下美洲大蠊若虫的生产性能出发,分析了人工养殖环境温度、湿度、光照、营养与饲料、病害与天敌防控等因素对改善美洲大蠊若虫养殖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美洲大蠊从4月份开始活动,产卵高峰期发生在6月下旬至9月中旬,它喜欢于角落产卵,并有自食其卵的习性.用标准饲料饲养美洲大蠊,并提供足够的水,增大养虫笼容积,增设阻隔层,可降低美洲大蠊食卵率.  相似文献   

7.
盐提法提取美洲大蠊多糖工艺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盐提法对美洲大蠊多糖进行提取试验,为进一步开发昆虫药物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采取盐提法对美洲大蠊多糖进行提取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用苯酚-硫酸分光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实验因素对美洲大蠊多糖含量影响:盐浓度对美洲大蠊多糖影响最大,提取温度对多糖提取影响最小。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盐浓度为0.05mol/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结论:影响水溶性多糖提取条件为盐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等因素。盐提法提取时间越长,其细胞破碎越完全,多糖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8.
将396羽1日龄雄性黄羽肉鸡随机分置于4个处理中,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33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用2.0%、1.0%和0.5%美洲大蠊虫粉等比例替代基础日粮中的鱼粉,分2个阶段饲养至70d,进行屠宰、测定胸肌的肉质性状。结果表明:各处理组胸肌的pH值、滴水损失率、烹饪损失率及剪切力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美洲大蠊虫粉添加比例的提高,胸肌pH值、滴水损失率、烹饪损失率及剪切力均呈下降趋势(P0.05)。  相似文献   

9.
美洲大蠊的营养价值与饲用安全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洲大蠊的常规营养成分、矿物元素、氨基酸、脂肪酸及卫生指标进行测定,并与秘鲁鱼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美洲大蠊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63.1%和17.20%;含有18种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质,且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例为37.95%;美洲大蠊虫体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为主,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为主;主要卫生指标含量均低于饲料卫生标准中的安全限量,表明美洲大蠊可作为一种优质的功能性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10.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L.)抗菌肽杀菌作用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报道了美洲大蠊(PeriplanetaamericanaL.)抗菌肽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K88)的作用过程.电镜观察表明,美洲大蠊抗菌肽首先使细菌的外层及细胞质膜损伤,形成开口,导致内容物外泄而死亡,最后菌体崩解成碎片.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L.)抗菌肽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88)的作用过程.电镜观察表明,美洲大蠊抗菌肽首先使细菌的外层及细胞质膜损伤,形成开口,导致内容物外泄而死亡,最后菌体崩解成碎片.  相似文献   

12.
美洲大蠊粉对腹泻小鼠肠道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120只体重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1.35g·kg-1虫粉处理组、2.70g·kg-1虫粉处理组和5.40g·kg-1虫粉处理组。以盐酸林可霉素造腹泻小鼠模型,测定美洲大蠊粉对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观察肠黏膜及绒毛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5.40g·kg-1虫粉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的SOD值差异不显著(P>0.05),而二者与模型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5.40g·kg-1虫粉处理组的T-AOC比自然恢复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高15.47%和13.94%,差异显著(P<0.05);3个虫粉处理组的MDA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光镜与电镜下,3个虫粉处理组受损的肠绒毛和微绒毛均有恢复,以5.40g·kg-1虫粉处理组恢复最好。3个虫粉处理组的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美洲大蠊粉能降低腹泻小鼠血清的MDA含量,提高SOD、GSH-PX和T-AOC的活力,从而有效拮抗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美洲大蠊粉不仅能降低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而且能使发生病理变化的肠黏膜及绒毛修复完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性炭及大孔树脂两种脱色工艺对美洲大蠊脱脂膏的脱色效果,对比两种脱色工艺的优缺点。[方法]美洲大蠊脱脂膏用活性炭和大孔树脂脱色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固体脱色物,然后通过考察收得率、脱色率、蛋白保留率及脱色的操作过程,比较两种脱色工艺的有缺点。[结果]两种方法均能用于脱色。从收得率及蛋白保留率看,大孔树脂优于活性炭;从脱色率及操作过程看,活性炭脱色优于大孔树脂。[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若试验所需成分以蛋白为主,可采用大孔树脂脱色;若所需成分不是以蛋白为主,则可采用活性炭脱色。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的方法,研究了小麦粉、奶粉、干酵母粉等3种饲料成分对美洲大蠊雌成虫取食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美洲大蠊的产卵荚量为指标,3个组分的影响由大至小依次为奶粉、干酵母粉、小麦粉.结合不同配方饲料对美洲大蠊雌成虫其他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最终获得了美洲大蠊雌成虫的优化饲料配方组合方案:60 g奶粉、5 g干酵母粉和30 g小麦粉.  相似文献   

15.
美洲大蠊对低免疫力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环磷酰胺造低免疫力小鼠模型,再分别用低、中、高剂量的美洲大蠊粉给小鼠灌胃,研究虫粉对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血清溶血素含量、外周血CD4/CD8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虫粉组的血清溶血素含量和外周血CD4/CD8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中、高剂量虫粉组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比模型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说明美洲大蠊虫粉能提高低免疫力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吴少辉  刘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371-6373
[目的]探讨适合美洲大蠊中小分子多肽分离、纯化的Tricine-SDS-PAGE方法。[方法]通过比较Tricine-SDS-PAGE中,不同比例3种胶对小分子肽的分离效果,建立更适合小分子肽分离的方法。[结果]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一定程度上使标准Marker得到了初步分离,样品混合液均在分离胶、夹层胶和浓缩胶中有着不同程度的聚集,未能起到分离的作用。[结论]对于小分子多肽的混合样品,有待于进一步摸索更合适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方法或是其他更好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