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河南省农业病虫害的严重性河南省是个农业大省,有耕地1.05亿亩。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种类多,发生频繁,危害严重。据调查,我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近5000种,其中能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的就有200余种,常年发生面积3.2~4.0亿亩次(严重发生年份达5亿亩次以上),造成粮食减产10%~15%,棉花、油料减产20%~25%,瓜、果、菜减产30%~40%。经过防治虽减少了损失,但因防治面积小、效果差,仍损失粮食5%~7%,棉花7%~10%,油料15%。据重点调查测算,全省因病虫草鼠危害,一般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25亿元。如1985年因小麦赤…  相似文献   

2.
鼠害为患,已成为世界性的灾害,它不仅传染疾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糟踏粮食,造成农作物减产。根据联合国粮棉组织(FAO)报告,全世界农业因鼠害造成损失占农作物总产量的10—20%,其价值达170亿美元(1975年)。我国80年代中期以来,农田鼠害每年发生面积超过3000万公顷,损失粮食150亿千克;乐都县鼠害发生面积2.67万公顷,严重为害面积达0.67万公顷,年造成粮食损失500多万千克。  相似文献   

3.
蔡涛 《福建农业》2006,(7):22-23
近年来,农作物大田鼠害呈上升态势,泉州市年发生面积在1.2万亩左右,据泉州市鼠情监测统计显示,2005年7-9月,泉州市农作物田间鼠密度为13.5%,大大超过了防治指标,造成的粮食减产一般在6%-11%,个别严重的损失达15%,严重威胁农作物安全生产。因此,开展大面积农作物大田秋季灭鼠工作,是全年灭鼠工作的关键,对于控制全年害鼠数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保证农作物安全生长,而且可以保证农作物稳产丰收。为了科学合理、安全灭鼠,现将有关鼠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我省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存粮,给老鼠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生态环境变化,鼠类适应性广,繁殖力强等原因,致使农田害鼠数量猛增,有些地方农田害鼠的危害程度已超过农作物病虫的危害。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年发生鼠害面积达2800万亩左右。1982年全省因鼠害损失粮食10亿公斤。1983年虽经积极防除鼠害,粮食损失仍达6.5亿公斤。为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鼠害,我们在全省三十二个县比较系统地开展了鼠情观察、测报和防除试验示范。初步摸清我省农田害鼠  相似文献   

5.
农区害鼠是威胁青海省农牧业生产、农牧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有害生物之一。全省农区农田年发生鼠害面积约450万亩,农舍年发生约66万户.害鼠主要种类有黄胸鼠、小家鼠、长尾仓鼠等26种。平均鼠密度6.63%。鼠害造成的粮油年均损失约为5.5万吨,折合人民币约1.65亿元,极大制约了青海省农业发展,影响了农民增收。为了进一步摸清害鼠对农户储粮造成的损失程度。2013年3月-4月底在省内部分地区的农户家庭开展了人户调查工作.调查了3州1地1市共13个县(市)32个乡镇64个村662户农户。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鼠类对农业、林业、畜牧业、工业都会造成严重危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发生于农作物的整个生长与储藏期,主要是取食危害,其次是打洞等危害,另外,其尿粪会污染食物。据估计,全世界因老鼠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相当于一些贫困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每年吃掉的粮食相当于粮食总产量的5%,可供2.5亿人吃1年。在我国,农田鼠害年发生面积3~5亿亩,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鼠害造成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减产10%~20%,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减产20%以上。同时,鼠类还能传播鼠疫、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多种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7.
农区害鼠是威胁我省农牧业生产、农牧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有害生物之一。全省农牧区各类鼠害发生面积约12400. 05万亩,其中农区农田年发生鼠害面积约450万亩,农舍年发生66万户左右,平均鼠密度地上鼠6. 63%,地下鼠1. 84只/亩;鼠害造成的粮油年均损失约为5. 5万吨,折合人民币约1. 65亿元,极大制约了我省农业发展,影响了农民增收。本文主要介绍松田鼠在我省的发生与防治情况。  相似文献   

8.
鼠害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由于自然生态受到严重破坏,鼠类的天敌逐年减少,鼠害日趋严重。目前,全球“鼠口”大爆炸,总数已超过300亿只,是人口总数的55倍。每公顷发生鼠害的农田,一般要损失粮食1500kg,全球每年被老鼠吃掉的粮食足可以养活两亿人口。我国人口12亿,老鼠数量将近40亿只。据世界粮农组织统  相似文献   

9.
广东稻田的主要害鼠有黄毛鼠(Rattus rattoides)、板齿鼠(Bandicota indica)、小家鼠(Mus muscul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据调查,1只成年小家鼠1晚取食稻谷3~4克。而1只黄毛鼠或板齿鼠、褐家鼠、黄胸鼠1晚一般取食稻谷15~50克。这4种害鼠都咬断稻株,造成严重损失。1只板齿鼠和1只黄毛鼠1晚分别咬断孕穗期稻株161~185株和62~70株,分别损失干谷402~465克和154~175克,为1只小家鼠危害量的33~154倍,由此可见鼠害对稻田的危害非常大,很有必要制订防治鼠害的有效措施。现将防治稻田鼠害的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鼠类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的健康和生活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据估计,世界每年因鼠害损失的粮食有5000万吨之多,够1.5亿人一年的口粮。1982年安徽省因鼠害损失的粮食达20亿斤。鼠类还盗食树籽,毁坏幼苗咬断树根,常造成4~8%的树木枯死。上海某工厂因鼠窜入高压开关造成短路,停电停产,损失一千多万元;北京地铁也多次因鼠害造成停电事故。一些地方由老鼠传播的疾病也有所上升。最近,中央负  相似文献   

11.
高台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危害发生情况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有1200余种,还有猖獗的鼠害和恶性杂草,主要农作物病虫鼠害达1500多种,因病虫害造成的减产达到我国粮食总产量的10%以上,按我国年产粮食5亿t左右计算,每年损失粮食约5000万t,按每人年消费粮食200kg算,就是间接的损失了1~2亿人的口粮。特别严重的有几十种,它们此起彼伏地频繁发生成灾,在各地造成大量损失,是阻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据资料介绍,甘肃省2007年共发生各类病虫草鼠害686.83万hm^2次,占发生量的91%,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农田鼠害发生和危害呈周期性上升趋势,发生面积不断扩大。1994年农田鼠害发生面积85万亩,占总播面积的33%,1995年发生面积182万亩。占总播面积62%。全盟农区鼠害呈中等偏重,局部地区呈重发生程度。损失粮油5%~10%。据1994年春调查,正镶白旗星耀乡双山村小麦地有效鼠洞达49个/公顷,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以来,景宁县农业局在澄照乡三石村、渤海镇旦水等地试验示范和推广“马铃薯-稻(鸭)-菜”种养模式25.2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经过有关部门验收,每亩收马铃薯(鲜薯)1674千克,稻谷582.1千克,鸭(12.2只)13.5千克,冬菜4217千克,以当时当地市场价计算,年亩产值达8160元,比原马铃薯-稻二熟制,增加产值4790元。  相似文献   

14.
粮食生产不仅要依靠良种和栽培水平,还需植保技术才能保证收成。由于长期不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我国作物的病虫草鼠害发生极其严重。据统计,全国14亿亩耕地上,病虫草鼠害的年发生量达30亿亩次。重要农业害虫有700余种,各种作物病害500多种,重要杂草100多种,重要害鼠50多种。如果  相似文献   

15.
1981年,我国仅据18个省的不完全统计,农田鼠害发生面积达1亿亩;1982年为3亿亩,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我们在进行自然疫源性疾病调查及防病灭鼠工作中,对农田害鼠的种类及常见种种群数量、季节变动问题作了调查,并注意收集和调查了农田鼠害事例,归纳整理报道如下:一、我省农田鼠害几个事例农田鼠类以植物的绿色部分及种子为主要食物。春季刨食播下的种子,夏季啃咬田苗及作物的茎秆,秋季盗食果实,这是对农田为害的一般特点。不同鼠种因其生活习性不同,其为害情况也不一致。我们调查了几个典型鼠害事例。  相似文献   

16.
1基本情况 鼠害常年对西昌市粮食产量造成的损失在5—10%,对经济作物造成的损失在10-20%。鼠害在危害农业、畜牧业、工业、建筑业等的同时还传播疾病。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鼠传疾病在农村地区的发生、传播将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影响控制鼠种群的变化,从而降低或控制鼠害。  相似文献   

17.
1.世界贮粮问题的严重性及其新动态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粮食在贮藏过程中的损失是十分严重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50个国家所作的调查,全世界贮粮的损失率平均达8—10%左右(其中虫耗约占5%,霉变约占3%),在一些热带国家甚至高达50%。粮农组织还指出,现在全世界每年在贮藏过程中白白地损失掉的粮食,可供4亿5千万人整整吃一年,数量惊人。  相似文献   

18.
据测算,我国粮食在产前、产中、产后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大致相当于总产量的1/5。——我国用种量200亿公斤,约占总产量的5%,如果推广精量播种,全国每年即可节约65—100亿公斤种子粮。——我国发生病虫草害面积年约38亿亩次,经防治后,仍损失粮食140多亿公斤。鼠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则达几百亿公斤。每年因仓库不足而露天存放的粮食在350亿公斤以上,其中霉烂变质的有数亿公斤。——据调查,全国城镇居民,一年浪费10—15亿  相似文献   

19.
农区鼠害是威胁农业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区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以及生态条件的改变,农区鼠害的种群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鼠害密度逐年增大、危害日趋严重。据统计,我区农田鼠害发生面积达总播种面积的37.5%左右,农田鼠害密度有效洞最高达到11.7个/666.7米2,农舍阳性率达82%。造成的粮食损失在10~20%,局部地区损失高达50%。鼠害已成为我区当前农业生产上一个迫切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害鼠数量逐年上升,危害日趋严重。据统计,扬州全市883.7万亩农田,鼠害面积达539.1万亩,占61.0%。作物全生育期均受危害,据全市典型调查推算,每年因鼠糟踏的粮食达9700万公斤,严重的地区超过作物病虫危害的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