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邮购茶苗,小花场与大企业各有利弊。有次我向某小花场邮购复色‘洒金宝珠’茶苗。花苗如期寄来了,乍一看真满意!系用长枝扦插成活1年的小苗,已有17厘米高,根系发达,生机盎然。供货方扦插时所用介质疏松(木屑、椰糠之类),起苗时连同介质挖起,主根、分根、根毛毫无损伤。移植这种高水平的茶苗,可100%成活。苗的质量虽没得说,初看形、色、边齿也都对,但再细看叶脉细纹,不禁恼火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提出适宜北方茶区茶树的扦插繁育技术,为抗寒茶树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撑。以无性系茶树品种‘中茶108’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激素种类、插穗状态、浸蘸浓度和时间等因子对茶苗发育和扦插成活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最优组合为A1B3C3D3,即插穗清水浸泡,扦插前浸蘸200 mg/L IBA 30 min,成活率达81.3%;4个扦插因素产生的效应由主到次依次为激素种类、插穗处理方式、激素的浸蘸时间、激素浓度。不同激素种类处理下,地上部发育指标显示IBA+NAA处理有利于叶片数量和干重增长;由茶苗根系发育情况表型观测可知,IBA+NAA处理根类组成较合理,有利于根系中一级侧根、延长根和吸收根的协同生长;由根系发育指标分析可知,IBA+NAA处理最大程度地促进了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和生物量的增长。由此确立最优扦插组合为插穗斜削后立即清水浸泡,扦插前用激素组合IBA(200 mg/L)+NAA(200 mg/L)浸蘸30 min后迅速插入基质。在此扦插组合下,27个茶树品种的扦插繁育特性差异较大,扦插成活率最高为91.1%,最低仅为12.17%,高于80%的有11个。研究结果在北方茶树扦插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能够为茶树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苗木栽植前水分损失,提高栽植成活率,筛选适宜的药剂蘸根处理配方;采用不同复配药剂对柠条苗木进行蘸根处理后进行晾晒,测定不同晾晒时间后的苗木含水量、电阻值、根系电导率以及栽植成活率。结果表明:随着苗木晾晒时间的延长,苗木累计失水率增加,电阻值、根系电导率增大;采用外源药剂处理苗木,能够减少苗木在晾晒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提高栽植成活率;试验采用的几种药剂配方中,处理Ⅲ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三、栽培技术 (一)定植 1.苗木目前我国切花月季苗木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嫁接苗:这类苗根系发达,长势旺盛,成苗迅速,栽种3—5个月即可产花,故在切花生产中普遍采用。②扦插苗:成苗时间较长,且由于有些品种自生根系较差,一般长势不旺,在切花苗生产中较少采  相似文献   

5.
<正>茶园机械凿洞移植与人工开挖移植相比具有苗木适度深植、成活率高、抗旱性和抗逆能力强等特点,尤其适合于山区及水源条件差的地区或雨量少的秋冬季、早春进行茶苗移栽。种植后至正式投产前的幼龄茶园对不良因素的抗御能力较弱,容易遭受旱涝、病虫草害、冻害等方面的影响,造成缺苗断垄和低产,以下介绍如何趋利避害加强管理,创造有利于茶树苗木的生长环境条  相似文献   

6.
长期物候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云南山茶生长的温度为18℃~24℃,长时间超过32℃,则生长受到抑制,长时期在-5℃以下云南山茶将发生冻害。最适宜云南山茶生长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为丰富繁殖技术,解决云南山茶繁殖方法的滞后、繁殖技术单一的问题,云南楚雄农校对云南山茶进行了扦插试验,在扦插试验过程中,引入了科技含量较高的控温控湿设备,使云南山茶扦插苗始终在扦插基质温度不低于20℃,拱棚内空气温度18℃~30℃,拱棚内空气湿度大于80%的一个适宜温度和湿度环境中生长,提高了云南山茶扦插苗的生根率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种子》2019,(3)
为提高西藏地区银白杨扦插生根率,以西藏3个地区(拉萨、山南和林芝)的银白杨为试验材料,采用ABT 2号生根粉,设置3个浓度梯度(100,200,300 mg/L),以清水为对照(ck)组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2,4,8,12 h,进行扦插生根试验,研究生根粉不同处理方法对西藏地区银白杨的愈伤组织形成、根系生长特征的变化规律及其苗高地径与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BT 2号生根粉对银白杨扦插生根与生长有显著影响,处理时间2 h时3个地区均表现最好;所有处理组合中,处理2 h,浓度100 mg/L时,拉萨地区银白杨生根率最高(50%),生长状况最好,这说明在生产中,拉萨地区应为银白杨苗木培育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8.
笔者多年来在水育苗的移植过程中发现:水育苗和沙床育苗移植的最佳时期截然不同。沙床育苗,其根系越老(呈茶褐色),须根越发达,移植成活率越高;而水育苗,则是出根前移植,比出根后移植成活率高。如1996年将水育月季苗在有2~3条白色根(长3~4厘米)时移  相似文献   

9.
李光涛 《茶业通报》2005,27(3):115-116
水稻田加塑料膜密闭的育苗方法育出的茶苗移栽成活率较低(65%),虽然每年出圃的茶苗数量在增加,但茶园面积并没有大幅度增加。作者研究一种低成本培育壮苗的育苗方法。1材料与方法研究材料为云南省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云抗10号和云抗14号。试验方法为:①传统的茶苗扦插方法(竹篾笆覆盖遮荫,每天人工浇水);②近年的茶苗扦插技术(塑料膜覆盖苗床扦插法);③浸水扦插育苗法;④茶树全光喷雾(水)扦插法。2结果与讨论2.1传统的茶苗扦插方法其过程是苗床的整理、铺红土、扦插、遮荫。由于荫棚采用竹篾笆,作者采用直径1cm的钢筋做荫棚架,搭成50~70cm…  相似文献   

10.
老茶棵和肚龄茶叢的根頸处萌发出来的細嫩枝梢,茶农叫它“奔鸡胯”。1958年安徽省金寨县苏口茶場用“奔鸡胯”茶稍直栽和苗圃培育的試驗,直播1.5亩,90%以上成活,苗圃培育0.7亩,成活率60—70%左右。1959年6月2日檢查,实测一般棵高16—18厘米,树幅14—16厘米,新梢14—16根新梢多的有  相似文献   

11.
月季走廊     
笔者经几年实践,认为月季的单芽全光扦插育苗是家庭养花繁殖的一种简便方法,所育之苗,适应性强,移植成活率高。6—7月份的扦插苗,当年即可见花。 1.扦插基质:用清筛的风砂土或河砂,和直径18—22厘米的花盆,瓦块堵盆孔,以防砂子漏出。砂子入盆后浇透水。 2.扦插时间:实践证明,在我处6—7月份为最理想,因其外界气温已达20℃以上,昼夜温差小,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云南西番莲扦插苗的质量,筛选适宜于培育西番莲扦插苗的基质,以红壤、椰糠和河沙为基质原材料,研究单一或复配10个不同配比的基质对西番莲扦插育苗根系的影响,并进行育苗成本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对西番莲扦插条的生根率有显著影响,扦插后45天,红土:椰糠=3:7和红土:椰糠=5:5的配比方式,西番莲扦插条的生根率最高,分别为(76.67±6.67)%和(74.44±12.62)%。红土:椰糠=7:3、红土:椰糠=3:7、红土:椰糠=8:2和红土:椰糠=5:5配比下根系数量较多,根系数量均在20根以上。椰糠、红土:椰糠=5:5的根系较长,最长根系均达到5 cm以上。综合考虑不同基质处理下西番莲扦插苗的生根率、根系数量和最长的根系长度,以及基质成本,建议在生产中推广使用红土:椰糠=5:5的配比。  相似文献   

13.
以金花猕猴桃为试材,观测不同基质对扦插苗根系性状和叶片性状的影响,以筛选出金花猕猴桃扦插繁殖的最佳基质。结果显示,不同基质对金花猕猴桃生根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其中以在培养土为基质的生根率最高,达93.02%;其次是珍珠岩+河沙(84.31%),河沙+苔藓(70.89%);生根率最低的基质是石英砂,仅42.04%。在培养土基质中,扦插苗的根长、根粗、侧根级数、根系干重、根系总长、根系总表面积、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干重等指标均表现最优,长势明显优于其他基质,且扦插苗一年内可形成径粗0.8~1.0 cm、高1.5 m以上的植株。因此,培养土是金花猕猴桃扦插繁殖的最佳基质。  相似文献   

14.
笔者经几年的试验发现:用密集沙袋扦插月季,扦插及移植成活率都几乎高达100%。而且方法简单,生根迅速,移栽时无缓苗过程,生长繁茂,更适合批量育苗。具体方法如下: 一、选取插穗 9月下旬~11月下旬,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上选剪腋芽饱满的枝条,最好是花谢后一周剪下。先去掉梢部,再从下往上每隔8~10厘米(约2~3个节)剪断,每枝段为一插穗。剪截时上剪口宜在芽的上方0.2厘米处(平剪),下剪口宜在  相似文献   

15.
苏州市园林苗场经过多年实践和各种方法的试验,证明雪松全光扦插育苗比用其他方法(如用塑料膜封闭育苗等)省工省料,易于管理,成活率高,且有保证。所育之苗对自然界适应性强,以后移植定植成活率高。雪松全光扦插育苗的具体方法是: 一、作床和基质:头年冬深翻土地,以便冻松土壤,减少虫菌。翌年扦插前作东西向苗床,床面大小看立地情况,可长可短;床面要求平整土细,畦高20厘米左右,上面再铺过筛的山泥土6—7厘米,作为基质(即整个畦高25厘米左右)。步道(即沟)宽40—  相似文献   

16.
茶树繁殖中短穗扦插育苗是目前茶树繁殖的主要方法,亦是工厂化育苗的主要手段,但存在扦插成活率低、生根慢等缺点。本研究将赤玉土和鹿沼土基质应用于茶树扦插育苗中,以前人研究的较好的育苗配方为对照,旨在研究一款适应性强、扦插成活率高的茶苗扦插基质。结果表明,赤玉土:鹿沼土:腐叶土=5:2:3(V/V/V)抽芽时间最早(10天),较其他处理提前5~8天;生根率最强100%,显著高于蛭石:泥炭土=1:2(V/V);生根效果最长(10.76 cm),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基质配比为赤玉土:鹿沼土:腐叶土=5:2:3(V/V/V)的处理极大限度地促进了茶苗根系总根长、须根数、地径和生物量的增长,茶苗整体表现最为优异,具有生根快、抽芽早、繁育能力强、成活率高、应用性强等优点,是一种可以用于茶树扦插育苗的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17.
家庭扦插八仙花,由于温湿度不便控制,常插条枯萎,成活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摸索了一种操作简便、可以大大提高扦插成活率的方法——套盆罩袋法。此方法的优点在于:①废物利用。扦插盆为废旧的一次性塑料杯,随手可得。②扦插成活后根系在塑料杯内紧抱成团,移栽不伤根,几乎无需缓苗即可转入正常生长。③由  相似文献   

18.
6—8月,在花谢之后,剪取花下绿枝,截成15—20厘米长的带叶插条。将基部浸于1000ppm的自制生根剂(主要成分有吲哚丁酸、维生素、氨基酸、硫酸亚铁、硼酸和磷酸二氢钾等)溶液中处理1分钟,而后在全光自动喷雾苗床中扦插,基质为河沙,深度2.5—3厘米。插后7天,插条基部切口愈合,皮部有多数根原基发生。插后15天,插条皮部生出大量不定根,生根率高达100%,单枝平均生根15条,根长0.5—2厘米。移栽后成活率达95%以上。此法比常规月季扦插生根快、发根多、周期短。  相似文献   

19.
窄冠速生刺槐扦插繁殖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插条和插根育苗,研究了优良无性系窄冠速生刺槐的扦插繁殖技术。结果表明,窄冠速生刺槐插根成活率达85%,年平均高、径生长量分别为218.7、2.134 cm。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将插根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即成活期(3月10日~5月9日)、生长初期(5月10日~5月31日)、速生期(6月1日~9月30日)、苗木硬化期(10月1日~11月10日)。杆插比枝插成活率高,以500 mg/L IBA浸泡粗壮插条30 s后扦插于石英砂床内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3.2%。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石英砂 500 mg/L IBA 粗枝为扦插育苗的最优组合,基质对成活率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20.
香艾又名芙蓉菊也叫玉芙蓉,藜科,为灌木。香艾的获取,主要靠人工扦插繁殖。最佳是在2月底至5月底,秋季一般10月至11月中旬。结合给香艾剪枝整形,将多余的枝剪下来作扦穗,枝条不应过长,一般7~8厘米即可,土壤要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细沙土,为提高成活率,苗木扦插后,应注意遮荫,并且用喷雾器时常向扦插苗木上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