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棉花精准直播技术在洞庭湖区的研究与应用,并详细介绍了其栽培技术.实践表明进行棉花精准直播技术可节省人工45~75个/hm2,节省肥料20%左右,增产10%左右,提高投入产出效率24.1%左右.  相似文献   

2.
为了棉花生产的轻简化.以晶华棉116为例,设置了增效缩节胺(DPC)不同浓度(90 g/hm2、180 g/hm2、270 g/hm2)处理进行棉花打顶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喷施DPC能够控制棉花新生主茎长度和株高,提高籽棉产量、单铃重和断裂比强度;中低浓度(90 g/hm2和180 g/hm2)处理对棉花单株结铃数、衣...  相似文献   

3.
自 1 992年以来 ,我国黄河流域棉区遭受严重的棉铃虫危害 ,棉花产量急剧下降 ,棉农损失严重。近年来 ,棉铃虫的危害已由北方棉区迅速扩展到了长江流域。 1 995~ 2 0 0 0年我省棉铃虫的危害逐年加重 ,据不完全统计 ,造成棉花减产由 1 5%已上升到 3 0 %以上 ,特别是 2 0 0 0年我省棉铃虫危害的重灾区 ,棉花减产达到 60 %以上 ,个别丘块籽棉产量不足 750 kg/ hm2 。农药成本达 1 50 0元 / hm2 以上 ,增加农药成本40 %以上 ,高的达到 2 2 50元 / hm2 以上 ,即加重了环境污染 ,人畜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特别是瓜、菜、玉米套作地 ,长期受到农药…  相似文献   

4.
棉花是江西省彭泽县的传统产业,常年种植面积在13khm^2以上。而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因子除市场供求关系外,就是自然灾害因素,自然灾害因素中病虫为害对棉花影响较大,但病虫为害可以人为予以减轻或控制。为此有必要总结江西省彭泽县2009年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检验江苏省南通市金桥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健桥牌有机肥在棉花上的效果.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通过应用配方化肥与该有机肥不同用量配施作棉花的基肥试验,比较棉花产量和效益.结果显示,在施配方氮磷钾化肥折N、P2 O5、K2O用量分别为281.25、72.00、126.00kg/hm2下,再增施健桥牌有机肥9000~10000 kg/hm2获得的棉花产量和效益最佳,增施有机肥有利于增加现蕾和结铃.  相似文献   

6.
棉花超高产群体质量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棉花皮棉产量在 1875kg/ hm2 以上的超高产研究结果表明 ,在棉花生长过程中 ,必须具备较高的群体质量。在 7月 30日~ 8月 31日结铃盛期内成铃强度需在 1.5万个 / hm2 · d以上 ,中后期成铃率4 0 %以上 ,果节数 30 0万~ 315万 /公顷 ,最终成铃数 112 .5万 / hm2 以上。叶面积载铃量在 2 9个 / m2 以上 ,叶铃比 (叶片数与成铃数之比 ) 4∶ 1。而栽培技术的关键是适当降低密度 ,保持适宜的群体起始量。加大肥料投入及适宜化控  相似文献   

7.
甜菜夜蛾以前是棉花病虫防治上的兼防害虫,也就缺少筛选对路农药防治,而近年来甜菜夜蛾在各地的发生趋势上升(2009年8~9月就在江西省九江县的江新洲大发生),成为棉花病虫防治上的主防害虫.为更好地了解不同试验药剂对棉花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对路农药,更好地防治甜菜夜蛾,2009年9月江西省九江县农业局植保站在九江县江洲镇槐洲村用100 g/L甲维盐·毒死蜱乳油等8种药剂进行了防治棉花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为防治甜菜夜蛾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非传统小麦套种玉米耕作技术于1999年引入西北,经过几年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效果①充分利用西北优越的自然资源,开发出新型种植模式.在北疆天山一带小麦一年一熟区,利用本技术增加≥10℃积温500℃·d,实现一年两熟,增收一季玉米,套种玉米产量6 468 kg/hm2,增益3 580元/hm2;南疆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改为小麦套种玉米,增产2250kg/hm2,增益3 2693元/hm2.②解决了棉花早春烂种、死苗问题.利用控制种子延迟发芽技术,将高分子材料包膜棉花种子,早播晚出,既保住了墒情,又解决了烂种和早霜死苗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球棉花生产60年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50/1951到2009/2010年度的60年时间里,全球棉花单产增长了1.62倍,近60年的增长率为1.94%,近30年的增长率为1.09%。全球棉花总产增长1.60倍,近60年的增长率为1.92%,近30年的增长率为1.18%。同期,全球棉花收获面积保持相对稳定,在3000万~3667万hm2之间,波动幅度为2.6%~6.4%。据分析,全球棉花总产的增长95%源自单产水平的提高,另约5%来自面积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安徽东至县棉花缓控释肥高效施肥技术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司尔特牌"缓释肥和"红四方"牌控释肥配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东至县土壤肥料部门提出的施肥方法在安徽东至县进行大田示范比较,以考察棉花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等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总施肥量是N为360 kg/hm2、P2O5为90 kg/hm2、K2O为225 kg/hm2)比处理3(当地常规施肥,CK)增产0.86%、增收2061.5元/hm2(其中肥料投入节省610.5元/hm2,减少用工费用1200元/hm2),节本增效明显,适合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据农业部门统计 ,2 0 0 1年湖南省棉花播种面积 1 4 .6 7万 hm2 ,总产 4 40万担 ,单产1 50 0 kg/hm2 ,比上年增加 1 32 kg/hm2 ,棉花单产是历史上最高的一年。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棉花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湖南棉花如何发展 ,这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当前国棉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 2 0 %左右 ,而且全球棉花资源产大于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不能指望用提价的办法来刺激农民种棉的积极性。从长远看 ,棉花价格还可能下跌。对此应当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不能束手无策 ,听之任之 ,要主动出击 ,提高植棉科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安徽省地区棉花的最佳施肥量。[方法]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棉花肥效试验,探索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得到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结果]根据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N 264.75 kg/hm2,P2O590.45 kg/hm2,K2O359.55 kg/hm2,最佳产量4013.40 kg/hm2。综合分析不同的施肥量,当地中等肥力田氮、磷、钾推荐量分别为N 301.65 kg/hm2、P2O589.55 kg/hm2、K2O 391.65 kg/hm2。[结论]研究结果为科学指导棉花施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豫东南地区从事棉花杂交制种始于1997年,由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周边2个村安排杂交制种5hm2,由于第1年技术不熟练等因素,最终成功制种面积为4 hm2,平均生产杂交种子产量2 100 kg/hm2,最高单产2 700 kg/hm2.制种成功的棉农获得90 000元/hm2以上的收入,是种普通棉花经济收入的4~6倍.1998年再安排棉花杂交制种66.7 hm2,制种成功率90%以上,且产量高,纯度好,棉农因收入高而制种积极性高.随着杂交棉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国内棉花科研及种子经营单位陆续进行棉花杂交制种生产,2003~2007年规模化棉花杂交制种面积达2 000 hm2左右,主要集中在河南周口及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西省的棉花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发展很快.近期虽然植棉面积因市场因素影响而减小到6.67万hm2左右,但棉花总产量却比"六五"、"七五"时期增加一倍,超过10万t.尤其是棉花单产大幅度提高,比"六五"、"七五"时期分别增长150.46%和82.58%,特别是2007年和2008年突破1500 kg·hm-2大关,分别达到1573.2 kg·hm-2和1652.7 kg·hm-2,充分证明和显示出江西省科学植棉达到很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湖口县地处长江南岸,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口处,是江西植棉大县之一.21世纪初,该地区以常规棉种植为主,抗虫棉、杂交棉种植少,全县棉花平均密度达到52 500株/hm2;之后随着抗虫棉、杂交棉的普及种植时,其密度在27000株/hm2左右;2007~2008年湖口县平均栽植密度只有16 500株/hm2,甚至个别地块出现密度不到10 000株/hm2的现象.2009年湖口县实施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在其影响下,全县平均密度有所提高,示范区密度达到22 500株/hm2,全县平均密度也达到18 000株/hm2.为了展示棉花合理密植的增产效果,湖口县农业局于2010年在"万亩"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武山镇)进行了棉花合理密植展示示范,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澳大利亚棉花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病虫防治体系、防治经验和澳洲植棉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8~2014年江苏省东台市连续7年实施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取得了创建区内7年平均皮棉单产1780.5 kg/hm2,比全市大面积平均单产高585 kg/hm2,增产48.9%。作者总结了项目实施的主要技术措施和灾后应变管理措施,并浅述了实施体会。为今后棉花生产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8.
"南抗9号"是南京红太阳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经过2004~2006年的试种、示范,已在本地棉区表现较好,发挥出较高的经济效益,比当地主栽品种"南抗3号"年平均增产10%以上,"南抗9号"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在南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质量分数为50%,水剂)在棉花控旺防徒长、增产等方面的调控效果,于2020年以新陆中82 号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对照药剂25%(质量分数)甲哌水剂180 mL·hm-2、人工打顶和清水喷雾为对照处理,研究了喷施矮壮素60(低剂量)、90(中剂量)、120(高剂量)、180(超高剂量)mL·hm-2,对棉花顶芽、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矮壮素处理均能抑制顶点生长,降低株高,使棉花株型紧凑。其中,使用50%矮壮素水剂120和180 mL·hm-2处理对控制棉花旺长的效果最明显:棉花顶芽枯死率达到100%,采收期棉花株高为74~79 cm,显著低于对照药剂处理,与人工打顶效果无显著差异。50%矮壮素高剂量和超高剂量处理可以使棉花株型更紧凑,并且均具有增产效果。因此,在生产应用中,可以使用50%矮壮素水剂120~180 mL·hm-2对棉花进行化控。  相似文献   

20.
全国棉花氮肥施用技术联试江西点2010年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实施全国棉花氮肥施用技术联合试验江西点2010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磷钾施用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施氮水平时产量及效益影响较大,无氮处理平均子棉单产1599 kg/hm2,比各施氮处理分别减产99.3%~129.1%.达极显著水平.产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呈抛物线走势.经济效益亦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抛物曲线,各施氮处理比无氮处理依次增值16 461元/hmz、18 846元/hm2、17 541 元/hm2、9 162元/hm2、19 653元/hm2.以施纯氮300 kg/hm2增产增值效果为好.而且结合施用有机肥效果更佳.且得出氮肥效应方程拟合:y=1 613.694+15.795 0X-0.591 207X2+0.006 563X3,最高产量施氮量为300.9 kg/hm2,最高产量达3 592.5 kg/hm2,经济最佳施氮量288.9 kg/hm2,经济最佳产量为3 590.6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