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因枪介导的高羊茅基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高羊茅( 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 ) 种胚离体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作受体进行了基因枪的轰击试验, 确定了以轰击2 枪, 子弹距可裂圆片6 cm , 子弹距轰击受体6 cm 为最佳轰击参数, 建立了基因枪优化转化方案, 获得了遗传稳定的抗除草剂PPT 的转化植株。随机抽取的转化植株的Bar 基因PCR检测、总DNA 点杂交, 皆成阳性, 除草剂PPT 抗性试验表明, 转化植株比对照有了更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农杆菌介导、生物导入和DNA直接摄取技术,现已转化了包括苹果在内的10多种果树,获得了一些携有抗虫、抗病毒基因的转基因植株.但是,获得果树的转基因植株仍然是比较困难的,这是木本植物再生能力较差和转化效率较低之故.综述了近年来果树基因工程取得的成就及基因工程对果树遗传改良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木本果树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曾黎辉  吕柳新 《果树学报》2002,19(3):191-198
从遗传转化方法和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两方面综述了木本果树遗传转化技术近年来的进展。木本果树遗传转化方法主要有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影响转化的因素主要从受体与再生系统、选择标记基因与转化细胞的筛选、培养方法与培养条件等方面进行论述。文章还归纳了导入目的基因并获得再生植株的木本果树种类,并对木本果树基因工程进展及展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刘翠兰    燕丽萍    毛秀红    孙超    夏阳  *  梁慧敏  * 《园艺学报》2013,(11)
以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i)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利用基因枪法导入外源抗寒基因 rd29A,以期建立基因枪转化红叶石楠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基因枪转化红叶石楠的最佳组合条件为:胚性愈伤组织在诱导培养基 MS + 6-BA 2.0 mg ·L-1+ NAA 5.0 mg ·L-1+ 2,4-D 0.5 mg ·L-1+ 琼脂 5.0g ·L-1+ 蔗糖 20 g ·L-1里,用 0.3 mol ·L-1甘露醇处理 15 ~ 16 h;基因枪轰击时添加 12.5 mol ·L-1氯化钙50 μL+0.1 mol ·L-1亚精胺 50 μL,每枪含金粉 300 μg + 质粒 DNA3.0 μg,轰击距离 9 cm,轰击压力 1 100psi,轰击次数 1 次。经多次筛选获得了 6 株转基因植株,转化植株经 PCR 检测和 Southern 分析,证实了rd29A 已经整合到红叶石楠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5.
围绕基因枪微粒的制备、大白菜小孢子对基因枪轰击的耐受能力以及小孢子的胚胎发生能力开展研究,初步建立了以小孢子为外植体的遗传转化体系。高胚胎发生的大白菜材料‘CC-4’的小孢子在基因枪7.58×10~6 Pa爆破压力,9 cm的轰击距离下,利用直径0.6μm,亚精胺包裹的金粒子微弹以每次500μg的金粒子量连续轰击5次,小孢子活力不受影响,培养1 d后G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平均每皿可获得20个以上转化小孢子;小孢子培养15 d后成功获得胚状体,G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平均每皿最多获得4个遗传转化的胚状体,40个花蕾可获得20个以上转化胚状体。初步探讨基因枪法介导大白菜小孢子结果表明:大白菜小孢子数量庞大易收集,可耐受基因枪的多次轰击,并能继续保持胚胎发生的能力,作为新尝试的遗传转化受体,有可能是解决白菜类作物再生困难,提高转基因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百合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洁  刘晓华  管洁  吕英民 《园艺学报》2012,39(9):1793-1808
从百合基因克隆(包括减数分裂基因、花发育基因、花色基因、花粉发育基因以及抗性相关基因),再生体系建立(包括不定芽再生系统、原生质体再生系统、体细胞胚再生系统、愈伤组织再生系统),外源基因转化方法(包括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DNA直接导入系统的基因转化、花粉管通道法)及转基因应用等方面,介绍近年来国内外百合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百合分子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基因枪介导红叶石楠遗传转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翠兰  燕丽萍  毛秀红  孙超  夏阳  梁慧敏 《园艺学报》2013,40(11):2280-2286
 以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i)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利用基因枪法导入外源抗寒基 因rd29A,以期建立基因枪转化红叶石楠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基因枪转化红叶石楠的最佳组合条件为: 胚性愈伤组织在诱导培养基MS + 6-BA 2.0 mg · L-1 + NAA 5.0 mg · L-1 + 2,4-D 0.5 mg · L-1 + 琼脂5.0 g · L-1 + 蔗糖20 g · L-1 里,用0.3 mol · L-1 甘露醇处理15 ~ 16 h;基因枪轰击时添加12.5 mol · L-1 氯化钙 50 μL + 0.1 mol · L-1 亚精胺50 μL,每枪含金粉300 μg + 质粒DNA 3.0 μg,轰击距离9 cm,轰击压力1 100 psi, 轰击次数1 次。经多次筛选获得了6 株转基因植株,转化植株经PCR 检测和Southern 分析,证实了rd29A 已经整合到红叶石楠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8.
果树遗传转化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果树遗传转化的方法,载体转化系统包括农杆菌质粒载体法和植物病毒载体法;直接转化系统包括化学诱导脱氧核糖核酸直接转化法和物理诱导直接转化法;种质系统介导基因转化系统包括花粉管通道法介导基因转化和生殖细胞浸泡介导遗传转化法。  相似文献   

9.
桃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现代生物技术如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在植物育种方面有重要作用。综述了桃树的组织培养技术和桃遗传转化研究取得的成绩。文中侧重介绍了广泛应用于桃树研究的茎尖培养法、胚培养法两种主要的组织培养技术和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轰击法两种主要的遗传转化方法;详细说明了品种、外植体类型及其发育阶段、培养基类型、生长调节因子和培养环境等对桃组织培养的影响;初步分析了影响桃树遗传转化的关键问题,并对进一步的工作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胡萝卜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农杆菌介导法和DNA直接转化方法(包括基因枪法、电击法和PEG介导法)的分子机制和进展,并对遗传转化中受体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和菌株类型等影响因素进行阐述,以期为建立一个高效胡萝卜遗传转化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因工程与猕猴桃种质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彪  张秋明 《果树学报》2003,20(4):300-304
利用植物基因工程进行猕猴桃遗传改良潜力很大,目前已建立有效的基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猕猴桃转基因主要包括果实发育、成熟与衰老及其抗逆性等有关的目的基因。总结了猕猴桃目的基因分离与克隆、基因转化方法和影响因素以及基因工程在猕猴桃种质改良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猕猴桃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五种重要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农杆菌介导法,聚乙二醇法,基因枪法,花粉通道法和电激穿孔法)及其应用,并阐述了植物转基因技术在抗除草剂,抗逆性和品质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基因枪法遗传转化双孢蘑菇菌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2793为试材,采用基因枪法对其菌褶进行遗传转化,相对转化率为2.69%,转化子经PCR检测表明,外源潮霉素B抗性基因已经被转入到菌丝体中.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食用菌遗传转化的方法主要有PEG法、电激法、基因枪法、限制酶介导法,农杆菌介导法;采用的启动子有ras启动子和gpd启动子,采用的筛选标记有营养缺陷型标记,抗生素抗性筛选标记,除草剂和杀菌剂抗性筛选标记,代谢产物抗性筛选标记,本文综述了这些遗传转化方法以及启动子,筛选标记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柑橘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从柑橘种及品种、转化方法、导入的目的基因、转化所用的外植体、转基因频率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柑橘转基因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已成功获得转基因植株的柑橘种类有枳、甜橙、酸橙、宽皮柑橘、柚和来檬;柑橘转基因的手段主要是农杆菌介导法,PEG介导法和基因枪法也有应用;目前导入柑橘的目的基因主要是与抗病抗虫相关的基因。近年来涉及柑橘糖、类胡萝卜素、有机酸、乙烯、GA、柠檬苦素、叶绿素、黄酮类及果胶等代谢以及果实发育、成熟和柑橘开花等生理过程的基因均已分离,为通过遗传工程手段调控柑橘果实物质代谢及发育过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果树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的理论基础、一般程序和方法,针对作图群体类型、群体大小的确定、分子标记技术的选择和偏分离标记位点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介绍了质量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基因组比较作图、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基因定位克隆技术在果树分子遗传图谱上的应用及其所构建的分子遗传图谱,指出了今后果树分子遗传图谱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高等真菌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综述了高等真菌遗传转化所采用的选择标记和外源DNA导入受体真菌的几种方法,比较了高等真菌复制型转化与整合型转化的转化子的遗传稳定性,简述了高等真菌基因工程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基因工程技术在食用蕈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高健 《福建果树》2003,(1):14-19
本文就RAPD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在亚热带果树品种鉴定、系谱分析、遗传作图、基因定位、育种等方面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