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博  龙正  陈金湘 《作物研究》2011,25(6):634-638
对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中靶标害虫、非靶标害虫的消长动态的研究状况及对害虫天敌的影响进行了论述.指出了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中靶标及非靶标害虫消长动态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放宽靶标害虫的防治、注重非靶标害虫的防治及加强生物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红  宋庆平 《中国棉花》2001,28(11):5-6
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转基因棉)不仅能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而且减少了农药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对保护棉田天敌、保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作用,因而,转Bt基因抗虫棉在棉田害虫的综合防治中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由于目前转基因抗虫棉还存在着抗虫范围窄,抗虫强度差,抗虫性的时空差异性及持久性等问题,我们提出筛选广谱性抗虫基因,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综合运用多种措施,避免或延缓抗虫棉抗虫性减弱;搞好转基因抗虫棉后期棉铃虫防治及棉田其它害虫的防治工作;组建实施适于新疆棉区的Bt棉IPM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苏北沿海棉区抗虫棉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江苏沿海棉区相关市(县)进行了抗虫棉中29抗虫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抗虫棉田间各代次棉铃虫落卵量与常规棉无差异;(2)抗虫棉对2代棉铃虫幼虫的抗性明显,但其对3、4代棉铃虫的控制作用显著下降;(3)抗虫棉除对棉铃虫有抗性以外,还对玉米螟、造桥虫等鳞翅目幼虫有一定的兼抗作用;(4)抗虫棉对棉蚜、红蜘蛛、盲蝽象等刺及口器害虫没有抗性。  相似文献   

4.
1害虫发生特点转基因抗虫棉,主要抗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玉米螟、造桥虫等,对非鳞翅目害虫不产生任何抗性,如棉叶螨、棉蚜、棉盲蝽、烟粉虱等非鳞翅目害虫,这些非鳞翅目害虫反而有增加的趋势;抗虫棉对1、2代棉铃虫表现出良好的抗性,3代及其以后抗性明显下降。所以抗虫棉害虫的防治也要遵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好化防与生防的矛盾,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天敌。2防治技术2.1生态防治。抗虫棉相对集中的棉田,可于6月上旬在棉田四周的路边、沟渠上种植适当的玉米,诱集第3、4代棉铃虫,能够有效减少棉田棉铃…  相似文献   

5.
中棉所转基因抗虫棉综合配套技术及深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较全面概述了由中棉所(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下同)育成的转基因抗虫棉的繁育推广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害虫防治技术及其深化研究进展, 并根据国际国内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趋势, 提出了加速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10年在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抗草甘膦抗虫棉不能减少田间棉铃虫的落卵量,但对棉铃虫有良好的控制作用。2、3代棉铃虫发生期,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平均百株落卵量分别比Bt棉田增加12.5%和74.3%,比常规棉田增加4.6%和65.7%;棉铃虫平均百株幼虫数量少于常规棉田,但多于Bt棉田。棉盲蝽平均百株数量比Bt棉田和常规棉田分别减少36.1%和66.0%。抗草甘膦抗虫棉对棉蚜、棉叶螨和棉粉虱没有控制作用,和常规棉相比,田间发生量差异不显著,因此,仍需加强田间虫情监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其为害。同时发现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对草蛉、龟纹瓢虫、蜘蛛、小花蝽、寄生蜂等棉田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1 抗虫棉田害虫发生规律与特点发生了变化 1.1 抗虫棉对鳞翅目害虫表现出突出的抗性.抗虫棉对棉铃虫及玉米螟、造桥虫等鳞翅目害虫表现出高抗性,基本上不需要防治这些害虫.1.2 棉蚜、棉盲蝽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发生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 ,随着高新技术基因工程的深入和转Bt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 ,转Bt基因棉在各地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 ,有效地缓解了曾经使人们“谈虫色变”的棉铃虫的防治压力 ,但大面积抗虫棉的种植 ,使棉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 ,引起了害虫种群为害程度的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转Bt基因棉的特点及棉田害虫动态变化在棉花害虫综防技术中采取相应的措施。1 搞好虫情测报 ,建立健全棉区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时准确地做好虫情预测预报 ,抓住有利时机 ,在县、乡农技站的指导下 ,统一用药、统一防治。2 加强农业防治推行秋耕冬灌 ,麦收后…  相似文献   

9.
转Bt基因棉棉田害虫的发生变化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 ,转 Bt基因抗虫棉在山东省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 ,主要品种为新棉 33B、菏棉 3号、CK—1 2等品种 ,由于抗棉铃虫效果好 ,减少了防治成本和农药的使用量。大面积抗虫棉的种植 ,使棉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 ,棉田害虫的发生特点和为害程度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许多棉农对这一变化了解不足 ,造成防治中出现一些失误。为了了解抗虫棉田害虫的发生特点 ,从 1 997年开始笔者对转基因抗虫棉田害虫的发生变化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抗虫棉田害虫的发生特点1 .1抗虫棉对棉铃虫、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表现出较好的抗性 ,…  相似文献   

10.
王合松  张四  高峰 《中国棉花》2005,32(3):33-34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抗虫棉都是转基因抗虫棉 ,主要抗鳞翅目害虫 ,如棉铃虫等 ,对非鳞翅目害虫无抗性 ,如棉叶螨、棉蚜、棉盲蝽、烟粉虱等 ,这些非鳞翅目害虫反而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对鳞翅目害虫 (棉铃虫 )的抗性 ,也只在苗期 ( 1、 2代棉铃虫 )抗性良好 ,3代及 3代以后抗性明显下降。对抗虫棉主要害虫的防治要遵守“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尽量协调好化防与生防的矛盾 ,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天敌。1生态防治1 .1种植玉米诱集成虫。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相对集中的棉田 ,可于 6月上旬在棉田四周的路边、沟渠上种植…  相似文献   

11.
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主要害虫的监测要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Bt棉,下同)在江苏沿海地区的推广速度很快。据盐城市农林局统计,2003年Bt棉的种植比例已占当地植棉总面积的60%以上,并且预计2004年仍有进一步上升的势头。数年的种植实践证明,Bt棉对棉铃虫等靶标害虫具有较高的抗性,而其对棉叶螨等非靶标害虫不具抗性;加之Bt棉的  相似文献   

12.
豫东棉粉虱大暴发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以来,随着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对曾经为害棉花十分猖獗的棉铃虫等鳞翅目类害虫的防治不太担心,棉田用药量大幅度减少。但棉蚜、棉红蜘蛛、棉蓟马、盲蝽象等次要害虫已成为棉田主要害虫及防治对象,棉粉虱过去对棉花生产并未有多大影响,而最近几年对棉花的为害却逐年加重,豫东棉区2008年已呈大暴发趋势。现已成为棉花生长中、后期的一种主要害虫,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那么棉粉虱暴发的原因是什么?现将如何防治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如何种好抗虫棉刘金海,郑文俊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455112抗虫棉是我所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将外源抗棉铃虫的Bt基因转育到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中棉所系列品种上选育而成的。经多年多点试种示范表明,抗虫棉抗棉铃虫效果突出,但不抗棉蚜、棉红蜘蛛等害虫。对棉铃虫...  相似文献   

14.
抗虫棉棉田害虫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1997-1999年3年对转基因抗虫棉的观察研究分析,认为转基因抗虫棉对鳞翅目害虫棉铃虫、玉米螟等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但随着棉田用药次数减少,棉盲蝽、红蜘蛛等剌吸式口器害虫的发生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慈抗杂3号棉田靶标与非靶标昆虫的种群变动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慈抗杂3号棉田靶标与非靶标害虫和天敌的种群变动规律作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与常规棉对照相比,抗棉铃虫、红铃虫效果明显,百株棉铃虫幼虫比对照减少86.6%,蕾铃被害率减少85.0%,红铃虫虫花率和青铃为害率分别减少90.18%、73.9%,对玉米螟、斜纹衣蛾及棉花卷叶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棉蚜虫、红蜘蛛等刺吸式害虫无控制作用,甚至有上升趋势;对棉田天敌种群影响不明显。认为在种植慈抗杂3号等抗虫棉时,要谨防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防治时应避免使用强烈的广谱杀虫剂,以保护天敌,同时做好棉田害虫监测,当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发生数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选用复配剂防治。  相似文献   

16.
当前 ,生产上推广的抗虫棉绝大多数是转 Bt基因抗虫棉 (以下简称抗虫棉 ) ,它高抗棉铃虫 ,省工、省药、低污染、产量高 ,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然而 ,抗虫棉面积的普及 ,改变了原有棉田的生态环境和害虫的生存条件 ,对棉铃虫和其它害虫的消长及防治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抗虫棉各种害虫的防治技术 ,制定综合的防治措施 ,是新的生态环境下棉田害虫防治的新要求。1抗虫棉田主要生物种群的变化规律1 .1棉铃虫幼虫数量明显下降据山东省植保站 2 0 0 1— 2 0 0 2年两年的调查显示 :在抗虫棉全生育期不用药 ,常规棉防治棉铃虫 5次的情况下 ,前者…  相似文献   

17.
了解害虫的抗药性,正确使用农药是茶园植保的一个重要问题。害虫抗药性是指使用药剂防治后,害虫增强了对药品的抵抗作用,降低了药剂的防治效果。由于?虫抗药性的)一生,人们不得不提高农药的用量与强度,从而引起污决环境,破坏生态平衡,j七害人类身体健康,提高十)“’成本书不良后果。因此,了解害虫的抗药性,正确地进行害虫防治是十分有意义与必要的。一、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机理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选择的结果,是害虫造者生存的表现之一。不同害虫或同一…【。害虫的不同个体对农药的反应不一样。可能有的体内存在着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棉田害虫发生防治的几个新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2年以来,棉铃虫连续猖獗危害,发生严重;近几年抗虫棉大面积种植,明显降低了施药次数和危害程度;加之棉价下降,植棉面积锐减等因素,棉铃虫的生态环境及发生危害都产生了一些新特点,相应对棉田害虫的统计、预报、防治等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笔者就一些体会整理如下:1虫源基数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虫源基数为下代发生的主要预测依据之一,过去棉田残虫是下代发生的主要虫源,预报时往往忽视粮食、蔬菜等作物田基数的重要性,近年随着抗虫棉的普遍种植与棉花面积的减少,棉田残虫在虫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而其它作物田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转Bt基因抗虫棹种植面积持续增长的现状,综述了其对棉田主要害虫与天敌的影响,提出了对转基因抗虫棉目标害虫产生抗性的预防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转Bt基因抗虫棉棉田主要害虫发生消长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棉红铃虫、棉小造桥虫有较强的抗性,比常规棉田幼虫数量减少,为害减轻.但对小地老虎抗性较弱.对棉蚜、棉蓟马、棉红蜘蛛没有抗性,其发生期、发生量及为害和常规棉田相似.除棉铃虫外,上述害虫的防治策略、防治指标、防治方法均可参照常规棉田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