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的起源与传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业的起源是农业考古学中最受各国学者重视的中心课题。外国学者在这方面散了大量工作,卓有成绩。我们认为,研究世界农业的起源问题,必须重视中国农业考古的重要成果;同样重要的是,研究中国农业起源同题也必须广泛吸收外国学者有关农业起源的研究成果。为此目的,本期“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专栏集中刊登几篇外国学者有关农业起源的研究文章,供我国农业考古学者及关心这一问题的本刊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业起源的研究与环境考古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起源的研究已成为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在几年前还是不可想像的。究其原因,我想大致有这样两个方面,其一:从考古理论上认识到农业起源的研究与新石器时代考古之间的关系。以农业起源作为新石器时代起始的标准,这一点现在已为大多数考古学者所接受。没有这个认识上的转变,农业起源的研究就谈不上在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二:近年来,田野考古的新发现突破了五十年来新石器时代范围的上限,不仅仅是在仰韶文化的中心地区发现了诸如“老官台文化”、“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等所  相似文献   

3.
农史通信     
主编同志:《农业考古》涉猎甚广,不愧是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在学术界影响不小。由于并不着意研究这类问题,我并非每期都看。但就看到的几期讲,获益不浅。农业起源问题是农业考古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考古学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在国外,这一问题早已得到重视。在国内,近年来也发表了一些文章。根据国外的经验,农业起源问题的研究,应与环境考古结合起来。如:认定某一农作物起源于某一地区,应首先在这一地区的遗址中找到这一农作物的祖本,这就需要对这一地区遗址地层中的孢粉等进行分析。否则,其结论难以令人信服。再如对农业工具的研究,人们一发现石镰等,就把它与农业工具  相似文献   

4.
《农业考古》主编先生: 非常感谢您寄来的《农业考古》杂志。到目前为止我所看到的几期刊物中充满有趣和很有价值的资料和文章,对我的工作有很多帮助。如在给《中国科学和文化》投稿时,根据贵杂志有关论文,对于犁的早期历史一节已做了大量改动。我感到非常荣幸,你们在82年第二期中翻译刊载了我的一篇论文。我知道农具历史研究院国际书记处和你们有联系。我准备翻译一点中国的文章,让西方的学者们能更多了解中国农业历史的研究情况,这一工作在中国  相似文献   

5.
试论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稻作和旱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燕 《农业考古》1991,(1):142-152
一、前言1976年在杭州湾南岸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中,炭化稻谷、稻茎、稻叶等的发现,引起了很多研究者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稻作农耕的关心。1981年相继创刊的《农业考古》和《农史研究》,对稻作问题的研究。做了大幅度地推进工作。《农业考古》登载了严文明先生“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史研究》登载了杨式挺先生“从考古发现试探我国栽培稻的起源演变及其传播”和李润权先生的“试论我国稻作的起源”等代表性论文。《农业考古》还登载了关于长江下游  相似文献   

6.
裴李岗,耶利哥与特瓦坎——农业起源问题探索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起源的研究作为石器时代考古中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自一九五二年戈登·柴尔德(Gordon Childe)提出“新石器时代革命”之后,这一课题几乎成了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目前已有许多考古工作者认识到这一专题究究的重要性,然而仍有少数人却认为农业起源的研究是考古学中可有可无的内容,甚至认为根本算不得考古研究,于考古学来讲是不务正业;于农史研究来讲,这又算是越俎代庖。农业起源是不是这样一个在考古研究中无关紧要的问题呢?这一研究在考古学上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业考古与农业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贡献给读者的这篇译作,是紧接于《关于农作物起源、演进的几个观点》(刊于《农业考古》1986年第2辑)之后的重要的几节。Hutterer 博士的研究方法、研究论点,可供我国农业考古、农史研究者参考,同是也可供生态学研究者、大农业设计者参考。特别是 Hutterer 博士关于驯化与耕作的论述、关于农业传播的论述、关于农业与生态关系的历史及其对现代农业的影响的论说,尽管我们并非全部认同,但感到新鲜和有启发。读了他的文章后的一个鲜明印象是:我们的农业考古、农业史研究,应当运用现代的先进方法,应当面向世界,可能的话,也应当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与未来农业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海外来信     
主编先生:新年伊始,回到学校第一件大事就是收到您的赠书及来信,谢谢!《农业考古》五年来不断增加篇幅,国内外的声誉不断增长,是您刻苦经营的成果,可喜可贺。一年多来我是接触到不少关于国外农业考古研究的情况,您来信中提到约稿之事本是义不容辞的,奈何我在美国学习的压力极重,恐怕短期内是抽不出时间为文的了。大概在五月上旬,学期结束后,才可能抽空。因为我的兴趣是农业起源,这是一个在国际上极受重视的课题,一年多来读到的指定参考文章不少,所以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农业起源研究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馒头及酵面食品起源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馒头及酵面食品起源问题的再认识福建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陈绍军笔者在《农业考古》1994年第一期发表了一篇《从我国小麦、面食及其加工工具的发展历史试谈馒头的起源问题》的文章,该文从小麦的始种、石转磨的发明、酵面食品的产生等讨论了我国传统食品馒头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中国乃至亚洲稻作起源传播的研究已成为农史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迄今仅在我国大陆召开的以稻作起源传播为主题的农业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就达三次。作为一位农史和林业史研究的爱好者,有幸参加过两届分别于南昌和株洲召开的农业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亲耳聆听了国内外一流专家关于稻作起源传播的精辟见解,仔细拜读了他们有关此一论题的诸多匠心之作,再把中、日两国学者多年倡导的有关亚洲“照叶树林文化”作为理论观照,不揣冒味,试图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稻作起源传播的历史问题及其研究方法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并以此就教于农业史和文化史研究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1.
豆腐诗话     
豆腐诗话邢湘臣自按:《农业考古》出版“茶文化专刊”,这是值得庆幸的,但“豆腐文化”在我国也源远流长,《农业考古》也先后发过《豆腐的起源与东传》等文章,笔者不想在“豆腐文化”的始原、发展、流传及社会价值等方面作进一步陈述,仅择录有关“豆腐诗话”,作为“...  相似文献   

12.
一欧洲的农耕文化——新石器时代的出现是与西亚农耕的扩展有着密切联系的。这一点已为考古研究所证实。尽管碳十四年代测定方法的出现,对这一文化发展的绝对年代序列体系作出重大修正,但这一结论至今仍然是完全正确的。西亚农业起源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已为许多考古学者所关注;如果从了解农业由发生到发展,以至向其它地区扩展的全过程来讲,认识欧洲农业与西亚农耕文化的关系以及这种农耕文化在欧洲境内的传播情况,应该说也是同样重要的。因为真正“发生”农业的所谓“起源中心”,毕竟是有限的几个地区,就世界  相似文献   

13.
<正>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农业考古》为国内外首创篇幅最大的专业性考古杂志,着重从考古学和生产力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历史,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普及农业历史知识,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同时用较多的篇幅介绍国外农业起源、稻作起源、农业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农业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先进技术,供国内学术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业考古》为国内外首创篇幅最大的专业性考古杂志,她着重从考古学和生产力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历史,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普及农业历史知识,为实现现代化服务,同时用较多的篇幅介绍国外农业起源、稻作起源、农业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农业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先进技术,供国内学术界借鉴、参考。《农业考古》是新时期的产儿,也是随新时期同步成长起来的刊物。它忠实继承了中国学  相似文献   

15.
<正>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农业考古》为国内外首创篇幅最大的专业性考古杂志,着重从考古学和生产力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历史,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普及农业历史知识,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同时用较多的篇幅介绍国外农业起源、稻作起源、农业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农业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先进技术,供国内学术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农业考古》为国内外首创篇幅最大的专业性考古杂志,着重从考古学和生产力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历史,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普及农业历史知识,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同时用较多的篇幅介绍国外农业起源、稻作起源、农业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农业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先进技术,供国内学术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农业考古》为国内外首创篇幅最大的专业性考古杂志,着重从考古学和生产力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历史,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普及农业历史知识,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同时用较多的篇幅介绍国外农业起源、稻作起源、农业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农业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先进技术,供国内学术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业考古是现代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或研究方向。中国的农业考古研究已取得不少突破性成果,尤其在农业起源、农业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相关术语内涵的认识不一致、用法混乱等。通过比较现代工具书中的农业相关概念,考察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农”字字形,梳理考古学、农学等学界的相关代表性学术认识...  相似文献   

19.
张荣芳 《农业考古》2000,(1):268-270
杨式挺先生的《岭南文物考古论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收录论文29篇,煌煌56万字,是式挺先生在广东从事考古文物工作30多年间,关于岭南考古文物的代表性著述的结集。主要内容包括若干古遗址的发掘与重要发现;栽培稻作的起源、演变及传播;广东早期铁器;岭南青铜文化;南海早期交通贸易;西樵山文化;石峡文化;广东新石器时代文化与邻区原始文化的关系;粤闽台先秦考古学文化关系;港澳考古发现与祖国大陆的历史关系等。书中附有大量考古图录、文物照片和各种资料统计表格,可谓图文并茂。书前冠以著名考…  相似文献   

20.
关于日本“寻根热”与云南稻作文化起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日本“寻根热”与云南稻作文化起源的研究云南大学历史系张丽剑近半个世纪以来,由日本民族的“寻根热”而引发的关于稻作文化起源的争论,其涉及范围之广,包括了遗传学、农学、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气候学等学科,形成了农业考古这一交叉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