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未经处理就排放到河流中,会给周围的水文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保护环境,就要对其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快速检测,以便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法对X市城市污水及其常规处理工艺出水中的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分析研究。在X市城市污水中共检出5种PCBs(PCB28、PCB52、PCB101、PCB153、PCB180)和5种OCPs(α?HCH、β?HCH、γ?HCH、δ?HCH、艾氏剂),浓度在0.314 3~3.499 3ng/L之间,同国内外报道的结果相比,X市城市污水中PCBs和OCPs总量处于较低水平。该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工艺对PCBs和OCPs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5.14%和87.39%,其中生化处理单元的贡献最大,去除率大于50%。  相似文献   

4.
利用农业废弃物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方法,它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可再生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各种农业废弃物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始终未对其进行系统的总结.为此,结合当前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了农业废弃物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吸附机理和吸附模型,并且详细总结了各种农业废弃物对铅、镉、镍、铜、锌、锰、汞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处理效果,以期为进一步提升农业废弃物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性能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奎河水体中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数量分布以及与有机污染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奎河徐州过境段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从上游地区(1号采样点)、中游地区(2号采样点)到下游地区(3号采样点)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与有机污染物含量关系密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与总氮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R分别为0.817、0.836;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数与COD显著正相关且R分别为0.821、0.838、0.949,大肠菌群数与悬浮固体(SS)显著正相关且R为0.737;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数与总磷、色度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生物炭吸附水体中重金属机理与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炭因其良好的表面特性和孔隙结构,广泛的原料来源和广阔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已成为当今环境、农业和能源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生物炭对水体重金属的吸附研究,本文基于生物炭原料和制备工艺的多样性,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生物炭重金属吸附机理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分析了5种吸附作用机制(物理吸附、静电作用、离子交换、络合反应和化学沉淀)及其相关表征手段;同时评述了吸附工艺条件和重金属种类对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影响;指出生物炭重金属吸附领域未来的研究中,应开展针对重金属吸附的生物炭原料特性及吸附产物的多维、微纳尺度表征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7.
农业废弃生物质资源的再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质能在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中是很重要的一种能源,是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生物质主要包括木材及森林工业废弃生物质、农业废弃生物质和油料植物以及城市和工业废弃  相似文献   

8.
农业有机废弃物沼气发酵潜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常见农业有机废弃物(如猪粪、干稻草、青草以及菜叶)的总固体含量(TS)、挥发性固体含量(VS)、碳素含量和氮素含量测试,结合其混合沼气发酵潜力实验,得出了青草>鲜猪粪>干稻草>菜叶的沼气发酵潜力排序.实验表明:利用经碳氮比调节后的干稻草、青草或菜叶替代畜禽粪便作沼气发酵原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生物炭吸附去除溶液中硝态氮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生物炭对减少水体环境中的硝酸盐污染、土壤氮素淋溶损失等问题的研究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生物炭对NO-3-N的吸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得出了生物炭对NO-3-N的吸附机理及其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等,指出生物炭对吸附NO-3-N的可行性,并提出未来该研究领域中尚存的薄弱环节包括吸附机理的模型建立、工业水处理的应用研究、提高吸附效率的改性方法、生物炭吸附材料的解吸及再生利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等。  相似文献   

10.
有毒有机污染物大多为人工合成的异生物合成物,具“三致”与生物难降解等特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论述了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对有毒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原理及其应用现状。该反应器基于热力学平衡原理,通过引入有机相,消除有机污染物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在快速降解污染物的同时实现体系的自控。现有研究表明。可高效降解苯、苯酚、BTX、多环芳烃等有毒有机污染物。此外,对该反应器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生物质、燃煤及两者1∶1的混合燃料在燃煤炉具中采暖及炊事两种工况下的能量效率、排放特征及经济性能,具体量化生物质混燃的技术优势,为清洁低廉的生物质能在农村地区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在燃煤炉具中混合燃料燃烧时的能源效率明显高于生物质燃料,且其采暖工况效率高于炊事工况效率近20%。相比于燃煤,混燃时主要气态污染物SO2、NO、NO2综合减排效果良好,PM2.5排放量远低于国标限值(100mg/MJ)。其主要有机污染排放PAHs也能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高环PAHs在采暖和炊事工况下的减排率可分别达到34%和87%。而相比于生物质,混燃时CO排放较少,在采暖工况下减排率为46%,炊事工况则为61%。此外由于人为操作较少,采暖工况下的污染排放量较为稳定。混合燃料价格较低,单位能量价格为0.039元/MJ,而单位质量价格仅为燃煤的1/2,燃烧器可使用低成本燃煤炉具,避免使用价格昂贵的生物质专用炉具,可确保低收入家庭居民日常用能支出维持在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孔介质渗流力学理论 ,考虑可压缩挥发性气体污染物密度与压力之间的变化关系 ,建立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数学模型 ,并根据数学模型的非线性特性 ,采用 Laplace变换和行波变换求出土壤气抽出过程中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3.
14.
氢气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能量转化率高、可储存性、可运性好、转换灵活、使用方便和清洁卫生等特性.以有机废弃物为原料,采用农业工程中的厌氧发酵技术可以实现氢能源的制备.其中,优化参数是提高产氢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此,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工程中pH值、温度等关键参数对产氢效率影响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并对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制氢工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生物炭与沼液配施的最优组合,为农田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3 a(2017―2019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CK、单施生物炭(12 t/hm2)、3个水平沼液(沼液∶水分别为1∶6、1∶4和1∶2)和生物炭分别与3个水平沼液配施,共计8个处理,利用湿筛法测定了土壤团聚体分布和有机碳质量分数。【结果】生物炭和沼液配施能有效提高>0.25 mm粒级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较CK增加幅度为13.0%~36.3%;各施肥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增加幅度分别为9.8%~39.3%和10.0%~37.5%,沼液配比为1∶4时生物炭配施沼液对团聚体MWD值和GMD值影响最大;施肥处理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高于CK,生物炭配施沼液的效果要优于单施生物炭或沼液处理。有机碳与>0.25 mm粒级的团聚体质量分数、MWD值和GMD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各施肥处理降低了土壤体积质量,最大降幅为6.7%。添加生物炭和猪场沼液对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改善土壤结构有积极作用。【结论】从提高土壤质量和资源高效利...  相似文献   

16.
近几十年来,社会的进步推动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推广也使农业方面的机械技术在整个有机旱作农业中得到广泛使用,带动了有机旱作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机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推进和使用使农业产量得到大幅提升,为广大农民群众增产增收创造条件。也使近年来的农机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得到有效的推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以上情况,主要讲述了智能农机技术在有机旱作农业中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主要是通过专业的工程技术,针对农业生产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调节和控制,为作物以及动物的生长创造出一个最佳的外部环境,从而改变传统农业过分依赖自然环境的不足,减少不利条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在农业生态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薛强  梁冰 《灌溉排水》2001,20(4):5-9,36
基于多孔介质渗流力学理论,考虑可压缩挥发性气体污染物密度与压力之间的变化关系,建立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数学模型,并根据数学模型的非线性特性,采用Laplace变换和行波变换求出土壤气抽出过程中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9.
20.
壳聚糖是自然界含量丰富的高分子有机物,改性后的壳聚糖被赋予更优异的理化性质,可广泛应用于土壤中的重金属吸附。介绍并对比目前常见的壳聚糖改性方式,分析巯基酯化壳聚糖对重金属吸附的机理,为巯基酯化壳聚糖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