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小麦白粉病菌11个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对黑龙江省的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6属10种的45份材料进行接种,除1份免疫外,蓁均接种成功。用其中6属10种的34份小麦近缘野生植物产生的白粉病菌分生孢子对小麦进行回接,亦全部回接成功。  相似文献   

2.
用小麦白粉病菌11个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对采自吉林省9个县、市的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6个属,12个种的42份材料进行接种,除5份免疫外,其余均接种成功。用其中4个属,9个种的25份材料产生的白粉病菌对小麦进行回接,除1份外,其余24份均回接成功。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对小麦近缘植物的寄生像在小麦上一样,有明显的寄生专化性。77.8%的感病小麦近缘植物的感病性随生育期的增长而急剧下降。文中也讨论了感病小麦近缘植物在该地区传播小麦白粉病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采自我国北方11个省(区)、直辖市的65个市、县,小麦近缘野生植物8属42种393份,用小麦白粉病菌11个小种的混合菌种进行接种,除21份免疫外,均接种成功。用接种成功的7属40种共286份小麦近缘植物产生的白粉病菌,分别对小麦回接,亦全部回接成功。用6个小麦白粉病菌小种,对7属15种共29份小麦近缘植物进行分小种接种,发现它们与在小麦上一样有很强的寄生专化现象。在1~6叶期,84.4%的小麦近缘植物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感病性随生育期的推移而下降,其中47.4%病情降为0,37.0%部分病情下降,15.6%病情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用小麦折粉病菌11个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接种于引自前苏联的小麦近缘植物8属16种共19份材料上,结果除偃麦草属的1份材料外,其余7属15种,18份材料全部发病.用其中发病的5属产11种共12份小麦近缘植物产生的病菌,回接我国小麦品种京双16号,全部回接成功,说明前苏联的这些野生植物,属于我国小麦白 粉病菌的寄主范围,它们个有传播小麦白粉病菌的潜力,这对些野生寄主在传播病菌方面的作用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对2007—2010年小麦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类型、小种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粉病菌小种种群结构复杂,共鉴定出36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分别为31号、111号、311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27.27%、27.27%、26.19%,其次为11号、115号和401号小种。同时小麦白粉病菌具有低毒力小种锐减、中毒力和高毒力小种增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毕节地区小麦白粉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地区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至少由1,5,7,15,115,311,313,315,347,377,715等11个生理小种组成,其中315号内为优势种,其生理小种的毒性及组成复杂性不亚于全国小麦白粉病鉴定中心兴义,但县与县之间差异较大,历时4年从2500份国内外的原始材料中共鉴定出35份在田间和室内诱发接种条件下表现高抗-免疫的抗源材料,其中贵农19,贵农21等18个已知,未知抗性基因抗源材料的的毒  相似文献   

7.
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其RAPD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1999-2000年小麦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小种种群的变化。应用23个随机引物对白粉病菌8个不同生理小种进行RAPD分析,其中11个引物的扩增型在不同生理小种间出现差异,共扩增出59条谱带,多态性为47.5%。通过对RAPD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初步探明了折菌小种间的亲缘关系及其与小种毒力高低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在隔离的人工接种条件下,用小麦白粉菌的2个分离菌成功地侵染了小麦族的12属40个材料(不包括小麦属)。实验证明小麦白粉菌的侵染范围并不只限于小麦属,而是较为广泛地侵染小麦族的一些属和种。多数材料在接种后所产生的繁殖体,回接小麦也获成功。根据试验结果和野外调查,四川西部常见的披硷草和鹅观草等野生禾本科植物,可能在小麦白粉属的越夏和初侵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2007-2010年小麦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类型、小种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粉病菌小种种群结构复杂,2007-2010年共鉴定出36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分别为31号、111号和311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27.27%、27.27%、26.19%;其次为11号、115号和401号小种.同时,出过白粉病菌的小麦具有低毒力小种锐减、中毒力和高毒力小种增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鉴定体系13个鉴别寄主,分别对吐鲁番市高昌区、鄯善县、托克逊县春秋两季哈密瓜白粉病病菌种类及优势生理小种进行鉴定,镜检分生孢子推断病原菌均为单囊壳白粉病菌(Podosphaera xanthii)。苗期喷施孢子悬浮液接种、成株期调查自然感病确定吐鲁番市春秋季哈密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均为单囊壳白粉病菌生理小种1。  相似文献   

11.
陕西关中地区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陕西关中地区瓜类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为有效防治陕西关中地区瓜类白粉病及进行抗白粉病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一整套甜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对陕西关中地区不同栽培条件下瓜类作物上收集的38份白粉病菌进行了显微观察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显微和超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采集的38份白粉病菌均是单囊壳白粉菌,其中对IranH、Topmark、Vedrantais、PMR45和NantaisOblong等5个甜瓜鉴别寄主高度感病,而对PMR5、PMR6、Edisto47和WMR29等4个甜瓜鉴别寄主免疫,对PI124111、PI124112、PI414723和MR1等4个甜瓜鉴别寄主表现抗病,与单囊壳白粉菌的生理小种2F.的抗感反应一致。【结论】初步确定陕西关中地区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为单囊壳白粉菌的生理小种2F.,未发现其他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生理小种鉴定寄主与标准鉴定体系,对上海地区不同地点、不同栽培方式的西瓜、甜瓜上采集的6份白粉病菌样本进行病原菌种及生理小种鉴定.根据甜瓜白粉病菌鉴别寄主的抗感反应,初步确定上海地区西瓜、甜瓜白粉病主要由瓜单囊壳白粉菌(Podosphaera xanthii)所致,并存在2个生理小种即小种Race 1和Race 2 France,其中优势生理小种为小种Race 1,小种Race 2 France仅在浦东新区甜瓜白粉病菌上发现.  相似文献   

13.
我省小麦白粉菌小种及抗性遗传的初步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把贵白4、16、64号与我省一些白粉病菌系进行比较鉴定,初步发现目前我省生产上小麦白粉病菌优势小种为类似贵白16号的冀白2号,但还没有致病力更强的64号小种。另外,用冀白2号、贵白16号和贵白64号小种分别对2个小麦抗源与我省部分感病品种杂交的F1、F2幼苗离体叶段接种,通过抗性遗传分析,发现抗源2号对冀白2号和贵白64号小种的抗性分别由l对显抗白粉病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4.
用采自温室的87个甜瓜的基因型定期人对白粉病菌的致病反应,并检测甜瓜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结果表明,Sphaerotheca fuliginea是引春季白偻病发生的主要病原菌,甜瓜白粉病菌属于生理小种2。甜瓜不同纱叶片对白粉病菌的抗性,室内检测结果与其田间调查结果之间呈良好的正相关。在被检测的87个甜瓜基因型株系中,有24个基因型对白粉病菌生理小种2表现抗性。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小麦白粉菌生理专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从1985~1986年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65个小麦白粉菌株,用九个鉴别寄主鉴定出25个生理小种,以3号小种出现频率最高。用5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小种接种19个小麦品种的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对不同小种的反应相似,不同小种的致病力难以区分。从鉴别寄主与7个小种的共生反应初步推导了品种和小种的限定性基因型。讨论了小麦白粉菌群体组成的复杂性和鉴定生理小种方法的缺点。提出应对鉴别寄主和鉴定方法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新疆厚皮甜瓜主要栽培地区甜瓜白粉病生理小种,为选育抗病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生理小种鉴定寄主与标准鉴定体系,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法对新疆主要栽培地区12份厚皮甜瓜白粉病菌样本进行接种鉴定.[结果]12份白粉病菌均是瓜单囊壳白粉菌Podosphaera xanthii.鉴别寄主IranH、Topmark、Vedrantais、Nantais Oblong高感白粉病,PMR5、PMR6、PMR45对白粉病免疫,WMR29、Edisto47高抗白粉病,PI414723、PI124111、PI124112、MR1表现抗病,这与瓜单囊壳菌生理小种1抗感反应表现一致.[结论]初步确定新疆地区厚皮甜瓜上白粉病主要由Podosphaera xanthii所致,只存在1个生理小种即生理小种1.  相似文献   

17.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从辽宁春麦区及山东、河南、湖北冬麦区收集并鉴定的26个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菌株遗传多态性与其来源地的关联性。用18条ISSR引物对各小种的DNA进行扩增,其中8条引物能产生稳定的多态性图谱。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6个小麦白粉菌菌株可聚为4类,菌株的DNA多态性与其毒性多态性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依据ISSR聚类分析结果,辽宁春麦区和其他3省的优势小种、次优势小种按相应类群聚在一起,尤其是主要小种11号、411号与近邻山东冬麦区的小种聚为一类。说明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菌与南部冬麦区尤其是山东的小麦白粉病菌具有较高的亲缘关系,为东北春麦区白粉病初菌源来自山东等南部冬麦区的早期推论提供了DNA分子佐证。  相似文献   

18.
用近年来我国高粱产区普遍流行的高粱丝黑穗病菌优势小种,即3号生理小种,通过土壤接种法对1190份中、外高粱不育系、恢复系及品种进行了抗病性评价,鉴定出抗病性为0级免疫不育系30份,中国高粱品种37份,国外种质资源87份。此外,用病菌3号小种接种测定74份对2号小种免疫和52份对2号小种表现高抗的资源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3号小种的致病力强于2号小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常规遗传分析方法,将4个小麦新品系(种)和感病品种辽春10号配制5×5半双列杂交组合。用小麦白粉病菌15号生理小种的单孢菌系对各杂交组合的亲本、F1代、F2代群体和BF1代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沈免96、沈免20135、OB21和OB151这4个小麦新品系(种)对小麦白粉病菌15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各自都是由1个独立遗传的显性抗病基因控制;沈免96和沈免20135含有1个相同的抗白粉病基因,OB21和OB151各自含有1个不同抗白粉病基因,分别暂定名为WE9和WE1,WE1和WE9均不同于沈免96和沈免20135所含的相同抗白粉病基因。  相似文献   

20.
贵州小麦白粉菌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PD方法,对24个来自贵州代表性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的单孢培养物进行生物学特性指纹分析,并与传统生理小种鉴定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在筛选的30个引物中,每个引物对代表菌株分别扩增出3—7条带,选用条带比较明显的5条引物,扩增得到的39个RAPD位点,主要集中在分子长300—2500bp,其中28个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频率占71.8%。表明贵州小麦白粉菌遗传多态性丰富。从遗传距离的角度看.24个小麦白粉菌菌株的遗传距离变化幅度较大,分布在0.1719—0.8044。经0~1聚类分析,相同生理小种并不聚为一类,即小麦白粉菌毒性多态性与DNA多态性不形成对应关系,同一地域内的菌株在聚类图中近缘性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