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总结冬暖式大棚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甜瓜细菌性角斑病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性角斑病是西甜瓜后期主要病害之一,病斑发展快,发生严重时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和品质,降低经济效益.常规用药以农用链霉素为主,多次使用诱发真菌对抗生素产生抗性,为此,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3.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大通县保护地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发生范围广,发病极其普遍,发病率在10.4~36.7%,严重地块损失可达到24.3%.对黄瓜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4.
5.
6.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通过对30%的DT(琥珀酸铜)、新植霉素、食醋、大蒜浸提液及新植霉素+食醋五种药剂防治黄瓜(Cucumis sativus L.)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效果的观察分析,筛选出了防效较好的新植霉素+食醋组合,防效为50%,以及30%的DT,防效达39.2%,认为此结果可在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区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10.
<正> (一)症状识别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子叶染病,初呈近圆形水浸状的淡褐色斑。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  相似文献   

11.
一、诊断 1.黄瓜霜霉病:是影响黄瓜生产的主要叶部病害.初发病时,叶片病斑黄绿色或褪绿,色泽变为黄色或褐色,到发病后期,病部色泽褐色,形成坏死斑.黄瓜霜霉病色泽变化的整个过程,其快慢受大气温度的影响,温度低时病菌新陈代谢作用缓慢,病状轻,黄绿的色泽变化扩展慢,当温度在20℃~24℃时,病菌新陈代谢作用加强,病菌生长发育迅速,破坏加剧,色泽变为黄褐色,扩展迅速.温度高于30℃时,因其不利霜霉菌生长而死亡,病菌形成枯斑,不再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细菌性角斑病对黄瓜、甜瓜的危害很大。黄瓜受害严重时,黄瓜腐烂,对黄瓜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一、症状识别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易与霜霉病相混淆。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浸染叶片和瓜条,偶尔还可为害瓜蔓。幼苗期即可发病,子叶上病斑圆形或卵圆形水渍状凹陷,以后病斑变  相似文献   

14.
俞帆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4):105-105
介绍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病原、发病条件、传播途径的区别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山西农业科学》2019,(12):2177-2181
为了解大白菜病毒病的发生流行规律,找出病毒侵染和蚜虫传毒的关键时间节点、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选择山西省主要大白菜产区,以科萌夏秋王、金娃娃F1、晋春一号、901春大白菜品种和四季王(感病品种)、9812、龙2001、金皇60秋大白菜品种作为材料,对其病毒病的发生流行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了蚜虫、温度与大白菜病毒病病情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大白菜幼苗期,病毒病较易发生,另外,调查当年春季前期雨水较多,5—6月比较干旱,蚜虫大量发生,病毒病发生较重;在栽培上,春大白菜晚播比早播病毒病发生严重,秋大白菜晚播比早播病毒病发生较轻;蚜虫的发生量、平均温度与大白菜病毒病的病情指数呈正相关,其直接影响着田间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研究结果可为北方地区生产上制定大白菜病毒病防控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正> 萝卜是大理主要种植的蔬菜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白锈病发生,萝卜细菌性角斑病则很少或零星发生。但今年大理州自6月13日以来的连续阴雨,使雨前只是个别叶片的几个病斑,很快造成成片叶片的腐烂,病害扩展得很快。田间发病率一般为10%,重者可达50%,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