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禽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质量的禽产品限定为"无疫病、无残留、无污染、无后遗作用"等的安全产品。化学抗菌药物和抗生素的滥用可能产生各种耐药性,导致禽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并可将耐药性通过食品传给人,产生很难治愈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关注兽药残留危害 重视食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病从口入”,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物质来源。作为食品,必须首先保证安全。我国动物源食品中药物残留问题比较严重,近几年相继发生的畜产品中”瘦肉精”残留中毒事件、出口禽产品中氯羟吡啶。磺胺喹口恶啉残留超标事件以及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事件等.尤其是2001年11月7日在广东省河源发生的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兽药残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兽药残留是动物性食品最重要的污染源之一。我国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问题比较严重,近几年相继出现了备产品中β-兴奋剂残留事件、出口禽产品中出现氯羟吡啶、磺胺喹恶啉残留超标事件以及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事件等。这不仅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更重要的是损害了人们的健康和我国在国际贸易上的声誉。令人可喜的是,  相似文献   

4.
影响我国禽产品出口和安全的几种主要疫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禽产品产量的不断增加,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基本需要的同时,拓展国际市场已成为禽业工作者的共识。但当前由于疫病病原存在和药物残留等问题,使得我国畜禽产品出口不断受阻。通过对影响我国禽产品出口和安全的禽流感、新城疫、禽沙门氏菌病和禽大肠杆菌病等9种主要疫病情况的简要介绍,以期引起养禽及禽产品出口企业的足够重视,并强化相关疫病的防制工作,为保障国内禽产品安全,增强我国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信誉及竞争力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及其相关科学的发展 ,人们已经认识到饲料中不适当的添加剂、超量和滥用兽药 ,可通过食物链的途径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如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菌群失调、重复感染、“三致”作用 (致病、致畸和致突变 )、儿童的性早熟等都可能与禽产品的有害残留相关。加入WTO后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养禽和禽产品的出口大国 ,残留超标已成为影响禽产品质量的首要问题。在近年的国际贸易中 ,鸡肉中氯羟吡啶含量的超标、蜂蜜中杀虫剂残留的检出和供港猪瘦肉精的发现、以及全国多起因食用瘦肉精残留的猪肉导致重大食物中毒等一系列的事件均与药物…  相似文献   

6.
畜牧     
《饲料广角》2006,(8):1-3
商务部《国内外兽药使用和动物源性产品药物残留数据库》查询系统正式开通,商务部:受禽流感影响国外低价禽产品大量进入中国,我国水产种质资源共享体系初步形成,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禁牧休牧总动员,亚洲水牛大会将在广西召开。[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胡再良 《中国家禽》2004,26(17):39-39
“无公害禽产品”是指无污染、无残留、对人类健康无损害的禽产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在无任何污染的自然条件下生产的禽产品;二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添加对人体无害的生物制剂生产的禽产品;三是生产过程中,通过添加作用小、残留最低的非人用药品和添加剂而生产的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畜禽产品。根据我国肉鸡行业的实际情况,肉鸡企业应选择“停药期生产法”来建立“无公害禽产品”养殖基地,饲养周期分为两个  相似文献   

8.
鸡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原虫病,本病分布广,感染率高,死亡率可高达40%-80%。本病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外,还可导致饲料报酬降低、产蛋减少和胴体质量下降等损失。目前鸡球虫病的防制主要通过应用抗生素及化学合成药物,但长期使用不仅使抗药虫株不断出现,而且可能造成禽产品的化学药物残留超标及环境污染,免疫防制鸡球虫病尚未普遍应用,因此现迫切需求毒副作用小和无有害药物残留的抗球虫药物。由于中草药的特殊性,球虫对其较少产生耐药性,因此,应用中草药制剂防治鸡球虫病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研究表明,中草药不仅有抑杀球虫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低,使用安全,球虫不易产生耐药性,而且还能增强鸡的免疫功能,促进鸡的生长发育,提高增重率和生产性能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进步和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畜产品品质的要求和安全卫生问题日益重视。无污染、无留和无公害的安全绿色食品已初步成为人们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就目前而言,在饲料中使用违禁药物、滥用色素、兽药残留和有毒有害物超标的现象时有发生,已对畜禽产品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而畜产品的国家标准对有害物质限量又没有规定,致使对畜产品卫生安全是否合格的判定依据不足。由于畜产品中日益严重的有害物质残留对人体健康构成的威胁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国家相关部门以当前形势需要,提前修改了 GB/T 16869 - 1997 《分割鲜(冻)鸡肉》推荐性国家标准,将其定为 GB 16869 - 2000 《鲜、冻禽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并由鸡肉扩大到禽产品,表明国家对禽产品卫生质量重视程度加大,安全卫生要求提高。  相似文献   

10.
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方剂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多种病型,包括大肠杆菌性败血症、气囊炎、肉芽肿、蜂窝织炎、输卵管炎等^[1,2]。采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常因致病菌株血清型的多样性以及致病机理的复杂性而使免疫接种失败和抗菌药物疗效不佳,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残留,给禽产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带来诸多潜在危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抗生素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对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肠道菌群、禽产品品质、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的影响,分析了抗生素在养鸡业中的应用前景及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一 家禽业发展中的信用问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家禽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在全社会日益关注环保、关注食品安全的背景下,家禽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规模化养殖场排污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也直接影响其本身的卫生防疫;滥用药物一方面造成病原菌抗药性增强、病毒毒力增强,疫病防不胜防,同时造成禽产品药物残留,危害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中药“禽菌清”防治鸡人工感染大肠杆菌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为了防止禽病的发生,抗菌素被大量添加入饲料中,在为养殖业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为禽病的防治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病原菌耐药菌株的出现等,为了杀灭耐药菌株,必须要加大药物的剂量,而大剂量的使用药物势必会在禽产品中造成残留,食用这些产品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鸡球虫病是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较高.若防治不当,死亡率可达50%-80%。长期以来,控制鸡球虫病主要依靠化学药物,但随着化药在禽产品中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日益受到关注,人们开始寻找新的防治鸡球虫病的途径。目前,日、美、英、法等国家试图用“传统植物药”(我国称中草药)来防治畜禽疾病,而中草药作为抗寄生虫药物历史悠久,且效果显著】。近年来,合肥地区养鸡业发展很快,中、小规模的养鸡小区和养鸡户逐渐增多,为了降低养鸡成本,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WTO后,禽产品出口遭到国外“绿色壁垒”的多次封杀。对我国禽产品出口造成严重影响的因素很多,但由于不能安全正确使用兽药,使肉类中的“药残”超标是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养鸡规模化、集约化的不断发展,疫病日益增多。许多养禽户因对兽药安全正确使用知之不祥,而盲目用药,特别是抗菌素的滥用,用药剂量愈来愈大、疗程愈来愈长,防、治病无效或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药物残留超标,进而危及人类健康。如何安全、正确、合理的使用兽药,产出“绿色”禽产品,笔者简谈一下个人的观点。1常用药物的分类及药残对人类的危害1.1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6.
兽药残留是指家禽在养殖过程中,出于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违规使用兽用药品,造成最终的肉制品或蛋制品中药物残留超出国家标准的现象。原料、制剂和临床使用环节的监管不到位是造成兽药残留的主要原因,而临床使用是最需要监管的环节。我国需要建立兽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长效监管机制,加强禽产品兽药残留超标的惩治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兽药残留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禽产品走私入境又呈活跃、多发态势。禽产品走私从南到北、从水路到陆路、从大宗到小宗多点、多区域、多密度频繁发生,频频打击,屡禁不止。深究其中的奥秘,首当其中为巨大利益驱动,此外,还有产业格局、产品的市场定位、产品质量、贸易渠道等诸多方面原因。本文通过国内近来发生的一系列走私案件及相关资料,分析探讨我国禽产品走私的现象、本质,旨在引起行业人士关注,呼吁国家执法机关对冻品走私加大专项打击力度,加快我国禽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禽产品结构调整,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缩小境内外禽产品价格差异空间,提高国内禽产品的竞争力,从源头上遏制禽产品走私。  相似文献   

18.
以往防治鸡大肠杆菌病主要采用抗生素,由于大肠埃希氏菌抗药性的产生,药物使用剂量越来越大,造成禽产品中抗生素的残留,危害人类健康,我们从1987年至今,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分离到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273株.  相似文献   

19.
抗球虫药物研究进展与应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球虫病是重要的禽病之一,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预防和治疗球虫病主要是采用抗球虫药物.抗球虫药物种类繁多,对球虫的作用机理各不相同,使用方法亦有差异.在使用抗球虫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药物各自的特性及对球虫的活性峰期,避免产生耐药性,同时兼顾药物残留,保证禽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家禽养殖生产中,人们普遍在家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激素和化学合成药物,应用这些药物的结果是导致微生物逐渐产生抗药性,引起禽消化道菌群失调,禽产品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健康。中药添加剂天然生成,具有毒副作用小、无残留、无耐药性等特点,能够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增加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