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永军 《甘肃农业》2006,(5):281-282
由于种子自身特性和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复杂性,种子真假和质量优劣的认定比较困难。同时,对于因种子质量造成的损失也不易计算。在种子质量纠纷案件的审理中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由种子经营者承担证明种子质量的责任。种子质量纠纷是违约纠纷与侵权纠纷的竞合。解决种子质量纠纷途径主要有三:协商和解、申请调解与仲裁起诉。  相似文献   

2.
种子是特殊而又最基本的农资,是各项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资料发挥作用的载体,是决定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根本内因.但是,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法律角度,确认种子质量都异常困难.特别是当前有些地方种子市场秩序混乱,假劣种子与不规范经营的行为大量存在,更增加了产生种子质量纠纷的可能性.农民因购买假劣种子遭受损失后通过维权而获赔偿的案例屡见报端,但是一旦发生种子质量争议只有科学、理性地分析、鉴定才能做到公正合理、不枉不纵.下面笔者通过一则具体案例,从技术与法律的角度对种子质量认定的复杂性与如何避免纠纷或更好地解决纠纷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孔庆凤 《现代农业》2009,(12):4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为处理种子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种子是活的生命体,栽培时极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有不同的表现。经营者和使用者素质参差不齐,稍有不当也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如何准确认定种子事故,科学、公平、公正地处理种子纠纷,值得种子管理工作者注意和认真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规范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的认定管理,根据中国种子协会章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中国种子协会在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指导和各省级种子协会配合下,开展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的认定工作。第三条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认定在中国种子协会会员企业中进行。会员企业在申报信用骨干企业认定时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农业部颁发许可证的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中国种业行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第四条信用骨干企业认定工作坚持自愿、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棉花种子外有厚而坚硬的种皮,比其它大多数农作物种子更耐贮藏,但种子寿命受贮藏条件的影响很大,贮藏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科学贮藏对于延长种子寿命,保证种子质量,促进种子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武合讲 《北京农业》2012,(20):21-23
正为了合理解决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维护种子使用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常需通过种子质量检验确定种子质量。种子质量的检验机构、检验程序和判定标准的合法性及关联性,决定检验结论是否具有证明作用。作者利用一起伪劣种子案件,探讨种子质量检验的合法性和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种子质量是种子生产过程多种技术水平的具体体现,制种者只有在整个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才能使种子质量和产量得以提高,下面是我们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谈谈  相似文献   

8.
种子贮藏是种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种子质量,搞好种子生产、经营的重要措施,对种子进行科学、安全地贮藏,能使种子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生命活力,减少种子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合理解决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维护种子使用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常需通过种子质量检验确定种子质量。种子质量的检验机构、检验程序和判定标准的合法性和关联性,决定检验结论是否具有证明作用。作者利用一起伪劣种子案件,探讨种子质量检验的合法性和关联性。案情简介博丰公司利用2009年购买的糖用甜菜品种KWS9103的散种子加工、包装成包装种子,于2010  相似文献   

10.
种子贮藏是种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种子质量,搞好种予生产、经营的重要措施.对种子进行科学、安全地贮藏.能使种子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生命活力,减少种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以粮食生产大省山东省为例,调研了种子企业、种子销售市场、种子的行政管理机构,提出政府监管对粮食种子质量的密切关系。为有效提升粮食种子的质量,认为政府应对种子企业、种子市场加大监管的力度;种子行政机构也需要机构的整合和职能的转变。旨在通过对山东省种子质量状况的调研和分析,为全国种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不同采种期对华北落叶松种子品质的影响,采用试验的方法对华北落叶松不同采种期的球果重量、形态变化、种子产量、播种品质进行了初步测定,为合理确定华北落叶松种子的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采种时间范围内,随着采种时间的延长,球果重量呈缓慢上升后又开始下降的趋势,而种子产量及品质则呈上升趋势。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华北落叶松的最佳采种期为8月下旬至9月初。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0个陆地棉品种(系)种子活力、棉苗素质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花种子活力因品种而异。种子活力愈高的种子,棉苗素质愈好,两者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活力较发芽率与棉苗素质有更密切的关系,无论棉花育种或大田栽培,重视对棉子活力的选择与培育,有助于培育壮苗,对促进棉花产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育繁推一体化蔬菜种子企业的主要工作环节包括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子检测、种子贮藏、种子加工、种子包装、试验示范、种子销售等。这些环节也是影响种子质量的关键环节,所以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即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种子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种子生产程序的革新及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一,但中国种业的发展远落后于农业经济的其它部门,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本文对中国加入WTO后种子生产程序的革新及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建议。指出:中国应逐步放弃"三圃制",推行四级种子生产程序;育种家种子的保存,应建立"株系(行)循环法"和低温低湿库双重保存制度。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的构建,应与"四级程序"配套,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提出了几种作物种子质量标准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4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在3种收获方式下的产量损失情况。[方法]以人工完全收获为参照,研究了谷物联合式收割机直接收获法与人工分段收获法在4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种子收获过程中的产量损失情况,同时研究了不同清选方式对种子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农户人工筛选种子的质量水平。[结果]扁穗冰草和新麦草适合于联合收割机直接收获,与人工完全收获的产量相比,收获率分别达到76.0%和66.1%。无芒雀麦种子以人工分段法收获的效率最高,达到74.7%。高羊茅种子的落粒性较强,联合式收割机收获和人工分段法收获的产量损失均超过50%,应考虑适当提前收获时间。[结论]该研究为当地小规模种植基地与农户分散种植并存的牧草种子生产方式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寒山区春季玛咖种植条件下,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不同类型玛咖种子质量和病虫害的影响,为适宜栽培留种方式及玛咖品种类型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玛咖主流栽培"黄色玛咖"、"紫色玛咖"、"黑色玛咖"并栽培在海拔3000 m的种球为材料,采用玛咖植株原地育种(海拔3000 m)、玛咖根球分选后贮藏30 d后栽培于原玛咖种植土壤海拔3000 m处留种、玛咖根球分选后贮藏15 d后栽培于海拔2700 m处留种、玛咖根球分选后在2400 m温棚内栽培留种、玛咖根球分选好种株栽培在温棚内待其发芽再栽培于海拔2400 m的大田处育种5种栽培留种方式,系统比较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玛咖物候期、千粒重、发芽率、种子产量和病虫害的影响。[结果]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玛咖物候期的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颜色品种玛咖经过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种子千粒重、产量和发芽率的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颜色品种间玛咖经过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病虫害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病虫害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论]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玛咖物候期、千粒重、发芽率、种子产量和病虫害的影响结果分析,认为玛咖根球分选后贮藏于15 d后栽培在海拔为2700 m处留种,有利于提高玛咖种子质量和减少病虫害。  相似文献   

18.
荀洋  依德萍  赵丽莉  徐芳芳  严一字  张春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283-12284,12286
[目的]研究不同种衣剂对桔梗的出苗率和苗素质的影响。[方法]以桔梗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12种不同种衣剂处理后,在土壤床上进行发芽试验,探讨不同种衣剂对桔梗的出苗率和苗素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种衣剂对桔梗的出苗率和幼苗素质均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士林神拌种王表现最好,其次是噻虫嗪和丁戊福美双,多福表现最差,破太苏表现也较差。[结论]试验为筛选出适于在桔梗生产中应用的种衣剂和开发桔梗上专用的种衣剂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天然赤松母树林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更新、种子传播规律。经调查分析:赤松的胸经速生期是第7年开始到20年,树高速生期是第5年开始到20年;正常生长的赤松林是在第20年时开始结实,第50年时种子质量开始下降;为了保证母树林的稳产、高产,保证种子质量,应在第15年时进行疏伐,50年后停止采种,赤松种子的有效传播距离是20~30m,赤松在林冠下以及撂荒地上更新均为良好。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安徽省两系杂交稻从育种、中试开发到种子产业化的实践历程及体会 ,提出今后发展中应重点解决的稻米质量和种子质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