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叶锈菌的转主寄主、小麦和禾本科杂草上发生的叶锈病的相互作用叶锈菌在转主寄主上可以完成有性世代,而有性世代往往产生大量的变异和生理分化现象,这样就容易使推广的小麦抗病品种很快地丧失抗病性,因此,转主寄主的存在无疑对我国小麦品种抗叶锈性的保持稳定是一个巨...  相似文献   

3.
在本试验中,用了对鉴别寄主洛夫林10有毒力的菌株8个和对它无毒力的菌株3个,分别对叶锈菌的8个鉴别寄主作了周年的重复鉴定试验,观察环境条件对鉴别寄主对叶锈菌的反应的影响。在8个鉴别寄主中,只有丰产3号和洛夫林10号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菌株的反应不同。丰产3在3—10月都表现为感病,但在11月—1月,在短日照,低温(12.4—14.4℃和弱光照(4069.6—7658Lux)情况下表现为抗病,因而小种60被鉴定为20。洛夫林10与菌株79—15—1结合,在1—2月,在短日照,低温(12.9—15.3℃)和光照7132.2—9448.3Lux情况下表现为感病。在5—9月,在长日照,高温(16.5—25℃)和半遮阴的光照(4566.6—9419.5Lux)下则表现为抗病,小种61相应地被鉴定为60。但洛夫林10与其他6个有相同毒性公式的菌株结合,则在5~9月却表现为感病。因此洛夫林10在不同条件下表现为抗病或感病,决定与不同菌株相结合。在本试验中也观察到具有相同毒性公式的菌株其致病性并不相同。也观察到来自同一菌株的不同单孢子堆的夏孢子所繁殖的培养物的致病性也可以不同。  相似文献   

4.
小檗是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条锈菌在小檗上进行有性生殖,导致病原菌变异产生新毒性小种,这是小麦条锈菌毒变异的主要途径。本文对青海省主要小麦种植区的小檗分布与品种开展了调查,对开展控制条锈菌有性生殖的综合治理技术的集成与示范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PAL是植物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中的定速酶,它参与木质素、类黄酮植保素和酚类物质的形成,这些物质在寄主抗病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PAL又是一种诱导酶,其活性变化受光、机械损伤、激素、病原菌侵染等外界条件的调控。由于寄主与病原物互作过程中,寄主受伤害程度、激素含量的变化等会随着互作组合的亲和性程度不同而变化,因而对PAL活性的研究,有利于探讨寄主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疱锈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病菌的性孢子、锈孢子(0、Ⅰ)阶段发生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枝干上,夏孢子、冬孢子(Ⅱ、Ⅲ)阶段出现在玄参科的阴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叶背、茎、萼片及果实上。取马尾松病杆上的锈孢子人工接种,只有阴行草转主寄主植物感病,产生与自然状态下相同的典型症状。该病菌性孢子器平展成不规则形,生于表皮下;锈孢子表面塔状疣突的基部两层环纹很厚;冬孢子柱较小,长度很少超过800μm。因此,认为马尾松疱锈病的病原是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um(Alb.et Schw.)Wint.]集合种的阴行草专化型(C.flaccidum f.sp.siphonostegium)。  相似文献   

7.
用抗叶锈性不同的三个小麦品种 (洛夫林10、冀麦三号和5389) 分别接种两个毒力不同的叶锈菌 (puccinia rccondita f.sp.tritici) 小种 (366和165)、组成已知亲和程度不同的品种—小种组合。结果表明,不亲和组合接种后36h,ATPase活性峰值大而高,组织定位显示ATPase活性提高的部位位于侵柴菌丝接触的细胞及相邻细胞的胞壁和质膜附近;亲和组合接种48h以后,ATPase活性下降,并低于对照水平,组织定位未发现侵染细胞ATPase活性的增强;接种72h以后,侵染菌丝有较高的ATPase活性;慢锈组合ATPase活性介于亲和与不亲和组合之间。  相似文献   

8.
利用真菌β-微管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和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 f.sp.tritici)、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的SCAR标记引物,对锈菌孢子与感病小麦叶片总DNA进行复合PCR检测,扩增获得了小麦条锈菌171bp和叶锈菌226 bp的特异性DNA片段,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到50 μg·L~(-1)模板DNA浓度水平.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制备小麦锈菌不同种的分子诊断、检测试剂盒.  相似文献   

9.
三裂叶豚草锈菌的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该锈菌只侵染三裂叶豚草,对其它农作物及经济和观赏植物不侵染,具备寄主专一、病害流行速度快等特点,可用来控制三裂叶豚草。  相似文献   

10.
亚唐松草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语文报道了东亚唐松草的核型公式为K(2n)=42=28m+12sm+2sm(SAT)为“2B”类型,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为2n=42=40m=2M2,本文还计算了东亚唐松草的染色体体积,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三唑酮对小麦条锈菌在寄主内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幼苗接种小麦条锈菌3d后,三唑酮喷雾施药。电镜观察三唑酮对条锈菌在寄主内发育的影响。观察发现,菌丝和吸器最初的变化是细胞质中脂肪粒和液泡数量的增加,菌丝和吸器的壁与细胞质膜间出现一些电子致密度高的小泡囊,随后壁内层不规则增厚,菌丝顶端细胞壁增厚最为明显;菌丝和吸器最终解体。吸器外间质的宽度明显增宽,其中累积有染色较深的物质。三唑酮对吸器发育具有致畸作用,并抑制隔膜的形成;受侵寄主细胞分泌的胼胝质,可将吸器体完全包围。观察结果表明三唑酮不仅可直接作用于条锈菌,同时也可通过影响寄生而间接作用于该病菌。  相似文献   

12.
小麦条锈菌与寄主交界面的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镜技术和细胞化学方法研究结果发现,小麦条锈菌吸器颈部和吸器体壁均由两层构成,即染色较深的外层和染色较浅的内层,但是,具邻位羟基多糖物质的分布模式和糖基的种类在颈部壁和吸器体壁并非一致。在颈部处凹陷的寄主细胞质膜紧贴于其外壁,而在吸器体部位,它与吸器体始终保持一定距离。吸器外间质中存在有多糖物质,α-葡萄糖或α-甘露糖,乙酸半乳糖胺,半乳糖等糖基。此外,在吸器外围的寄主原生质中存在有呈管状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13.
梨、苹果锈病转主寄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梨、苹果锈病的转主寄主是桧柏的两个不同类型。梨锈病的转主寄主树冠较稀疏,分枝角度较大,具针叶和鳞叶,在转主寄主上形成纺锤形瘿瘤,苹果锈病的转主寄主树冠较紧凑,分枝角度小,只具针叶,在转主寄主上形成球形或半球形的瘿瘤。  相似文献   

14.
15.
山西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的毒性基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4~1997年间,利用25个抗叶锈病小麦单基因系(或近等基因系),对来自山西省10个地(市)31个县(市)的334个小麦叶锈菌株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山西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的毒性基因频率。结果表明,毒性基因V19的出现频率较低(2637%),其对应的抗性基因Lr19为目前山西省小麦叶锈菌的有效抗病基因。其次,毒性基因V15,V20,V25的出现频率分别为715%,7625%,7808%,对应的抗性基因Lr15,Lr20,Lr25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除此以外,其余21个毒性基因的出现频率均高于8174%,其对应的抗性基因为目前山西省小麦叶锈菌的无效基因,在小麦抗锈育种上没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小麦叶锈菌群体的毒性基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6-1991年间,利用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的小麦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作鉴别寄主,首次采用毒性基因频率、毒性因子(FV)、毒性值(VV)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等反映群体水平的参数,对我国小麦叶锈菌的毒性基因结构、频率、时间动态、空间格局及不同生理小种毒性基因的异质性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毒性基因 V2a、V9、V15、V19、V24、V28、V29的出现频率较低(小于30%),其对应的抗性基因为目前我国小麦叶锈菌的有效抗病基因;V1、V3ka、V10、V26的频率处于升高的趋势,V2a、V15的频率有下降的趋势;不同地区叶锈菌群体的毒性因子、毒性值和毒性基因组合的多样性明显不同,我国和北美的叶锈菌至少存在4-5个毒性基因的差异;不同生理小种的毒性基因结构差异显著,叶中3号不具备V26基因,叶中34号不具有V1、V14a、V17和V27基因,而叶中4号携带有这些毒性基因。文中还对利用近等基因系作鉴别寄主的优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不同小麦品种叶锈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检测小麦叶锈菌遗传多样性与寄主品种的关系,利用叶锈菌17对EST-SSR引物对2015年从河南周口2块小麦苗圃不同品种叶片上直接收集的63份小麦叶锈菌材料(周口南地块27份,周口西地块36份)进行分子多态性及分子小种类型分析。聚类结果显示,63个小麦叶锈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 70~1. 00。2块苗圃小麦叶锈菌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 021 5,遗传相似系数为0. 978 7,表明2个地块间小麦叶锈菌群体遗传相似性高。2个地块小麦叶锈菌遗传多样性(Ht)为0. 22,群体内遗传多样性(Hs)为0. 21,群体间遗传多样性(Dst)仅为0. 01,遗传分化系数(Gst)较低,为0. 05,表明2块苗圃间小麦叶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群体内多样性较群体间多样性更丰富。群体内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94. 44%,群体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5. 56%,表明遗传分化在2块苗圃群体间和群体内都存在,但叶锈菌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变异。小麦叶锈菌遗传多样性与寄主品种有一定关系,小麦品种亲本来源相同,其上叶锈菌小种类型较为一致,遗传相似性高,亲缘关系近,遗传多样性低。  相似文献   

18.
小麦锈菌生理小种鉴定,在选用鉴别寄主,小种分类和命名等问题上,一直都存在问题。经历了多次的演变,可说至今并没有完全解决。Stakman 和 Levine 在1922年首次在小麦秆锈病方面发表了鉴定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的检索表。他们确定了12个鉴别寄主来区分菌株的致病力。小种是按前后鉴定的程序以编  相似文献   

19.
左海  康朝发 《农技服务》2015,32(5):65-68
通过组织化学方法对非寄主辣椒以及非亲和寄主小麦受小麦条锈菌侵染后的抗病性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条锈菌在非寄主和非亲和寄主植物上都具有较高的萌发率,但是从气孔下囊的形成阶段开始差异明显。其中,小麦条锈菌在非寄主辣椒上形成的气孔下囊明显减少,吸器母细胞的形成数量也随之减少,且只能形成极少量的吸器,同时侵染点伴随有较多的H2O2积累和过敏性坏死反应(HR)的发生;与非寄主辣椒抗小麦条锈菌相比,小麦条锈菌在非亲和寄主小麦上,气孔下囊的形成率明显偏高,吸器母细胞和吸器形成率也较非寄主辣椒的高许多,但是H2O2的积累和过敏性坏死的程度都低于非寄主的。本研究表明,过敏性坏死反应的发生与H2O2的积累仍然是非寄主辣椒抗小麦条锈菌的主要机制,同时也阐明了非寄主抗性和寄主抗性可能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20.
小麦条锈菌被重寄生现象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的小麦条锈菌夏袍子堆呈桔黄色,但是在温室繁殖小麦条锈菌夏饱子的过程中,春秋两季常可观察到部分发病叶片上夏泡子堆变为深灰色的异常现象,最初仅部分夏抱子堆呈浅灰色.随后灰色夏饱子堆数目逐渐增多,颜色不断加深,最终所有夏抱子堆均成深灰色,并且变色的夏泡子堆一般不再形成新的夏抱子。小麦条锈菌夏抱子堆的变色现象可能与被其它真菌重寄生有关。为此,笔者通过扫描电镜技术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