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1985年福建蔗区的调查表明:甘蔗花叶病在大面积的拨地拉及南安果蔗上严重发生。当家品种F134上发病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田块差异,在闽糖70/611、闽选703、仙糖79/83、仙糖73/35、M46/202、Di52、F160和Co1013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1985—1987年,从辽宁南部及沈阳郊区采集111个番茄花叶病样本,经测定主要为番茄的烟草花叶病毒(TMV,占总调查样本的59.46%);21.62%为TMV与黄瓜花叶病毒(CMV)混合侵染。实验证实:番茄上TMV,其汁液钝化温度90—94°C(10  相似文献   

3.
大豆花叶病毒的株系鉴定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作者用江苏省大豆重花叶(S_A)、轻花叶(S_B)、黄斑坏死(S_C)、顶枯(S_E)以及黑龙江的黄斑花叶(S_D)和顶枯(S_F)的分离物,在菜豆品种“Top Crop”的离体叶鉴定都产生局部枯斑。6个分离物都可以由几种蚜虫(桃蚜、萝卜蚜、苜蓿蚜)传毒,温度钝化点在50~55℃或55~60℃之间,稀释限点为10~(-2)或10~(-3),体外存活期(室温在25℃以上)为24~36小时,电镜下粒体形态都是线条形,它们的寄主范围都很窄,只侵染豆科植物中的少数几个种。这6个分离物都属于大豆花叶病毒。但是它们的寄主范围和在大豆品种上的反应有所不同、S_A和S_B对扁豆的侵染力很强,S_D和S_F不侵染扁豆,S_C和S_E侵染力居中,S_A和S_B在菜豆品种家雀蛋上发生系统花叶,其余四个分离物只在接种叶上出现黄斑和叶脉坏死。温室内测定了37个大豆品种或品系对6个分离物的反应,没有对6个分离物都免疫的品种,6个分离物在1138—2、493—1等9个品种都出现系统花叶,在合丰23、南农133—3、齐黄1号、徐豆1号和科系8号上,6个分离物的反应有稳定的明显的差异。根据6个分离物在大豆品种、扁豆和菜豆(家雀蛋)上的症状反应,认为6个分离物是大豆花叶病毒的6个不同株系,S_A和S_B的性状相似。室内测定同一个株系在不同品种上反应的症状不同,例如南京重型花叶S_A,轻花叶S_B在许多品种上出现系统花叶但在齐黄1号和徐豆1号上形成系统枯斑。黑龙江的顶枯S_F只在合丰23等少数品种上出现顶枯症状,多数品种是系统花叶。因此,症状类型不能代表株系的特征、而是株系与品种组合之间的特异性反应。我们认为用症状的表现来作为株系的名称是不一定确切的。  相似文献   

4.
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大豆花叶病叶片压出液的稀释液图片,看出这一病毒是600—700×13—15mμ的线杆状粒子。根据稀释度估计病毒粒子在病叶组织中的浓度很低。这种方法在试验工作中用于直接诊断这一病害是有可能的。移去叶片的叶绿素,水解核酸后用光谱分析法测定大豆花叶病毒样品的光谱吸收曲线。健叶与病叶之间在吸收曲线的峯形上无特殊区别,在核酸含量的差别上也无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种方法对雀麦花叶病毒德国株系(BMV-G)及英国株系(BMV-E)粒子的提纯及RNAs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分别以聚乙二醇(PEG)沉淀法及两相酚提取法为佳。聚丙烯酰胺凝胶(PAA)电泳证明BMV-G具有5个RNA组份,比BMV-E (代表典型株系)多一个RNA-3a,其分子量为0.52×106,介于RNA-3及RNA-4之间。另外变性及不变性RNAs分子量的测定结果也基本相同。薄层电泳分析指出BMV二种株系RNAs的碱基比也基本一致,同于Paul及Huth的报道。经34% CsCl平衡等密度离心得知BMV-G及BMV-E均具有4种粒子组份,其中最重的粒子的浮力比重值分别为1.3513及1.3534,而最轻的则分别达1.2993及1.3045。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十字花科蔬菜芜菁花叶病毒株系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京地区大白菜、不结球白菜、萝卜、甘蓝和花椰菜588份样本进行了病毒种类的鉴定,69.21%的样本感染了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并对其中33个TuMV分离物按抗病基因型进行了株系分化研究,均获得了台湾省报道的TuMV C1-C5 5个株系。TuMV-C4占分离物的42.4%,为主要株系,其余依次是C5、C1、C3和C2株系,这为十字花科蔬菜,特别是大白菜抗TuMV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芜菁花叶病毒(TuMV)对选择的一套日本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卷心莱(Brassica oleracea subsp capitata L.)和白菜(B.campestris subsp.pekinensis)鉴别品种反应来区分从日本十字花科作物上分离的47个 TuMV 株系,将它们分为9个株系组.其中除少数高抗品种外能系统感染所有供试品种的 A.B 株系组可以用作培育高抗 TuMV 的十字花科作物品种的接种源.还发现了不同于普通和甘蓝株系组的 TuMV 甘蓝温和株系.  相似文献   

8.
玉米矮花叶病毒的株系鉴定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从白草(Pennisetum flaccidum Griseb)花叶病株上分离到1个引起玉米矮化花叶症的新毒株。病毒粒体形态、大小、内含体形状,传染方式、传毒介体和传毒特性,体外抗性,寄主范围等生物学特性与MDMV-B相似,血清学上相关;白草花叶病毒分离物可侵染Paspa-lum dilatatum和Bromus rubens而不同于SCMV;根据在鉴别寄主忻粱7号和Atlas高粱上症状反应的显著差异可与MDMV-B相区别。据此认为它是MDMV的1个新株系,称为MDMV-G。1984年测定结果,玉米、高粱和谷子都感染MDMV-B和G,二者总的比例相近,山西各地均有分布,但高粱上G多于B,而玉米B多于G。白草是G株系的主要越冬寄主,广泛分布在山西省玉米、高粱栽培区,且自然感染率较高,对玉米和高粱的生产是个潜在的威胁,应予注意。白草在我国分布广泛,G株系的重要性可能不限于山西。  相似文献   

9.
10.
油菜花叶病毒Wh株系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病毒的寄主植物反应、血清学性质和RNA 3'末端含cp和mp基因1554 bp cDNA片段序列分析,明确一个侵染油菜的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病毒分离物是油菜花叶病毒(Oileed rape mosaic virus,ORMV)的一个株系,定名为Wh株系.ORMV-Wh侵染油菜、白菜和大白菜等十字花科的作物,初期产生典型明脉症状,对辣椒、番茄和烟草等茄科植物致病性弱;血清学与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有明显差异.ORMV-Wh mp、cp基因和3'UTR区段大小分别为798、474和235个核苷酸,mp和cp基因有77个核苷酸重叠;与TMV序列同源性在60%以下,与侵染十字花科Tobamovirus属病毒株系序列同源性在80%以上;其中与ORMV的不同株系RMV-CAB、RMV-Sh、YoMV、YoMV-Cg和CTMV-W的同源性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黄瓜花叶病毒对烟草花叶病毒的干扰作用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81年-1985年研究了黄瓜花叶病毒(CMV)对烟草花叶病毒(TMV-T)的干扰作用.用CMV向日蔡环斑花叶分离物(CMV-SRS)为诱导病毒,接种枯斑三生烟十天后,对攻击病毒TMV-T的保护率为85.6%.反之,用TMV-T为诱导病毒,接种枯斑三生烟十天后,对攻击病毒CMV-SRS的保护率为95%(70-100%)证明在CMV-SRS和TMV-T之间,有较强的相互干扰作用.含有卫星核酸的黄瓜花叶病毒CMVS51、及CM-VS52两个分离物以及CMVS51+TMVN-14(烟草花叶病毒弱株系)免疫心叶烟和枯斑三生烟十天后,对强病毒TMV-P有明显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瓜花叶病毒CA株系在花生上流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1985~1990年在密云县试验观察,黄瓜花叶病毒(CMV)在花生上流行受病毒种传率、苗期蚜虫发生数量及苗期温度和雨量的影响。花生苗期和花针初期为易感病时期,随后抗性有所增强,但不明显。苗期和花针期发病植株,CMV种传率最高,之后带毒率有所下降。CMV种传率高低与病害流行关系,在同一年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在年度间未达显著水平。花生田间蚜虫发生盛期与病害发生高峰期是吻合的,蚜虫发生数量与病害流行关系显著。根据花生种传率和苗期蚜虫发生数量两因素6年次资料配合的病害流行预测式,其回报可靠度的置信范围在93%左右。  相似文献   

13.
黄淮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8个大豆品种作为一组株系鉴别寄主,将黄淮豆区8省市202个毒株划分为7个株系(y1~y7)。y1及y2为弱毒株系,仅侵染感病品种(1138-2、文丰5号);y3、y4、y5为中毒株系,分别侵染感病和中抗品种(齐黄10号、徐豆1号、诱变30、鲁豆4号);y6及y7为强毒株系,除侵染以上品种外,还侵染高抗品种(齐黄22、密荚1号)。全区弱毒株系占55.9%,中毒株系占28.7%,强毒株系占15.3%。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和北京市以弱毒株系为主(43.5%~88.9%),山西省以中毒株系为主(50.0%),陕西省弱毒株系、中毒株系各占50.0%,山东、河南、河北3省强毒株系所占比例较高(22.4%~33.3%)。株系分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油菜花叶病毒(Oilseed rape mosaic virus,ORMV)武汉株系(Wh)基因组全序列分析表明,该株系基因组全长6301nt,与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亚组Ⅲ病毒基因组结构相似,含4个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ORF),ORF2与ORF3有77nt的重叠区。与该属其他病毒对应ORF的核苷酸及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ORMV-Wh与亚组Ⅲ的ORMV、车前草花叶病毒上海株系(Ribgrass mosaic virus,RMV-Sh)、车前草花叶病毒凤仙花株系(RMV-Imp)和烟草花叶病毒十字花科和大蒜株系(Tobacco mosaic virus,TMV-Cg)一致性最高,均超过95%。4种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构建将Tobamovirus亚组Ⅲ株系分为3个群,ORMV-Wh归为ORMV代表的株系群。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矮花叶病196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首次报道[1],我国1968年在河南省首次报道。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是引起我国玉米矮花叶病的主要病原[2, 3]。根据基因组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SCMV分为4个组,其中第I组分布最广,第IV组是新发现的一个强毒株系,近年来的发生呈上升趋势[4, 5]。SCMV属于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粒体为弯曲线状。其由蚜虫非持久性传播[6],能侵  相似文献   

16.
Sugarcane mosaic virus (SCMV) is the prevalent virus causing maize dwarf mosaic in China. Here we collected 90 weed samples belonging to 15 species, among which Setaria viridis, Echinochloa crusgalli and Digitaria sanguinalis showed distinct mosaic symptom. The maize in-bred line B73 and cultivar Denghai 605 plants inoculated with extracts of S. viridis, E. crusgalli and D. sanguinalis showed distinct mosaic symptom in the systemically infected leaves at 10 days post-inoculation. ELISA results showed that samples of S. viridis, E. crusgalli and D. sanguinalis were positive to antibody against SCMV CP. The duplex-PCR showed that samples of S. viridis, E. crusgalli and D. sanguinalis were infected by SCMV which was not belonging to group IV. The SCMV ORF of 3 weed and one maize samples shared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s identities of 93.1%-99.7%. Gene-flow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CMV isolates from three weed samples had frequent gene flow with the SCMV isolates from maize in Shandong Province. Phylo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all the four SCMV isolates were clustered into group I.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 viridis, E. crusgalli and D. sanguinalis are weed reservoir of SCMV. These results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SCMV.  相似文献   

17.
 黄瓜花叶病毒M株系在白肋烟上具有典型的症状恢复现象,本研究用提纯病毒和DAS-ELISA建立了CMV-M病毒定量检测方法。研究发现,症状严重程度与叶片中的病毒浓度呈正相关:最早发病的黄化叶每克病组织中病毒可高达790 μg,而恢复叶片上部再发病的花叶症状病叶中每克病组织中病毒也可高达508 μg,恢复叶片中病毒含量很低,每克叶片中最高也没有超过6 μg,仅为发病叶片病毒浓度的1/85~1/135,远低于根和茎中的病毒浓度。RT-PCR和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恢复叶片中确实存在具侵染活性的病毒,而且病毒在长达半个月以上一直保持很低浓度。结果表明恢复叶中可能存在有效的病毒防御机制,其具体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62年11月至1963年3月鑑定了浙江农业大学农場及其附近(杭州)的油菜花叶病样共40号,萝卜油冬儿(油青菜)病样各5号。先汁液接种在烟、心叶烟、土油菜上。根据反应分为三类,再各以一个分离物为代表测定其在17种植物上的反应,并测定抗性以及桃蚜传毒试验,结果如  相似文献   

19.
新疆石河子、伊宁地区黄瓜花叶病毒株系分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研究新疆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分子变异及株系分化,对从石河子和伊宁地区采集的205个加工番茄、23个辣椒、4个番茄、2个南瓜样品进行酶联免疫检测和RT-PCR检测.在4种寄主上均检出了亚组Ⅰ型CMV,其中加工番茄的感染率高达74.15%.进一步对来自辣椒的YN-6、LJ-4、L-10,加工番茄的S1-1、S1-14,番茄的YN-2,以及南瓜的YN-9等7个样品CP、RNA3、MP核苷酸序列进行相似性和进化树分析.7个样品与CMV亚组ⅠB株系分离物的相似性较高、亲缘关系最近,均可归为CMV亚组ⅠB.而来自辣椒的LJ-4、L-10与其余5个样品的序列相似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远,在进化树上形成独立分支.说明在新疆加工番茄及其它蔬菜上广泛流行的CMV存在分子变异.  相似文献   

20.
甘蔗褪绿线条病有甘蔗波条病、枯条病和条斑病等之称,被认为可能是病毒所致,但迄今未曾确证.我们的研究表明:该病不由病叶汁液传播,甘蔗黄蚜(Aphis sacchari)、甘蔗粉蚧(Saccharicoccus s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