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技术,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亚麻黑亚14基因组导入大麻五常40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时期通过分析所导入的7份材料的染色体状态,鉴定出成功导入的材料为1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DNA原位杂交技术在研究植物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途径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途径问题的研究方法、影响原位杂交及其检测效果的技术关键等。笔者根据本人在研究工作中的应用实践,对原位杂交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组织切片方法及切片厚度、载玻片处理、探针长度及其标记、杂交信号的检测等关键技术环节着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陆地棉花粉管通道形成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石蜡切片法观察陆地棉的花粉管生长、受精和受精卵分裂过程及花粉管通道形成时期。结果表明:①授粉后15 h花粉管通过珠孔进入胚囊;②授粉后18~21 h,精子和卵细胞开始融合,24 h后形成一个核仁的受精卵;③授粉后48 h,始见胚分裂;授粉后72 h,早期胚形成;④应用花粉管通道法对棉花导入外源DNA的适宜时期为授粉后18~48 h。  相似文献   

4.
牡丹花粉管通道形成时间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授粉后 ,于不同时间段剪除“凤丹白”牡丹的柱头 ,根据种子发育状况初步探明了牡丹花粉管通道形成所需的时间。结果表明 :牡丹授粉 1h后已形成花粉管通道。为牡丹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水稻变异材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9年对水稻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外源总DNA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563粒种子,2000-2001年对后代材料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这种方法转化外源总DNA可以得到水稻变异材料,是一条切实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花粉管通道转基因的理论基础与可行性,以及导入方法、导入外源DNA的类型和后代遗传变异特点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此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烟草花粉管通道导入外源DNA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浓度的 pIG12 1Hm质粒DNA为供体 ,在烟草授粉后不同时期 ,采用不同的方法经花粉管通道导入 ,收获的种子经卡那霉素 (Km )抗性筛选。结果表明 ,在授粉后 10h ,DNA浓度为5 0 0 μg/ml,采用注射的方法可得到最大转化率 (2 3.5 % )。  相似文献   

8.
花粉管通道法在棉花转基因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进行棉花转基因,已在我国运用了10多年,但到目前,转基因的成功率还很低,经过近年来的摸索和研究,在新疆自然植棉环境下,试图通过技术改良和方法创新,提高转基因成功率,使其更好地为育种服务.  相似文献   

9.
TAIL-PCR方法研究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Bt+Sck双价基因棉转基因植株为材料,利用改进的TAIL-PCR方法扩增T-DNA插入位点左、右边界的侧翼序列,结果表明:T-DNA侧翼序列均包含一段载体骨架序列;T-DNA插入区富含A,T碱基对,并且属于核基质结合区(Bind to nuclear matrices);T-DNA整合到棉花基因组后,其左、右边界均有缺失。花粉管通道转化的机理很复杂,该试验为进一步研究此转化方法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水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带有NPTⅡ基因和GUS基因的质粒pBⅠ121DNA为供体,以水稻品种特青2号受体,应用花粉管通道将PBⅠ121DNA导入受体,获得了15粒D0代的种子。扩敏不D0代种子,得到1500泣D1代粒子,在含有卡那霉素的水中萌发,获得18株绿苗。抽提绿的DNA,用NPTⅡDNA片段作探针,进行Southern分子杂交,结果呈阳性,表明利用花粉管通道已经将外源的质粒DNA导入到特青2号水稻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1.
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自交系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几年来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自交系改良中的应用情况加以概括,提出了导入方法的适宜细则,对后代变异情况加以论述,并对今后该项工作的开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抗虫棉外源基因的整合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花粉管通道法培育的转Bt基因抗虫棉GK19、GK22、1016、1018、1022、1025、GK5、GKsu12和SGK1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目的基因能够完整整合到基因组里,HindⅢ酶切位点有可能发生甲基化或丢失。除1018以外的上述8个抗虫棉的分析结果还表明,载体骨架没有整合到棉花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3.
利用hrpZPsg12转化玉米,以期得到对玉米病害具有广谱抗性的新种质材料,为抗病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为基础载体,采用PCR法从克隆载体pGM-hrpZPsg12克隆来自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P.syringae pv.glycinea)的hrp ZPsg12基因,两端分别引入XhoⅠ酶切位点,构建了1个具有卡那霉素和除草剂草丁膦抗性标记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hrpZPsg12,并通过热激法转入到大肠杆菌DH5α中。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构建好的植物表达载体的重组质粒导入玉米优良自交系"综31"中。结果表明:对得到的575株转化植株经PCR检测有45株呈阳性,阳性转化率为7.83%。  相似文献   

14.
花粉管通道介导玉米总DNA导入小麦D1代的农艺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介导玉米总DNA导入4个小麦品种(系)"9411"、"955159"、"96266"和鲁麦21中,并对转基因D1代的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与对照相比,鲁麦21和"96266"的转基因D1代株高、穗长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9411"、"955159"、"96266"的转基因D1代的旗叶叶长和叶面积均达极显著水平;在"9411"的转基因D1代中,出现无芒变异的植株占20%左右;在"9411"的转基因D1代中,也发现了穗型与抗病性同时发生变异的植株.  相似文献   

15.
胡文明  徐翠莲  王岳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73-11774
探讨了花粉管通道法介导外源DNA导入技术的分子机理,并对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转基因后代变异特点及目标性状的鉴定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棉花后代的遗传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转基因棉花,随着自交繁殖代数的增加,转基因植株与非转基因植株的分离比例,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遗传分离比例变化较大,存在着遗传分离多样性,而且有的遗传不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者创立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以来,在多种农作物分子育种中得到应用。广泛的研究表明,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与其他转基因方法相比,具有能直接得到转化种子,转化频率高,操作简便经济,大量快捷,性状稳定快和导入材料多样性等优点。同时重点介绍了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研究和应用,采用该方法将多种植物外源DNA导入水稻,获得了包括植株形态,产量性状,抗病虫性,稻米品质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变异,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水稻分子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