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进行了磁粉制动器动态性能研究,求出了传递函数和制动扭矩过渡过程的响应函数。设计了单片机控制系统,对单片机作为比例调节器进行了改进,求出了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和响应函数。通过改进控制系统和完善反馈程序,从外部改善了磁粉制动器的使用性能,提高了系统的加载精度和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磁粉制动器动态性能研究,求出了传递函数和制动扭矩过渡过程的响应函数。设计了单片机控制系统,对单片机作为比例调节器进行了改进,求出了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和响应函数。通过改进控制系统和完善反馈程序,从外部改善了磁粉制动器的使用性能,提高了系统的加载精度和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3.
控释氮肥对棉花叶片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树脂包膜尿素和硫加树脂包膜尿素2种控释氮肥对棉花叶片生理特性、土壤氮素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以普通尿素为对照。结果表明,一次基施控释氮肥较尿素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光合速率,增加了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了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增强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少了丙二醛含量,延缓了叶片衰老。基施树脂包膜尿素和硫加树脂包膜尿素较普通尿素处理显著提高了初花期以后土壤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且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5.18%和52.69%,皮棉产量分别增加了9.26%和11.67%。同时,控释氮肥显著提高了纤维长度及伸长率,但对衣分、整齐度指数和马克隆值无显著影响。因此,施用控释氮肥保证了土壤氮素的供应,显著改善了棉花叶片光合特性,增强了氮素同化关键酶和保护性酶活性,在获得高产的前提下改善了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4.
RUSLE侵蚀模型及其应用(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RUSLE和USLE进行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了RUSLE对USLE的改进内容和形式:RUSLE模型所用的数据量比USLE大得多,并纠正了USLE分析中的错误,填补了原始数据的空白,且增加了其灵活性,使能模拟不同的系统和替代方法和侵蚀量,对RUSLE模型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水利部开展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10多年来,园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全国已建成104个国家级、40多个省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探索了成功的建设模式,发挥了示范宣传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和作用,受到社会各界欢迎和好评,提升了水土保持影响力。梳理了园区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对园区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地理空间元数据的组织结构,分析了已有元数据组织和管理模式的不足。剖析了地理空间元数据的“对象”特性,然后以面向对象的思想对地理空间元数据重新加以认识和描述,提出了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地理空间元数据组织和管理模式,克服了已有模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个B/S三层体系结构的水利地理空间元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相应的浏览、录入、查询和编辑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元数据使用和管理上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江苏湖泊管理现状,分析了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湖泊渔业信息化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湖泊渔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设计了管理系统的框架和主要功能,为江苏湖泊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梯田优化配方施肥正交试验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老梯田和新梯田正交培肥试验结果,阐明了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肥料因素和次要因素,选择出了“最优配方施肥”方案,计算了其经济效益,为老梯田和新梯田土壤培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土壤质量及其评价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2,自引:5,他引:42  
在阐述了土壤质量的内涵基础上,分析了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土地质量及土壤服务功能的联系。重点对我国土壤质量的评价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概述,从指标体系的选取和评价方法入手,探讨了评价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我国土壤评价指标体系因子选择的范围,在论述了国际土壤质量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指出了生物学指标研究是需要加强的方向;同时着重分析了我国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的进展,对我国土壤质量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概括,指出了空间化,过程化,应用化和综合化的发展方向,并讨论了我国土壤评价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
整地时期对土壤物理性质及苹果幼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苹果幼树的栽植成活率和保存率,对3个穴状整地时期的土壤物理性状及苹果幼树生长状况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穴状整地后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提高.雨季前穴状整地提高了春季和幼树生长前期的土壤水分,减小了土壤日温差,提高了苗木成活率,促进了树体生长.但雨季后和春季穴状整地降低了春季和幼树生长前期的土壤水分,加大了土壤日温差,降低了苗木成活率,削弱了树体生长,并且加深了定植当年的地面塌陷深度,降低了苹果幼树冬春季的枝条含水量,提高了枝条抽条指数,降低了苗木保存率.陕北丘陵沟壑区栽植苹果时应该在雨季前穴状整地.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的水土保持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和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全省自然地理和水土流失的特点,逐步加强了具体领导,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制定了规划,突出了治理重点,加强了预防管护,开展了试验和科学治理,用政策调动了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的积极性,使全省的水土保持工作由单纯性治理,转入以预防保护为主、防治结合、讲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而水土保持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内容。基于此,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角度,对美丽中国进行了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探讨,分析了水土保持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就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结合韭园沟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建设了大型集雨场,并布设了渗灌、低压管灌等,与穴灌进行不同灌溉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穴灌相比,采取渗灌、低压管灌等方式,改善了示范区集约化枣园和大扁杏示范园区小气候和土壤理化性状,增加了适宜生长的田间水分持续天数,促进了树体生长发育和产量增加,改良了果实品质,并减少了用工。将雨水节灌技术应用于示范区建设和周边地区生产实践,有效地提高了韭园沟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速度和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在半干旱区选择了西瓜、马铃薯、玉米和谷子,在干旱区选择了春小麦、向日葵、玉米和番茄,以不施PAM为对照,测定PAM对不同作物产量、产值、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干旱区西瓜、马铃薯、玉米和谷子的产量分别提高了36.76%、24.83%、20.20%和13.16%,产值提高了36.32%,23.04%,9.37%,10.1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30.15%,18.83%,13.42%和6.24%,水分生产率提高了30.57%,22.97%,16.79%和11.66%。干旱区春小麦、向日葵、玉米、番茄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8.56%,12.82%,13.65%和16.54%,产值提高了12.78%,10.70%,9.53%和14.7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3.49%,17.03%,12.96%和25.12%,水分生产率提高了16.14%,11.62%,11.79%和14.85%。干旱区春小麦的增产率和增值率虽然高于向日葵,但增产值却极显著低于向日葵。建议半干旱区应用PAM应优先选择西瓜和马铃薯,干旱区应优先选择番茄和向日葵。  相似文献   

15.
植被保持水土的基本规律和总结   总被引:40,自引:10,他引:40  
在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全面阐述了植被保持水土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 ,为客观分析和评价植被的作用和效果 ,以及正确制定和实施水土保持方针和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分等成果的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分析了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阐述了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的理论体系,对不同层次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东北地区为例,测算了区域农用地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揭示其空间分布规律,并划定生产潜力区,为实现区域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论述了IPV4和IPV6的关系,阐述了IPV4和IPV6的基本特征及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8.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冬小麦根系和旗时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采用土柱栽培试验方法了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冬小麦根系和旗叶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有效地降低了根系和旗叶的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了活性氧清除系统的超氧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强了根系活力,提高根系干重特别是40 ̄100cm土层的根系干重,降低了旗叶光合速率的衰减率,延缓了根系和旗叶的衰老,提高了粒重、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增加了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的森林和草场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对资源特征和生产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当前植被建设中存在的几个主要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有机食品发展的需要,遵循有机食品发展规律和规划编制方法,系统探讨了区域有机食品发展规划的编制原则、期限和目标的确定原则,研究编制程序和编制方法,探讨了有机食品发展模式及其应包含的内容,提出了规划应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规划可达性分析的方法,同时对规划的效益量化分析和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