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杨红梅  徐海量  牛俊勇 《土壤学报》2010,47(5):1023-1027
土壤盐渍化是全世界许多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土壤发生了严重的次生盐渍化,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并带来粮食问题。因此盐碱地的改良和防治次生盐渍化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1]。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农垦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绿洲灌溉农业的迅速发展及其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在灌溉水的下渗和强烈的蒸发、蒸腾作用下,土壤中水盐运移活跃,加上排水系统不健全,导致大面积土地次生盐渍化[2-3]。新疆属于灌溉农业区,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的利用率,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滴灌是众多灌溉方式中最有效的也是最节水的灌溉方式之一。其优势在于:可将灌溉水的深层渗漏和地表蒸发减少至  相似文献   

2.
《土壤通报》2014,(4):769-776
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将熊毅在黄淮海治理土壤盐渍化的研究分成三个时期,第一是在黄淮海平原出现大规模土壤次生盐渍化之前,熊毅通过华北平原(土壤)调查,已经明确指出灌溉与排水要同时考虑,在低平地区,地下水矿化度高,没有排水设施不能漫灌;第二是引黄灌溉后,黄淮海平原出现大面积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时,熊毅建议停止引黄灌溉,控制了土壤盐渍化的扩大,同时应用"井灌井排"和"沟排"技术,降低地下水位,防止了土壤次生盐渍化;第三是用生态学观点系统研究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盐碱土的分布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土壤资源化利用和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导致土地盐碱化的原因既与自然气候条件有关,如地下水位、降雨量、地形等,又与人类活动有关,特别是人类的灌溉活动。盐渍化不仅直接危害作物,导致农业减产,而且会破坏土地,降低土地生产力,在盐渍化土地上进行的工程建设项目也会有严重的工程危害。作者综述了中国盐碱土的分布情况,并且结合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对各分布区内盐碱土的成因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盐碱地的分区域针对性治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新疆盐渍化土地种植耐盐小麦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疆盐渍化土地种植耐盐冬小麦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盐碱弃耕地和盐碱荒地种植“石冬5号”耐盐冬小麦,脱盐效果较好,比种植其他作物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种植深根系牧草,有利于改良低产盐渍化土地,提高土地生产力,具有现实的增产效益和长期生产效应;实行作物轮作倒茬,可防止耕地再度次生盐渍化,为提高盐渍化土地生产力寻求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苏北滩涂区水盐调控措施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建均  杨劲松  姚荣江  陈效民 《土壤》2012,44(4):658-664
苏北沿海滩涂区具有大面积存在盐渍化风险的可利用耕地。近年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该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通过微区定位试验,对该区典型滩涂盐渍化土壤进行微咸水灌溉结合农艺处理的试验研究,探讨了利用水盐调控措施防控该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低矿化度(3 g/L左右)的微咸水灌溉条件下,石膏处理和秸秆覆盖处理均可以有效降低各层土壤SAR值,降低耕层土壤盐分含量,并且促进作物生长;当灌溉水矿化度达到6 g/L时,石膏处理仍具有一定控盐效果,但覆盖处理已不能控制土壤表层盐分含量的升高,作物的生长开始受到影响;当灌溉水矿化度达到10 g/L时,各处理耕层均显著积盐,作物生长受到显著影响。因此,6 g/L及以上矿化度的咸水不能用于该地区的灌溉,6 g/L以下浓度的咸水灌溉须配合石膏和秸秆覆盖处理使用。该研究为苏北滩涂区农田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盐渍化地区油料向日葵根系吸水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盐渍化地区进行节水灌溉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其影响因素较多,而盐渍化地区根系吸水量的计算是进行节水灌溉的关键。该文根据带有作物根系吸水项的垂向一维土壤水运动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应用节水灌溉试验野外实测资料计算了作物根系吸水速率,并检验了所计算根系吸水速率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引入到根系吸水模型的建立中,建立了拓扑结构为15∶12∶5的根系吸水模型。研究表明:油料向日葵根系的主要吸水层集中在距地表0~50 cm土层间,最大吸水峰在20~40 cm之间运移;计算的根系吸水速率精度较高;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根系吸水模型对盐渍化地区油料向日葵根系吸水速率的模拟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开都河流域下游绿洲土壤盐渍化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都河流域下游绿洲为例,应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6种影响因子在土地盐渍化过程的相对影响力大小。结果表明: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于研究区土壤盐渍化过程。土壤含盐量与土壤盐渍化影响因子之间的关联度排序0—10cm层为:地下水埋深最近排水渠距离高程最近灌溉水渠距离最近湖岸距离地下水矿化度;10—30cm层为:地下水埋深最近湖岸距离最近排水渠距离高程最近灌溉水渠距离地下水矿化度;30—50cm层:最近灌水渠距离地下水埋深最近排水渠距离地下水矿化度最近湖岸距离高程。在3个不同土层深度上土壤盐渍化影响因子的影响力不同,土壤盐渍化防治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绿洲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的特点是“荒漠绿洲,灌溉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主要是人为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灌区水盐平衡破坏,地下水位不断上升造成的。加速绿洲土壤生盐渍化的防治,必须调节地下水动态,控制灌区水量平衡。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打渔张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右岸,渤海之滨,属滨海盐土范围.自1956年引黄灌溉以来,东部粘质土地区,经过冲洗灌溉和明沟排水,土壤改良效果较显著.但在西部粉砂轻壤土地区,由于排水沟塌坡严重,影响排水排盐,土壤盐渍化仍较严重,必须探寻新的排水方式.近年来竖井灌排已在我国北方盐渍地区广泛采用,很多地方取得了良好效果.竖井排水对本地区盐渍土改良是否有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为此于1973-1978年在灌区四干五支进行了竖井排水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焉耆盆地土壤盐渍化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当地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作者运用统计特征值、趋势面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焉耆盆地土壤含盐量、盐分化学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1)除戈壁砾石带外,区内有近60%的土地处于强盐渍化和盐土状态,且主要为氯化物-硫酸盐型盐渍化;(2)荒地土壤的含盐量远大于农田区土壤;(3)表层土壤盐分具有从扇缘到湖滨逐渐增加的趋势,在灌区内土壤盐分随灌溉和排水而呈现季节性变化,但整体上处于脱盐状态。区内土壤盐渍化是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通过节水灌溉、合理开发地下水、完善灌排系统等措施可有效地改良盐渍土。  相似文献   

11.
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土壤盐渍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任加国  郑西来  许模  李甲亮 《土壤》2005,37(6):635-639
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为例,分析了该地区土壤盐渍化的类型、程度、特征、成因以及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盐渍化程度分析为该区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3种土壤盐分组成剖面涵盖了新疆地区典型的土壤盐化类型,为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可靠保证;剖析了土壤盐渍化成因及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指出控制土壤盐分的关键是合理的淋洗与排水、建立明渠排水与竖井排灌相结合的灌溉方式。为新疆及其他类似地区评价与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咸水灌溉条件下干旱区盐渍土壤盐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廷彬  任崴  李彦  王宝军 《土壤》2006,38(2):166-170
新疆盐渍化土地面积大,在盐渍化土壤上种植耐盐小麦,利用盐化水灌溉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随机定位、分季节取土样、室内化学分析土壤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土壤盐分时空变化,其结果为:当土壤盐分含量为5~12g/kg时,盐化水多次灌溉可使土壤盐分减少,尤其在夏季晒垡灌溉后,耕作层土壤盐分可显著降低;土壤盐分降低显著与否,与本身盐分含量无关;土壤盐分变化可涉及100cm深度,但变化达显著水平的仍然是表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地考察,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国土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经验,如发展节水灌溉;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庭院生态经济的发展;庄园式生态农业经济模式;拍卖“四荒”地使用权;“点一轴”开发模式的应用等事物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4.
许志坤 《土壤学报》1966,14(2):214-220
玛纳斯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要粮食基地之一.但由于土地受到次生盐渍化的威胁,土壤肥力得不到发挥,单位面积产量不稳定,扩大耕地面积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研究和防治就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的急迫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用SahysMod模型研究不同灌排管理情景土壤水盐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银北灌区是宁夏土地整治和高标准灌溉绿洲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该区域耕荒地交错分布、土壤盐渍化严重。通过模型分区模拟,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建立完整、配套的灌排系统是解决区域土壤盐渍化的有效措施。该研究以银北灌区典型区域-西大滩为例,综合考虑荒地与耕地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性,以2015-2016年土壤盐分数据进行率定,2017年盐分数据作为验证,利用SahysMod探索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不同灌排管理下未来10 a内土壤水盐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现有灌排管理下(即灌水量为670 mm,灌溉水电导率为1.05 dS/m,排水沟深1.5 m),荒地土壤盐分在预测初期(2017-2022年)逐年升高,预测后期(2023-2027年)变化平缓;耕地土壤盐分在预测初期变化缓慢,预测后期逐年增加。加大灌水量是解决土壤盐渍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有效延迟耕地盐分累积到障碍水平的时间;在灌溉水电导率为0.6 dS/m情况下,未来10 a内耕地都不会受到盐害胁迫;现有灌排管理下,在2024年以后作物生长就会受到盐害胁迫,当灌溉水电导率继续增加时,作物生长受到胁迫的时间相应提前。通过土地整治,加深排水沟深度可以延迟土壤盐分达到障碍水平的时间。在整治过程中深为2.2 m的排水沟,可保证未来10 a内耕地盐分小于1.7 dS/m,区域内玉米可正常生长。研究可为在土地整治过程中的灌排管理及土壤盐渍化防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过去在金门及永清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加重了盐渍程度,发生次生盐渍化。研究这些灌区次生盐渍化形成原因,从中吸取教训,对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Landsat系列卫星的TM和ETM数据的光谱特性研究和盐碱地信息模型的构建,研究了在黄河三角洲地区通过遥感手段实现对盐渍化土地退化信息提取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近10 a来盐碱地呈现重度盐渍化加重的趋势,2007年较2003年加重趋势要比2011年较2007年加重趋势大,而2011年加重趋势趋缓,但比2003年要重,土地退化明显,即土壤盐渍化有持续加重趋势,这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主要表现在孤东油田的不断建设忽略了对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滨海区域卤水晒盐和养殖池塘的建设上;轻度盐渍化区域面积也不断增加,与人工灌区的开挖,引入黄河径流及水利工程措施有关。人类活动对土壤盐渍化影响既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通过推广灌溉系统,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已被延伸到干旱地区.然而,灌溉不但能使农业获得高产,而且也能在表土积累盐分,使水浇地形成盐渍化.西班牙政  相似文献   

19.
南疆地区治理盐碱化技术措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连勇  张戈平等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4):166-166,F003
南疆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之一,土地的沙漠化、盐渍化问题极其严重。通过对南疆29团的盐碱化危害的分析,概述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土壤盐渍化是干旱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膜下滴灌加适宜的节水控盐灌溉制度可有效控制根区土壤盐分,并提升作物产量。该研究以河套灌区玉米膜下滴灌田间试验为基础,应用农业水文模型(Agro-Hydrological & Chemical and Crop systems simulator, AHC)模拟分析了膜下滴灌农田土壤盐分胁迫和玉米产量对不同灌溉制度的响应,以期获得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膜下滴灌玉米适宜的节水控盐灌溉制度。结果表明,土壤盐渍化、灌水下限及淋盐灌溉显著影响玉米灌溉制度和玉米耗水、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轻度和中度盐渍化土壤玉米膜下滴灌适宜的节水-控盐-增产灌水下限分别为–25和–15 kPa,次灌水量为对应灌水下限无淋盐处理的灌水量与淋盐水量之和。轻度盐渍化土壤灌水下限为–25 kPa时,与不淋盐处理相比,淋盐处理盐分胁迫系数平均值可提高12.4%,产量可提高16.9%;中度盐渍化土壤灌水下限为–15 kPa时,与不淋盐处理相比,淋盐处理盐分胁迫系数平均值可提高31.1%,产量可提高25.2%。研究结果为河套灌区及类似干旱灌区玉米农田土壤水盐调控与灌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