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获得产胆固醇氧化酶菌株,采用微生物纯化技术从动物新鲜粪便中进行分离,并对分离菌株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对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共筛选到产胆固醇氧化酶菌株36株;经酶活测定,筛选出4株对胆固醇降解活性较高的菌株;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这4株细菌分别为无色杆菌、Lysinibacillus、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胆固醇氧化酶的快速鉴定方法。[方法]采用初筛和复筛试验,从21种不同来源的样品中筛选出9株高酶活胆固醇氧化酶菌株,采用定性平板检测法、过氧化氢法、羟醛反应法、薄层层析法等定性检测胆固醇氧化酶的活性。[结果]从21种样品中共筛选出48株胆固醇氧化酶菌株,用定性平板检测法从中筛选出9株高酶活菌株(2-6、15-3、3-3、16-5、3-4、4-3、4-6、JM109和10192),其中4.6酶活最高;过氧化氢法共鉴定出6株高酶活菌株,与定性平板法检测结果一致;薄层层析法可定性检测出胆固醇氧化的唯一产物胆甾4-烯-3-酮。[结论]定性平板检测法和薄层层析法可快速、有效的鉴定出高酶活胆固醇氧化酶菌株。  相似文献   

3.
人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是细胞内唯一合成胆固醇酯的酶,在细胞和生物体胆固醇代谢平衡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一些重要疾病如涉及心脑血管病的动脉粥样硬化、神经系统的阿尔海默氏疾病及结石病等,都与ACAT密切相关。因此,ACAT已成为分子筛药的重要靶蛋白。本文主要介绍了ACAT的生理功能和病理作用,概述了ACAT的研究进展,并对ACAT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周小楠  董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576-1577
[目的]选育高产胆固醇氧化酶菌株。[方法]从环链拟青霉、斜链拟青霉、中国拟青霉和蛹拟青霉中筛选出发菌株,对筛选出的酶活力高的突变株进行紫外诱变,选育出高产胆固醇氧化酶突变株,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其酶活。[结果]选择环链拟青霉为诱变选育的出发菌株,紫外诱变环链拟青霉获得了一株高产胆固醇氧化酶突变株CM3,确定了紫外诱变的最佳时间是80S。通过优化其发酵条件,得出CM3发酵产酶最优条件为30℃,pH值6.0,接种量为10%。其最高酶活力为1.3360U/ml,比出发菌株(0.3369U/m1)提高了296.6%。[结论]通过紫外诱变能选育出有较高胆固醇氧化酶活力的菌株。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土壤中降解酚类物质的微生物、土壤酶及酚在土壤中的降解机理,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的影响等进行了综述。并且结合模拟实验研究,提出了土壤中降解酚类物质的酶主要是多酚氧化酶,酚浓度对土壤酶的影响,为含酚废水的土地处理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类芽孢杆菌产生胞外胆固醇氧化酶(COD)的分离、纯化方法,为其生产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将类芽孢杆菌发酵液通过旋转蒸发浓缩、蔗糖透析浓缩、DEAE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层析,纯化目的蛋白,然后测定获得酶的基本酶学性质.[结果]类芽孢杆菌发酵液经DEAE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G-75凝胶柱层析后,纯化所得的COD比活力达6.83U/mg,酶活力回收为35.6%,纯化倍数为13.4倍.纯化酶经SDS-PAGE显示为均一条带,分子量约58 kDa.将纯化的COD作用于不同浓度胆固醇,采用Lineweaver Burk作图法,测得其Km=3.3×10-5 mol/L.薄层层析结果显示,产物为胆甾-4-烯-3-酮,说明纯化所得酶是COD.[结论]纯化获得电泳纯类的芽孢杆菌胞外COD,其与底物亲和力较强,具有潜在的应用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PCR方法从来源于蒙古野驴的马红球菌(Rhodococcus equi)4-2G2菌株中分离出编码胆固醇氧化酶的新基因(choEW),其与已知的胆固醇氧化酶基因choE和choB同源性均达99%;按其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choE和choB相比在485位缺少一个氨基酸,分析认为choEW与choB和choE属于同一基因家族。将choEW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His中,构建出重组质粒pETW,并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lysS获得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表达出分子量约为56 kD的蛋白质,与核苷酸序列推断的蛋白大小相符。目的蛋白表达量约占细胞总蛋白的11.9%。  相似文献   

8.
固碳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减缓大气“温室效应”是目前最重要且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自养微生物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和不容忽视的固碳潜力,研究微生物固定CO2的分子生态机理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目前发现的5条主要生物固碳途径中,卡尔文循环是自养生物固定CO2的主要途径,其中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是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因此RubisCO及其编码基因被许多学者用于不同生态环境中固碳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研究。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生生态系统,揭示了不同水生生态系统中固碳微生物的群落特点及其对不同生境的响应规律。近几年,随着陆地生态系统固碳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国外学者发现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固碳自养微生物,它们在土壤中所起的具体作用和贡献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至今,国内针对土壤固碳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还未见报道。论文对固定CO2的微生物种类、固定机理以及近年来关于微生物固定CO2的分子生态学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讨论了固碳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旨在为中国固碳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是诱发人类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功能食品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胆固醇在人体内的代谢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包括胆固醇的吸收、合成、分解和排泄等,降低胆固醇的功能食品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综述了降低胆固醇功能食品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如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1(NPC1L1)抑制剂、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抑制剂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等,旨在提高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生育期怀山药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酚酸物质的变化及其交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怀山药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根际土壤中酚酸物质的含量和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呈显著升高趋势,且根茎膨大速度越快时上升趋势越明显;根际细菌绝对数量一直占根际土壤微生物的80%左右,并呈增长趋势;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活性逐渐增强,蔗糖酶、磷酸酶、脲酶活性呈下降趋势;根际土壤中酚酸物质的含量与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和多数土壤酶活性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蛋黄胆固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蛋因其含有丰富而全面的营养物质,一直深受人们垂青。但是由于它的胆固醇(cholesterol , CHOL)含量之高,又使人们谈蛋色变。CHOL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广大科研工作人员以及蛋鸡业内人士致力于生产低CHOL鸡蛋的研究。为此,对影响蛋黄中CHOL含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与分析。这里对这些因素仅作简要的介绍。同时,还简要总结了测定及脱除蛋黄中CHOL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胆固醇氧化酶脱除猪油中的胆固醇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系统介绍用胆固醇氧化酶脱除猪油中胆固醇的新工艺。采用胆固醇氧化酶作脱除猪油中胆固醇的试验。该方法具有高效,安全可靠和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同时不影响脂肪酸的变化。用该方法猪油中总有胆固醇脱除率为60.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芽孢杆菌胆固醇氧化酶(COD)的固定化,为COD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聚乙烯醇、硼酸为主要材料制备固定化酶,并通过试验确定制备固定化酶的最适浓度、最佳反应温度、最适pH、热稳定性、酸稳定性、米氏常数及操作稳定性。【结果】选用12%聚乙烯醇、5%硼酸制备的固定化酶形状好、强度适中、易操作、固定化率高,其最适反应温度60℃,最适反应pH7.0,热、酸稳定性比游离酶好,且稳定范围较游离酶宽,表观米氏常数Km(2.55×10^-5mol/L)相对游离酶变小,重复使用5次后酶活力仍能保持在67.8%以上,半衰期为8.91次。【结论】聚乙烯醇制备的同定化COD稳定性好,与底物亲和力较强,可重复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Fundamental studies of enzyme-solvent interactions can be conducted with supercritical fluids because small changes i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may bring about great changes in the properties of a single solvent near its critical point. Cholesterol oxidase is active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and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cosolvent mixtures. Variations in solvent power caused by pressure changes or by the addition of dopants affected the rate of enzymatic oxidation of cholesterol by altering the structure of cholesterol aggregates.  相似文献   

15.
胆固醇是1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在豆粕替代鱼粉的饲料中添加适量胆固醇对鱼类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目前国内外对胆固醇促鱼类生长机理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讨阶段。综述了近年来豆粕基础饲料中添加胆固醇对鱼类摄食、生长、消化酶、免疫力、胆固醇代谢及体组成等方面的影响。对胆固醇促进鱼类生长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胆固醇促鱼类生长机理的研究提供一定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16.
胆固醇是维持细胞膜脂筏稳定结构重要组分。一些囊膜病毒感染过程依赖胆固醇。研究利用Real Time PCR和病毒滴度试验,分析细胞膜和病毒囊膜胆固醇是否影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鸡胚肾(CEK)细胞。结果表明,胆固醇萃取剂甲基-β-环糊精去除细胞膜胆固醇后,可抑制IBV感染CEK细胞并呈剂量依赖性,补充外源性胆固醇后,IBV感染力部分恢复,说明IBV感染依赖细胞膜胆固醇;去除细胞膜胆固醇可影响IBV感染侵入和释放过程。去除病毒囊膜胆固醇对IBV感染力无显著影响。IBV感染CEK细胞时依赖细胞膜胆固醇,而非病毒囊膜胆固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