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黑胫病严重影响了冬作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为了及时有效防治马铃薯黑胫病,我们采用了几种化学药剂对马铃薯黑胫病进行了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喷施40%可杀得600~700倍或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极显著降低了马铃薯黑胫病发病率,提高了亩产量和商品薯率,综合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马铃薯黑胫病是侵染维管束组织的细菌性病害,可侵染马铃薯的茎和块茎,从种薯发芽到生长后期均可发病,以苗期最盛,黑胫病的发生与温度关系极为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展不同拌种剂防治马铃薯种传病害黑胫病和土传病害疮痂病及对马铃薯产量性状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拌种剂及组合对马铃薯种传病害黑胫病和土传病害疮痂病的防治效果不同,其中山东拌种剂处理对病害防治效果最好,并且出苗率、产量和商品薯率都最高。  相似文献   

4.
不同药剂拌种对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拌种剂对马铃薯种传病害黑胫病和土传病害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拌种剂处理对马铃薯黑胫病和疮痂病的防治效果不同,其中山东拌种剂处理对病害防治效果最好,且出苗率、产量和商品薯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黑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具有发病较快、死亡率高、防治困难等特点。马铃薯黑胫病病原为欧氏杆菌属细菌软腐果胶菌,主要通过种薯带病远距离传播,近距离通过刀具、伤口传播危害。本文通过对马铃薯黑胫病症状的描述,提出了识别方法;通过对其发病规律和发病条件的分析,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绿色防控措施,对指导马铃薯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四川国光25%病克净新型超微可湿性粉剂25g兑水3-5kg,拌种薯300kg播种,可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三大病害,防效可达91.2%。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在气温回升较快时,拱棚放风降温不及时,小拱棚马铃薯就很容易发生黑胫病。马铃薯黑胫病一旦发病会在田间造成缺苗断垄及块茎腐烂,若在储藏期发病还可在薯窖内引起严重烂薯。  相似文献   

8.
崔健 《现代农业》2014,(11):15-15
<正>近几年来,随着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马铃薯种植时出现的问题也不断增多,其中马铃薯种植后种薯大面积腐烂的问题这几年来不断发生,给种植户带来不少困惑。本人从事种子质量管理工作多年,经常对农民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实地调查,下面就马铃薯种植后种薯腐烂的原因及防治办法讲几点建议。一、腐烂的原因1.种薯自身因素(1)种薯本身感染晚疫病、干腐病、环腐病、黑胫病等,易导致播种后种薯腐烂。农民购买的种薯已有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青海省乐都县马铃薯黑胫病发生普遍,平均病田率达50%,平均病株率达16%,约有10%的地块严重缺苗断垄,缺苗率达20%以上。马铃薯黑胫病从种薯发芽至生长后期、储藏期均能发生,苗期最盛。该病发生后,常常造成缺苗断垄和生长期植株早死,发病严重的田块几乎绝收,给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县马铃薯生产实践和黑胫病防治工  相似文献   

10.
在马铃薯种薯繁殖上,采用日光温室半无土芽栽繁殖技术,既节约种薯,提高繁殖指数和产量,加快繁殖周期,又可减少或减轻马铃薯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等病害的侵染和危害,纯化良种。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马铃薯主要病虫害 病害包括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病毒病、疮痂病、癌肿病、黑胫病、线虫、黑痣病等.虫害有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甲虫、小地老虎、蚜虫、蛴螬、蝼蛄、块茎蛾. 二、马铃薯综合防治措施 1、推广脱毒种薯,预防马铃薯晚疫病和病毒病的重要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从无检疫性病虫害地区引种.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黑胫病又叫“黑腿子病”,在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发生较多,春季多雨年份发病严重,可造成缺苗、死棵、烂薯和烂窖。  相似文献   

13.
脱毒马铃薯微型薯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马铃薯微型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早疫病、晚疫病、疮茄病、立枯丝核菌、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病毒病、马铃薯干腐病等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病条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 脱毒微型薯的推广应用是解决马铃薯种薯退化,促进马铃薯生产快速优质发展的基本途径。但在脱毒菌剪顶扦插生产微型薯过程中,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微型薯的优质生产,甚至毁种,其中以猝倒病、黑胫病、晚疫病危害最严重。现将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症状 马铃薯黑胫病是侵染维管柬组织的细菌性病害,可侵染马铃薯的茎和块茎。从种薯发芽到生长后期均可发病,以苗期最盛。病株多数失水下垂,叶色不变,整株萎蔫,黑胫部分多数软化、腐烂。病部颜色呈黄褐色、浅褐色或黑褐色、淡绿色等。茎内维管束及地下茎维管束变色基本上成环状茎基部  相似文献   

16.
正马铃薯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早熟马铃薯品种更容易受到马铃薯黑胫病、早疫病、晚疫病的侵害,从而对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1.马铃薯黑胫病1.1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属细菌性软腐病害,侵染茎和块茎,种薯从发芽到生长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常年发生的病害有早、晚疫病、青枯病、黑胫病、环腐病、病毒病等;常发生的虫害有地下害虫、蚜虫、红蜘蛛、瓢虫等,现作者将其病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马铃薯晚疫病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选用无病种薯;三是药物防治.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黑胫病是为害马铃薯的一种重要病害,马铃薯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发生。针对马铃薯黑胫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现阶段我国马铃薯种植情况进行了分析,从选地整地、选取适宜的品种、处理种薯以及田间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马铃薯种植的高产技术。并分别从早疫病、晚疫病以及黑胫病三个方面分析了马铃薯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黑胫病是危害马铃薯的一种主要病害,在各马铃薯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病率一般为2%~5%,严重的可达40%~50%。在马铃薯的生长期间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植株茎基部和块茎。在田间造成缺苗断垄及块茎腐烂,还可在温度高的薯窖内引起严重烂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